7號一早離開成都,從昭覺寺坐長途車去劍閣。為了游覽劍門蜀道,我事先訂了一個很不錯的計劃:從成都到劍閣,游覽劍閣縣,住在劍閣;8號由劍閣到劍門關游覽再返回劍閣,住劍閣;9號從劍閣經一段翠雲廊到閬中,並在閬中住兩天,好好看看這個號稱與麗江、平遙等齊名的中國四大古城;然後再由閬中去廣元。 中午十分車到劍閣,停一個簡陋得讓人想哭的停車場。此情此景,讓我對住在劍閣的想法產生了動搖。於是我把行李存在停車場的寄存處,和太太走進了縣城。這個縣城完全可以和河北張北和廣東連南相提並論,而那是我去過的最爛的兩個縣城。曾經在網上看到的鐘樓,在問過一個書店的店主後才找到行走的方向。沿途窄窄的街道,新舊雜陳的房屋,髒亂的街道,都讓人頭疼。費了好大勁,才找到那個鐘鼓樓,小小的樓啊,實在讓人哭筆不得!之後這個縣城就再也沒什麼可看的了。當然,這裡吃飯很便宜,民風也挺純樸。吃飯時,我問老板娘那個新的劍閣縣城(被稱為下寺)會不會好一些?老板娘說,那邊還在建設,晚上根本沒人。看著街上的破破爛爛的招待所和所謂的飯店,我實在沒心情住下,而且想不出接下來的半天時間能夠在這個縣城裡做什麼:這裡既沒有山清水秀的風光,也沒有懷古憑欄的古跡。到了晚上,我想這裡會是一片漆黑。 我們走出那家小飯館,我們走回停車場准備去廊中,結果是最後一班車剛剛開走!無奈。只好選擇去劍門關住。一些走老路的到下寺的小面包車或到廣元的中巴車可以到。 剛走出售票廳就有個中年婦女問我們去那裡,並告之他們是到廣元的中巴車經過劍門關。考慮到安全性我覺著中巴穩妥些。這個破中巴沒有空調,沿途不少人在車上抽煙,出了劍閣縣城就一直在修路。沿途經過的那段翠雲廊,全是土呀,真是受罪。想著劍閣的可怕,我留了個心眼,告訴車上的售票員:我到了劍門關再買票,如果我決定不下車,我就直接到廣元。售票員人很好,同意。我在深圳的一個同事是廣元人,她事先告訴過我絕對不要去劍門關,否則一定會後悔。她的話也讓我對是否下車感到猶豫。 車到劍門關鎮了,一個非常蕭條的小鎮。我明白我不會下車了,我不能想像自己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只有豆腐的小鎮。車,就從劍門關邊上走過。劍門關,與我想像的差得太遠了!一個小小的關樓,邊上的山也遠沒有我想像的高和有壓迫感。就是那麼平平淡淡的一個破景點。後來聽說那個關樓還是剛剛趕建的,過年的時候燒香的人把關樓點著了。我很慶幸沒有下車。不看沒有遺憾,看了只有徹底失望。這種感覺和我早年去揚州瘦西湖時找那個著名的二十四橋一樣。“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多美的意境啊,誰能想像那個橋居然是一個前後各十二階台階的,小小的,隨處可見的小橋! 劍閣、劍門關,多麼像武俠小說中用劍高手論劍的地方,多麼富於詩意和想像的地方。好像那地方就應該是所謂的”江湖“。可是它實在是和劍沒有什麼關系。它無聊得甚至讓我連張照片都懶得照。 不是說劍閣和劍門關一無是處,是因為與我的想像相差太遠罷了。 世間多少事,都是因為想像與現實產生了巨大偏差呀!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