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江發呆

作者: fiona_0327

導讀麗江是所有小資們向往的地方,我不是小資,但關於麗江的介紹,有一點在瞬間抓住了我的心:來麗江,最愜意的事就是曬太陽、發呆。這太符合我對一個人出游的定義了,不管去哪兒,我向往的是一種閑散的心境,似乎什麼也沒干,但心已經被填得滿滿的。 只是一念之間,便下了去的決心,很快的便訂了往返的四程機票,在攜程網上幾分鐘內定下了一間小客棧,憑的是一時 ...

麗江是所有小資們向往的地方,我不是小資,但關於麗江的介紹,有一點在瞬間抓住了我的心:來麗江,最愜意的事就是曬太陽、發呆。這太符合我對一個人出游的定義了,不管去哪兒,我向往的是一種閑散的心境,似乎什麼也沒干,但心已經被填得滿滿的。

只是一念之間,便下了去的決心,很快的便訂了往返的四程機票,在攜程網上幾分鐘內定下了一間小客棧,憑的是一時的感覺,因為網友對它的評語裡的說了一句:喜歡這裡的毛巾永遠都是太陽曬過的味道。讓我仿佛看到了前世在麗江安下的家。

就這麼出發了,一點點的神秘、一點點的期待、一點點的放縱。

客棧確實沒辜負我的一見鐘情,正是我想像中的樣子,溫馨、干淨、情調。老板娘是異鄉人,估計是那種“游過麗江便決心安扎下來”的浪漫女子,只是沒把生意給浪漫了,該打理的打理得一清二楚,讓客人總有歸家的感覺。

當天便去了束河古鎮,全因了張藝謀的《千裡走單騎》,說是在束河拍的,比起大研古鎮,它還未那麼商業,所以更是靜謐與古樸,下午的街道上幾乎沒什麼人,偶見三兩個游人也都如我這麼閑閑地走著,如在自家的後院。在一個古味的小酒吧裡歇了歇腳,卻讓我喜歡至極,即便日後也逛了諸多麗江的酒吧,但總感覺不如此家有意境,有心情。斜倚古味的沙發,要了一杯普爾,給遠方的友人發著短信:我在麗江,感覺好美!

拉什海,我的行程裡本沒有這一站,但在當地人的力薦下還是去了,呵呵,至少是不失望的。其實主要的內容是騎馬,但走的是登山的羊腸小路,似乎有意體驗若干年前人們在此地的“茶馬古道”,想像自己是一位舊時的巾幗,為生計而奔波。回來的路上,馭馬之術已頗為了得,幾乎是策馬揚鞭長驅而返,引得新進游人一陣驚呼,心裡那個爽!

玉龍雪山自然是排在首位的,做好了所有的准備,羽絨服、氧氣瓶,可真的到了山頂,卻完全不覺有什麼不適,甚至衣服也可以不用加的,呵呵,可能我的體質好吧!4680M的海拔,近乎垂直的索道,皚皚白雪,巍巍群山,真的讓人震憾。我再一次覺得:在自然面前,個人顯得太過渺小。

虎跳不可不去,不過常人去的都是上虎跳,而中虎跳基本被鐵杆驢友們所選擇,因為它的險,它的難,它的累。如我這般好體力的人,自然是選擇後者的。走之前也小做了功課,印像最深的就是去中虎跳的人都要到張老師家報到,讓我好奇不已。然後,便去了,卻覺得:不過如此。因為不在水期,峽谷底的景色一般,而登山的險峻及樂趣,說起來還不如小時候爬的一些野山,即便是著名的天梯,於我也是小小Case,所以別人三、四小時的行程,我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反倒是把請的向導給累壞了。所以,還未回到張老師家,已引來驚呼一片,心裡自是得意萬分。

古城商業化太重了,四方街上永遠都游人如織,感覺很像鼓浪嶼的龍頭路。所以,挑了一個陽光很好的早晨,七點半,古城欲醒還睡之中,我得以一睹它內裡的慵懶與恬靜。真的讓我喜歡至極,干淨透亮的石板路,清可見底的小溪,腳步緩緩的納西老嫗……此時的古城,應有經年前讓美國人洛克驚艷的風華。

星星點點、親如鄰家的酒吧與客棧是古城的主角,此時,它們洗淨一日的鉛華,在紅門綠柳中,靜候新的一天,新的人潮。將它喻作舊時的青樓女子實不為過,精雕玉琢的妝容之後,難免的是世故。櫻花吧是古城裡最大的酒吧,客人多為慕名而來,店小二快嘴快舌不知疲倦,不僅僅為了招攬客人,自己幾乎是樂在其中的。在那兒用過一頓晚餐,意面、鍋仔、燒烤,感覺很國際化,所有的東西在這兒都能找得到,味道還算正宗。

有兩天的時間都是閑閑地過的,在客棧的小院裡看碟,與老板娘的寶貝小狗合影。或者到石橋邊的小餐廳,享受一頓納西風味的午飯,對著午後的陽光,懶懶地發呆,什麼也不想。晚上時分,在房裡便能看到古城極美的夜景,泡一杯香茗,捧一本閑書,時間倏然便在指間流過。

想起與友人的閑聊:在這樣一個慵懶而閑適的城市,你呆得了一輩子嗎?我想我是不能的,畢竟,還是有一顆驛動的心;畢竟,故裡有我厚重的牽掛。所以,喜歡歸喜歡,說到底,我還是一個過客。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