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西山游記(二)

作者: 刀鋒2006

導讀不經歷這樣的事情,我們無法認識自己的本質——原來是如此地懼怕黑暗與寂寞。其實,大概僅僅在一百甚至是六七十年前,即使是北京城晚上也是一片漆黑的,人們本應生活在黑暗和空曠中,這才是最正常最接近自然的生活。但是現代生活方式早已改變了人類的本性。我們現在只能在一片嘈雜和喧鬧中隨波逐流,還樂此不疲,已經不能像人類的祖先那樣,在黑暗、空曠、寂 ...

不經歷這樣的事情,我們無法認識自己的本質——原來是如此地懼怕黑暗與寂寞。其實,大概僅僅在一百甚至是六七十年前,即使是北京城晚上也是一片漆黑的,人們本應生活在黑暗和空曠中,這才是最正常最接近自然的生活。但是現代生活方式早已改變了人類的本性。我們現在只能在一片嘈雜和喧鬧中隨波逐流,還樂此不疲,已經不能像人類的祖先那樣,在黑暗、空曠、寂靜的環境中仍保持心情的平靜,過真正平平淡淡的生活了。昨天一片漆黑的那個路口第二天早上再一看,陽光燦爛,綠樹青山,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更重要的是游興再次輕舞飛揚,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石公山——太湖岸邊一個不大而獨立的小山。裡面有湖邊的峭壁,嶙峋的怪石,觀景的亭台樓閣,遼闊美麗的太湖,古代石刻,茂密的叢林等等等等,也算是美景如雲了吧。其中有一個景點叫‘天梯’,一塊大石頭,10多米高直達山頂,旁邊一個告示牌:為了您的安全請勿攀爬。這不是明擺著向游客挑戰嗎?lg一看就不干了,非要爬上去,勸說無效,但是反復幾次都是爬到一半處自行退卻,忿而抱怨:‘某地,手無可攀處’,乃去。回來後仍念念不忘,唯一可安慰的是一時間眾游客至此無敢試者。看來lg雖多年行走江湖喜好足球籃球游泳爬山但是非徒手攀援高手。

從天梯出來,旁邊就是明月坡,是一大塊大理石形成的一個極大極長的大斜坡,一直從半山深入太湖。傳說當年吳王夫差曾攜西施在此飲酒賞月。想當年吳王夫差中了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美人計,整天荒淫於酒色之中,終於導致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悲慘下場。當地人似乎並不知這段歷史,反而對此亡國之典津津樂道,恨不得讓游客都來這裡飲酒賞月重溫當年吳王夫差的荒淫生活。而就在旁邊的綠地上,果然發現了眾游客昨晚邊賞月邊飲酒作樂留下的一片狼藉,學古人也不能這樣子學法吧。

石公山的名字來自於山上的兩塊惟妙惟肖的天然石像,一個石公,一個石母,但是文革期間被紅衛兵小將砸掉,現在痕跡無存,石公山已是徒有其名。今天看來,真乃黑色幽默。

從石公山出來,遇到一個面相很老實的當地農民,他的報價很實在,不同於旁邊那些油嘴滑舌的三輪司機,讓人有好感。很快就坐上他的三輪摩托車,出發去他家。三輪車沿岸飛奔,公路兩邊一邊是太湖一邊是山林,風景不斷。和駕車農民一路聊天,繞過了小半個島到了一個路邊小村,下山坡進一條窄巷到了他家。

他說今年的碧螺春早已賣光了,只有碧螺春後的炒青,外面還在賣的肯定是假的。他家剩下的一點碧螺春都是留給上海客人的,很多上海游客每年專門來他這裡買茶葉跟他已經很熟悉了。他拿出他家的茶葉,在一個裝了石灰的大罐子裡用報紙報著。說日本人來就專認用報紙包著的茶葉。他給我們沏上他家自己留著待客的一點碧螺春,那味道確實香入肺腑,縈繞不絕,好茶。我們買了幾兩炒青以後,他很大方地把他家僅存的這一兩多碧螺春以280/斤的優惠價賣給了我們,很豪爽很熱心的一個人。我們談得很高興,他自稱是炒茶高手,茶葉收購時他家炒的茶要比別家價高。還留了名片,說明年想要好茶只要打個招呼,肯定是最優的價格最好的茶葉。

心滿意足從農民家買了茶葉出來,下一個目標是林屋洞。洞外,據說是全國最大的產梅基地,初春時節,梅花如海,如今則是梅子成熟,青青的小果實結滿樹枝,農民們一筐一筐地往外抬,是去做話梅了吧。可惜不知道古人青梅煮酒該是何等味道。下到洞內,果然遍地石柱如林,洞頂低平如屋頂,彩燈閃爍,怪石嶙峋,曲徑回旋,有如迷宮,很像是西游記裡的妖精洞府,過癮。

出了妖精洞府,再去包山禪寺。禪寺建在一片蒼翠青山之中,周圍很多果園,茶場。寺內有精美佛像,雄壯大殿,年邁的尼姑,善男信女無不虔誠。女居士在那裡募捐,既然來了就廣結善緣吧,奉獻了不少銀子。但是,後來在返程的車上與當地人聊天,才知這個廟香火旺盛,方丈主持住豪華公寓開名貴汽車揮霍無度,已經引起當地人和眾和尚不滿。唉,原以為佛門清淨,現在看來這個世界上真是難得清淨之地了。

蘇州東山西山,給了我們如此充實多彩的旅行經歷,有機會再來吧,那時候一定會另有一番心靈的感受。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