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垂愛CAMBODIA——吳哥篇(上)

作者: 請叫我lomo

導讀愛上一個地方,有時候就跟一見鐘情的那個人一樣。即使他貧窮,落魄,甚至衣衫襤褸,但只需一個眼神,也會讓我們怦然心動。柬埔寨,一個曾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一個曾經隱藏在密林深處的神秘國度,一個神居住的聖地,一個讓我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地方。 今天,我終於踏上了這塊神話般的土地來朝拜眾神。 線路:上海——金邊(PHNOM PENH)——暹粒(SIEM REAP)—— ...

愛上一個地方,有時候就跟一見鐘情的那個人一樣。即使他貧窮,落魄,甚至衣衫襤褸,但只需一個眼神,也會讓我們怦然心動。柬埔寨,一個曾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一個曾經隱藏在密林深處的神秘國度,一個神居住的聖地,一個讓我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地方。 今天,我終於踏上了這塊神話般的土地來朝拜眾神。 線路:上海——金邊(PHNOM PENH)——暹粒(SIEM REAP)——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金邊(PHNOM PENH)——上海 方式:自助 驢友:老大、丹、JODIE、小潘、KATTY、MAGGIE、HORACE、LOMO 攝影器材:CANON EOS350D/適馬EF18-200MM SONY T33 旅柬的8個關鍵詞:ANGOR、CHILDEN、TEMPLE、SUNRISE&SUNDOWN、HOT、SMILE、FRUIT SHAKE、TUTU DAY 1(4月30日) 有時候旅行並不追求某個景點,而在乎的是旅行本身,那種美妙的異鄉感。當飛機在一個夏日的深夜到達金邊國際機場,迎面撲來一陣熱浪,空氣中彌漫這一種混合著樹木、稻草燃燒和干牛糞的味道。這就是熱帶的味道,我好喜歡。 門口並沒有傳說中的N多出租車和TUTU,孤零零的幾輛面包是來接人的。一個當地的青年來問要不要乘他的車去GUEST HOUSE,他來接一個美國人,面包車還有空座,USD2/人。好像在深夜的異國我們並沒有多少選擇余地,上唄。始料未及的是司機又拉來了一群游客和原先的3個美國人,我們一車14個人猶如在沙丁魚在罐頭裡跳著貼面舞(包括在副駕駛座位上坐3個人^_^)。 到了早已定好的GH,居然說沒房間了,暈菜啊!!難道我們今晚要露宿街頭了嗎?司機把我們帶到了他熟識的ROYAL GUEST HOUSE,只要USD7/間,雖然不咋樣,但還有熱水和空調,不錯了^_^。 DAY 2 (5月1日) 迷迷糊糊睡了3個多小時,被外面燦爛的陽光吵醒。 清晨的金邊籠罩的一層金色的光暈。街上TUTU的聲音(TUTU是柬埔寨的一種交通工具,因為開起來發出TU TU TU 的聲音所以叫它TUTU啦)小販叫賣的聲音,孩子們嬉笑追逐的聲音,街邊小吃店放的高棉音樂,一下子喚醒了我。 順著這滿街的法式面包的香味去尋覓我們的早餐,在街口拐角的地方終於找到了它的源頭。做面包的小姑娘極為靦腆,當我們用英語問她時,她總是微笑不語,低下頭,然後熟練地將面包切開,兩邊塗上肉末醬,夾上肉腸、青瓜、蔥遞給我。將鏡頭對著她時,沒有不悅的回避,只是靜靜地看著你,眼神中那種溫柔、羞澀,塵世如煙。 按照柬的慣例,車晚點了半個鐘頭在8:05分出發去暹粒。G.S.T的長途車很舊,冷氣嚴重不足,90%都是外國背包客。車上放的是柬國的流行歌曲,很多還是中國流行歌曲的翻唱,呵呵,聽到過柬式的《算你狠》嗎? 11點在路上停車吃飯。其實不是飯店而是一個簡易棚搭的小食攤,上百只蒼蠅在空中、在食物上、在你的臉上歡快的舞蹈,實在沒有勇氣入鄉隨俗。LG將飛機上的2個小餐包就著榨菜吃了,其他的人都沒有吃。 在洗了5個半鐘頭的長途車桑拿後,汽車衝進了一個相當混亂的市場。一停車,車窗車門口立馬湧上來無數張臉、無數張牌子和無數個聲音來問你是否要住旅店。如果是單身一個人的話絕對會被這種架式所嚇壞的。突然間,這無數張臉從某個角度散開了,我看到一個貌似市場監管的人拿了一條藤鞭朝他們揮去,企圖驅散他們。雖然在保護我們游客,但還是對這種頗為野蠻的行為深感震驚。 到了GOLDEN TEMPLE GH,著實讓大家驚喜不已,這是一家非常漂亮的家庭旅店。它是一座獨立的法式小三層樓洋房,位於暹粒的中心區,離OLD MARKET步行才5分鐘。進門花園裡開著淺色大朵的花,寬敞的露台上爬漫了青綠色的植物。清晨躺在舒適的露台藤椅上發呆是件多麼寫意的事啊。最為滿意的是這家GH的餐廳,它絲毫不奢華,卻有著難得的從容和優雅,簡單的木餐桌上擺放著沒有任何花紋的純白瓷盤,輕柔慵懶的音樂,一只木雕的小鳥在風中輕輕晃動。 午餐我要了大名鼎鼎的AMOKE FISH和COCONUT MIXED FRUIT SHAKE ,老公要了FRIED BEEF WITH YELLOW NOODLES,味道棒極了,這是我在柬的第一頓美食,一掃路途顛簸的疲勞^_^ 傍晚4點半包車去吳哥寺看日落。 雖然已在腦海中幻想了無數次的景像,但在車子轉彎的一剎那越過幽藍的護城河看到那五座蓮花蓓蕾般的神塔,感覺上還是毫無准備。 傍晚,西邊的天空中突然聚集了大片的烏雲,斜陽在烏雲的間隙裡把小吳哥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暈。坐在門口護城河那高高的堤壩上,確實是個發呆的好地方,奈何我本俗人一個,端著相機窮拗造型拍照,喪失了一次洗滌心靈的機會^_^。 晚飯到DEAD FISH,當地一家頗具盛名的餐館。入口處有大大的招牌寫著“NO CHEAP FOOD”,嚇得我們一撥子人膽戰心驚,准備隨時開溜。裡面裝修很具風味,總體布局也錯落有致,但菜價頗貴(人均消費6美元左右)且味道很一般,最大的缺點菜裡面居然發現蟲子和塑料粒子,而且地板很髒還需脫鞋入席。 DAY3 (5月2日) 早上5點鐘出發。 車穿越在黑壓壓的森林中,很多摩托、TUTU緊隨其後,猶如在一串螢火蟲穿過樹林飛向吳哥。來到小吳哥(Angkor Wat),天際已泛藍,許多人早已占據有利地形等待著每天吳哥最美的一刻。天空逐漸呈現出一種藍紫色,晨光中矗立的吳哥塔如同夢幻般顯得那麼的不真切, 足已令之動容。我無法把感覺帶回來,只能用鏡頭將這一刻記錄。 清晨的吳哥寺沉寂又涼爽。 穿過氣勢宏偉的中央大道後進入主殿。幽深的長廊,總也走不到盡頭,每跨過一個門框猶如經歷的百年。目光所觸及的是鋪天蓋地的浮雕。雖然來之前已復習過古印度神話,但面對這精美絕倫的雕刻,還是猶如文盲一般,只依稀還記得攪拌乳海中天神和阿修羅的那場戰爭,濕婆神大跳艷舞……… 經過幾個世紀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像征著宇宙中心的五座蓮花蓓蕾般的石塔下。這是一個方形廣場,廣場四角和中央各有一座石塔,數中央的最為陡峭。天堂梯呈80度左右基本垂直地面,人要像壁虎般緊貼著爬上去,(千萬不能回頭,真的很陡)爬到最高一個階梯,一抬頭,猛然發現一尊佛就矗立在你的面前,心頭一顫,頓時領悟到當時建造者的用心。 站在天庭鳥瞰,整個吳哥寺被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所包圍,在晨光中盡顯神秘。吳哥寺的這五座塔雖然歷經千年,但依然威嚴挺拔,作為高棉民族尊嚴和驕傲的像征,所以被鑲嵌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下了主塔已是上午9點的光景了,出去的路上看到密密麻麻的旅游團開始進來,慶幸咱們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司機帶我們去對面的一個小餐廳吃早餐,奶酪香腸煎蛋味道還不錯。 上午的游覽路線是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包括巴戎寺(Bayon)、巴方寺(Baphuon)、空中宮殿(Phimeanakas)、戰像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癩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浮雕回廊。其中最著名屬巴戎寺,它位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央。巴戎寺的塔共計49座,中間一座最大,其余48座如眾星捧月般全部簇擁在它的周圍。這49座佛塔頂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佛像眼瞼下垂,眼睛微閉,帶著安詳的微笑,這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吳哥的微笑”。 穿行在眾多佛塔間,無論身處任何一個角落,都會發現有帶笑的眼睛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呵呵,深受其影響,從柬埔寨回來後,我的招牌笑容從此就成吳哥式了。 柬埔寨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的區別。五月份是雨季的開始,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既是好事又是壞事。雨季可能拍不到日落日出,但雨後濕漉漉的寺廟卻更具靈性。 遺憾的是在吳哥的日子裡沒有下雨。 4、5月份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特別是中午,至少在38度左右。由於吳哥眾遺跡離暹粒不遠,開車才25-30分鐘,所以游客基本上中午都回城休息。我們也不例外。中午在GH餐館要了份姜汁炒豬肉,很香,當然還少不了每餐必點的SHAKE。 下午二點半再次出發,行程斑黛客蒂(Banteay kdei)——塔布籠寺(Ta Prohm)——茶膠寺(Ta Keo)——巴肯山。 塔布籠寺是國王獻給母親的,是座至今沒有被修復的寺廟。整座寺廟被巨大的無花果樹所包圍,樹根向四面八方匍匐延展,像巨蟒一樣緊緊纏繞住寺廟和石塔 ,甚至連門窗也被牢牢的封鎖。有的大樹騎跨在上面,將它緊緊地包圍了起來,導致許多寺院頂部的磚石倒塌下來,呈現一種殘缺壯觀的美。走在寺院中,道路撲朔迷離,曲徑通幽。熱帶雨林的潮濕給古舊的牆壁塗抹上濃重的石青色,苔痕斑駁,顯得幽深神秘。樹根的盤根錯節,樹枝的遮天避日,光線幽暗的廟像迷宮一樣陰森,穿梭其間,仿佛倒轉回千年前的神秘世界。 由於在塔布籠寺艱難崎嶇地前進消耗了不少體力,Maggie、小潘、丹等在車上吹冷氣休息,其余的人頂著熱帶下午熱情奔放的陽光再戰茶膠寺。茶膠寺是座葬廟,呈金字塔狀,寺很小,沒有任何樹木可以遮掩。通向主殿的石階真是陡峭無比,和小吳哥的相比有過之而不及,而且還沒有扶手。連手帶腳感覺像徒手攀岩一般爬上聖壇,風很大,帶著不遠處森林的氣息,將吳哥通王城全貌盡收眼底。 我們爬上巴肯山時已是傍晚5點多了,不巧的是大大的烏雲遮住了西邊的天空,卻留給了我們滿天的彩霞。 晚飯去哪裡吃出現了分歧,小資派想要到極具情調的FCC(外國記者俱樂部)吃西餐,以我為代表的小農覺得太貴,堅持走平民路線,想嘗嘗柬式菜。階級鬥爭的結果是我和LG、老大、小潘被劃為中下貧農^_^ 晚上四小農走在暹粒類似於上海新天地的馬路上覓食,忽然被一陣肉香味吸引,原來是柬式BBQ。柬式BBQ就是BBQ加上火鍋的形式,爐子上面將肉和海鮮之類的燒烤,周圍一圈可把蔬菜面條之類放入火鍋煮。雖然說這BBQ的味道馬馬虎虎,但在這裡喝到了我這次柬埔寨之行最最好喝的SHAKE,是焦糖口味,又香又濃,口感一流。



(吳哥日出)



(小仙女)



(悠長)



(護城河)



(塔布籠寺)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