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城-亞丁
稻城,古名“稻壩”,藏語意為山谷溝口開闊之地。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曾在境內試種水稻,預祝其成功故取名稻成,後置“稻成縣”,1939年,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縣”。這是一座藏式風情的小城,我們住在一位藏族老大媽家。藏式碉樓的厚厚牆壁為我們抵擋了夜晚的寒氣;碉樓裡精美絢爛的彩飾讓我們新奇、驚艷;在忽明忽暗的燭光下,我們圍坐在一起品著剛剛熬好的酥油茶,有一種家的溫馨。不一會兒,又來了一群台灣游客,出門在外的人都格外爽朗豪氣,大家親切地打招呼。就著暖暖的燭光,在酥油茶的香氣氤氳裡,我們爭先恐後地說著旅途中的見聞,像天真爛漫的孩子。伴著無拘無束的歡笑,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十一”之夜。
為了迎接稻城的清晨,我們所有游客都早早起了床。有的爬上碉樓的屋頂邊逗可愛的小狗,有的在遠處草地上進行高原晨練。我也走上樓頂,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來,金色的光輝灑在遠處的山坡上,給那坡頂的白塔鍍上了一層神聖的金光。半山腰以下依然是一片灰暗,四周除了偶爾響起藏獒吠聲,還睡在一片寂靜中。然而,隨著陽光照在那一大片楊樹林上反射出燦爛的光芒,整個小城似乎一下子突然蘇醒過來,炊煙升起來了,牛羊趕出來了,多麼燦爛的高原早晨!
這是否預示著我們一天的好運氣?今天就能到達最終目的地---亞丁自然保護區。
亞丁自然保護區位於稻城縣日瓦鄉境內,總面積560平方公裡。250萬年以來,由於受新構造的影響,這個地區發生了強烈的抬升和斷裂。巨大的垂直高差形成幽谷深邃、千刃壁立的高山峽谷景觀,被世人稱為“最後的香格裡拉”。這裡獨特的地質、地貌與氣候條件使保護區至今還保存著原始狀態的自然生態系統,成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地質歷史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1928年4月至9月間,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資助下,帶著幾十頭騾馬及二十多名納西族高山協作隊員,從雲南麗江出發經永寧(瀘沽湖地區)到四川木裡,在木裡國王的協助下,前後兩次深入稻城亞丁自然保護區內,為該學會拍攝了243幅當時在世界上算是“第一代”的彩色照片及黑白照片503幅,記錄下了這一帶完全與世隔絕的美妙絕倫的壯麗景色,此外還采集了數千種植物標本、700余件飛禽標本。他將在稻城亞丁考察的所見所聞和所經歷的一切寫成長篇記實文章連同大量的精美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第一次將稻城亞丁壯麗迷人的自然風光介紹給全世界。1997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亞丁自然保護區,2001年初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亞丁自然保護區內聳立著三座聖潔美麗的雪峰,其峰名相傳為五世達賴所封: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海拔6032米;南峰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海拔5958米;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海拔5958米,三座神山呈“品”字形排列,在世界佛教24聖地中排名第十一位,是藏族人心目中的淨土。一生當中至少來這兒朝拜一次,是每一個藏人的夙願。
我們一路迤邐而行,欣賞著優美的村落,金黃的谷垛,悠閑的牛群。過了青貢嘎日松貢布神山,我們來到了風景如畫的日瓦鄉,在有名的綠野亞丁吃過午飯後,沿崎嶇的山路向“閃光之山”俄初山進發,投入了滿山紅葉的擁抱裡。峽谷裡,雪白湍急的溪流瀑布,從黃到金到淺紅、深紅的一層層的灌木叢伴我們一路前行,下午到達了亞丁外圍的一號營地。十月的亞丁,已經籠罩在迷人的秋色之中。行走其間,呼吸的皆是秋的氣息:各種變葉植物在秋風的吹拂下將翠綠換成金黃、艷紅,陳鋪於秋高氣爽的驕陽中,呈現出五彩繽紛的璀璨,將亞丁裝點得份外嬌嬈和美麗。滿山遍野的彩林,美得叫人直想落淚。雄奇壯美的雪峰、蒼翠茂密的原始森林、緩緩流淌的清溪以及淳樸的康巴藏族風情,所有的這一切,組成了一道亮麗迷人的風景,招引著四方游客千裡而來。
簡單安頓了一下,幾位剛從山上下來的老廣熱情地告訴我們:運氣不錯,昨天剛下過雨,現在進山趕上了好天氣!於是,心急的我們迫不及待地精簡行囊、租馬進山。
第一次騎馬,不得要領,頻遇驚險,特別是下坡總感到要從馬上向前翻下去,平白驚出一身白毛汗。漸漸地找到了訣竅,應該重心前移,身體始終保持挺直並垂直於地心。掌握了騎馬之道,就自然悠閑起來,有時間欣賞兩旁的景色了。我們穿行在高大的原始林木間,道旁時不時會出現巨大的金字塔狀瑪尼堆,林間小道泥濘而曲折,蜿蜒地帶著我們這些興奮的旅人前行。忽然,眼前開朗起來,一片美麗平坦的河谷迎向我們:點綴著低矮灌木的草地上冰山融雪彙聚成的河水緩漫流過,河水淺而清澈,河床上沉積著億萬年來從山上衝下來的青灰岩,把整條河映射成可愛的青灰色。游人們自由寫意地在草地上或站或坐,緩坡前矮樹下,還有幾頂帳篷偎依在遠處雪山雄偉的身影下,一切都像田園牧歌般的美好,這就是我們今晚的宿營地---衝古寺。
衝古寺占據著最佳的地理位置,站在寺前,頭頂藍得近乎通透的天空,腳踏如熊熊烈焰般的紅草地,遠處是千年不化的雪山,身後是沉睡了萬載的峽谷,猶如站在天堂之門,使你感覺自己已無限接近神的世界。任何一個攝影生手都能在衝古寺前拍出逼近專業水准的相片,它的取景位置實在是太得天獨厚了。這裡也是前往觀賞三座神山的必經之地。
將行李安頓在寺廟中,喇嘛很和藹還帶領我們拜訪了住在寺裡的活佛,並且得到了他的祝福。住在寺裡的還有一群成都人,幾個廣州人,大家素不相識卻好像是相知多年的朋友。他們熱情地邀我們共享熱咖啡、青稞酒,我們也沒有矜持,自由自在地笑著、鬧著、大聲說著旅途的艱辛與歡樂。在這裡,名字、身份、年齡、地位沒有了意義;在這裡,我們都是有著一顆年輕的心的年輕人;在這裡,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傍晚,太陽落山了,雪山之巔飛霞滿天,有一種燃燒生命的感覺,壯美奪目,攝人心魄!衝古寺的夜是寒冷難禁的;但年輕的心是火熱的;天空澄淨高遠;星星明亮閃爍,喜歡天文的行者熱心地為我們這些門外漢講解:“這個北極星,那裡天後座……”這就是自由靚麗的衝古寺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