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花園旅館,噩耗傳來,房間客滿,只剩下兩間走廊裡用木版隔出的單間。屋裡沒有衛生間,沒有窗戶,打開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霉味,這時我們才深深感受到住了幾天熟悉的510房間是多麼舒適。傲慢的伙計眼神裡透露出一絲得意,分明是在說:哼,這回你們知道我們的好了吧?想讓他們在沒有霉味的房間加張地鋪都不行,不甘心乖乖就範,走人。
旁邊另一條路上有家旅館:Mana Bandoola Guest House,房間比較舊,有窗戶的靠馬路,噪聲太大,稍微動靜小點的就沒窗戶。權衡了一下選了一間帶空調沒窗戶的。6刀的房價就湊合著忍一宿吧。
這可是在仰光最後的一個下午,不敢再懶散怠慢,放下行李趕緊出門往北走去大金塔。仰光的街道被當年的英國殖民者規劃得橫平豎直非常整齊,跟仰光河並行著幾條東西向的交通要道,原本以英國殖民者命名,1948年緬甸獨立後都被更名。
路經一條大街是以緬甸之父——平生致力於緬甸獨立的昂山將軍名字命名的,任何民族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英雄。路旁著名的昂山將軍市場是購物的好地方,剛抬腿想進去看看,門衛伸手阻攔,要對我們的背包腰包進行例行搜查,都是仰光大爆炸惹的禍。一兜子的細軟不想被人翻來翻去,反正也沒打算買東西,不進也罷。
總算在太陽落山前晃到了大金塔前,大金塔的全稱叫瑞達光寶塔,這座塔的歷史跟圍繞著大光山而建的仰光城的發展息息相關,讓我們追溯歷史的長河回到公元前500多年。相傳當時正在緬甸旅行的佛祖在這裡享用了印度商人奉送的蜜餅,其後贈送8根頭發作為回報,於是緬甸人民就在這裡修建了寶塔用來珍藏佛祖的頭發。經歷了2500年的歲月滄桑,篤信佛教的緬人不斷修葺擴建,由小到大,由簡到繁,形成了今天這般規模。
跟緬甸所有的寺廟形制一樣,大金塔的四面東西南北各有一門,兩個造型古樸的獅子把守在門的兩側。獅子不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還是緬甸的國獸,用來守護佛門聖地自然是當之無愧了。登塔的70多級大理石台階被逐漸上升的長廊一路向上指引,覆蓋著長廊的是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的緬式重檐尖頂,兩側的攤販出售著禮佛的用品。
東張西望走到大金塔的平台,也沒見書上說的登塔電梯,更沒有售票窗口,可能是因為每次我們不是徒步就是坐公共汽車,結果都無意識逃了票。要是打車或者坐三輪車,肯定會被拉到專門讓外國游客進的那個門,就不用受逃票的誘惑,和無盡的良心譴責了。
剛站在大金塔的台基上,我就被眼前的景像驚呆了,還沒顧上仰視直刺天穹的主塔,周身圍繞著的幾十座小塔就已經把視線緊緊攫住。大塔的外面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各式小塔如同眾星捧月,拱衛著中心的大金塔。每座小塔的佛龕裡都供奉著一尊佛像,虔誠的信徒手捻佛珠靜默駐足在一尊尊佛像前。塔基四面的佛殿裡供奉著玉佛,更是人們趨之若騖的地方。
這座價值連城的金塔,塔身通體貼金,塔頂的金傘掛著一千多個金鈴,共耗費黃金7噸之多,塔剎上鑲嵌的鑽石寶石不計其數。真是傾盡國力為我佛所用,造就了與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齊名的東南亞三大古跡之一。
置身於一片金碧輝煌之中會讓人暈眩,大金塔如此的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讓我不禁心生疑竇開始胡思亂想。信仰這種純粹精神層面的東西,原來也是需要物質作為載體的,用金銀珠寶這些俗世的珍稀來堆砌裝飾。難怪人們說,現在的一切都已經物化了。不知道如果沒有華麗的外衣,信仰是否也會隨著大大折扣。
待我們從那片金雕玉砌中出來,已是夜幕降臨,納涼的人坐在草地上聊天,精力充沛的孩子踏著青青草坪嬉戲奔跑。一對外國情侶深情地依偎在台階上,卿卿我我傾訴衷腸,還不忘回眸眷顧一下在氖燈照射下華貴的塔身。仿佛此時的大金塔成了牽紅繩的月老,在這月明風清之夜見證著他們的愛情。漸行漸遠大金塔即將淡出視野,最後一次回望讓我從夜空那優美的弧線中看到了和平和安寧。
第二天一早趕緊起來收拾東西,抓緊時間出去吃最後的早餐,目標自然就是包子店了。仰光鬧市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包子店,都是華人開設的,店裡除了幾種包子和點心外,還有小吃肉丸子、魚丸子。小碟小碗,吃完了數餐具算帳。
最讓我們惦記的是那裡供應的茶水,擺在角落裡爐子上的大茶壺總是熱騰騰的,滾燙的老蔭茶一流進喉嚨立刻向渾身滲透,干涸的肌膚頃刻便被滋潤,細蜜的汗珠瞬間湧出毛孔,那份酣暢淋漓的痛快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趕上3月熱季在緬甸旅行,每日最大的困擾就是一個字:渴。不管吃多少冷飲,喝多少水,就是不解渴。真是:何以解憂,唯有熱茶。
去吃飯的路上跟一個路邊趴活的司機侃好價,4000K送到機場。回去時讓他等會兒到旅館接人,他死活不答應,執意要把我們送回去在旅館樓下等,難道跑我們腳底抹油——溜了?收拾得當扛著大包下了樓,裝好行李扣上後備箱,打開車門剛抬腿要上車,就見對面的出租車旁露出了一張委屈的臉。
這個司機一直在我們旅館門口等活,每天見面時都是面帶笑容,殷勤招呼,肯定是一心期盼著能拉一趟我們的生意。眼看著最後的機會讓別人搶走了,心裡自然不是滋味。誰讓咱找車的時候你不在呢,歉疚歸歉疚,我們也沒機會給他補救了。
緬甸這個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除了貧困還面臨著通貨膨脹,勞動人民想掙點錢養家糊口確實不容易。工職人員下班後一般都要從事第二職業賺點外快,才能把日子過下去。仰光的民眾都寄希望於緬甸政府把首都徹底遷走之後,消除這裡的政治壓力,仰光從政治中心變成經濟和文化中心。就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家的日子也就好過了。真心希望緬甸能早日改革開放,讓精神富有的緬甸人民在物質上也富裕起來。
機場在北部郊區,距市中心半小時的車程,路上搖落的車窗外掠過一幅幅的熟悉風景,綠蔭匝地,水光瀅瀅。仰光的天空依舊陽光燦爛,我的心卻升起了一絲莫名的惆悵。這次的離去跟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眷戀還多了一分擔憂,我們能順利出境嗎?
仰光飛機場之小是有心理准備的,但是當出租車把我們卸在侯機室門前時,我才知道它比我想像中的還小,一排低矮的小房就是侯機大廳了。大廳裡沒有空調熱乎乎的,所幸沒有幾個航班,也就沒有擁擠的人流。側面一個半截玻璃窗的櫃台是問訊處,掏出機票一問,人家讓咱在外面等待,來得太早還沒到辦理登機的時間。
真是小有小的好處,不用東奔西跑去找地方。找個座椅放下行李,拿出文曲星開始玩乒乓球,沒出息的人就是這樣,有空不想著學點英語,就知道玩。窗外的大吊車影影綽綽起落著施工的吊臂,機場的擴建預示著緬甸在加快開放的步伐。
終於到了放行我們這個航班辦理手續的時候,兩個櫃台上面標明先買機場稅再辦理登機手續。一個是曼谷航空,一個是台灣的華航,千萬要看清楚,別排錯了隊。買完10刀的機場稅辦了登機牌,離境手續是出奇的簡單。一張簡單的小表填好後,小姐在護照上蓋上離境章,再撕下入境時護照上附的那張粉紅色的小紙片就好了。托運了行李,過了安全門,隨身的小包只是像征性打開看了一眼就放行了。
出了關這邊就跟國際接軌了,大廳裡座椅寬敞冷氣十足,琳琅滿目的商品部,還有電腦上網。臨登機前去方便,衛生間裡停水,女清潔員殷勤地招呼著,用瓶子倒水幫助著洗手。感激之余掏出剩下的200多K最後的緬幣給她做小費,在連聲的道謝中轉身離去。
登上飛機就要告別仰光,半個多月的緬甸旅行結束了。旅行總是從抵達開始,以離別告終。走過的地方一切都將如故,人們還將一如既往過著自己的流水生活,什麼都沒變,唯有我們自己變了,那麼旖旎的異國風光,我們的視野開闊了;那麼多善良淳樸的人民,我們的心靈淨化了。
就在737騰空而起那一刻,我深情回首從舷窗投出最後一瞥,在心底默默說:再見,仰光。

(通往大金塔的門)

(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門前的獅子)

(仰光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