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之前在網上搜集整理的資料,可謂是前人游歷黃山的結晶,也是我這次游歷黃山的行動指南。個人認為,還算是比較全面的,不過用了別人的東西,自然不能白用,所以加了一點自己的經驗之後,貼出來,希望我從各位網友那裡得到的“益”,能讓之後想游歷黃山的人也能享用。
黃山屹立在中國安徽省南部,黃山原稱黟山,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修身煉丹,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岳旅游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倍受游人稱贊。黃山有名可數的山峰有72座,也各有特色。其中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1800米以上。黃山有前後山之分,習慣上把溫泉、玉屏樓、天海景區一帶稱為前山,把北海、始信峰、雲谷寺那一帶稱為後山。前山雄偉、險峻,後山奇特、秀麗。門票:201元/人。
一、旅游線路
D1:黃山市-湯口-慈光閣--半山寺(半山寺上去10分鐘左右,有一分界碑,走左邊不走回頭路。)--天都峰(鯽魚背)-玉屏樓(迎客松)-蓮花峰(黃山最高點)-百步雲梯--一線天---鰲魚峰-海心亭-光明頂-天海
D2: 天海-步仙橋-夢幻-排雲亭-西海(夢幻景區)-獅子峰-曙光亭-北海-始信峰-白鵝嶺(夢筆生花、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雲谷寺-湯口-黃山市
實際線路:
D1:太平-翡翠池-松谷庵-索道上山-宿排雲樓酒店(大雨,未出游)
D2:排雲樓酒店-排雲亭-西海(夢幻景區)-步仙橋-海心亭-天海-光明頂-飛來石-排雲樓酒店(酒店沒訂到房間)-索道下山
D3:索道上山-獅子峰-曙光亭-北海-始信峰-白鵝嶺(夢筆生花、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光明頂-海心亭-鰲魚峰-一線天-百布雲梯-玉屏樓-天都峰-半山寺-慈光閣-屯溪
個人經驗:
1.屯溪機場到太平包車價格為220~240,到湯口包車價格為120,以前是100,現在說是油價漲了,所以價格也上浮了20塊。
2.翡翠池非常值得一去,我不知道翡翠池跟翡翠谷比如何,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翡翠谷,但是景區的人是推薦翡翠池的,說非常靈,我們去了之後也覺得非常棒。
3.排雲樓的住宿和餐飲都不錯。衛浴是TOTO的,只是山上太潮,地毯都是濕的,門鎖不好,不是房卡,要用鑰匙鎖才行。排雲樓的師傅手藝挺好的,我很喜歡吃他們的醬螺肉和干萵筍肉片,在那裡第一次吃到了旺仔小饅頭燒的河蝦,而且他們那裡居然還有紙干鍋,很趕時髦的說。
4.蓮花峰和始信峰都還在輪休期,不能爬上去。其中蓮花峰是去年12月開始關閉,始信峰大概是03年關閉的。
二、觀景佳處:
①觀日出最佳地點:清涼台、曙光亭、獅子峰、玉屏樓、光明頂。
②看晚霞最佳地點:排雲亭、丹霞峰。
③看雲海最佳地點:玉屏樓觀前海、清涼台觀後海、白鵝嶺觀東海、排雲亭看西海、光明頂看天海。
④看雪景最佳地點:玉屏樓、北海、松谷、雲谷和溫泉。
三、黃山景區景點詳解 (雙下劃線的為攜程推薦金牌景點,單下劃線的為銀牌景點)
東嶺:在湯口鎮的東端,205國道邊,現在為新國線運輸公司的一個車站。
寨西:在湯口鎮的南端,205國道邊,是湯口鎮的一個行政村,現在為新國線新國線運輸公司的一個車站在那裡。
湯口:山腳的一個小鎮,是一個酒店雲集的地方,有汽車通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九華山等地。
新國線運輸公司:湯口(黃山大門)到雲谷寺和慈光閣線路的運輸經營權被此公司買斷,所有的車輛在湯口的寨西,東嶺,大門必須換成新國線公司的車輛。市區—湯口13元/人,約60分鐘;湯口—慈光閣(或雲谷寺)。10元/人。約20分鐘。
個人經驗:新國線的車有兩種,一種是大巴,一種是出租車。據說出租車的價格要貴一些,大約是50~60吧,不是很清楚,出租車一般做轉包生意,就是說,對於包車去市區或其他景區的人,他們自己不會開車去的,因為他們的車耗油耗輪胎。他們中途會轉給別人,這個時候,不能完全信任新國線的司機,以為跟新國線司機談好了就行了,一定要自己跟下家的司機談清楚才行。
大門:黃山大門不是買門票的地方(買門票的地方為:雲谷寺--後山,慈光閣--前山,和北門三個地方),其實是一個牌坊,現在所有的車輛,包括黃山本地的車到此就不能再進入了,這裡也是新國線運輸公司的一個車站,必須換成新國線公司的車方可到達雲谷寺和慈光閣。黃山大門上的“黃山”兩字為陳毅手書。
溫泉景區古稱桃源仙境,一般來說游覽黃山均乘車至此,現為黃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位於桃花峰與紫雲峰之間,平均海拔約600米。景區以朱砂泉為中心位置而向四面輻射,桃花溪和逍遙溪貫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游覽面積1481公傾。地勢較為平坦,屬黃山地質上的主要斷層帶。由此到通常所說的前山(慈光閣)登山口,公路裡程為1500米,步行僅需25分鐘,到後山(雲谷寺)登山口,公路裡程為7公裡,有多班公交車可以抵達。游覽溫泉景區可以觀賞到桃花峰、紫雲峰、朱砂峰、紫岩峰等著名的山峰,醉石、虎頭岩、丹井、藥臼、龍頭石等怪石巧石,桃花溪、逍遙溪、鳴弦泉、人字瀑、三疊泉等水景,觀魚亭、觀瀑亭、桃源亭、慈光閣、觀瀑樓、半山寺等建築,當然,位列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也是您的必游佳境。
慈光閣:前山票房和纜車站所在地。可以步行到達溫泉。橫穿公路走台階道大約20分鐘到達溫泉,途中經過人字瀑。
半山寺:半山寺因為在玉屏樓和慈光閣中間而得名,半山寺為劉伯承手書,寺前可看金雞叫天門等景點。
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為中心,包括蓮花、天都兩大主峰。雄山怪石、奇松險壑、摩崖古刻、雲海煙雲構成景區景觀的主體。此處可觀迎客松、送客松、松鼠跳天都、孔雀戲蓮花、姜太公釣魚、仙人飄海、犀牛望月等景觀。有俗語雲:“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玉屏樓緊靠海拔1668米的玉屏峰,現已成為設施齊全的游客中心。樓四周布滿古松、奇石、似像、似獅。在樓前往左赫然可見天都峰和犁雲峰。 站在玉屏樓前向動望去,可以看見耕雲峰頂一怪石,如同一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拖著長長的尾巴,想越過萬丈深淵,躍上高聳入雲的天都峰。這也就是“松鼠跳天都”之名的由來。犁雲峰下面的另一塊奇石活像仙人下轎,令人稱奇。玉屏樓的右邊是蓮花峰,蓮蕊峰和聖泉峰。遠遠望去,蓮蕊峰上有一塊石頭,像是雲海中的一片孤舟在揚帆航行。蓮蕊峰後面的一塊岩石則像是孔雀戲蓮花,搖曳多姿。站在古松前的平地上可以看見半隱在雲海中的無數山峰和岩石,蔚為壯觀。
天都峰位於黃山東南,西對蓮花峰,東連缽盂峰,離玉屏峰約1公裡。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 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險峭雄奇,氣勢博大,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與蓮花峰、光明頂並稱為黃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時無路,難登峰頂。據山志載,唐代島雲和尚曾歷經千險,從東側攀崖,始至峰頂。他是現存文字記載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他曾在絕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詩:“盤空千萬份,險若上丹梯;調入天都裡,回看鳥道低。他山青點點,遠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間宿錦雞。”明代普門和尚率眾僧,從西側攀援,亦登峰頂。後人即從天都西側鑿石成道,登峰者始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建登峰梯道,長3裡,有1564級台階,194根石欄干和600米鐵索,保障了游人安全攀登絕頂。以奇險著稱的鯽魚背是登峰頂的必經之處。此石矼長10余米,寬僅1米,兩側是千仞懸崖,深邃莫測,其形頗似出沒於波濤之中的鯽魚之背,故名。自上而下,坡陡達85度左右。登上天都峰頂,卻突然平闊,有石室嵌立,可容數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臥,名為“仙人把洞門”。另有石如桃,稱為“天都仙桃”。峰頂有“登峰造極”的石刻。游客從此極目遠眺,遠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競秀。更能體會石刻中的心情。古詩有雲“任他五岳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正是天都美景的最佳寫照。 1983年,浙江溫嶺石工隊又在半山寺上方,從天都的腰南側峰壁上另辟新徑至天都峰頂,全長1050米,共2175級台階。沿途風光奇絕,為黃山增添了許多新的景點。游客在游覽完天都峰後不必回頭既可至山腳。
玉屏樓:黃山的首都,有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陪客送,左天都右蓮花,兩峰秀色俱可手攬(徐霞客語),此處回望蓮蕊峰頂有采蓮船,蓮蕊峰側有孔雀戲蓮花。玉屏峰,著名的“玉屏臥佛”就在峰頂,頭左腳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題詞和劉伯承元帥所作《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從玉屏樓方向(東面)上蓮花峰的話要注意蓮花峰頂的路標容易誤導。上蓮花峰是不走回頭路的,東面上就西面下,西面上就東面下。
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三高峰。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此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
百步雲梯:200級台階,下面的觀景台可以看:豬八戒寫情書(老僧入定),鰲魚吃螺螄,老鼠偷油。電影《小花》劉曉慶用擔架抬唐國強鏡頭就在此。經過百步雲梯、一線天。百步雲梯在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離“蓮梗”不遠處有兩塊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從對面鰲魚洞觀看,磴道下臨深淵,像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常有雲霧繚繞,十分險要,這就是“百步雲梯”。那龜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龜蛇守雲梯”。
鰲魚峰:黃山36小峰之首。有鰲魚馱金龜景,去蓮花峰方向有左右兩條路,左走一線天,右走鰲魚洞。10分鐘後會合。
天海:黃山的中心,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因為雲海為四絕之首,所以黃山又名為“黃海”。這裡住宿有:白雲賓館,天海招待所,天海山莊。有海心亭。西海大峽谷的一個出入口。平天矼在天海,海拔1805米,南山、北山在此分界。矼西為仙桃、石柱、石床諸峰;東端為光明頂;矼南是天海和南海;北為後海。矼長1000米,是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
光明頂: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蓮花峰1864米低四米,蓮花峰高,光明頂平,天都峰險。相傳,古代有位名叫“智空”的和尚,在此修行15年。有一天,親見“日華”出現於天門,山頂大放光明,故名“光明頂”。頂上平坦而高曠,面積約6萬平方米,視野開闊,四面受奇,八方獻巧,遂成為黃山一攬勝處。既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又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色諸峰盡收眼底。因這裡高曠開闊,日光照射長久,故“光明頂”之名尤為相宜。光明頂南看蓮花峰,天都峰,鰲魚峰,鰲魚峰上的鰲魚馱金龜惟妙惟肖。北看西海群峰,此處看飛來石為一船帆。傳說張氏少年斬鰲魚後把寶劍插在天海“玉池”邊.不知過了多少年代,被砍斷的鰲魚頭變成了一塊大石頭,上面還壓著一只石龜,就是如今見到的“鰲魚馱金龜”。當年張氏少年插寶劍的地方,長出了一棵奇松,後人稱它“古劍松”。
白雲景區:也叫白雲溪景區、釣橋景區,位於西海群峰之中,光明頂與鰲魚、聖蓮、雲際、石床諸峰環列四周。它東起海心亭,西至排雲亭,景區面積約16.5平方公裡,高度落差近千米,被游人視為“神秘的黃山西部世界”。由黃山西大門內的釣橋庵沿白雲溪向東,經石人峰、石柱峰、石床峰,長達15裡的新鋪階梯通過谷底,一直延伸到天海中海亭,上下高差1000余米。游客經過釣橋庵和含羞泉就可到達三河口。三河口是九龍峰、排雲亭、天海流出的三條溪水的彙聚之處,又名“三溪橋”。三河口飛瀑為黃山最高的瀑布,落差140米,終年不結不凍。在溪邊的天鵝石處可聽到瀑布聲,還可以很近地看到“仙人踩高蹺”。過了滴泉和幸運雲泉就是排雲亭。石柱峰有石橋凌空架於兩峰之間的峰腰上,橋的兩頭打通山峰,道路穿洞而過,過橋後再穿山洞前行,就是“步仙橋”。經過步仙橋和美人花圃,經小道至天海的中海亭。
西海景區是觀黃山雲海、落日的極佳地點。這裡簇擁著許多箭林般的峰巒,大峰磅礡,小峰重疊,每當雲霧縈繞,層層疊疊的峰巒時隱時現,酷像浩海中的無數島嶼。若是夕陽西斜,整個山谷沐浴在萬道陽光之中,層巒盡染,氣像萬千,呈現著無限瑰奇的絕妙景像。西海峽谷因群峰兀立、谷深不可測而被稱作神秘谷。西海景區是黃山風景中最秀麗、深邃的部分之一。知名者有雙筍峰、尖刀峰、飛來峰、石柱峰、松林峰。西海群峰大峰磅礡,魁偉雄踞;小峰重迭,谷壑幽奇。每當雲霧縈繞時,層層疊疊的峰巒時隱時現,酷似大海中的島嶼。峭壁之上建有造型奇特而古樸的石亭--“排雲亭”。扶欄憑眺,景區內奇峰巧石連綿不絕,歷歷在目,仿佛是座精致的露天巧石陳列館。亭右有“仙人曬鞋”;亭左有“仙人曬靴”;右前方有“武松打虎”、左前方有“牌坊峰”、“文王拉車”、“二老談心”、“仙女繡花”、“仙女彈琴”、“天狗望月”等奇景。再向正遠方看去,一塊奇石如人,振衣屹立在雲端之上,名叫“仙人踩高蹺”。排雲亭可眺望西海群峰,晚霞落日。飛來石矗立峰頂。排雲亭後面是高1712米的丹霞峰,站在峰上可以觀賞到旭日東升雲端的壯觀以及飛來峰和九龍峰的雄偉。
丹霞峰:住宿西海飯店和排雲樓賓館可以在此看日出,不過冬天此處就看不到日出了。
排雲樓(亭):排雲樓為90年代新建的一個三星酒店,邊上不遠的排雲亭為宋美齡1934年捐資而建,排雲亭前是黃山的怪事陳列館,怪石有:仙人曬靴,仙女繡花,文王拉車,天狗望月,武松打虎,仙人踩高蹺登景點,排雲亭也是進入西海夢幻大峽谷的一個出入口。排雲亭為看日落的佳處,也是觀賞黃山秀色最佳處之一。俯瞰,是深廣的西海峽谷;仰視,是並列的西海峰林。晴天陽光射入峰林,明暗不同,立體感特強;霧日則山色空朦,變幻萬狀。有時濃霧隨大風奔流,勢若大江大河,蔚為壯觀。因西海時有雲霧在谷中升騰,撲至石亭前大多消散,故名“排雲亭”。如值落日沉垂、晚霞飛射,立亭前遠眺,更是一番美妙景像,使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當代後奕齋曾有詩贊曰;“颯颯秋風淡淡天,石亭小坐捕飛煙。疑樓突兀千尋谷,蒼樹蔥寵萬丈淵,霧鎖青峰浮海外,雲迷翠壁幻人間。靈山此處真奇秀,西望神馳欲化仙。”
夢幻景區:西海大峽谷可以從步仙橋進入,從排雲亭出去;也可相反而走。峽谷全長15公裡,呈U型,下七上八一般行程4小時,排雲亭到谷底一段為下坡,中間有循環道,左右都可以走,過谷底有山洞數個然後到達步仙橋,過了步仙橋那邊可以拍照,後還要回過橋往天海方向走,還可通往黃山的西大門――三溪口、釣橋庵、焦村鎮。切記:不可走釣橋庵方向。西海大峽谷從排雲亭下到谷底下坡多,上坡少,相對輕松點,建議排雲亭--一環(左邊的線路)-二環(右邊的線路)-棧道-步仙橋-觀景台-海心亭。
一路經過了西海天門、臥石披雲等景點。來到飛來石。從棋石峰西麓眺望.見它上尖下圓.形若仙桃,故亦名“仙桃峰”。據說該石摸一下官運,摸兩下財運,,摸三下桃花運。石上有一窄縫,將硬幣夾於其上,可以願望成功。步仙橋更是巧奪天工,在兩座絕壁之間搭建了一秀氣的小橋。對面山峰有“仙女繡花”:一位古代的仕女,發髻高聳,手持一花繃,正聚精會神地穿針引線,巧手刺繡。不遠處有“天狗望月”。 排雲亭東南方,有一牌坊峰,薄薄一層石牆,卻孤峰獨聳,其造型恰似徽州的古牌坊。在這裡仰觀飛來石,既不像一只仙桃,也不像立於絕壁的巨石,恰似一艘帆船,座下的一塊巨石如同艨艟巨艦,正乘風破浪,駛向遠方。此外,還有仙人曬靴、二老談心、武松打虎。
北海景區: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後山,為黃山中心景區之一。北海景區位於黃山中部,座落在光明頂、貢陽山、白鵝嶺和始信峰之間,東連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區,西可至釣橋景區,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在1600米左右的高山開闊區域,面積1316公頃。北海景區以峰為體,彙集了峰、石、矼、塢、台和松、雲奇景,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變幻,構成一幅幅偉、奇、幻、險的天然畫卷,是黃山的風景窗。北海群峰薈萃,石門峰、貢陽山,都屬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開南北。東海門在光明頂與石門峰之間;西海門位於白雲大峽谷東側山顛;白雲峽谷自回音壁始直下深淵,全長12.5公裡,神秘莫測;峽谷西側,群峰峻峭,下臨深壑,奇松怪石,雲霧縹緲,氣像萬千;紫雲、石床、九龍諸峰,都在遠眺之中。松林峰郁郁蔥蔥,松濤滾滾;丹霞峰赭色的峰壁上照落霞光,色彩斑斕。景區四周,煉丹、石門、貢陽、棋石諸峰,高大雄偉,唯海拔1690米的獅子峰卻頭東尾西的橫臥在景區之中。始信峰雖不如天都、蓮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險壑,豎立如削,三面臨壑,懸崖千丈,峰頂拳拳之地,近攬遠眺,面面受奇,古有“黃山之雄甲宇內,幽秀靈齊聚後海”之句,更有“始信黃山天下奇”之譽。峰體之間,有嶺、矼相連。白鵝嶺連接貢陽山和白鵝峰,隔開了東海和北海;平天矼長達千米,為黃山前後海之分界線;石筍矼從始信峰側向仙人峰延伸,石筍平空拔起,嶙如冰柱,猶如雨後春筍,“益奇益妙”,讓人叫絕。北海林木似海,名松甚多。黑虎松、龍爪松、雙龍松、臥龍松、接引松、連理松、麒麟松、大王松、團結松、轅門松、孔雀松、棋枰松、扇子松等古今名松,都長北海,株株盤結挺拔,又奇又秀。貢陽山前散花塢,四面峰巒環峙,塢內林木茂密,奇松怪石薈萃。筆峰在散花塢中,鄰近筆架峰,為36小峰之一,海拔1640米。一石拔地而起,孤傲聳立。高數十丈、下圓上尖,酷似書法家手中的一只鬥筆,故名。更為奇妙的是峰頂石縫中長出一株高67釐米的古松,盤曲伸展,碧翠欲滴,宛如一叢盛開的鮮花,干是古人便將其命名為“文筆生花”,今人皆呼“夢筆生花”。其松則名“筆花松”。清歙人、名士項故有詩曰:“石骨棱棱氣像殊,虯松織翠錦雲鋪。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人畫圖。”關於“夢筆生花”的出典,《開元天寶遺事》載有一段故事:李白兒時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開出了奇葩,後來果然詩才橫溢,名聞天下。又相傳黃山的“夢筆生花”也與李白頗有緣份:李白少年時曾夢游黃山,見松海中有一只巨筆聳出雲表,一朵艷麗的紅花在筆端開放,便伸手去拿,醒來卻是春育一夢。於是人們稱此景為“夢筆生花”。1972年筆花松開始枯衰,至1985年,僅剩枯干數枝,“筆花”全無。為了保留夢筆生花的奇景,黃山園林部門,便按筆花松的原型大小,定做了一株塑料松安裝在筆峰上,遠看與真松無異。“夢筆生花”在塢上右側,孤峰高聳,上尖下圓,頂端巧生奇松一株,盤曲如花,壯似倒插巨筆。筆鋒右側,又有一峰突起,頂分五岔,酷似筆架,與筆鋒相對。一塢之中,有“筆”有“架”,天然成趣。散花屋奇松青翠,天女花、杜鵑花、望春花等,山花野草,滿山遍塢,百花爭艷,鳥語花香。北海景區面積大,景點多,自然形成很多觀景台,如清涼台、望仙台、琴台、西海門台和人工築成的散花塢觀景台等。清涼台是北海的風景窗。台側岩壁上,鐫有“清涼世界”、“勝妙殊絕”、“氣像萬千”等摩崖石刻,集書法、工藝於一體,讓人回味。黃山山高谷深,雨量充沛,極易形成雲海。當雲海一鋪萬傾時,險峰幽谷,頓時淹沒,遠處峰尖,猶如孤舟。置身清涼台,猶如大海之濱,靜觀其景,濤聲陣陣,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如凌晨旭日東升,霞光萬道,運海面上,色彩絢麗,可謂奇觀。在北海景區觀雲海最佳點有三處,清涼台看北海,白鵝嶺觀東海和排雲亭觀西海。北海是黃山高山主景區和游覽接待區,在海拔1600米的游覽線上,北海賓館、西海飯店、獅林大酒店分別建在貢陽山前、杜鵑塢和獅子峰下。登黃山自古形成四條路,即從溫泉經慈光閣、玉屏樓、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從焦村經釣橋、天海至北海的西路;從苦竹溪經雲谷寺至白鵝嶺、北海的東路(修建有雲谷索道);從芙蓉嶺經松谷庵、十八道彎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處黃山中心,東西南北四條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覽小道與各景點相連,形成網絡,北海便自然成為人流彙集的景區。
望仙峰在黃山東北部,石筍矼的西北面,為36大峰之一,海拔1544米。傳說軒轅黃帝與浮丘公、容成子在黃山煉成靈丹,服後成仙。空中響起弦歌,三人於峰頂乘龍升天而去,侍從攀住龍須,亦想隨之同去,然而龍須折斷,侍從從空中墜落,只得眼巴巴地望著黃帝等三仙乘龍升天,愈升愈高,愈飄愈遠。故名“望仙峰”。折落的龍須則化為峰下龍須岩上的龍須草。峰下不遠有望仙鄉,峰西有弦歌鄉、弦歌洞和弦歌溪,都因此傳說而得名。明人有詩曰:“霞衣映山岳,黃帝乘飛龍。何年去天上,目斷望仙峰?”今人亦有詩寫道:“當年黃帝人山來,一到此峰紫霧開。石室猶存丹灶冷,乘龍早已上瑤台。
獅子峰:北海賓館前一山峰,景點有曙光亭,清涼台,清涼台可看十八羅漢朝南海,仙人下棋,丞相觀棋,峰頂可看猴子觀海等景點。在獅子峰北一座平頂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靜觀雲海起伏,人稱“猴子觀海”。有詩曰:“靈猴觀海不知年,萬頃紅雲鑲碧天。坐看人間興廢事,幾經滄海變桑田。”當雲霧消散後,石猴又如在遠眺太平縣境(即今黃山市所屬黃山區)的綠野平疇,故亦名“猴子望太平”。今人有詩雲:”小劫沉淪五百春,全真應是最多情。功成緣滿歸東土,跌坐靈山望太平。”猴子為何要望太平呢?:原太平縣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戶叫趙德隆的書香人家,女兒掌珠生得聰明美麗。離仙源村不遠的黃山北海深處一個洞裡,有個靈猴,在山中修煉了三千六百年,會三十六變。靈猴見到掌珠生得俊俏,頓生愛慕之心。就變成一個白面書生,自稱是黃山寨主孫廣文的公子孫俊武,於傍晚來到趙家門前以天色已晚為由,要求借宿一夜.趙家老夫婦見他長得俊秀,衣著華貴,斯文有禮,便信以為真,並設宴招待。酒飲三杯後,孫公子便向老夫婦陳述對掌珠的愛慕之情,央求納己為婿,發誓侍奉二老頤養天年。老夫婦一聽心中非常喜悅,而掌珠對才貌雙全的孫公子也早八分歡喜。次日一早,老夫婦回了孫公子的話。靈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變成了人,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仙源趙家迎親。夜深宴席散,孫公子被賓客們擁人洞房。一覺醒來,掌珠發現孫公子長了一身絨毛,大吃一驚。原來孫公子酒醉現出原形。掌珠乘靈猴爛醉熟睡之機逃奔家中。靈猴酒醒後,知自己露出了原形,驚逃了掌珠,便喝令眾猴出洞尋找,追到山下芙蓉嶺,也不見新娘的影子.靈猴自從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後的懸岩,坐在石上,朝著東北方向的太平縣仙源村呆呆地望著。年深月久,便變成了黃山如今這一石景。從獅子峰前望去,遙見岩上有二石,如二人對奕,石棋枰方正,奕道井然。據《述異記》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前人根據這一故事,使特此岩命名為“爛柯岩”。自清涼坡上行,過三姑洞,南視可見一尊如美女似的石景。她面部朝南,頭上挽一發髻,兩手交叉放在腹上,含情脈脈地向前方俯視,顯得憂慮焦急,心事重重。相傳很早以前黃山周圍發生了瘟疫,李靖的3個女兒為了拯救黎民。便來到天都峰采藥為百姓治病。在采藥過程中二女瑤玉因常與藥農劉強接觸。便產生了愛情。事被李靖得悉,即令女兒返回。姐妹二人只得怏怏而去,唯有二女卻違命守約,不肯離開。李靖派天兵在途中將劉強害死,以斷其女凡念。瑤玉聞知,氣憤萬分,拒不屈從其父。她來到岩前,仁立高處,終日向南方凝視,仍痴情地期待劉強的到來。天長日久,她的真身就化成了這塊雕塑般的像形石,後人即命名為“望夫石”。另在玉屏峰西側亦有一石名“望夫石”。從玉屏樓西行。站在“大士岩”前觀看,岩壁邊有一巧石,如少婦上石台上,面對深壑,似在盼望遠行的丈夫婦來。有詩雲:“妻盼夫歸情意真,望穿秋水默無聲。一年三百六十日,不言怨恨總記恩。”
大王松:為黃山可觀的最大松樹。可去光明頂和西海。去西海方向20米有團結松。2001年江總書記在此高歌一曲“團結就是力量”
始信峰:從黑虎松進入依次有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在觀景台前方有石筍峰,石筍峰遠眺有觀音漂海。觀景台左有臥雲峰,臥雲峰上有探海松,臥龍松,觀景台右行10米有豎琴松(轅門松),觀景台左行去始信峰頂邊有接引松,始信峰頂有聚音松,聚音松是始信峰頂最大的一棵古松,其它三顆已枯死,獨此松干粗枝茂。生長旺盛。它與麗田琴台近在咫尺。相傳,麗田彈琴時,走獸蹲伏。飛鳥停空,傾聽他的美妙琴聲。連樹木花草也都愛聽。他彈琴數年,琴台旁即生出4株松樹,其中一顆在聽麗田彈琴時,竟隨著琴聲的仰揚變化而屈伸枝葉。更奇怪的是,此松還能將他的琴音收聚起來.待他停弦,松樹即發出美妙的琴聲,縷縷不絕;另一說,此松平日能將琴聲彙集起來,於大風時又將琴聲釋放出來,故名“聚音松”。峰上刻有“聚音松”三字,古樸典雅,不知何人所書。從曙光亭朝東看去,上升、始信兩峰之間有一排怪石,好像幾個身穿道袍、頭挽發髻的道士,其中有兩個對坐著,中間有一棵古松,樹冠平整得像桌子,人們稱其為“二仙對奕”。左邊有一個高矗的石人身穿古服,頭戴紗帽,兩手攏在背後叫做“丞相觀棋”。右邊一個石人背負寶物,做“仙人進寶”。在始信峰與仙人峰之間的石筍矼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頭,有的靜坐松下,有的手持雨傘,。有的攜杖緩行,形態各異。他們騰雲劈霧,個個都面向南方進發,故稱“十八羅漢朝南海”。
白鵝嶺:後山纜車站上站,左走可以直接到光明頂,右走可以到北海,西海個景點,白鵝嶺觀景台往南可以看蓮花峰,天都峰,香爐峰,
佛掌峰,前下方看飛來鼓,右上方看鯉魚跳龍門等景點。在白鵝嶺,下盤道右側,有大小七塊岩石,形狀不一,天然與疊在一起,協調和諧,天然成趣,故名“七巧石”。今人有詩記曰:“白鵝峰畔奇景多,七石巧疊尤諧和。疑是仙家天鵝蛋,送來深山時小鵝。”
飛來石: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聳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長7.5米、寬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長12至15米,寬8至10米。兩大岩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從棋石峰西麓眺望.見它上尖下圓.形若仙桃,故亦名“仙桃峰”。明代程玉衡詩雲:“策杖游茲峰.怕上最高處。知爾是飛來.恐爾又飛去。排雲樓去光明頂的路上,重360噸。為紅樓夢電視劇片頭的石頭。電視劇片頭的石頭形像要在大王松到光明頂的路上才有角度看見,最佳處為白鵝嶺直接上光明頂的路上白鵝山莊處看飛來石(與電視劇片頭形狀一樣) ”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帶領女兒和三個徒弟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上建造一座橋。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累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溜了。好幾年過去了,運到江邊的石頭只有一小堆.小姣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不願意跟他走,小姣說:“什麼時候把大山裡開采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麼時候踉你走。”這瘸子原是鐵拐李。只見他拿著扇子對著單福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從山上扇到了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的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了江邊。見底下盡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游起來,游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景。另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在翠微峰側,一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雲谷景區:位於黃山風景區東部,其中心地帶位於雲谷寺。雲谷寺海拔890米左右,處於羅漢峰和香爐峰之間,既是從北海下山回到溫泉的中途站,也是由後山登山或坐纜車到北海的起點站。明萬歷間在此地建擲缽禪院。文士傅嚴漫游至此,應擲缽禪僧之求,手書“雲谷”二字,崇幀時禪院改名“雲谷寺”,久而久之,雲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宋代丞相程元鳳曾在此處讀書,故此地又名丞相源。如今,寺廟已不復存在,原址上建起了集徽派建築精華的“雲谷山莊”賓館。游覽雲谷景區可以觀賞到缽盂峰、眉毛峰、羅漢峰、香爐峰等著名的山峰,獅子搶球、千古石、仙人榜、琴石台等怪石巧石,九龍瀑、百丈泉、雲谷溪、靈錫泉等水景,千年銀杏、華東黃杉、南方鐵杉等三株名貴古樹,“漸入佳境”、“妙從此始”、“醉吟”、“通幽”等多處石刻。“九龍瀑”和“百丈泉“,連同溫泉區的“人字瀑”,被稱為黃山的三大瀑布。“九龍瀑”位於雲谷西路上山處,瀑水源於天都、玉屏、煉丹諸峰,彙為雲谷溪(丞相源),然後在香爐、羅漢兩峰之間的懸崖上奔流而下,長達300米,整條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龍潭”,古詩這樣描寫了九龍瀑:“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百丈泉”位於雲谷西路下山處,在至溫泉區的公路旁可以觀賞到,每當雨季,巨大的懸崖上,瀑水奔流,直瀉百米,猶如白絹長垂,疑是銀河落地,氣勢不同凡響。觀瀑亭是觀賞此瀑布的最佳處。名貴古樹,只有三株:華東黃杉,500年樹齡;南方鐵杉,800年樹齡。這兩株樹均為常年綠葉喬木,樹形雄偉壯觀,氣宇軒昂。這兩棵樹同有一種奇特現像,即同一株樹上長有兩種枝干和兩樣葉子,既有針葉又有闊葉,一體兩物,珠聯璧合,別具雅趣。還有一株是高大的銀杏,樹齡1000年,高26米,圍3.1米,令人注目。這三株古樹均位於雲谷寺古廟遺址左側,華東黃杉1923年被南京金陵大學植物采集團首先發現,引起了植物學家注意和研究,華東黃杉和南方鐵杉均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植物,同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樹種。
松谷景區:位於黃山北坡,從北大門芙蓉嶺進山,沿北部蹬道直達北海,全長12.5公裡的景區。該區海拔高度落差1100米,有6500多級石台階。一路千峰競秀,萬壑爭奇,巧石名潭尤為佳妙。特別是山高林密,空氣清新,真可謂是“清涼世界”。主要景點有芙蓉嶺、翡翠池、五龍潭及“關公擋曹”等著名怪石。
芙蓉嶺在芙蓉峰下,該峰海拔高度1365米,宛如初放芙蓉,故名,唐代詩人程傑有詩記其勝:“誰把芙蓉往外栽?亭亭秀妍四時開。清宵潔月峰頭掛,宛似佳人對鏡台。”芙蓉嶺是登山必經之道,嶺上有洞名芙蓉洞,立洞口可觀賞縈回若帶的溪流。下嶺後為一片谷地,有芙蓉庵舊址,後改建名“芙蓉居”,現為黃山園林局松谷管理區。
翡翠池,位於芙蓉峰麓1公裡處,是黃山著名水景,池長15米,寬8米,深10米,天設地造,環池皆石,松谷溪水直注池中。碧波蕩漾,山形樹影,映入池內,陽光反射,絢麗多姿。但池深水冷,雖夏日也不游泳,以免發生不測。池側有巨岩,鐫有一個徑3米的“佛”字,此外還有“福”、“壽”、“南無阿彌陀佛”等摩崖石刻。
五龍潭位於翡翠池不遠的松谷溪中,所謂“五龍潭”是五塊巨石,形似巨龍,頭伸入潭,尾展溪岸,其狀如五龍吸水,故名“五龍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記》中描述:“青龍潭,一泓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潭勢既雄壯,而大石磊落,奔騰亂注,遠近群峰環拱,亦佳境也。”在“五龍潭”之一的烏龍潭上方巨石上,古建有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被山洪衝毀,六年後(公元545年)重建,名烏龍亭,今名松谷寺,亭柱上有一聯:“四面雲山繞二水,潭星月照孤亭”。此外有石刻“龍”、“虎”二字,蒼勁有力,亭內有石桌石凳,俯瞰風景尤佳,過烏龍潭有巧石名“臥虎石”。
松谷庵位於疊障峰下,游過松谷寺過橋即到。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於宋代寶佑年間(公元1253年—1259年),創建人為松谷道人張尹甫。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重建,改觀為寺,名松谷庵。時寧國知府羅汝芬題額“東土雲山”四字。這裡環境幽雅,景點甚多,石刻遍布。游過松谷庵,向北海清涼台進發,沿途要經過三個亭,稱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海拔高度均在千米以上,景點以巧石為主,名石有“仙人觀海”、“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等,“關公擋曹”是一處著名景觀。上升峰位於黃山北海景區,仙人峰與始信峰之間,為36大峰之一,海拔1510米。因峰常為雲擁,沉浮無定,勢若上舉,又舊傳仙人阮公在此峰修煉成仙升天而去,峰上時有天樂聲,故名“上升降”,又名“阮公峰”。青人詩雲:“聞昔此溪岩,有客傳清淨。功成人上升,至今留阮姓。”詩中指的就是這一神話故事。清人余鴻詩雲:“名既日上升,何在空山裡?實不稱其名,沒世人所恥。古今人世間,芳名何滿紙?一為核其實,亦如斯而已。”詩中諷刺了上升峰的名不副實,揭示了古今人世間,芳名滿紙,如斯而已的無情事實,給人以啟迪。峰下有阮公岩、阮公源和阮公溪,其水流人松谷溪。該峰附近有“關公擋曹”、“十八羅漢朝南海”等巧石名景。
翡翠谷景區:翡翠谷位於黃山仙都峰與羅漢峰之間,谷口在上張村後,緊挨著從湯口到太平的公路,從湯口乘汽車往北月8公裡即可抵達。翡翠谷景區在黃山的東部,又稱“情人谷”,谷中之水源出煉丹峰、始信峰,游人可至的景區有6000米長,峽谷中分布著大小彩池數百個,有40余個彩池的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最大的彩池面積近1000平方米。翡翠谷彩池群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清澈透明;倒映兩岸青山,多青碧如玉,也有因池底岩石的顏色而五彩繽紛,池水深淺不一,色彩更富變幻。其中著名的有:龍鳳池、花鏡池、綠珠池、玉環池、白鹿池、雷雨池、天池、天鵝池。《臥虎藏龍》的拍攝地就在這裡,花鏡池則是李慕白和玉蛟龍打鬥的地方。遠遠望去郁郁蔥蔥,竹枝搖旖,一股清涼的感覺悠然而生。翡翠谷是黃山東海最長的一條峽谷,縱深約20公裡,谷中之溪名為“碧玉溪”,源自煉丹、始信、天女諸峰。翡翠谷中怪岩聳立,流水潺潺,氣勢非凡。環顧四周,皆削岩峭壁,古樹茂密,怪石與洞穴棋布錯落,獅頭岩、海蚌灘、觀天洞、玉疊岩、嬉戲岩、匍匐洞、鶴舞石等景觀惟妙惟肖,物狀逼真。谷中還有瀑布、竹海,綠竹與飛水交相輝映,別有一種奇異的神韻。著名導演李安指導的奧斯卡獲獎大片,就在翡翠谷取景拍攝(竹林鬥劍部份的水潭,竹林景色為黃山市黟縣的木坑竹海)。
門票:旺季:42元,淡季:32元交通:最好從湯口出發,面的來回20元。提示:翡翠谷裡面物價尚可,但建議買好輕便食品和水再前往
四、黃山風景區索道交通運行時間為冬季08:00-16:00,其他季節06:30-16:30
雲谷索道(後山)從雲谷纜車上可以游覽始信峰、夢筆生花、猴子觀海、清涼台等名勝,還可游覽西海景區、排雲亭、丹霞峰等景點。雲谷索道上至白鵝嶺,下至九龍瀑,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總面積1027公頃。主要景點在丞相源峽谷中,即現在的雲谷。
玉屏索道 (前山)游客從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華裡,經過了3個小時的艱苦跋涉才能到達精華景區,乘坐索道只需6-10分鐘到達迎客松。
太平索道 (前山) 索道上站設在西海景區排雲亭右側的松林峰,下站設在松谷景區的松谷庵,全線斜長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線設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為1513.6米。索道型式為雙承載單牽引二線往復式,車廂容量為100+1人、亞洲最長,速度為10米/秒,單程運行時間為8分鐘,單向運輸量每小時600人。乘坐太平索道,遠眺光明頂,近瞰九龍峰,上可攬雲天霧海,下能拾阡陌平川,將給您的黃山之旅帶來一番別樣的感受。
五、注意事項
1.安全:黃山山路陡峭險峻,登山宜穿膠、布鞋。雷雨天不宜登山,更不要用手扶鐵索或在樹下避雨。黃山多石階磴道,且有多處險段,登山時身體宜前俯,下山尤需緩步。一定要買拐杖和手套。手套2元3雙。
2.著裝:登山宜輕裝簡從。出發前可將多帶的行李物品寄存在山下各賓館、旅社的小件寄存處。要做好防雨准備,衣著以方便活動為主要目的,輕便,但是要注意保暖。山上晚上和早上還是比較涼的。鞋子很重要,不一定要專業,但要輕便、耐磨。黃山的氣溫比平原低10度左右,同時太陽輻射較強,請備恰當的遮陽衣帽。黃山風大,夏季時有雷雨。不宜打傘,帶雨衣。
3.消費:山上東西很貴,稀飯3元一碗,一碗青菜湯則要10元,北海賓館的自助晚餐90元/人。食品價格隨地域的遠近而大大不同。在北海一瓶開水只要5元,西海要10元,而在光明頂則要20元錢才能買一小杯所謂的咖啡或牛奶。所以建議你自備一些輕便食品上山,每人自帶2瓶水,帶2餐泡面,2餐可以即食的東西,如餅干、面包、火腿腸、茶蛋。黃瓜比較推薦,解渴。水喝完了,可以在酒店燒水。上山後如再要補充“彈藥”,宜在北海等地。
4.民風:黃山山民招攬生意很有耐心,若你無意坐車、購物、投宿應當堅決回絕。黃山除了門票和纜車外,基本上什麼都可以還價,但也不要隨意還價,避免個別不良商販強賣商品。
5.黃山小吃:筍干肉絲面、鐵板毛豆腐,臭鱖魚,清蒸石雞,冬筍燉火腿,石耳燉石雞,績溪炒米粉,胡氏一品鍋、黃山特色菜—臭桂魚。老街第一樓對面有家比較實惠的地方
6.老街打的:從火車站去老街打的5元可以搞定,出租車起步價5元/3公裡,車公裡租價為1.5元。盡量不要做那種人力三輪,據說會把你拉到別的地方去。在老街游完的時候,不要光看周圍的紀念品,一定要走到頭,看到河之後再折回買東西也不晚。
7.行:景區的專線車(10元/人)開到了南大門。旅友一定要謹記,千萬不要坐到換乘中心,因為那裡都是出租車。跟景區專線車的司機說要去屯溪,他就會叫你到南大門那裡下,然後會有中巴老板拉客接你去市區的,每人只要13元。坐上中巴大概開了一個小時,到了屯溪老街,老街街口對面是華山賓館。景區的價格監督檢查分局舉報電話為12358。
8.住:找旅館暫定“黃山游客之家”(小胡夫婦),或者湯口的“望秀山大酒店”或者“雲海樓” 。
宏村:湯口—宏村(是去黟縣的公共汽車)。車費13元/人。宏村門票55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子始建於北宋,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它背倚黃山余脈,雲蒸霞蔚,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宏村是中國古代依據仿生學建造的,具有獨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彙合蓄成一口鬥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創造了一種“浣汲何妨汐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衝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村中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其間最有名的要算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它是清末徽商汪定貴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前後營造的宅邸,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整棟建築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庭院內有花木果樹、水井、池塘,全屋系木、磚結構,飾以磚、木、石,“三雕”,工藝精細,其正廳橫梁、鬥拱、花門、窗欞上的木刻,層次繁復、人物眾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徽派“三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單木雕即花了二十個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當時造價花去白銀六十萬兩(其中木雕上鍍黃金一百兩在內),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徽商建築。村中的精雕細鏤的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
居善堂是當地最有名的一座老宅客棧,有一口宏村唯一三眼井,後院花園三號夫妻房價100大洋。
西梯—竹海—婺源可以從宏村租車(大概20-30元)去竹海(《臥虎藏龍》中的竹林大戰就在這裡)中間路過西梯(門票55元,世界自然遺產)下午可回黟縣坐汽車去婺源(路程120公裡)晚上在婺源縣城(紫陽鎮)尋找住宿點,如:“婺源人家驛站” 。逛夜市品嘗當地的特產—現打撈現清蒸的“紅荷包鯉魚” 注意:去竹海沒有公路和公共汽車估計需要包車前行,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包車!
六、旅游工藝品:徽墨、歙硯、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編、萬安羅盤、祁門瓷器。
①徽墨: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徽州傳統工藝品,已有1000多年的制作歷史。始創於唐末,由湖北易水著名墨工奚超父子因避戰亂遷居徽州時創作。清乾隆以後胡開文墨最為出名,成為徽墨的代表。徽墨品種繁多,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淨煙、減膠、加香等,其中高級漆煙墨用100余種名貴材料制成,是書畫家們的上乘用品。②歙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以硯石在古徽州俯治(歙縣)加工和集散而得名。始創於唐、盛唐時歙硯已大盛。南唐後主李煜對歙硯極為推崇,把歙硯、李廷王圭墨、澄心堂紙三者稱為天下冠。歙硯石質優良,晶瑩細蜜,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歙硯的品種有羅紋、眉子、銀星、古屏、玉帶、紫雲等多種,尤以羅紋、眉子之奇特者為上品。③徽派盆景:屬樹樁盆景,起源於唐代。南宋時出現規則式游龍盆景,明清時達到鼎盛。徽派盆景以枝干虯曲的木本植物為培育對像,經移栽、修鑿、剪扎摘心、去芽等手法,創作出較自然樹木更富神韻的藝術品。④萬安羅盤:傳統地學儀器羅盤名品,包括航海羅盤、勘興羅秀和日晷數種。產地在休寧縣萬安鎮。羅盤尺寸不等,式樣上百種,精密度很高。清末即銷國內外。1915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獎章。⑤土特產:茶葉、香菇、石耳、筍干、筍衣、蕨菜、徽州貢菊、徽州雪梨、三潭枇杷、黃山獼猴桃、歙縣金橘、黟縣香榧。
【旅游貼士】
火車站問訊處:2116222民航售票處:2934111汽車站問訊處:2353952黃山市人民醫院急診室:2513022
雲谷寺票房:5586157慈光閣票房:5585764雲谷寺纜車站:5586052旅游局質檢所:2517464 慈光閣纜車站:5585728
太平纜車站:8551818風景區門診部:5562361 風景區汽車站: 556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