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然 5 – 縹緲峰/西山/蘇州/江蘇在上海周邊找一個比較理想的Hiking地方比較困難,雖然這裡有不少Hiker和偽Hiker。縹緲峰,蘇州西山島上的一座小山,海拔336米,居然是蘇南第一峰。汗…336米也叫峰。偶然在網上發現了這個地方,吸引我的是,這裡還沒有被開發,而且該帖說:“攀登縹緲峰有東線、南線和西線三條線路可直達峰頂,其中,東線和西線比較容易走,而南線便是從正面攀登的線路,攀登非常困難,就連當地人都望而生畏,是登山愛好者理想的線路。這條線路不僅坡度非常陡峭,而且灌木雜草叢生,視線很差,容易迷路,最好結伴而行,並保持一定距離,相距太遠容易失散,太近又容易被前面的人撥開的樹枝回彈受傷。由於山上荊棘叢生,不少枝干帶有利刺,因此需要戴厚實的手套攀登” 沒想到上海周邊還能有這樣的地方,於是便產生了前去驗證的念頭。前一天幾個同事一起吃飯,又看了兩場球,於是把計劃推遲到了次日進行。一個大熱天兒,34,5度。路上還算順利,不停得抓“舌頭”來問路,沒走冤枉路。每次問路都得到一樣的回答“一直往前開”。沿途有不少賣楊梅,桃子的當地人,當車經過的時候,他們會向你招手,我們也禮貌的向他們招招手,然後繼續趕我們的路。到達縹緲峰山腳下時已經是接近下午2點,帖子裡提到這裡有個村子,穿過這個村子便開始登山了。這些得到了驗證。村子叫“尼家塢”。一條筆直的小路通到山腳下。山腳下有不少果樹,熟透的杏,楊梅落得滿地都是,行走其中,陣陣清香,我們也從樹上信手摘幾個來吃,又怕有農藥,不敢多吃。烈日,沒有一點兒風,走不多遠,已濕透了。前方傳來嬉戲聲,好像是一群來摘楊梅的游人。我們也喊了幾嗓兒,並加快了腳步。大自然永遠是嚴肅的,我們低估了她,高溫讓我幾乎要中暑了,這時絕對不能逞強,毅然決定休息。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當我坐下來後,就開始耳鳴,頭發暈,典型的腦缺氧症狀,前面走的太快了。休息了10分鐘左右,又上路了,這時的坡度大概有30-40度,路也只是被人踏出的不長草的一條痕跡。我們放緩了步伐,但沒走多遠,又停了下來,這次我們把水幾乎都喝光了,只剩了半瓶。我心裡立刻湧出了求生的本能和放棄的想法。起初並沒有把這座山放在眼裡,336米而已,所以也沒有做怎樣的登山准備。大概在半山腰的位置,能聽到不遠處正在干活的工人的講話聲了。他們正在修路,這座山馬上就要被開發出來了,路一通,大量的游人就要湧入,這裡便不再寧靜了。再往前,路也更難走。為了去討水喝和完成這次“挑戰”,繼續攀登。我穿了短褲,攀起來更加困難,腿不停得被扎到。工人的聲音越來越近,有救了。水是如此的甘甜,我們一個個貪婪的喝著,坐在路邊的棚子裡。老鄉黝黑的臉,露出潔白的牙齒,純樸的笑,喝飽後,又給我們把空瓶子都灌滿了水。水是他們從山下的井裡打的。記憶中,還是在小的時候,水龍頭裡水就是這個味道,每次踢完球,一通蹶尾巴管兒,酣暢…這裡開發成旅游景點後,村裡的人應該會富裕起來,同樣他們也將失去了很多,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恐怕還有那純樸的笑,純樸的眼神。我們跟老鄉一起照了相,將那純樸記錄了下來。水又給了我們力量,我們又開始邊走邊胡咧咧,已經忘卻了剛才斷水時“恐慌”,雖然只是一剎那的。上次從九寨回來,我告訴自己要降低物欲,可是在都市中,這種想法很快就被抹平了。這次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受到“威脅”時,這種想法又浮現了出來。而這些生理需求得到滿足時,那真是極大的快樂,這快樂遠遠大於在有空調的房子裡喝冰可樂。出來Hiking是有好處的,用最自然的方式去Hiking,讓心淨化。城裡的人們渴望去回歸自然,但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回歸。就像關在籠子裡的動物,放歸大自然後反而不能生存了。而生活在鄉下的人們,他們最接近自然,然而也在逐漸的遠離自然,把他們的地方變成了野外的牢籠。那些一個個的度假村,農家樂,就好像這些美景上的一道道疤。四處丟棄的垃圾好像在富麗的客廳的地板上一坨坨的大便。人是高級動物,已經忘記了自己也是動物。離山頂不遠了,四周也沒有了阻擋視線的東西。來到了最高處,縹緲峰,已有4個爬山的人在那裡了。他們是從東線上來的,相對容易的線路。大家攀談了幾句。然後就各走各路了。我們也選擇了從東線下山,坡度緩多了,很快就到了山腳下的另一個村子,秦家堡,與尼家塢相鄰。很普通的山,沒有奇花異木,沒有怪石嶙峋,沒有山澗溪水,飛瀉瀑布…但她仍是一座很美的山。但很快得她就要被施予粉黛了。Edicoo,Him,Jacky和我有幸在此之前看到了她最自然的樣子。一聲嘆息…

(來)

(路)

(甜)

(變)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