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自助游,主要游覽內容有楊堤—興坪的漓江精華段、從富裡橋開始的遇龍河漂流、龍勝的大寨梯田以及桂林市內的像鼻山等地,行程安排較為寬松,每天均保證較為充足的睡眠,因而人感覺並不是很疲勞。
免費電話:800-883-6848 預訂電話:63923381http://www.u0773.com/lymap/index.asp地圖
桂 林一、交通
1、火車:桂林有兩個火車客運站:桂林火車北站(俗稱北站、始發站)和桂林火車南站(俗稱桂林站或者南站)。南站目前是主要的客運站,在市區(中山南路),交通非常方便;北站在桂林北部,按照本地人的說法應該算郊區了,交通不是很方便,只有18路和99路可以到市區。如果火車同時停靠火車北站和火車南站,最好在火車南站下車。桂林始發的火車很少,絕大部分都是中途停靠,往北方向的臥鋪一般很難在窗口買到,如果去柳州、南寧等區內城市那就非常的方便。2、三個汽車站:汽車總站(中山南路,最主要的客運站)、城南汽車站和北門汽車站(中山北路,主要開往興安和靈川)。所有的區內客車和絕大部分的郊區客車都從汽車總站發出,從火車南站往北走(火車站出來左轉)大概10分鐘就到。3、公交:桂林市內的所有景點都有公交車可以到,桂林的公交基本上都是無人售票,上車1元,不設找補。開往郊區的公交車是1.5元,比如3路,空調車是2元,比如99路,上車前請問司機或者看站牌。可能全中國只有桂林才有免費公交車(8:00-17:00,5開頭的車次),免費公交車比普通的公交車等候的時間會長一些,◇以下是免費公交車:51路——從公交東環車場發車經花鳥市場、北極廣場、鳳北路、中心廣場至桂林站。52路——從東環車場發車經三裡店廣場、龍隱路、至七星公園。53路——從公交總公司發車經環城西路至北極廣場。54路——從桂林南站發車經上海路、安新小區、穿山公園、三裡店廣場至高新區。55路——從平山發車經南環路、淨瓶山大橋至車管所。56路——從平山發車經南溪公園、上海立交橋、香江飯店、將軍路、八中路口至平山。57路——從西鳳路發車經教育學院、少年宮、西門橋、南門橋、像山公園、解放橋、十字街、藝術館至西鳳路。58路——從南溪山公園發車經像山公園、七星公園、民俗風情園、伏波山公園、疊彩山公園、虞山公園至蘆笛公園(早上8點開出,下午4:30從蘆笛返回)
4、飛機: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距離市區有30公裡,車程約30分鐘,有機場巴士(豪華依維柯)到市區,終點是上海路上的民航大廈,票價20元/人,當然也可以打的,費用在70元左右。
晚上可以在上海路上的民航大廈等機場巴士去機場,20元/人,最晚一班是8:00整發車。
二、住宿1、旅舍名稱 :桂林花滿樓國際青年旅舍 地址: 廣西省 桂林市 中山南路尚智巷6號2棟 聯系電話 : +86 773 3839625 3845275
床位40,單人房、雙人房120旅舍交通 機場方向: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距離市區有30公裡,有機場巴士到市區,終點是民航大廈(機場到市區30分鐘左右),住店客人可以選擇在火車站下車,按網站上的地圖指引步行幾分就可以到達旅舍。只要有航班到桂林就有機場巴士到市區,不管多晚,費用20元一人。民航大廈每隔30分鐘就有一班巴士開到機場,請提前2小時從桂林出發去機場。市區打車到機場的費用在80元左右,從機場出來有時候60元也可以辦到。火車站 桂林有兩個火車客運站:桂林火車北站(俗稱北站、始發站)和桂林火車南站(俗稱桂林站或者南站)。南站目前是主要的客運站,在市區(中山南路)。車站秩序井井有條,治安環境很好,旅客絕無安全之虞。(當然旅游城市的火車站會有一些介紹旅游景點、住宿的稱為“黃牛”的人,以低廉的價格誘惑你上當,只要你別理他們就可以了),旅舍就座落在南站的正對面100米處,旅客出站就可以看到“新凱悅賓館”,住房客人往面對賓館的左側小路走30余米可以順指路牌找到我們旅舍;北站在桂林北部,按照本地人的說法應該算郊區了,交通不是很方便,只有 18路和99路可以到市區。在北站下車的旅客可以選擇公交車或打的到旅舍,公交線路必須換乘到火車南站下,打的費的約為18元左右。如果火車同時停靠火車北站和火車南站,最好在火車南站下車。汽車總站:往龍勝、陽朔等各郊縣和各旅游景點的公交車大部分從這裡出發,到全國各地的長途班車也大部分集中在該站。旅舍離汽車總站約500米,住店的客人沒必要打的,走路到旅舍約為10分鐘;汽車站門口的大部分公交車的下一站都是桂林火車站,也很方便。本旅舍另有個人小單間(公用衛生間,單價50元/間),雙人架子床(公用衛生間,單價70元/間)等多種房型可供選擇2、旅舍名稱 :桂林後街國際青年旅館 地址: 廣西省 桂林市 桂林市人民路3號 聯系電話 : 0773-2819936,2827116
從火車站往旅館,乘2路公共汽車到漓江劇院下車,對面就是人民路,4站路 3、綠玉居:住宿三人間200元/晚,原訂雙標間是150元/晚。不含早餐,需另住政府調節基金4元(通過桂林旅游商務網預訂0773-5815499)網上說是三星,其實設施一般最多是准三星水准吧!衛生狀況良好!綠玉居打車到汽車總站7元4、桂林錦桂飯店: 掛牌二星級酒店 標准雙人間價格:88元/間 酒店客房設施:彩電、分體式空調、電話、獨立衛生間、熱水(分時段供應) 地理位置:桂林市雉山路,距繁華的中山路200米、火車站500米、汽車站300米。新海外賓館:3834999 多人間60元/人。隱山飯店:3835484,淡季標間70/80 中山南路97號5、桂林大酒店 ★★ 中山北路1號 0773-2826956
國際飯店 ★★ 漓江路1號 0773-5814200
泰和飯店 ★ 中山南路427號 0773-3835504
民航南樓 ★ 上海路216號 0773-3844478 位於桂林市中心秀麗的漓江之畔,距火車站600米,是桂林唯一一家有機場旅客班車直達的酒店南園賓館 中山中路43號 0773-3832609明園飯店 中山中路257號 0773-3834404糧貿大廈 中山中路5號 0773-2824302
三、景點桂林山水甲天下,洞奇、水秀、山清、石美,千百年來陶醉無數文人墨客。區內勝景繁多,以一江(漓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為秀美。漓江山清水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桂林至陽朔段的漓江,沿途峰巒挺秀,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迭出,如百裡錦繡畫廊。有像鼻山、穿山、鬥雞山、淨瓶山、磨盤山、冠岩、秀山、仙人推磨、畫山、黃布倒影、螺螄山、碧蓮峰、書童山等勝境。江中倒影連綿,水、山、岸相映成輝,融為一體,讓人浮想聯翩。漓江的奇在它的山光水色之變中,一天中早上和中午不同,陰天和晴天不同,千變萬化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畫山”峭壁面江而立,峭壁上仿佛千軍萬馬奔騰。“興坪”古鎮青山綠水景色如畫,鎮前的深潭清澈不見底,鎮後的山上有古榕濃蔭如蓋。漓江及其支流,在石山峰林中,秀麗無比。“天然藝術宮”蘆笛岩洞奇石美,洞內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玲瓏多姿,景像萬千,洞內各種石頭組成的雄偉“宮殿”、高峻“山峰”、擎天“玉柱”、無邊“林海”讓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中。1、桂林市區游:用餐後從陽朔汽車站坐車回桂林,游覽一下像鼻山、伏波山什麼的,也算是來過桂林了。可以捎帶些土特產。桂林市內沒有大型的超市,都是一家家比較小的土特產批發部,不要忘了貨比三家,狠心殺價哦^_^ 要是帶三花酒回去就要慎重了,因為那樣的話行李就必須托運了。可以在機場過了安檢後再買。山水游:像鼻山---蘆笛岩---疊彩山---伏波山---七星公園環城水系游:漓江—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夜游桂林:桂林中心商業區緊靠中山路和正陽步行街,毗鄰桂林榕湖、杉湖、漓江。中心廣場南側漓江大瀑布飯店的“九天銀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瀑布。2、漓江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如詩如畫的漓江發源於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由桂林至陽朔的83公裡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千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景色十分秀美。沿江田園錯落分布,也是觀賞人文民風的佳處。游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就是不愁天氣變化,因為不同天氣漓江景色有不同特點:晴天,看青峰倒影;陰天,看漫山雲霧;雨天,看漓江煙雨。甚至是陰雨天,但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行於奇峰之間,雨幕似輕紗籠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態的潑墨水彩畫。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泛秋圖”。通常的游覽路線是淨瓶山大橋-良豐江-父子岩-磨盤山-竹江碼頭-楊堤-望夫山-九馬畫山-冷風渡-興坪古鎮-陽朔。(1)、楊堤—興坪的漓江精華早上10點在桂林火車站(南站)前的停車場乘陽朔專線車,告訴司機在楊堤路口下車,然後在楊堤路口轉乘去楊堤的車就好。楊堤路口距楊堤大概還有15公裡左右,車一般是中巴,票價2.5元/人,車程約20分鐘。桂林去陽朔的車很多,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在火車站前廣場發車的,票價10元/人,車程約70分鐘,15分鐘發車一趟,此車可以隨時停,如想在楊堤路口、白沙等地下車非乘它不可;另一種是在桂林汽車站(與火車站同在中山路,相隔一站路)發車的直達班車,途中不停,票價13元/人。也可在汽車站乘前往荔浦、平樂、恭城的班車,10元,中途在陽朔下車。 到達楊堤渡口後,可以選擇乘船或是徒步游覽。乘船游:如果選擇從桂林乘旅游船去陽朔,要提前一天訂票,可以請頭一天住宿的賓館代為預定,統一票價(好像是280元/人),時間約為4個小時。內賓在磨盤山碼頭,遇到漓江的枯水季節則在楊堤碼頭乘船。普通游船船票180元/人 (1.1米以下免費,1.1-1.4米半價)豪華游船船票270元/人(1.1米以下免費,1.1-1.4米半價)??時間:每天早上9:30和10:00各發一班船。食:游船包括一頓午餐,普通游船10元的中式快餐,豪華游船35元的中式套餐(6菜1湯)提醒:1、根據規定,入境游客不能乘坐普通游船。2、船票可以提前一天時間到桂林市濱江路的水運中心(過南門橋以後右轉走20米左邊的巷子進去)自行購買,市區到碼頭沒有班車和公交車,如果自行購票的只有早上打的到碼頭,出租車費用在70元左右。包了一艘機動船,從楊堤碼頭出發到九馬畫山,價格談下來是80元。到九馬畫山後,上岸徒步了一段時間。包了一個竹筏,35元,從九馬畫山附近一直漂流到興坪,途中會看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精華(興坪-漁村-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取景處)。從興坪碼頭到興坪鎮汽車站,如果徒步,大概在30分鐘左右。徒步游:徒步漓江現在非常的流行,每個周末都有非常多的人在漓江上徒步。徒步的線路如下:起點可以是冠岩、楊堤也可以是興坪,建議從楊堤開始,順流而下比較好,累了還可以坐一段竹筏。到了楊堤碼頭需要過渡到對岸才能開始徒步,26元3次過渡(分別是楊堤、全家州和九馬畫山)。到了全家州第二次過渡以後就一直沿著漓江的堤岸行走,路況很好。路過全家州(浪石對面的一個村子)以後開始有一段山路。從楊堤走到九馬畫山大概需要2個小時。這一段水域有很多的竹筏在江面上攔客,從浪石(或者全家州)竹筏到九馬畫山大概是60-70元左右一個竹筏(竹筏也是非法經營的,切記不要讓竹筏超載,一般來說一個竹筏4個人)。在九馬畫山最後一次過渡以後,可以沿著漓江邊的堤岸繼續走,或者上大路坐機動車直接到興坪。快到興坪的時候會看見著名的20元人民幣背面圖案(在朝笏山下看)。興坪朝板山還要收16元的門票楊堤-興坪全程徒步需要4-5個小時。陽朔-楊堤:在陽朔汽車站就有班車直接到楊堤桂林-楊堤:桂林乘坐到陽朔的中巴在楊堤路口下車(8元),然後等陽朔-楊堤的班車(2.5元)就可以到楊堤碼頭。徒步的時間大概在5個小時左右,每人需繳納16元的管理費,適合體力好、精力充沛的旅行者,但建議中途乘一段的竹筏漂流。徒步的線路大體是:楊堤碼頭—浪石村—九馬畫山—興坪碼頭—興坪鎮。途中會有很多碼頭,都停靠有竹筏或機動船,如果走累了,也可以漂流完下面的路程(價格當然需要自己和筏工談啦)。8:00 從楊堤出發。需擺渡到對岸開始徒步。從這裡開始是漓江極美的一段。9:00 浪石渡口。又要擺渡回對岸去。11:00 冷風渡村,即九馬畫山下。該村無餐廳,可以到村中唯一的小賣店聯系店主做農家飯,煲雞湯,酸筍炒魚干,10元/人。趁他做飯的空隙去前面路過的堤壩處泡漓江水,太愜意了。15:00 興坪。搭車去陽朔。也可接著往下走,4個來小時就到陽朔了,路很好走。從興坪汽車站有回陽朔的車,下午6點左右都應該還有車,票價5.5元/人。到陽朔後,宿晨風客棧。游記:徒步漓江桂林汽車總站,買前往楊堤的汽車票。售票大姐告知須買到福利的普通汽車票(14元一位),告訴司機在楊堤路口下車就行。從楊堤路口到楊堤渡口的公共汽車(7元一位)。經過一番鬥智鬥勇的商務談判,最終確定了從楊堤到九馬畫山的機動船價格,之所以沒有選擇去興坪,是因為據說從九馬畫山到興坪徒步是很有意思的,實際上從楊堤到興坪都實當徒步,不過據說這需要近5個小時的步程而且需要一定的體力,考慮到本人及太太腦力充足,但體力絕對不足的現實情況,決定只走一小段。 童子拜觀音、筆架山、九馬畫山,船老大倒是十分敬業,一一道來。到了九馬畫山,我們上岸徒步前往興坪,一直沿著堤壩前行,一邊是溫柔的漓江,一邊是郁郁的田園,被雨水打濕而顯得格外青綠的樹葉和小草、略有泥濘的鄉間小路、三兩閑散吃草的水牛,人在畫中游想來就是如此。我們走了近1個小時居然還沒覺得累,前面突然人多了起來,右手一看確是人民幣20元背面的景色,HAHA到興坪了。走到興坪汽車站座上了去陽朔的汽車,這一天是我們一致認為最為精彩的一天,漓江徒步。
8:30出發,吃好早飯,到陽朔汽車站,做到楊堤的車。9:00開車。9:30到楊堤渡口,開始徒步。開始了精彩的徒步之行,不要沿著水泥路走,要走到江邊,沿著江邊走,才能更好地感受山水美景。這一段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去親身感受。14:30到達第三次擺渡口,上岸後,就沒有什麼景色了,就是埋頭往前走,這一段會看到人民幣20元的圖案,我們錯過了,走過了才有人告訴我們已經過了。其實就在興坪入口那一段回頭看剛剛好。17:00到達興坪,17:30到達陽朔。楊堤至興坪的一段江水是漓江山水的精華,品味這一路山水的最佳法是徒步游。步程五至六小時(24 公裡)。我在六月中走過,分兩日,晚上住在中途風景絕佳的九馬畫山冷水村。我吃完午飯在陽朔汽車站乘小巴至楊堤,約十五分鐘一班車,車費七元,車程一小時。在楊堤渡口下車,要付16元徒步管理費,過渡至對岸。沿右面自行車路行約一小時,這一段路基本上看不到漓江,隔著一些農田,經過一些村落,過了浪石村後,看到河堤,到了渡口第二次過漓江對岸,這個渡口不明顯,留意渡船,渡船有旗幟,有可能停在對岸的,要等船開過來。這個過渡不再收費。從這裡開始,便是最漂亮的風景了。過了渡,轉左可沿著河堤走,江上兩岸風景盡收眼底。這一段約走一小時,主要沿著河堤走,路上會有竹排工招呼你上竹排漂流,請先抗拒這誘惑,機會還多著呢。走到河堤沒有了,便有約一米闊的小路引領你向上走,一會便見到一木建小屋,是一個農家飯店,這是專為做徒步旅行者的生意,在這裡買一瓶水,坐一會歇息一下再上路。這店也提供了幾個有用的電話。我在這裡給大家抄下.救援中心: 13558234889楊堤醫院: 8709115再向前逐漸會上到約三至五十米的山坡路上。在這個高度看江水和兩岸的山是最漂亮的。記緊在這裡拍照留念。未上山前必定有竹排工唬嚇你說前面山路難走,其實並非上很高的山,路也有一米的闊,好走。有一點困難是山上歧路很多,這些歧路通常走一會便沒有了,都是通往小塊的農田,記得不要硬闖向前,回頭找路。約十多分鐘路便又下到河堤上,再走下去開始河岸平坦,這時河堤沒有了,可走田邊的路,欣賞美麗的田原景色。有很多水稻田,會看到農夫、水牛在河邊休息漫步還有一條小溪要脫了鞋走過。一路去還有大草坪可跑或跳或睡一會。再走忽然出現一黑白二色的大山在正前的遠方,這便是著名的九馬畫山,不一會走入一條村,有些農家飯店,再向前便是第三個渡口。這一段路也約是一小時.這時已走了三小時,接近黃昏。渡口的這條村叫冷水村,八成人姓趙,村裡人說在這裡已住了十六代,一定要入村走走,這村很清潔整齊,更可到村後的農田看看,這裡不種稻米,郤有花樣更多的農作物,精耕細作,比一個大花園更好看。我在一間叫山水飯店的農家旅店往了一晚,30元。店主人名趙金發,電話是0773- 8703347。這裡一共有兩間客房。店主人說他曾接待幾十人的團體,安排客人入住到村裡的各家各戶,他介紹村後的山有路可上,走上去看四周風景更是一絕。店主人手抱剛滿月嬰兒,如你打算留宿,請在城市買一件小玩貝,徒步旅行者的心思是我們也會為人帶來喜悅,而非自我為中心的游山玩水。第二天我早上6時多起床,在村後青山環繞的田園散步,看村民在田中工作,問他們什麼都會愉快地回答,有些更滔滔不絕會攪到我不好意思告辭。回旅店吃過早餐再到漓江暢泳,在山光水色中順流游了一個小時。我認識了村裡的一位竹排工趙橋林,為人健談親切,他在竹排上護著我,游夠了我就上竹排與他逆水合撐竹排回村。在渡頭跟他和其他村民聊天,已多年不抽煙的我還抽了幾支土家煙,享受著山村的清閑,過了我在人生中一定會記得的半天。整個過程趙排工就像是一位熟朋友,我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價錢,說價錢似乎就會破壞了這種令人享受的關系,最後我叫他一起回我住的旅舍,問我應給他多少錢,他說60元吧。價錢十分合理,自然我是樂意地給他。有些旅行者似乎以壓價為樂,對於這些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工作的人來說,我們是否應該主動以信任的態度來相處。徒步旅游者的守則,更不應丟棄任何東西污染他們的地方,這等如是在朋友的家或後園亂丟垃圾。這村有百多戶,問村民找趙橋林都會找到,坐一下他的竹排應是一大樂事。極力推介。中午在渡頭吃一碗桂林米粉,付4元過渡至對岸,這4元是村收的,請大家放心付錢,本村人過渡是不用收費的。然後轉右沿著河堤走約兩個多小時便到了興坪鎮,記著是沿岸邊走,不是走那一米闊的單車路,單車路是看不到漓江的。這一段風景與上一段差不遠,如想有新的體驗,可坐竹排順流而下,一個多小時便可到興坪了。我不贊成坐機動船,吵得很。如要十足安全可問竹排工要救生衣穿上。徒步旅行者的樂趣,不單是可近切地體驗到美麗的大自然,還有就是與當地人的相識交談,打開話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問路,我經常是明知故問的,這樣總能碰到一些熱誠友善的村裡人。風景會淡忘,人的接觸細節郤會在回憶中留著,令我們會懷念著一個地方。到了興坪渡口,有渡船去克林頓去過的漁村,這是很商業化的景點,我沒有去,沿著新街走十分鐘到興坪車站回陽朔去,車程45分鐘,5元。興坪有老街是有歷史的古鎮,附近有很多景點,也有很多小旅館,在這裡留半天,住一晚,才回陽朔,應也是一個好選擇。另外陽朔有另一條沿遇龍河的徒步旅行路線,半天便可走完,如楊堤至興坪的路程不走,可選擇這條,坐去楊堤的車至白沙顉,上車時告訴司機去遇龍橋,白沙鎮很大,司機會通知你在那裡下車。下車後要走一段兩公裡的車路才到遇龍河,去到遇龍橋欣賞完附近景色要回頭走找到一條單車路向南走去,穿過了一些村莊後便要嘗試找田邊的小路沿河邊走,這才能看到漂亮的景色。因為這裡路很多,所以容易走錯,我曾走了入田裡郤走不出來,最後是一位在田裡正工作的老農夫帶我走回正確的路,不過這也是一種趣味。如你走到一個舊縣的村,記得找一位本村的導游毛謀源,電話0773-8772307,他會帶你去看這裡很多有趣的地方,給你說本村有趣的故事,也會帶你去他家裡坐坐,是我平生遇到最有意思的導游。我因走過了楊堤 – 興坪,走遇龍河我是頗失望的,直到遇上了這位本村退休領導干部的導游。他收我導游費十元,旅行團的年青導游的機械講解,比他差得遠了。3、像鼻山:
像鼻山 地處於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彙流處,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輝映,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像征。 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輝映, 主要景點有水月洞、像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
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 漓水流貫其間,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像鼻飲水漓江, 景致極佳, 唐宋以來即為游覽勝地。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形像地描繪了這一景致。
水月洞 在像鼻山的像鼻和像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 漓江縮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 寬9.5, 高12米, 面積約150平方米。《像山記》載,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 其半入於漓水中, 水時高時下, 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陽, 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像,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像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 莫不嘆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之句, 細致刻畫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跡。像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 一懸於天, 一浮於水, 形成“漓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 清代改稱得月樓, 已廢。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範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陽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內, 始建於宋, 亭已早廢, 但遠在800多年前, 圍繞水月洞的命名, 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 一直成為到此游覽的人們永恆的話題。原來,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 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興題詩作序, 因洞口東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統統已為“朝陽”, 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後, 範成大主桂, 持不同意見, 恢復了原名, 寫下《復水月洞銘》, 並鐫在洞的南壁。
像鼻岩 與水月洞相鄰, 因在像鼻山的像鼻稍後處而得名。岩高1.9米, 寬3.3米, 長約13.5米, 面積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東向, 呈條形封閉狀態, 是內涼、眺望江景佳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後人在岩口刻“讀書岩”3字, 並稱此岩為“點易山窗”。萬歷丁醜(1577)春正月中進行修整, 有“賓泉山人開深此洞”題名石刻。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 有“千頃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靜觀周易”句, 詳見水月洞摩崖石刻。
像眼岩 位於像鼻山山腰南北兩側, 互相貫通, 高約2米, 寬5~10米, 長52.8米, 呈扁長形, 面積約274平方米。像眼岩原是一段不長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像眼處而得名。從像山南麓南極洞口, 沿石級可登上南眼。出像眼岩, 盤山道可達山頂。北眼懸崖峭壁, 無磴可通。像眼岩南北兩洞, 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從左眼張望, 高聳的漓江飯店近在咫尺, 城區樓宇街市鱗次櫛比, 半城山芭歷歷在目; 從右眼遠眺, 江波帆影, 閃爍隱現於訾洲、塔山、穿山之間。
雲崖軒 宋代園林建築。明張鳴鳳《桂故》載: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雲崖軒。軒廢已久。”根據方信孺《題雲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雲崖軒”的記述。雲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雲崖一段奇”之句, 說雲崖軒建在像山麓是可信的。
位於桂林市東南漓江西岸,山的形狀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水的巨像而得名。像鼻山是桂林山水的像征,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像山作為標志。在像鼻山的像鼻與像腿之間,是一個東西向的穿洞,沿石級登山,山腰有個20多米長的穿洞,好似大像的眼睛,叫像眼岩,像山南北兩洞景色各不相同,是眺望桂林風景的絕妙窗口。像鼻山與穿山、塔山分布漓江兩岸,構成美麗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岩與像鼻山水月洞遠近相映, 呈現“漓江雙月”的奇景,每到八月十五,前來賞月的有人絡繹不絕。交通:乘2路公交車至文昌橋下車後,過橋步行2分鐘即到。57、58路免費公益車至像山公園,或者4A專線車 門票:25元 開放時間:8:30-16:40; 游覽時間50分鐘。小貼士:像山公園的關園時間比較早,很多游客可能會感到時間來不及,如果錯過了公園的開門時間也沒有關系,在濱江路上也可以看到完整的像山,想留下一個到此一游的影像的可以在濱江路上取景留影。白天可以坐私人竹筏進去,不買門票,竹筏錢10—15元。游畢像鼻山,可徒步到市中心中山中路,約十分鐘的路程,已可看到另一景點兩江四湖的景色,兩江四湖分別是漓江、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沿途還有一個靖江王城,有空逛逛,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王爺是如何獨霸一方。
3、七星公園:位於漓江東岸,占地面積600畝,是桂林市最大、游客最盛的綜合性公園。因七星山的七座山峰猶如天上的北鬥七星墜地,因而得名。公園內還有“北鬥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等勝景。公園內山峰有惟妙惟肖的駱駝山和著名的七星岩,此外還有龍隱洞、月牙岩、曾公岩、龍隱岩和花橋、月牙樓、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文物古跡。七星山位於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公裡,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峰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峰組成。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其分布猶如太空北鬥七星,山名因此而來。七星岩在七星公園普陀山腹,又稱棲霞洞、碧虛岩等,七星岩之名起於宋代。如今已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七星公園 景點位於桂林市區漓江東岸, 它被小東江流貫其間, 占地面積600余畝, 景點因七星山的七個山峰, 猶如天上的北鬥七星墜地而得名。公園內有“北鬥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 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點有七星岩、龍隱洞、月牙岩、曾公岩、駱駝山、龍隱岩和花橋、月牙樓、兒童樂園、動物園、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它為桂林最大, 游客最盛, 歷史性最長的一個綜合性公園。
七星山 在漓江東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峰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峰組成, 海拔依次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個山尖幾乎擺在一個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東一西, 相互連屬, 分布如太空北鬥七星, 山名以此而來。山體面積51.5公頃, 以岩多洞奇著稱。七星岩而外, 有元風、玄武、白鶴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幾十個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崢嶸。駝峰下的盆景苑, 集桂林石木之勝, 蒼勁挺拔, 氣度非凡。更為珍貴的, 有隋唐以來石刻500余件。
七星岩 位於七星公園普陀山腹, 岩洞長約1100米, 寬處50米, 最高處20米。七星岩又稱棲霞洞、碧虛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於宋代。該岩本為地下河床, 後因地殼變動,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為岩洞, 其後雨水長期沿岩石縫隙滲入, 溶解石灰岩, 並不斷在洞內結晶, 從而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 形成蔚為奇觀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天柱石 在七星公園西, 花橋東。石挺撥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約10米, 上刻“毛澤東思想萬歲”7個大字。北臨靈劍江, 江中磯石上築有小亭。東南茂樹蔥蘢, 濃蔭簇擁。石顛有小葉榕, 亭亭如蓋。天柱北面刻有崇寧五年(1106)和光緒十一年(1885)的洪水標記,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資料。晚清著名臨桂詞人況周頤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蓋在詞箋上。
花橋 在七星公園正門靈劍江與小東江彙合處, 橋畔繁花似錦, 小橋掩映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間, 故名花橋。
駱駝山 在七星公園內, 為桂林市名山之一, 原名酒壺山。因其狀態酷似駱駝, 遂名之。每當晨昏, 霞光映耀山石, 色澤斑斕, 頗為壯觀。明清以來, 山下遍植桃樹, 若逢春至, 桃花爛漫, 江霞紫務, 分外妖嬈。因此, “壺山赤霞”為清代桂林新八景之一。現山周圍辟有動物園、盆景藝苑、花圃茶室等亭台樓閣。駱駝山與雷酒人有關,雷酒人又與酒有關。雷酒人,原名雷鳴春,號亮工,明末江南儒生,後流落到桂林,駐在山下。雷鳴春喜歡喝酒,常飲不醉。人們有又稱他為“雷酒人”。他能詩善文,著有《大文參》、《桂林田海志》等著作。他還在山前山後,變奏植桃花,每當春天,“桃花年年爛漫開”時,駝峰在花叢中,更加生氣勃勃,精神抖擻。雷酒人死後,葬於駱駝山下。文林郎廣東臨高縣知縣樊庶於康熙五十二年在駱駝山的駱駝頸部刻上“雷酒人之墓”五個字,對與他樂於助人,講義氣、重節操表示敬仰。桃花依舊, 桂樹成林, 花果滿園, “壺山赤霞”更加絢麗多姿。
護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門東側。1974年興建, 以保護同刻在陰陽兩面的唐顏真卿書“逍遙樓”和宋李彥弼的《湘南樓記》珍貴石刻, 故名護碑亭。因“逍遙樓”出自大家手筆, 碑亭又被稱作“逍遙亭”。亭高4.5米, 長6.7米, 深4.6米, 面積30.6平方米, 為鋼筋水泥結構的4柱、單檐、綠瓦仿古建築, 簡樸、典雅, 不與名碑爭勝, 兼有護碑、會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賞書法藝術, 瀏覽方志資料, 兼得園林勝景之趣, 實在是賞心的樂事。亭內原來還有明包裕《重修廣西省城碑記》, 現已他移。
摘星亭 位於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璣峰頂, 單檐、8柱8角, 混凝土結構, 長寬各5.2米, 高6.5米, 面積27.04平方米, 建於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於亭上, 可以曠觀。東可眺堯山、天聖、屏風、貓兒山; 北可望虞山、疊彩、仗波、老人諸山及清澈的漓江; 西可賞像鼻、南溪諸勝, 故曾有“曠觀亭”之名
三將軍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 在抗擊日本侵略軍 的桂林防衛戰中,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防山軍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第131師師長闞維雍壯烈犧牲。1946年, 國民黨政府建“三將軍墓”以示紀念, 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題字。1982年重修, 墓地呈葫蘆形, 寬16米, 長20米, 占地320平方米。
月牙樓 在月牙山的玉衡峰北麓。3層, 下為餐館、小賣部, 中為素食館, 上為宴會廳、觀景樓。主樓長31米, 深13米, 總面積近1200平方米。樓後有架空的走廊與後山涼亭相通。整個建築由樓、亭、廊組成, 高低錯落, 起伏有致, 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這裡的素食有100多年的歷史, 獨具一格。登樓品嘗地方風味的同時, 還可以觀覽普陀山、博望亭、普陀精舍、花橋、展覽館以及遠山近景。郭沫若1963年題詩贊美: “月牙樓是畫廊樓, 八面奇峰豁遠眸。毋怪樓中無一畫, 畫圖難及白然優。”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 與白鶴洞相連。洞口向西北, 高5~6米, 寬2~15米, 深21米, 面積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 前大後小。洞中有全真觀, 為元代所建, 明改名真武閣, 後因避諱又改為玄武閣, 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廢, 抗戰勝利後重蓋, 1989年拆除原格, 重新修建。一偏一正, 分別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結構, 飛角、單檐, 高6.5米。偏客南向, 正閣西向, 均有“玄武閣”匾額。從偏閣登10數級石階, 達正閣, 為8柱大廳, 前可憑欄眺望普陀山麓秀色, 後通白鶴洞,經四仙岩, 達名聞遐邇的七星岩。透過閣樓南窗, 可以看見明代浮雕《龜蛇合一》。
元風洞 古稱玄風洞, 俗稱勞動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寬2~15米, 深250米, 面積1945平方米。元風洞與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氣對流, 洞口有一股強勁氣流, 洞內空氣清新。由於日照, 山體熱量的聚散, 山洞的氣溫終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溫度, 夏日最高達39℃, 冬天最低-5℃。洞內外溫度相差15℃左右。洞內題刻的“溫涼別況”以及田汝成的《游記》中“冬時溫如火, 蓋陽伏之征也”的記載, 准確地概括了元風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及其原因。宋詩人趙少隱曾在洞口建“來風亭”, 明呂調陽曾築“七星庵”, 清改為“大賢庵”, 現已無存。
交通:乘6、10、11、13、14路車都能到達,也可以坐58路免費公交車或4A專線車門票:35元,七星岩30元。開放時間:8:00-17:00(游完全程需要3-4小時)游覽時間2-3小時小貼士:在七星公園的月牙樓裡可以吃到有名的尼姑素面,千萬別錯過。4、大榕樹公園:不管是不是劉三姐待過的那棵大榕樹,我都非常喜歡,整個公園風景也非常秀麗,值得一去.5、蘆笛岩: 蘆笛岩 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 5 公裡,是一個以游覽岩洞為主、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為輔的風景名勝區。蘆笛岩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洞內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譽為 “ 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 。從唐代起,歷代都有游人蹤跡,現洞內存歷代壁畫 77 則。自 1959 年發現並開發後,如今已建有餐廳、茶室、水榭、湖池、曲橋,並設游船,廣植花木,成為中外游客游覽桂林時必至的旅游熱點。
蘆笛岩 所在的光明山 , 從前叫毛毛頭山。原來半山腰只有一個小洞口 , 僅容一人進出 , 山坡上又長滿蘆荻草 , 並不引起人們的注意。《臨桂縣志》裡 , 記載了光明山 , 但是沒有說山腰有岩洞。洞內保存有自唐貞元八年 (792 年 ) 以來的壁書 70 余則 , 大部分是用墨筆在洞壁上書寫的題名紀游。這些壁書表明 , 蘆笛岩並非亙古無人知曉。附近的村民 , 早就知道這個靈巧之洞 , 可是人們長期以來秘而不宣。
蘆笛岩頭枷鎖破 , 桃花源內仙靈唱。 ”( 郭沫若《滿江紅 · 詠蘆笛岩》 ) 解放以後 , 人們生活安定 , 用不著避難了 , 便道出了蘆笛岩的秘密。 1959 年 , 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況 , 經過勘測建設 , 於 1962 年正式開放。因為洞口附近生長著蘆荻草 , 據說可以做成笛子 , 取名蘆笛岩。
蘆笛岩 是一個囊狀的岩洞 , 進口與出口相鄰 , 進洞處為原來的天然洞口 , 出洞處是開鑿的人工洞口。洞深 240 米 , 游程約 500 米。岩洞是 70 余萬年前 , 地下水沿著岩石的破碎帶流動溶蝕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 , 是在岩洞形成以後 , 含有碳酸鹽類的地下水 , 順著岩石裂隙流出 , 水份蒸發 , 碳酸鹽類沉澱結晶 , 逐漸堆積而成 , 千態萬狀態 , 琳琅滿目。
蘆笛岩的特點是洞中滴水多 , 石鐘乳、石筍、石柱發育成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別多。游人進洞 , 在林立的石柱縫隙中間轉來轉去 , 加上彩色燈光的照耀 , 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贊蘆笛洞》詩 , 作了生動的描寫 : 桂林岩洞多靈巧 , 蘆笛新開巧不同。異彩繽紛今古自 , 奇蹤探索忘西東。初臨絕壁懸崖上 , 似入瓊樓玉宇中。莫怪吾華常自傲 , 世間那有此仙宮。詩人極力贊美蘆笛岩 , 將它引為我們中華的驕傲。 蘆笛岩的景觀 , 不僅精致美觀 , 而且珠聯壁合。滿洞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等 , 好似像牙雕刻 , 仿佛黃楊木雕 , 美觀異常 , 被譽為 “ 大自然藝術之宮 ” 。 我們游覽蘆笛岩 , 能夠欣賞到許多美妙的景致 。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當然少不了看岩洞,蘆笛岩是老牌的“國賓洞”,接待過各國領導人,景色當然不必說.但是如果不在意這些虛名的話,更可以到新開發的“冠岩”或“銀子岩”去一觀,據說這兩個岩洞更壯觀更富特色,特別是“冠岩”,是當地人喜歡的去處. 蘆笛岩:60元,2696052 游覽時間約為1小時。距市中心約3公裡,可乘3路公交車、免費58路直達。6、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包括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四湖岸邊植被茂密,各種奇石。新建的十六橋旬具創意,杉湖上有日月雙塔,其中日塔身兼三項世界之最,最高的銅塔,最高的銅質建築物,最高的水中塔。夜游兩江四湖讓我嫉妒上了桂林人民----分明就是生活在大公園裡嘛,還是免費的.夜游兩江四湖還讓我老公下定決心要在桂林湖邊買房子,呵呵.這個景點我們游覽了兩次,一次坐游船(180元/人),不過癮,又在一日晚飯後,到幾個湖邊溜達了一圈(免費),就好像那些桂林市民一樣.累了就在湖邊找個地方坐下,要點啤酒小吃, 吹吹小風,看著日月雙塔在夜空下金銀閃爍,真是悠哉,悠哉.船票149元;乘船游覽2小時。其實繞著桂湖、榕湖、杉湖步行是很好的,步行不要錢^_^。票在堂皇江路桂林國旅一樓,桂林大世界一樓等處購買;杉湖知音台、解放碼頭、木龍湖景區等處均可上船;夜游效果最佳。1、10、18、22、51、54、58路車。7、冠岩: 冠岩草坪古時為水路南田驛站,今屬臨桂縣,與陽朔縣交界,位於漓江東岸,這裡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塢,沿著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繞塢而行,形成一幅奇特的風景線。在桂林市東南28公裡的漓江之濱,東接靈川潮田鄉,北鄰大圩鎮,面積32平方公裡,石山占3/4。漓江從桂林自北而南到陽朔的83公裡水程,流經這裡整整10公裡,河道蜿蜒曲折,兩岸奇峰林立,青山浮水,江樹映碧,十分迷人。此間尤以安吉、貓耳、冠岩、3大洞穴馳名,既有洞中有水、水中有洞的共同特性,又有洞連天,天連洞的特異個性。如九曲連環的安吉岩,可容萬人,上有通透碧落的“一線天”,下有連接黃泉的地下暗河,洞景風光無限。草坪居住著4000多各族人民,回族人口約占1/3,他們的先人200多年前就移民至此,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的回族鄉。也是十水稻之多,還盛產明橙和朱砂李,久居都會的游客,既依戀這裡的風光琦麗,物產豐饒,更喜爰她的田園如錦,民俗淳厚,多選擇為度假地。
船到草坪,但見兩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蔥翠。在漓江的整個游程中,這裡算得是觀景高潮的“序幕”。游船前行,但見兩岸疏林如畫,山村炊煙處處,風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遠山,有如淡墨渾揮,化入天際,沉入水中。船浪過處,又如卷動的山水畫卷。若逢陰雨天氣,“ 煙雲繞萬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按照計劃,從桂林汽車站乘上到冠岩的車,經過一個小時的行程到達了漓江明珠--冠岩。這裡環山繞水,風景秀麗,是廣西唯一的一個回族鎮。冠岩的出口就在漓江邊,有著吉尼斯紀錄的最長的游覽行程,洞中光怪離奇,游程分為水路、陸路和空中。出了岩洞,買瓶啤酒座在江邊的堤壩上慢慢的喝著,干脆就座到水中的岩石上。眼前一座刀削般平整的山峰像極了舞台上的幕布,當地回民告訴我那是銀幕山。每每出游,我都沒有住旅館的習慣,於是乎就在銀幕山下早了一戶人家,家中只有一對50出頭的夫婦,新建的房子很整潔,叔叔阿姨就像銀幕山一樣淳樸,一起去漓江邊買回新鮮的漓江魚做啤酒魚,家養的土雞燉湯,就著美味的漓泉啤酒聊著天,就像在自己家的感覺一樣,晚上幾個朋友在河灘上燒堆篝火,喝啤酒聊天,那感覺美妙極了.第二天一早,座上小船到陽堤開始步行漓江,最後到陽朔。(住宿、吃飯、座船非常便宜),在叔叔家我感覺不到了商業氣息,特安全,就像在家一樣.所以我把叔叔家稱為"冠岩人家”,推薦給大家。叔叔阿姨家的電話是0773--3908930,13317639786。叔叔姓唐,我叫他唐叔叔。
四、貼士(一)食:1,江邊清水魚:桂林市漓江邊有許多專做清水魚生意的飯莊,先用魚骨魚尾熬一鍋奶白色的鮮湯,將片成薄片的魚肉在魚湯中涮熟後蘸著辣椒調制的調料食用,魚肉肥美鮮嫩,江邊風景宜人,是款可以給五個星的美味. 2,紅鼻子米粉:米粉就是米線啦,可不是小寶寶吃的那種米糊哦.米粉是桂林平民老百姓的日常飲食,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但要想吃到質量有保證的,最好去桂林老字號“紅鼻子米粉”(在北京也有分店,不過據說味道已不太正宗.),價格也極其平民----2兩1.7元. 有些地方的米粉會放“鍋燒”,就是肉皮有點烤焦的肥豬肉,不知道有幾個北京朋友能受得了,個人非常偏愛酸豆角的味道,每次都會放好多,呵呵.。友情提示:如果看到米粉下鍋前是泡在水裡的,就換一家吧.因為這說明米粉不夠新鮮,煮出來好像糟面條一樣,很難吃. 3,漓泉啤酒:回到北京的一大憾事就是再也喝不到漓泉啤酒了,許是水質的原因吧,該酒特別的甘甜可口,毫無苦澀之味,後來在酒吧點了百威,相比之下,簡直難以入口,當然如果對苦澀口味有特別偏好的,又另當別論.其實,漓泉已經被燕京吞並,但礙於當地人不買帳,只得繼續按老牌子賣. 4、合群路的“又益軒”米粉店。樂群路和信義路各有一家。 它的馬肉米粉有名,一碗鹵菜。我們把米粉所有的固體形態都吃了個遍,酸辣炒粉,三鮮粉,老友粉(此為南寧的名吃),螺絲粉(此為柳州的名吃)沙鍋粉,超負荷的發揮著我們腸胃的消化功能,因為再回上海或是深圳都不可能吃到正宗的米粉了!米粉對桂林人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多高級的酒店一定都有,而且不分早,中,晚餐,甚至是夜宵,而且價格一直未變,2元/2兩。1。5元/1兩,寬的叫切粉,原的叫米粉。上了年紀的人,一邊吃著米粉,一邊就著小酒,這個情形一般的游人很少機會看的到。我一直對切粉情有獨中,因為薄,容易入味。其實在整個西南地區,都有米粉,吃法,燒法都大同小異,但是桂林米粉不同之處在於他的調料,全中藥熬制而成,顏色類似醬油,稱為鹵水。一家米粉店的好壞全在這個上面了。5、正陽步行街:與西街似,值得一提的是正陽湯城和陳記排檔,可品嘗到桂林地方特色菜,正陽湯城較有檔次,陳記排檔價格實惠。 正陽路在桂林市中心,交通方便。6、米粉:正宗才老店“石記”,位於市面上十字街的微笑堂商廈對面,另一家“又益軒”。米粉王也不錯,在步行街裡有分店。1. 石記米粉非去不可,店面不大,但味道當真要得,調料不錯,米粉本身也不錯,不像有些地方吃起來軟綿綿、爛糟糟的。地點就在微笑堂正對面,很好找。從正陽步行街徒步五分鐘即到十字街口,微笑堂的對面就是有名的“石記米粉店”,一碗鹵菜粉二元錢,想加個油皮或鹵蛋什麼的就多加一塊錢,香菜辣醬自己隨意放,別忘了添勺高湯。7、糍粑:糯米食品8、馬蹄糕。9、尼姑素面:10、特色名菜:荷葉米粉肉;荔浦宇扣肉;桂花炒肉松;桂林荷葉鴨;馬蹄蒸肉餅;黃燜雞;拔絲芋頭游記:吃:俗話說民為食為天!旅游也是吃喝玩樂.什麼的吃為先!所以先說說吃的!桂林的美食還是很多的,最出名的就是桂林米粉了!說起桂林米粉呢,其實現在在其它城市也可以吃得到,大部分都是桂林人出去開的,做法什麼的都依照桂林的配方,但味道還是不如本地的好,為什麼呢?大家都說是水的問題!漓江的水的確還是有些不同的!別說其它城市,就是桂林的米粉店味道也有不同哦!我就向大家介紹介紹!桂林米粉分為米粉和切粉,前種是圓形的,後種是扁平的,有些地方也有叫寬粉或河粉的,桂林的米粉是由米粉廠統一現榨發送的,各家要拼的就是鹵水和配菜了!好的鹵水裡面可有藥材和香料多達40幾種呢,最最一般的也有20幾種,每天那一小勺鹵水可都是精華呀!主要的配菜是鹵好的牛肉,還有“鍋燒”。鍋燒是用帶皮的五花肉用熱水抄過以後再炸香的,吃的時候先在湯裡泡一下,軟了以後再吃,真是!其它的配菜有炸香的黃豆或花生,酸豆角、酸芛、酸蘿蔔(好像酸類的開胃的很多種)、蔥、辣椒、香菜什麼,小菜都是可以自己加的!市中心的位置呢,有幾家很好吃的米粉店,首推石記米粉,位置在微笑堂的對面!24小時營業!這家店什麼時候都是人滿為患的!但它的鹵水味道偏淡,如果你吃得鹹的話就要記得叫多放點鹵水哦!旁邊的福林也還不錯了,但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好生意了!見仁見智吧!在微笑堂背後的巷子裡也有一家很好吃的米粉店,這家米粉店還提供免費豆漿哦!這在市中心是獨家了!還可以選擇要香腸或其它的肉菜,也算比較獨家的了!味道很好!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家!順著微笑堂向東走下去第一個路口,也有一家,味道很不錯,以前同事們去得很多!接下來,步行街上也有一家,不太記得名字了,位置是在鐘樓附近的,在燒烤王旁邊,那家只有早上會賣米粉,中午以後都是做餐館的!那家的米粉味道很不錯,不放湯的干撈最好吃,牛肉和小菜也給得多,我以前經常會借工作機會去吃!呵呵,小小偷下懶!醫學院附近的有家米粉店的味道也還不錯,不過位置比較偏,你要去吃的話就要不恥下問哦!再下來,鐵西有家青雲湯粉!那個是真正好吃的哦!現要現煮的三鮮,還有鵪鶉蛋,超大一碗的!比一般的米粉碗要大個一半!我們一直在猜那是不是獨家的碗!(哦,忘記說了,桂林米粉的碗都是統一的消毒碗,碗邊有可食用的消毒標記,如果你去吃的時候不是消毒碗,或者那個消毒標記不清楚,懷疑是已經用過的,可以去投訴,當然如果他能當場換給你也可以考慮考慮要不要這麼做了!)吃了那一碗湯粉,那真是很飽哦!北邊,鐵路小區裡面有家“少不了”,那個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我家親戚來吃過以後,一直念念不忘呢!東環那邊,有家米粉也很有名氣!位置在.哎呀,有點說不清楚!其實每個地方都會有那麼一兩家大家都認為好吃的店了!怎麼辨認呢?如果你住的地方有很多家米粉店,那就找那家看起來人最多的吧,大家公認的嘛!以前說最黑最不起眼的可能最好吃,但現在對所有米粉店的衛生都要求很高,所以可以放心大膽食用!哦,差點忘記了最有名的“味香館”,這家可是在全國小吃比賽中得過獎的!不過說真的,現在很多家都好吃過它!但這家的馬肉米粉是獨家!很有名氣!可以去試試!位置也在步行街鐘樓附近。除了一般的吃法,桂林人也很喜歡吃炒的,加些肉和青菜,味道也是很好的!但一般是中午和晚上當宵夜,上面介紹的幾家呢,都是不提供炒粉的,那想吃炒粉的話,建議去東環大學區那邊!學校旁邊的炒粉真的是很好味的,學生口味那麼挑,不好吃怎麼開得下去!如果想在市中心附近呢,那在醫學院的旁邊,那個叫什麼路來著!(想起來再改好了)路口那裡有家小店的炒粉味道很好,其實那家店不光炒粉好吃,還有其它很多好吃的東西!在後面的小吃專題再介紹!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全州紅油米粉,紅油米粉是細的干米粉發的,湯料是黃豆和肉沫熬成的,還有用紅辣椒炸的紅油,吃起來米粉很有勁道,湯加上紅油的鮮辣味,也很有感覺! 最後再說一個,王城附近有一排大排檔,很多家都有馬肉火鍋吃!配的主食就是米粉,用新鮮的馬肉湯泡米粉,那味道!美啊!包你不想吃飯了!就想喝那個湯吃米粉! 最最重要的,桂林米粉現在的價格是1.6-1.8/二兩之間,炒粉市中心是3塊二兩,大學區是2.5二兩,紅油是2.5二兩,青雲湯粉是2塊二兩,石記在晚上7:30之後是2塊二兩,沒辦法,人家吃得人多!不過也就石記是24小時營業了!基本上二兩是可以頂很久了,男生的話可能就需要叫三兩了!價格相比其他城市是很低的了,味道也很好,呵呵,要不怎麼算是桂林的第一小吃呢!桂林有很多人可是拿它當主食的呀!沒錢的時候這可是生存下去的東西呀!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呵呵,基本上都是我吃過的,也比較喜歡去的地方,其實有很多店也是很有名氣的,味道也很好的,但我有試過有沒試過的,也有記不得的,但能記住的這幾家也算是很有名的了!去吃的話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特色排擋:1、市中心的位置呢,在解放東路上王城的“狀元及弟”門洞那裡,有一排的大排檔,你去旅游的話,又想吃點好的,就去那裡了,很實惠,量又多,比較特別的是“三黑”-烏雞、烏參、小王八!(當然不會給你太大的了,不過也很補就是了,我每次吃完都頭暈,太補了!)和馬肉火鍋!馬肉火鍋真的很好吃!自從我帶我爹媽去吃了以後,每個星期基本上都要去一次,到現在我在外地了,打電話回去也是說,你什麼時候回來,我們去吃馬肉火鍋!主要是馬肉耐煮,不會像牛肉、豬肉什麼的,煮久了就老了,要不就渣了,要不就嚼不動了!馬肉不論煮多久都還是一樣鮮嫩,特別是第一鍋的湯,那個鮮甜!光喝湯就有種滿足的感覺!(呵呵,是否有點誇張?!但就是這個感覺!)還有“螞拐腿”(音)火鍋,就是青蛙的腿,純青蛙的腿做菜!很大一鍋,也很辣,喜歡吃辣的不可以放過了,保你吃得過癮!推薦及價格:黑:只有一家店有了,很明顯,有50一鍋的,70一鍋的,一般情況下,光是50一鍋的夠三到四個人吃了!馬肉:推薦“王城飯店”25元一斤,每斤都配有青菜和豆腐及米粉,一般兩斤就夠三四人的量了!但要去的話還是要選好時間的,要是碰上高峰期,那就只有站在門口 等的份了“螞拐腿”(音)火鍋:推薦“福光”,這可是福光的招牌!有40一鍋的,50一鍋的。學時我們宿舍六人,40一鍋的就讓我們撐死了,辣也是因素之一了,大家看著辦吧!2、坐16或6路到三裡店廣場下,也就是大學區廣西師範大學朝陽校區門口,也有一條超多排擋的,什麼都有得吃,還有外地連鎖的,現在就找幾家有特色的重點介紹了!去到那裡見到有你想吃的,再說了!“駝峰牛排”:很有名的!看到真的牛排上來後會驚奇,至少我第一次去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超大根的!而且超級辣!比那個什麼螞拐腿辣多了,就算我能吃辣也被辣得不行!但還是抗拒不了它的誘惑!不過人也很多,去晚了就沒位置了,只能另找地方吃其它的,如果你願意花個一兩個小時等的話就不用另找了!價格:40元/鍋;50元/鍋泉水雞:有很多家做得味道不錯,但其中一家有泉水雞做名字的最好吃!對不起,(又忘記名字了!主要也很久不在桂林呆很久沒吃過了)30元/鍋,夠六人吃的量,很劃算!“車、馬、炮”:車馬炮的筒骨火鍋也比較特別,味道比較清淡,純骨頭,沒肉,但湯是乳白色的,很鮮甜!50元/鍋3、中山南路上也條老的食街,也是什麼都有得吃的,重點推薦二小羊肉,走進去都是那股腥味,叫你想懷疑都不行!4、虞山橋頭有一些老的排擋,價格便宜又好味,值得一試!5、想吃新鮮的漓江水產咧,就到風情園那邊吧!過解放橋面對七星公園左轉一直走到底,靠近漓江的水邊,有一排排擋,都是新鮮打撈的漓江魚,想怎麼吃都行,還可以嘗到漓江漁家的船上糕!好吃!一般做法是清湯水煮,這樣才能顯出漓江魚的鮮甜嘛!魚的價格是30到50元一斤不等,看你吃什麼魚嘍!晚上還可以近距離欣賞兩江四湖的夜景,很不錯!6、北邊靈川縣城橋頭位置,那裡有很多家吃“地羊”的排擋,也就是狗肉!靈川狗肉皮脆肉香,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做法很有特色!喜歡吃新鮮東東的可以去試試!7、番茄雞:七星公園後面有一家排擋,做法超贊!湯汁鮮美,雞也進味,40元一鍋!好吃!北門觀音閣有一家的番茄雞也做得很正,而且是用砂鍋煲的,到你吃完了,湯都是熱的,(我手上留有一疤,就是當初吃到最後了想喝點湯的時候被燙留下的,一個多小時了也,還能被燙成那樣,真是!)也是40一鍋。超大鍋的!夠4人份量!8、香江飯店那邊翠竹路那裡,有家正宗北京涮羊肉!真正是北京人開的哦,說話都卷得不行!自助式的,30元/人,店裡的糖葫蘆是免費的!想想都流口水啊!(二)購物特產有沙田柚、夏橙、羅漢果、白果、月柿、荔浦芋、桂林三寶之三花酒、辣椒醬、豆腐乳。手工藝品主要有桂繡、紙傘、手繪式屏風、針織物等,1、桂林的步行街--正陽街。2、桂林多雨,但是雨量不大,而且持續時間不長(據漂流時的筏工講,如果下個1-2小時的雨,就是非常非常難得了),所以如果你有稍稍防水的衣服,不要再買一次性雨衣了,否則不僅穿啊脫啊煩死你,更會悶死你:)
3、桂林所有賓館裡都有當地旅游局發的小冊子,上面注明各個景點的收費標准,一定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