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了一本《攜程》,聚集了一幫冬泳圈內的朋友,七個人風風火火踏上了去昆明的火車。這一天是2006年的2月21日。七個人,平均年齡50開外。老人出游,最大的特點是精打細算,何況這一男六女中,起碼六個是在家掌管財務的當家人。本人當然也忝列當家人之一。從蘇州乘到上海的火車是7元一張票的普客。買票人的理由是,背了大包小包,就在車門口站站算了,反正很短的時間。個別人有點意見,少數服從多數。這一提議獲一致通過。上海到昆明的K79次臥鋪,是請去上海辦事的人提前十天在上海火車站買的,這樣就省去了一些手續費。火車上48小時的一日三餐都是自帶干糧解決。看著開飯時間在過道上推著小車辛辛苦苦推銷盒飯的列車員,心裡暗自好笑,就我們這些旅游大軍,能拉動多少內需?找旅館是一門學問。人多有很多優越性。但是運用不得法,也會被動。剛下火車,一大群人拖著大包小包去找,很容易被人斬客,人家看你輜重太多,移動困難,開價就不會低。好在我們及時總結經驗,後來就是下車後大部隊原地等待,兩三人出去找旅館,看好房間,談好價錢,回來搬人。確定旅館位置也很要緊。這就需要參考許多老驢的經驗了,旅游指導書上會推薦一些賓館旅社,但是這只是一般而言,對我們這等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主來說,書上推薦的並不適合我們。且說我們在昆明,根據事先掌握的資料表明,在昆明,火車站附近找旅館比較合適。因為那裡交通方便,而且沒有一般城市火車站的吵鬧。先去過的老驢極力推薦交通招待所。興衝衝趕到那裡,卻見早已變了臉,成了賓館了,價錢不低不說,人家見了我們愛理不理的(有經驗,知道我們是不肯花錢的主),連我們想在那裡坐一會都不成,被趕出大門。到了馬路邊。一拍腦袋,嘿,這麼多人趕來趕去這哪行,於是就悟出了上面說的經驗。永豐賓館,雖然也是賓館,但是一番討價還價,50元一個標間就住下了。這是我的泳友黃單槍匹馬去搞定的。後來,找旅館這事就多半是由她去侃價。昆明對我們這些居住在遙遠東部的人來說,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只知道是個四季如春的春城,還知道一個世博會。在家看了不少前人的游記攻略,整理並獲通過了這樣一套方案:世博會早已成了空架子,不用去;民族文化村,濃縮了雲南各少數民族的風情,如果不能走遍雲南,看了民族文化村,也能對雲南的少數民族略知一二,要去;西山,滇池,雖然有很多資料說污染厲害,沒看頭,但是它終究是昆明的像征,要去。我的一個老驢朋友又推薦金殿和圓通寺。第一天安排好住宿已是下午。用半天時間游覽金殿和圓通寺。出旅館坐47路到世博園下,再轉71路可到金殿。沿途瀏覽昆明市容。努力體會昆明的明媚天氣。家裡出來時正是細雨霏霏季節,天氣預報也說全國範圍一片降水,可昆明到底是高原春城,陽光明媚。由於有些地方還在搞拆遷,空氣中塵埃很多。我對塵埃特別敏感,因為新添置了數碼單反,而那東東據說特別怕灰,於是一路小心。金殿門票20元,有幾個人剛剛有機會領老年卡。想著可以多少省下點那筆不小的開支了,可昆明的規定有點特別,以 65周歲為界,不到65歲不優惠,65歲以上可不必買票。開始以為售票員故意刁難,後來又走了幾個地方,才知道這倒是昆明的統一規定。想來想去有點奇怪。全國老齡委發的高齡優惠卡是70周歲,各地發的老年卡現在已放寬到60歲,昆明定的65周歲不知是何道理?窮思苦想間忽然想到,全國人口普查時,確實是以 65周歲以上為老年人的。據說那是根據國際上普遍的認定規定出來的。昆明這樣的規定是不是與國際接軌,那倒不得而知了。現在旅游,最貴的,也是最讓人心疼的就是門票。合理的門票支付當然也是應該的,可是現在的門票價格合理的成分是多少呢?價格年年漲,甚至月月漲,有些近於天價。所以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減少門票錢的支出。進了門,覺得金殿20元門票還是值的(特別是後來看石林,居然要140元門票,虧當局訂得出這個價格!)。它是明朝年間所建,仿武當山中峰真五宮殿的全銅建築。是中國四大銅殿之一。另建有仿銅的各地金殿多座,如泰山岱廟的,峨眉山金頂的等等。園內有吳三桂陳圓圓遺跡陳列館。館內有據說是吳三桂用過的大刀。看見大刀,想這個冷兵器時代離我們現在尚不遠,三四百年的時間裡,居然人類相殘已經用上了原子彈。而現在的戰爭,要麼不打,打起來已經無處可躲了,管他是百姓還是軍人!科技的發展真快,對人類來說,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進金殿時,同伴趙走不動了,有十元一人的軌道電動車可坐,於是大家都坐了電動車上下。其實路並不長,完全不必坐,這個軌道電動車類似於孩子的玩具。出金殿,仍坐71路到圓通寺。在城市裡出游,坐公交車最便宜。問了幾個信後,順利找到圓通寺。門票有8元和4元兩種。因為已經過了參觀時間,大門緊閉。找到邊門,有個工人在看門,和他商量,居然就讓我們進去了,還不用買票。大家不禁感嘆昆明人的寬厚(與公交賓館的服務小姐真是天壤之別哦)!進去了,就感覺到圓通寺這4元的門票也值!金碧輝煌的廟宇,亭台曲橋和樹木花草巧妙的布局,把不大的地方裝點得美麗又莊重。在這裡能看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寺院共處一地,還有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正在整修,使人感到雲南是一個對各種文化兼容並蓄的地方。小乘佛教主要流行在東南亞一帶。圓通寺的小乘佛教寺院是為十多年前泰國寺院贈送的佛像而建。那種寺廟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尖尖的塔頂,穹形的門窗,精美的紋飾和鮮艷的色彩,充滿了異國情調。圓通寺後有圓通山。是一處斷崖。上面隱約有多處建築。據碰到的一位老者說,那裡是昆明動物園。老者極為熱情,領著我們到處參觀,講解。離開時,又熱心指點如何乘坐公交回城裡。以為是園內工作人員,卻不是,只是一個每天必去圓通寺散步的游客。又一次感嘆昆明人的熱誠。坐3路公交車到金馬碧雞坊下,這是兩個東西縱向排列的坊,在昆明也是個標志性建築,建於明代,可惜在文革中被毀,現在我們看見的當然是重建的。據說在某個特定的時候,西下的太陽和東升的月亮的影子會各自穿過兩座坊,相疊在一起,制造出金碧輝煌的效果。這樣的機會要60年才會碰到一次,我們不敢奢望有這樣的眼福。但是眼前正是黃昏時分,在坊前廣場上看天邊火燒雲,也很新奇,畢竟是在高原了嘛。廣場上有盲人藝術家獻藝,歌聲嘹亮動聽,琴藝嫻熟優美,是為一景。當然,我們付了一點錢。他們也是勞動所得。

(昆明圓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