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幕 春風沉醉的夜晚
時間 2006.02.25
地點 萬像-琅勃拉邦
人物 Fanfan Sabine 小倩
事件 不可思議的食物/夜市窮逛
到琅勃拉邦的大巴,走在青山間,一路走,一路睡。車上認識了一個拿著LP的中國姑娘,小倩,直爽活潑的性子。
傍晚到了琅勃拉邦,參考著小倩的LP,直奔河邊找旅館。最終安定在Phousi guest house,三人間,簡單干淨。推開大大的窗,正對著古皇宮……被幸福感輕輕的擊中。國王已離去,昔日皇宮迎著日朝日暮,守望著王族的歸去來兮。
簡單洗漱一下,三個瘋丫頭衝進了夜市,先解決肚子問題。東聞聞西看看,空氣中各種食物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誘惑的很。一種是用某種樹葉包的小點心,糯糯甜甜的,吃出了花生的味道,要就著紅辣椒干吃,嘴裡舌尖上辣,舌頭上甜,偏偏還夾著綠葉的清香;一種是小鐵模子烤得椰奶餅,酥滑軟糯,饞貓連舌頭都能咬掉;小倩買了一種米飯+海苔糊糊的東東,我們小心翼翼的圍在一起看這神奇的食物,忍不住上手抓著吃,米的香帶著海苔的鹹鮮,還不錯;還有一種當地隨處可見的涼拌菜,終於忍不住買來嘗嘗:做菜的姑娘懷裡攬著一個大缽,陸續扔進各種東東搗的起勁,計有:某綠葉蔬菜、粉絲、萊姆汁、小番茄、木瓜絲、橄欖、辣椒……有些也叫不出名字。最後再加一些生菜葉和蔥絲,大功告成。吃起來酸辣鮮香,充分調動了你所有的味覺。
物質基礎充分打好了,開始研究上層建築,晃晃悠悠走進旁邊絲巾的海洋。東南亞的絲織品花樣繁多,價格低廉,可惜我一看那麼多線條圖案就頭暈,更別說蹲在那裡慢慢挑了,基本上全部略過。對瓶瓶罐罐情有獨鐘,收了一套瓷鑲銀的茶具,古樸典雅,50美金說到21美金拿下,回去泡我的鐵觀音正好。扭頭一看,Sabine正一手抓著一個鼻煙壺,一邊用她特有的閃著純樸無辜善良無邪的眼神把老板娘砍的內傷,理想的價格就給了她東西。服了啊!!
第五幕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時間 2006.02.26
地點 琅勃拉邦
人物 Fanfan Sabine 小倩
事件 舊都聆佛
清早,站在窗前看著古皇宮做個深呼吸~~嗯,新鮮的氧氣充盈身體裡,鳥鳴啁啾,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琅勃拉邦以寺廟聞名,不大的市區內便有幾十座,從1512年的維遜古寺到近代的廟宇,一步一景,像帶著梵音的幻燈片。
我們設計了一條線路,以身邊的古皇宮為起點,結束於香通古寺。沿路地毯式刷廟。
NATIONAL MUSEUM 古皇宮/國家博物館
舊宮作了國家博物館,光腳拾級而入,殿堂內是素淨優雅的風格。各個展廳,陳列著國王/王後的寢室、會客室、辦公廳,曾經的錦衣華服,各國元首贈送的禮物;走廊裡掛著一些家族故事的圖片,還有整牆的繪畫,類似於老撾如何建國的故事。佛像四處可見,多為金玉質地。
難怪現在家裝興起東南亞之風,走在舊宮裡,感覺素眉素心,清淡涼爽。
VAT CHOUM KHONG 首木宮寺
VAT SIENG MOUAN 香門寺
VAT PAPHAY 巴排寺
挨得很近的三個寺廟,大概建築學家和歷史學家能很明確地說出他們的風格區別,我看差不多。
香門寺裡有一個小畫室,有僧侶作畫並出售,比夜市上的批量繪畫用心多了,買了一個黑底暗金的佛頭繪畫,左明右暗;再一幅金色的佛眼閉合著。共計4美金。
巴排寺進門處已被紅色壓頂,紫紅色的爬藤小花,開的飛揚跋扈。
未進巴排寺之前,看到一座被廢棄的法式洋樓,心念轉間走了進去,共兩層,粉黃牆,墨綠百葉窗,濃綠鮮綠的植物窗外恣意生長,像極了東南亞電影中留給我的溫暖潮濕的感覺,心動。
VAT SOP
路過這座湮紅帶金色裝飾的漂亮寺廟,還看到一場年輕人出家的儀式。
儀式漫長而虔誠,年輕人的家族來了很多人,靜靜圍坐在佛堂前,有年老的僧侶吟誦佛經,四周年輕的僧侶低和著,按部就班完成出家的一道道程序,最終,年輕人披上了橘紅色的僧袍。堂前的貌似他母親的人一直眼眶紅紅,垂淚不止。
VAT XIENG THONG 香通寺
1560年建造的寺廟。構築別致,佛塔玲瓏,雕刻生動,鑲嵌精妙絕倫,至於它的歷史,誰在乎呢?
主殿三層的房檐低低斜垂向地,檐下的五色紙燈籠隨風輕動,殿身內外都是黑色作底,金色紋樣纏繞豐盛,肅穆低調卻透著骨子裡的嬌溢華美。手放在牆上,指尖一朵鵝黃雪白的雞蛋花,繁美的牆壁做背景,拍下了這次旅行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生命之樹”,L’arbre de vie,香通寺背部聞名於世的鑲嵌畫,上層寶塔佛祖法器,中層兩只開屏孔雀及數只飛禽,下層人類及各色走獸,中間一棵碧樹頂天立地。相傳是瑪瑙琉璃鑲嵌,陽光下五色斑斕,溢彩流光。
歸家,雲霞變幻,暮色四合。
第六幕 千山看斜陽
時間 2006.02.27
地點 琅勃拉邦
人物 Fanfan Sabine 小倩
事件 翻滾下山法+美如傳說的日落
人有夢想,是不是好過些?
金有一個夢想,
林達也有一個夢想,
而我,
今天的夢想,
僅僅是,
從這個山上——
下去而已。
站在KUANG SI光西瀑布的頂端,腿有些發軟,極強的水流打在小腿上,左邊往下就是百米高的瀑布,看看就暈眩,偏偏還有山風美滋滋的推著你——……
……
時間回到今兒早上。
一大早三丫頭跑到光西瀑布,打算來個物理式冰涼玩法:她倆從瀑布頂端跳進下面的水潭,造成晶晶亮透心涼的效果,我這個潛水艇風格的人旁邊掠陣。結果見沒人打頭炮,她倆也怯了場。
我們沿著瀑布左邊的小路爬上瀑布頂端,見到很多小小的碧綠的水潭,樹木豐茂,有些枝干已倒在水面上,這裡清幽少人跡。順著水流前行,便出現了上面那幕@_@。
怎麼下山呢?這是個課題。原路返回?非我所願爾。So,三個野丫頭,穿著涼拖鞋,決定徒手攀爬下山。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三個人——它還成不了路。
那山被水霧常年包圍,濕滑的很,我們一步一蹭,往下出溜兒,兩邊老撾的花朵小草們都沒能幸免,作了我們的支撐物;偶爾有小徑可循,便是康莊大道;最後一段,穿著不跟腳的鞋子實在痛苦,於是小倩把鞋往下一扔,自己坐了土滑梯。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強的爬山經歷,回頭寫進回憶錄。
渡船順著湄公河回到市裡,正好趕上PHU SI普西山日落。小小的山是市中心位置,就在古皇宮對面。六點多,山頂已擠滿來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我們搶占了有利地形,靜靜等待。其實,不用眼看,聽到山頂有密密的騷動聲,便知落日開始了。
最好的時光前後共半小時,群山為景,河流為襯,山下片片屋舍輕輕陷入夜色裡,夕陽慢慢溶化,正是:
金光一點,
桃色三分,
半含嫵媚,
半藏輝,
沉醉。
第七幕 一個人的行走地圖
時間 2006.02.28
地點 琅勃拉邦
人物 Fanfan
事件 kill time散步
早晨在Sabine的暴力政策下起床,去看日出,可惜位置沒找對,悻悻然作罷。轉回去看僧侶化緣。
這是琅勃拉邦保持了千年的傳統,清晨,各家各戶都擺出了糯米飯及其他供奉,靜候僧侶的到來,而身著橘袍的他們,按長幼及寺廟順序,排成長長的一列,緩步安靜走過每位施主面前,用一個隨身的缽裝好糯米飯,再繼續前行。據說這是他們一天的口糧,有些不可思議。隊伍中赫然見到昨日出家的那個年輕人,頓感親切,偏生想到今後陪伴他的將是暮鼓晨鐘,一日日年華老去。
小倩與我們分別,去了她的下一站。Sabine去郊區的PAK OU CAVE,我興致缺缺。三個人分開旅行,我失卻了自己的目的地。
硬著頭皮,某路痴翻開了手中的地圖,好在琅勃拉邦夠小,我便圍著普西山走一圈吧。供奉金佛的VAT MAI邁寺;砍不動價的MOUNG MARKET;微微帶著法式風格的LE POST郵局;造型簡單,建於1512年作為王國保護神的VAT VISOUN維遜寺;旁邊建於1504年造型獨特的THAT MAKMO西瓜塔;門前也有彩色侍衛雕像的VAT A HAM……中午落腳在美麗的PONDVIEW TERRACE解決午飯,面對著一池荷花,一片椰林,愜意。回旅館休息,Sabine也轉了回來,帶了一個佛洞裡請來的木雕小佛像,你說,它會不會冥思苦想一個問題呢?Who moved my bod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