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入川參加2個會議,先到南充,16日回成都,18日又抵閬中,21日返蓉,次日游青城後山,23日回滬。
此行十數日中,穿行於川東、北間,對照20余年前游川情形,江山依舊,而景物有異,感喟良多,且收獲頗豐。
特於此記錄食、住、行點滴經驗,以資游者參考。
1.食:成都小吃,名傳天下。還記得84年來蓉時,遍嘗美味,一盤正宗陳麻婆豆腐,記憶中要價2角,感覺其麻無比,嘗到第3口無論如何吃不消,雖依依不舍,也只得落荒而逃,印像深極,似乎至今尚留余味。
那時成都街道狹窄,卻濃蔭蔽日,隨處茶座,民氣閑適,有幾分西南杭州意味。民舍多有似北方四合院格局,中庭汲井水洗漱,又類江南蘇州舊宅。
今天的成都街頭,感覺與京、滬何異?街寬車堵,樓高天熱,人行匆匆,綠蔭難覓。況上海歷為海派都市,其洋場繁華,情態自然,而蓉城天府之都,傳統何在!這在如今中國,實屬通病,不論城市大小,規劃低劣,究其根源,無非“肉食者,鄙”,多言亦無濟。
再說小吃,舊時總府路與春熙路口附近的夫妻肺片、賴湯圓等老店,已經完全喪失原味,變得粗鄙不堪,那裡的“鐘水餃”除了又辣又鹹的紅油,留不下其它印像;而一碗雞絲冷面,店員一手接票,旋即手抓主輔料伴入碗內,這也罷了,孰不料吃口如同嚼沙!吃了3、5口後,再不願下咽,棄之而走,成為反面典型。
不過在位於東大街、春熙路南段口上的“龍抄手”總店,總算找回了昔日成都小吃的些許感覺。底層大廳,熙熙攘攘,熱鬧但保持清潔,小吃品種多,特別推薦“原湯龍抄手”,5元一份。我連著光顧3次,其中一次晚上,在2樓嘗小吃套餐,人均消費58元起,我與同事各點一套,把原本套餐裡的熱菜都換成小吃,每人16種!外加啤酒,合計140元左右,
直吃得風卷殘雲,鼓腹而行,可稱暢快。
總府路上紅旗商場(為連鎖店,此處特指這家),四川土特產彙集,知名者如廣漢纏絲兔、(廣漢)樟茶板鴨、川味香腸等。欲購川內物產者,此店可為首選。
此次入川,又一大收獲,是買到正宗價廉物美之峨嵋竹葉青茶葉,並結識淘寶網上峨嵋竹葉青專賣店主人-成都映水堂堂主。
可參考該店以下淘寶網址,一閱其詳:http://shop33519661.taobao.com/
我是在網上選購,店主詳加介紹,親自送貨到旅館,其人誠信而熱情,其物名至而實歸。我還向其多處咨詢(包括成都土特產購物場所),皆獲熱情襄助,令人感動。整個購物過程十分愉悅,亦為四川之行美好記憶之一。
2.住:兩次入住如家正府街店,商務大床房178元(攜程價),感覺干淨舒適,實惠且出行便利,前台主動熱情,服務到位,遇有需要修理之處(臉盆下水不暢),電告後3分鐘即來人處理。值得大力推薦!
3.行:南充印像平平,閬中古城、巴巴寺及錦屏山尚可一觀。最佳者為青城後山。
我87年曾秋游青城前山,宿天師道觀,巴山夜雨,鐵瓦錚錝之聲相伴。晨起登山,見銀杏落葉遍鋪觀舍頂上,奪目金黃。
此行則攜同事2人入後山(93年起始開發旅游),23日由成都茶店子客運站轉道都江堰,中午抵青城後山停車場,雨中群山,雲生霧起。午餐畢,進五龍溝,溯溪谷而上,一路人影希見,經金娃娃沱,走龍隱峽棧道,乘索道直上白雲寨。
不覺中,雨早止,雲間陽光,普照青山。坐旅舍(標間100元,窗下即是雲海山谷)茶樓觀景稍息,同事當晚住白雲寨,我因趕次日航班,故獨自沿飛泉溝下山,渡翠映湖,跨百米長橋,一路果然飛瀑流泉,聲喧亂石。至落雁潭,回首所來之徑,蒼蒼翠微之色,雖遍體汗下,而心內清涼之境,非言語可及,真妙境也!遂下山,回成都,復至“龍抄手”總店,食畢,購物若干,搭三輪,回如家看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