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陝路(一):廣元-昭化

作者: 呂自歌

導讀行走川陝路(一):廣元-昭化 川陝路廣義是指陝西漢中至四川成都這段路程,狹義單指廣元至廣漢一段。七天假期自然無法將其走完,我就挑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城市,漢中、廣元、昭化、劍閣、閬中、梓潼,這些只在書本上頻頻見到的地名,現在就橫亙在我面前的地圖上,叫人豪氣頓生! 去之前我查閱了大量資料,覺得不一定能記住。可是當我面對一個景點滔滔而談時, ...

行走川陝路(一):廣元-昭化

川陝路廣義是指陝西漢中至四川成都這段路程,狹義單指廣元至廣漢一段。七天假期自然無法將其走完,我就挑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城市,漢中、廣元、昭化、劍閣、閬中、梓潼,這些只在書本上頻頻見到的地名,現在就橫亙在我面前的地圖上,叫人豪氣頓生!

去之前我查閱了大量資料,覺得不一定能記住。可是當我面對一個景點滔滔而談時,我才發現這麼多的資料已化為我的養分。

皇澤寺

廣元從前比現在有名,那時它是四川的要塞之一,是由川入陝的必經之路。據說武則天是廣元人,她的盛名給廣元留下了皇澤寺和每年九月的女兒節。而我這個“女兒”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又飢又累地站到了皇澤寺的門前。

現在的皇澤寺更像一座公園,除了則天殿,已經沒有多少可觀之處。則天殿是皇澤寺的中心大殿,殿門上懸溫庭寬手書匾額“則天殿”,兩側是郭沫若親筆題書楹聯,上聯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下聯為“芳流劍閣光被利州”。殿堂正中是琥則天石雕像,神態安詳,頭戴著嵌有一小佛像的寶冠,身著纓絡彩褂,袒露胸臂,一身佛門聖母打扮。

出得殿來,晌午的陽光非常熾熱,蔽日的濃陰卻很好地撫慰了疲累的我。游遍全寺,登高來到涼亭,遠眺廣元市區,很是愜意。陣陣倦意襲來,我居然就在這清風徐來的午後沉沉睡去。雖然沒有看到什麼美景與古跡,但是令人放松的這一刻,也叫人懷念。

皇澤寺,就這樣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清風明月峽

清風明月峽又稱朝天明月峽,當初一見到這個名字,立刻為之傾倒,一心要去見識一下有著如此清雅的名字的地方會是怎樣一番景像?是怎樣的明月照人?是如何的清風撲面?在這清風明月中,又是如何令人心醉神馳?於是從皇澤寺出來,不顧疲累,立即趕去位於朝天區的清風明月峽古棧道。

清風明月峽古棧道位於朝天明月峽谷、老川陝公路下,現除了棧道石孔以外,其他都是後修復的。據說,李白詩中所描寫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就發於此。臨風立於船頭,眼前是千年不變滔滔的嘉陵江,兩岸峻嶺挺立,古棧道清晰如在眼前,令人心曠神怡。遠處汽笛長鳴,原來是火車正穿山越嶺而來。這正是我喜歡的境界啊,清風拂面,江流滔滔,萬事萬物皆不縈於胸懷。斯時斯地,夫復何求?雖沒有邀杯的明月,卻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情懷。

棄船上岸,走在今人修復的棧道上,依然興奮。歷史是如此迷人,我留戀其中,樂在其中,不忍離去。在歷史中發現細節,也在歷史中享受細節,即使這細節是今人的大作,即使此地空余千載不變的江河。

昭化古城



輾轉數次,長途車將我們拋在昭化古城外。五月的四川盆地酷熱難耐,陽光熾熱,叫人難以忍受。安頓之後,冒著酷熱匆匆游覽。

昭化,今屬廣元市元壩區,古名葭萌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在三國時期,昭化古城更是名聲大震,張飛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等等都發生在這裡。但是近代修築的川陝公路繞開了昭化,昭化從此失去了地理優勢,逐漸蕭條了。如今的古城只余我們的想像之中,除了幾座城門、一條青石板路,我們再也無從看出古城的模樣。

費袆墓

出昭化城東門,走不到2裡地,就看到了公路邊的費袆墓。費袆為諸葛亮信任,托以重任。史料記載,從公元251年費袆領兵屯駐昭化到253年被魏國降將郭循刺死,費袆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昭化度過的。我相信,在費袆心目中,昭化城是重要的,是他抗擊魏國的前線指揮部。

費祎死後葬於昭化西門外,其墓歷代有培修,可惜經過文革的破壞,現在的費祎墓僅存土半堆,墓碑二塊,上題“漢尚書令費公敬侯墓”。墳草萋萋,湮沒了一切傳說。

正在三國夢游,忽然天降暴雨,一掃方才的熾熱,也打斷了我的遐思,我不得不正視我已經是落湯雞的現狀,抱頭鼠竄,快快逃離了昭化古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