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滿行囊——巴黎之旅

作者: 穎穎綽綽

導讀十多個小時的高空顛簸,飛機終於抵達了巴黎戴高樂機場,盡管已是北京時間23:00,6個小時的時差使巴黎這個浪漫之都還沉浸在午後的溫暖陽光中,涼風習習,不感一絲炎熱,頗似深秋季節的北京。有人旅游是為了迷失自我,而我旅游是為了尋找自我。旅游讓我開闊眼界,領略世界的豐富多彩。旅行的快樂在於發現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活著,旅行的樂趣在於驚奇往往在不經意 ...

十多個小時的高空顛簸,飛機終於抵達了巴黎戴高樂機場,盡管已是北京時間23:00,6個小時的時差使巴黎這個浪漫之都還沉浸在午後的溫暖陽光中,涼風習習,不感一絲炎熱,頗似深秋季節的北京。有人旅游是為了迷失自我,而我旅游是為了尋找自我。旅游讓我開闊眼界,領略世界的豐富多彩。旅行的快樂在於發現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活著,旅行的樂趣在於驚奇往往在不經意中出現。當然,旅行意味著艱辛,你要付出體力;旅行意味著創造,你要發現不同;旅行意味著享樂,你要拋棄煩惱;旅行意味著一切,看你還要什麼?我要的是什麼?我最追求的是自然,一切自然而然的事物都是我的所愛,巴黎自然是沒有這些的,這兒以浪漫而著名,但巴黎是美麗的,巴黎的景點幾乎都集中於塞納河兩岸,北岸從凱旋門開始,沿香榭麗大街,經大、小皇宮國家美術館,可以到達協和廣場,再往前經杜樂麗花園和小凱旋門就可以到達盧浮宮。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幾乎人人皆知,悲壯的凱旋門背後其實蘊藏了一小段韻事,因元配約瑟芬不孕,同時為了締結外交關系,拿破侖另娶奧皇女兒瑪麗路易絲,為了舉辦一個風光豪華、畢生難忘的婚禮,拿破侖計劃讓新娘穿越凱旋門到盧浮宮舉行婚禮,而下令建造凱旋門。

而小凱旋門其實比其更美。整個小凱旋門流露強烈羅馬風格,大凱旋門一樣都是以拿破侖盛世和戰爭為主要題材,門的最高處有四匹奔跑的駿馬,原是從威尼斯聖馬可教堂掠奪而來,歸還意大利後,復制一套留在上面。

盧浮宮(Louvre Museum)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髒。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占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過盧浮宮往前就是西堤島,著名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就座落其上。雨果的“鐘樓怪人”就住在這裡。巴黎聖母院始建1163年,前後歷時四百年才完工,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精雕細鑿,頗有鬼斧神工之能,尤其是正門三個大拱門上的浮雕,共有千余人物,非常細致。出西堤島往前是巴士底獄的舊址,大革命一把大火燒了巴士底獄,現在只有紀念柱立於此。

沿南岸從埃菲爾鐵塔,到榮軍院(拿破侖的墓就位於穹頂之下),經塞納河上最美麗的橋--亞利山大三世橋,它於1900年落成,有世界最美的大橋之稱,全長107米的橋身由一個橋拱組成,橋身較低是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和榮軍院的視野。作為當時法俄友誼的像征,橋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橋的兩端、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飛馬振翼欲揚,非常生動,是極佳的藝術品。橋的每一個入口都豎著高高的角柱。橋身是一群水生動植物圖案與一組花環圖案;橋上,做工精致的金屬路燈在夜間更添魅力。經過大橋便是波旁宮(又名國民議會),它是座具有260多年歷史的古典建築。原是國王路易十四的女兒波旁公爵夫人的王府,1789年以後,波旁宮差不多一直是法國最高立法機構的所在地。它被看作是法國法律的像征。

在塞納河的游船上,我還看到岸邊有攤煎餅的小吃攤,攤主是個金發碧眼的法國大嬸,當時真的很讓我吃驚,祖國的吃文化真是無處不在啊!

除了沿塞納河的景點以外,巴黎還有很多地方可去,其中位於塞納河北岸蒙馬特小山上的聖心教堂,是巴黎的最高點。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大半個巴黎。聖心教堂是為紀念普法戰爭而建,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巴黎被圍城的4個月期間內,所有的食物均被吃的一乾二淨,可想見戰爭之激烈,至巴黎脫離戰爭威脅。因而興建聖心堂感謝耶穌。

習慣了北京的大,其實巴黎相對而言是座小小的城市。盡管只有700多年的歷史,但置身其中,隨時隨地都能領略到濃郁悠久的法國文化精髓,破侖式的大氣、儒雅式的浪漫。我喜歡她,不僅僅是文化上的誘惑,更有氣候上的舒適,它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屬比較溫和的氣候。夏季的巴黎,白天的氣溫平均只有28度左右,濕度也很低;夜晚則很涼爽,感覺好極了。和北京日日35度的濕熱比,簡直就是天堂。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