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之西安四天三夜流水帳(之四)

作者: 雷電風雲

導讀故地重游之西安四天三夜流水帳(之四) 第四天:市內游(碑林、城牆、青龍寺、交大、興慶宮) 吃過早飯,從城市酒店,向碑林走去。天氣預報有雷陣雨,所以天氣較為涼爽。看看西安的市井生活,也是一種樂趣。向南、向東,也就十幾分鐘,就到了端履門的碑林。全票30,半票15,講解費50。這是個需要慢慢品味的地方,可惜我們時間所限,只能走馬觀花了。倒是拍了不 ...

故地重游之西安四天三夜流水帳(之四)

第四天:市內游(碑林、城牆、青龍寺、交大、興慶宮)

吃過早飯,從城市酒店,向碑林走去。天氣預報有雷陣雨,所以天氣較為涼爽。看看西安的市井生活,也是一種樂趣。向南、向東,也就十幾分鐘,就到了端履門的碑林。全票30,半票15,講解費50。這是個需要慢慢品味的地方,可惜我們時間所限,只能走馬觀花了。倒是拍了不少,攝了不少,等哪天再來品味吧。

出碑林,稍往西一點,就是登城牆的地方。全票40,半票20。可以10元/人、15元/雙人租輛自行車,作環城游,可惜我們沒那時間了。記得大學時,登上城牆,覺得很壯觀啊!這次的感覺沒那麼強烈了,可能是遠處的高樓大廈的緣故。城牆的一邊是護城河、環城公園,風景不錯。城內的那邊,就顯然不行了。盡是些較為破爛的房子,有礙觀瞻。

我們從建國門下了城牆,打的(12元)到了青龍寺,全票10元,小孩免票。青龍寺在著名的樂游原上。“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中的古原便是樂游原。

記得大學時到青龍寺,寺裡有很多介紹,說日本來中國學習的學問僧共約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他於804年(貞元二十年)來中國,在長安青龍寺向惠果學密宗,回國時帶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經,在日本建立了密宗。空海還將中國的文字書法、灌溉等技術傳到了日本,並根據漢字創造了沿用至今的日文中的"片假名",

在北京時,我就常常給女兒念叨空海的事跡。倒不是有多佩服他,主要是為了向女兒證明:想當初,盛唐時的中國也是世界的熱點地方啊!日本的文化也多發源於中國啊!

這次到青龍寺,主要就是為了找這些關於空海的圖片說明。特別遺憾的是,竟然沒有。應該不是我們沒有找到吧?太遺憾了!算是此行西安最遺憾的事情了。

從青龍寺出來,打車(6元)到交大南門。女兒夏令營時參觀過清華,對清華贊不絕口。於是虛榮心作祟,趁此機會,我倆也讓她參觀一下交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我倆重溫一下那段校園時光。變化很大的,尤其是學生宿舍那一片。出了交大,女兒說:嗯,跟清華的感覺差不多。交大好多樹啊,真涼快!

交大北門出來,進了興慶宮。全票5元,半票2.5元。首先去找了阿倍仲麻侶的墓碑、李白醉酒的石雕, 看了沉香亭、興慶宮遺址。這些都是女兒和我很感興趣的。

從東門出來,打的回賓館。這裡又不得不說到西安的出租司機了。在興慶宮東門,他不往北開,偏往南開,說北邊堵車。也怪我們面,沒吭聲,總覺得司機這樣走,必定有他的道理。我們畢竟不熟西安的路況,沒有發言權。而事實是,我們在端履門被堵得一塌糊塗,而且此司機還好幾次想往更南邊的方向開,我們終於忍不住指出來,才阻止了他。到了城市酒店,一共花了19.5元。

回到酒店,各自衝了個澡。而後收拾行李,5點半,退房。晚上6點以前退房,加收半天的房費。退完房,將行李寄存起來,我們到粉巷的家樂超市買了點吃的,然後到春發生吃葫蘆頭。12元一份的葫蘆頭泡饃,個人覺得不值。

而後,從竹笆市穿過,到鐘樓廣場坐了好一陣。

快8點了,回到賓館,取了行李,打的去火車站。因是就在酒店外的南大街攔的車,一上車,司機就說得繞南門了。車裡開著空調,這是在西安四天來,我們坐過的唯一開空調的出租車,而且還是在比較涼爽的晚上。立刻對司機有了好感。跟司機的聊天中,說到西安的出租車都不太正規,尤其對外地游客,總是有點“宰客”。司機給出的理由是:出租車太便宜了,司機掙不到錢,所以只好…….那我就不明白了:為啥讓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外地游客來買單呢?

說話間,司機說到了。看外面是“尚德路”。問不能往前了嗎?答曰:只能到這兒了,前面不能進了。心裡狐疑:為啥去東線那天,司機將我們拉到了火車站的出租站點呢?但木已成舟,也只好下車。走了十幾分鐘,才到車站的進站口。剛才對那司機的好感,當然也早已隨風飄散了。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