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說南京是個好地方,一直向往著親自游覽一番,終於接著這次六國峰會帶來的假期,踏上了我的南京之行。
早上8點半的火車,天氣略微有點陰,沒有強烈的陽光。火車開得比想像中要快,沿途是江南一帶最樸素的風景:綠油油的稻田和或大或小的魚塘,遠處有朦朧的期待。
到了南京首先感受到的是古都的最大特色——熱!一霎那有點後悔選這個時候來,好在一路說說笑笑忘了暫時的懊惱心情。出了火車站直接坐地鐵去位於新街口的傳家酒店放置行李。按網友的提示從新街口12號出口出來,然後向左走,南京的門牌號似乎不大科學,從90號走到一百零幾號花了大概8分鐘時間,我們想像傳家在兩百多號,應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借助出租車,結果發現只要再多走5分鐘就到了,司機裝作不知道帶我們兜圈子,超級不厚道!
放好行李後直接去湖南路吃午餐,早就對網友推薦的尹氏湯包垂涎欲滴,更何況一番奔走後的飢腸轆轆。湯包果然好吃,看上去細皮嫩肉(好像不是這麼形容的),一口咬下去感覺皮薄汁多肉香,略帶甜味,讓人聯想到無錫小籠。鴨血粉絲湯性價比超高,大概3元一碗,內有很多鴨血、鴨雜、粉絲,味道也不錯。
酒足飯飽之後,再去玄武湖泛舟,我想南京人還是很幸福的(除了天比較熱),偌大一個湖,零星的幾只小舟,將電動小船開至湖中央,慵懶地看著遠處的橋、高大的城牆、飛翔的白鷺(貌似,不清楚是否叫白鷺),微風拂過,感覺清涼愜意起來。湖中泛舟不許過橋,不過我還是偷偷嘗試開了過去,又一個大湖出現在眼前,湖上除了我們沒有其他船只,仿佛午睡的少女,讓人不忍打擾。一個小時的泛舟還是有點趕的,不僅因為湖大,也因為船速比較慢。
然後坐游一去總統府,如網友所說,總統府裡面很多導游帶團的,於是我們也加入到蹭導游的隊伍中,府中的會客室、辦公室、會議室仍保持著那個時代的樣子,讓人聯想起華麗但陳舊的二、三十年代。留給我印像最深的是那深色的地毯和潔白的沙發,整潔、凝重……在總統府逛了半天,也覺得沒心情去細覽那些館藏(文稿啊照片啊)。便出了總統府,順道去了中華門,然後直奔下一個景點秦淮河。
在河邊租了腳踏船,慶幸我們到的早,聽老板娘說六點之後就沒有租船了。雖然沿河兩岸的建築仍保留著那個時代的風格,但刷白的牆壁和清一色的磚瓦還是透露著重建或是新建的氣息,只有幽幽的秦淮河水,經歷了古都的興盛、沿革和滄桑,見證了一次又一次歷史的變遷,天色漸暗,起燈,紅色的燈籠倒映在河中,望著不遠處的燈光、建築、流水、小橋,秦淮夜色,還是不枉此行的。隨後我們去逛夫子廟,並在那裡解決了晚飯,感覺與上海的城隍廟相近。
可能是頭一天累了,第二天一覺睡到九點,退了房,現在新街口的新語面包買了干糧,然後急匆匆地趕往明孝陵,在門口賣了套票(包括明孝陵、中山陵、還有靈谷寺)。明孝陵還是值得一去的,到底是皇帝精挑細選然後又大興土木的寶地,陵中景點甚多:孫權墓、梅花山、神道、顏真卿碑……陵園中的樹木高大青綠,耳聞飛鳥的悅音,偶見碧綠的湖水,讓人一時忘記了天氣的悶熱,心情甚好。隨後我們一路尋往紫霞湖,一路上陸續看到有人兜售泳衣、吊床什麼的,到了紫霞湖總算明白個中原委,湖面上零星地有幾個人在游泳,湖邊隨處可見綁在樹上的吊床、樹蔭下的小帳篷,原來不只是游人,南京人也成群結隊地來此休閑納涼。我們也在河邊坐下,脫了鞋襪,雙腳伸入湖水,頓覺一陣清涼,我們在湖邊喝著可樂啃著面包,也別有一番情趣。不過建議網友以後別夏天來,如果少了吊床、帳篷和納涼人群,紫霞湖的景色應該會更美。
下午游覽了靈隱寺和中山陵。原先我認為走路能美化小腿曲線,更能鍛煉氣質,去了中山陵之後我就不那麼認為了,爬完392層台階,我已經氣喘吁吁了,特別是由於天氣的悶熱,讓人很難一口氣就爬上去,走路的狼狽腔調就可想而知了。國父到底偉大,死後還有那麼多人來瞻仰,整個陵區建設不但雄偉,而且氣勢恢宏。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麼高的地方也有蚊子,被當地的土著蚊子咬了兩口,回來快兩個星期了,還沒完全消腫。
晚上6點左右趕往湖南路上的南京大排擋吃晚飯,這頓飯堪為我們南京之行的壓軸戲,餐廳內由穿著古樸慈眉善目的老伯伯領位,我們點了一些特色菜,清燉獅子頭由豬肉和蛋青制成,味美可口,入口即化;鄉下白肺濃湯熬得是豬肺和白蘿蔔,味道尤其鮮美,至今還懷念ing,還點了臭豆腐,紅燒鴨拐等,都很好吃。
飯後迅速逃離火爐。總的來說南京還是不錯的,有山水,更多的是人文,歷史的沉澱並未讓南京顯得滄桑,城區還是隨處可見的繁華,南京城市中的梧桐就像上海衡山路上的法國梧桐般高大粗壯。要有說不好,就是6月的天氣熱了點,不適合來南京游玩,還有就是對愛玩山水的朋友們不推薦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