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之行(3)——龍頭岩
離開機場,去的第一站就是龍頭岩。車開到龍頭岩,映入眼簾竟然是一幅宣傳桂林旅游的大廣告畫,讓我們這一行人忍俊不禁,中國的廣告做到韓國來,真是不易啊!“龍頭岩位於濟州市中心的龍潭洞的海邊,它是由漢拿山火山口噴出的熔岩在海上凝結而成,模樣有如龍頭。”這段文字是網上介紹龍頭岩的內容,我整理了一下。我們到達濟州開始天氣就一直不好,在下雨,因為這個季節正趕上濟州島的雨季。拍出來照片的效果遠比不上晴天。即使這樣,也還是覺得很舒服,不僅是景色,更是覺得濟州的氣候讓人神清氣爽。話不多說,看PP吧!

(龍頭岩)
在這片石灘上,還有一個吃海鮮的小攤,用大大的塑料盆倒扣過來當桌子板凳,還有韓國人在小攤的大篷裡吃海鮮,我拍了他們賣的海鮮,有活的海參、烏賊、海螺還有一個鮑魚,就是和海螺在一個盆裡的那個黑乎乎的家伙。不過我們沒有去品嘗這個,看來他們是生吃這些的。

(海鮮小吃攤)
龍頭岩其實也很普通,沒有網上宣傳照片上看著那麼好看。只不過是一個有點像龍頭的火山石。不過濟州島就那麼大,這也算是個小景點,又不收門票,看看也別有點味道。
下面的圖片,是龍頭岩附近的石翁像,准確點說,它的身份有點像中國的門神,在濟州的一些路口,門口隨處可見,就連賓館電梯的門上也有它的像。很有濟州特色的,導游說它類似中國土地公,放在門口等地方,是避邪的。對了,它還有個名字,叫多爾哈魯邦。它們都是一對對出現的,一個左手在上,一個右手在上。
哈魯邦的形像被做成各種工藝紀念品,很受歡迎。不過價格也不便宜。一對小小的用火山石雕的哈魯邦,要賣到2000韓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0元。不過每個地方的價格都不太一樣,最好不要過早下手買東西,看看再說。

(多爾哈魯邦)
海女也是濟州的特色。現在仍然也會看到海女在海裡撈海產,他們不帶氧氣瓶,可以潛在水下5分鐘,隨身帶是只是一個裝海產的大籠子,他們上來換氣的時候,可能嘴裡含著什麼,會發出口哨般的呼吸聲。這個石像不像海女,倒像美人魚,可能是像征海女在海裡如魚一般吧!不過這只是我的理解。一位韓國的大叔,一定要給海女打雨傘,然後合影,看著覺得大叔很可愛,就拍了下來。

(和海女照相的韓國大叔)
濟州盛產桔子,而且有很多桔子的副產品。下面這個類似於橙子的東西,因其長得像濟州島中央著名的漢拿山,故而得名“漢拿峰”,這一盒漢拿峰,不過五、六個,價值可是不菲,要10000韓元哦,折合人民幣,大概要100元。不過味道真的不錯,相當好吃。另外還有一種類似我們這邊的沙糖桔之類的小桔子,價格比漢拿峰還貴,主要現在不是產桔子的季節,都是大棚種的,所以貴,不過貴得很值哦,因為不是一般的甜。我們都嘗了,不過沒有舍得買。

(漢拿峰)
龍頭岩其實離我們住的東方大酒店很近,步行過來也用不了幾分鐘。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去賓館,把行李都放在中巴車上,繼續游玩。
接下來,去的地方就是狹才海濱浴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