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6-232006-6-29瀘沽湖
旅行社得司機果然與眾不同,我們八點半出發,中途停車3次,吃飯一小時,下午三點不到就到瀘沽湖了。這裡天黑得晚,於是下午我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游玩整個瀘沽湖。
司機是個中年人,一身摩挲人打扮,但口音是純正的普通話。一路上遇車超車,身手不凡,絕對比得上藤原拓海。他說麗瀘公路全長273公裡,彎道691個,所以很講究司機的技術,我們聽了,一額汗。
瀘沽湖真是漂亮!有一種脫俗的美。那湖水,又清又藍,豬槽船、垂楊柳、摩挲民居以及身著傳統服裝的摩挲人,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裡的民居多是臨湖而建,推窗可見湛藍的湖水,頭頂靜謐的星空,伴著湖水拍岸的聲音入睡,舒暢。
除了美景之外,瀘沽湖以它獨特的民族風情吸引了中外游客。那個神秘的女兒國,有著許多與我們現代社會不同的地方。
摩挲人至今依然是母系社會。一個大家庭裡都是同一血脈的人居住在一起。祖母親是至高無上的,而舅舅則負責管教禮儀。即使是固定的走婚情侶,白天男女雙方依然回自己家干活,只是晚上才在一起生活。
摩挲人實行走婚制度。每個摩挲人13歲視為成年,擁有走婚的權利。到了這個歲數,每個摩挲姑娘都會擁有一間花房,是單獨住的。晚上,他的伴侶也叫阿柱,就會來到花房與他一起生活。順便說一句,花房都是在二樓的,一般都有兩扇窗戶,一扇上鎖,一扇虛掩。她的阿柱通常都是爬上二樓,然後從窗戶爬進姑娘的屋子。在這之前,阿柱首先得經受姑娘家看門狗的考驗,還得對暗號,整個過程跟我們以前地下黨的工作差不多。如果誰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不了任務,是會被視為恥辱的。
摩挲人原來自稱“摩西”,摩挲的稱呼是後來起的,諧音於他們的走婚制度。“天黑摸進去,天亮之前縮出來”。為什麼一定要天黑才能進去呢?這與他們是母系社會有關。那為什麼有一定要天亮之前出來呢?這是因為這是個“舅掌禮儀母掌權”的習慣。舅舅也要參與走婚,如果天亮了,走婚的舅舅已經回來了,而晚輩的侄女還沒起床,那麼就會被視為沒家教。所以,如果實在是睡晚了,姑娘會干脆把阿柱鎖在屋裡,等到天黑了,再放他出去。
怎麼樣判斷一個姑娘是否走過婚?很簡單。如果她頭飾上的花朵是戴在額頭正中的,那麼她是沒走過婚的。反之的話,花朵是斜帶在頭上的。我們那天鍋莊舞是仔細看了一下,全是斜帶鮮花的,包括了幾個樣子很單純的小姑娘。後來再問導游,這裡13歲就可以走婚了,暈!
來到瀘沽湖不得不說的一個人是楊二車那姆。那個十二歲就離家出走的壯族姑娘,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走出女兒國》,把這裡的風情介紹給世界。雖然她不是摩挲人,但是為了表揚她對瀘沽湖的貢獻,當地把一處小島送給她,然後她在上面建了一幢房子,經常回來看看。去年我同事來時還是免費的,今年門票是25元。細算一下,這女人今年該40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