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金三角(五)

作者: 李熙

導讀走進金三角(二) ——英國塔 5月4日早上,我們向本次深入金三角的最縱深的地方英國塔駛去。 英國塔,是英國人在金三角撒下第一把罌粟種子的地方。當年,為掠奪各國,特別是中國的財富,英國把罌粟種子引入到了其殖民地緬甸栽種成功,從此,源源不斷的毒品被運到了中國,終於釀成後來的林則徐為了拯救國人的虎門銷煙,引發了鴉片戰爭,最後,以腐敗的清朝統治 ...

走進金三角(二)

——英國塔

5月4日早上,我們向本次深入金三角的最縱深的地方英國塔駛去。

英國塔,是英國人在金三角撒下第一把罌粟種子的地方。當年,為掠奪各國,特別是中國的財富,英國把罌粟種子引入到了其殖民地緬甸栽種成功,從此,源源不斷的毒品被運到了中國,終於釀成後來的林則徐為了拯救國人的虎門銷煙,引發了鴉片戰爭,最後,以腐敗的清朝統治者與英國簽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打開了入侵中國的大門。

英國塔,是殖民地的像征,是毒品的源頭。

一路上想著那些屈辱的歷史,我心裡不是滋味,但好在今天,我們已經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羊羔,殖民者已經成為歷史,那些殘址只是記載著殖民者的罪惡的見證,也是提醒我們,勿忘國恥的警示。

越野車在緬甸的山路上行進,沿途,看見有很多裝著粗大原木的車輛,緬甸是個森林茂密的國家,但像這樣砍伐,我擔心會重走中國的老路。

一個小時之後,在一個山頂上經過了一個緬甸佤邦邊防軍的檢查站。在停車接受檢查之時候,我們下車去拍照,先是偷拍,後來看見那些士兵對人很友好,就大膽地拍他們。看他們不制止,膽子就大了,就上去與邀請他們一起拍,先是女的上去,後來男的也趁機跟著上去,再後來,膽子越來越大,還是先由女的上去要求把他們的槍借來,拿著照相,再是男的跟著。在拍持槍照時,那些女的手忙腳亂,軍人們也只是提醒,不要把手指搭上扳機,因為子彈上了堂的!

也許是因為我們有緬甸方的官員陪同吧,但看著那些憨厚的士兵,真的與我們這邊嚴肅的士兵風格不一樣。這也說明那邊民風的純樸和法治的概念差。

過了檢查站,又行駛了一陣,我們終於到了英國塔。

那是在一片開闊地的山坡上的一片古塔林建築,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不知道是為了紀念還是炫耀,英國人當年在那裡建了這個塔,今天正好成了歷史的見證。

那確實是一個很美麗的塔,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還是那麼亭亭玉立。但就如同它周圍曾經盛開的罌粟花,那美麗是有毒的!那是亞洲毒品的源頭,是罪惡的衍生地!

在英國塔周圍的開闊地上,我們的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荒蕪的土地,導游小姐說,那些地方在以前都種滿了罌粟,2005年瓦邦開始禁毒,就沒有再栽種了。想起一路上我們也看見了很多這樣的荒著的土地,當時是覺得很奇怪,這下找到答案了。

由於去金三角旅游的人極少,緬甸佤邦基本上沒有納入管理的旅游景點,像英國塔這樣重要的景地,也只是由幾個憎人住在那裡守護。

在去一個溶洞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個佤族村寨,看見那裡的緬甸人民非常貧困,雖然他們曾經就是栽種罌粟的人們,但他們並沒有富裕起來,是那些加工制造和走私毒品的人富了。

我們一群人湧進村寨,引來他們好奇的圍觀,我們趁機拍照,他們不知道躲閃,只是好奇地睜著大眼睛。是那片土地封閉得太久了,我們對他們來說是一群新奇的不速之客,他們對我們來說,同樣新奇。

由於當時我准備送給他們的舊衣服放在車的後備箱裡,不好拿,我就沒有送什麼東西給他們(我們怕把風氣興壞了,不主張給錢),我當時是很想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送給一個抱孩子的婦女的(我拍了她好幾張照片,她都很友好地看著我),但猶豫了一下終於沒有行動,司機說回來時候送,後來回來時司機忘了停車,我也沒注意,就過了,我非常懊悔,把衣服扔到了車外,我想:就把它留在這片土地上吧!

(待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