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青城山

作者: 韭婁

導讀點評青城山人說青城天下幽,我就是衝著它的“幽”字去的,本來在76年和04年均有一次在去過都江堰之後順帶就去青城山的機會,但是都未遂人意,這次就志在必得了。我這次上的是青城的後山,因為聽說前山以廟為主,後山以風景為主,廟我已看得太多了,所以這回一路下來老藏的佛寺廟宇我一概不進,只在外面拍建築。後山確實可以形容為一個秀字,那麼豐富的植被,那 ...

點評青城山人說青城天下幽,我就是衝著它的“幽”字去的,本來在76年和04年均有一次在去過都江堰之後順帶就去青城山的機會,但是都未遂人意,這次就志在必得了。我這次上的是青城的後山,因為聽說前山以廟為主,後山以風景為主,廟我已看得太多了,所以這回一路下來老藏的佛寺廟宇我一概不進,只在外面拍建築。後山確實可以形容為一個秀字,那麼豐富的植被,那麼多千回百轉的溪水,上面纏了那麼多古藤,又有仿古的石橋和用樹木樹皮搭建的小亭,走在山裡,清靜涼爽,確實包含了一些幽,但我覺得還不足夠,在我印像中,如果要想堪稱天下幽,至少山上應該有很多古樹和古廟,並有些許的文人墨跡。古廟我沒去前山沒有發言權,但青城後山的植物幾乎都是天然次生林,沒有幾株上過百年的,當然進山門前有好幾株白果樹很值得稱道,可要達到幽深幽靜幽遠,恐怕這山上的樹木再得長上幾百年,那時候成了仙的我再去瀏覽。我很喜歡這後山中的涼亭,沒走幾百步就能遇上一個,全部取自天然,甚至它的連接就是取自山中的古藤來纏繞固定的,古樸簡單,即貼合本真又解人意,逢到人走累了就出現在你的眼前請你小憩,完全是以民為本的設計。但亭中的垃圾箱設計粗陋,有的只是一個破爛編織袋綁著,有些剎風景。這次從川藏高原走下來,一路看慣了那些別有特色的藏式民居,回到川西平原再見到毫無特色的漢人農家屋感到特別不舒服,你蜀人的靈秀之氣哪兒去了?巴山蜀水不是出了那麼多文人騷客嗎,怎麼蓋的房子灰頭土臉,遠不如老藏?只有到了青城山,才又看到了古鎮(管它真的假的),使人產生了一些連想,把舊時讀的一些川人的小說才又一一回味起來。再說青城山令我最不滿的還是那些比涼亭出現頻率更高的煎烤小攤,本來人們上山是為了尋幽靜,愛空氣好,來天然氧吧吸氧來的,可一路上來只聞到陣陣油煙味,這煎餅攤子裡有煎土豆煎面餅還有腊肉串和香腸串,本意是讓人們在山中肚子餓時抵點吃食,可卻屢屢敗壞了人們游山的胃口,我對擺小攤的老公公婆婆沒有一點怨恨,每每看到在城市裡他們被城管的圍追堵截總覺得這些迫於生活的老百姓很值得同情,人家賺點兒錢過日子不容易,可旅游管理部門能不能讓他們賣點兒別的,不要讓他們在山中煎烤污染環境呢,畢竟青城山只有一個,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啊,在山裡邊爬山邊這樣想著不由又胡諂了一首打油詩:幽幽青城山,處處聞油煙。土豆烤的黃,煎餅攤的圓。空氣受污染,游人不歡顏。青城山——現在作為四川人特別是老年人旅游休閑避暑的勝地已越來越為人知曉,而且它還尚未沾染上貴族氣,至少在今天,依然是川人普羅大眾的天堂,這是青城山最難得可貴的一點。祈福青城山。

想看青城後山照請上我的相冊點擊http://photo.***/photos/xiaoweil77/瀏覽

還有我的旅行及雜談博客http://***/u/1196500342



(當晚住宿農家別墅,第二天一早去青城後山的路上)

(晨霧中的青城)



(古建)



(古鎮)



(老人樂園)



(幽)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