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總比西湖瘦——揚州攻略(精裝版)

作者: 由來一夢

導讀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揚州城有沒有人分擔你的憂和愁?——吳滌清·《煙花三月》 思念總比西湖瘦 ——1000元揚州、鎮江三日游完全攻略[北京版]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歌聲悠悠裡,三月江南的影子又忽隱忽現。 長假的最後一天,北京刮起了六級的大風,坐在後海邊上的酒吧裡 ...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揚州城有沒有人分擔你的憂和愁?——吳滌清·《煙花三月》

思念總比西湖瘦

——1000元揚州、鎮江三日游完全攻略[北京版]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歌聲悠悠裡,三月江南的影子又忽隱忽現。

長假的最後一天,北京刮起了六級的大風,坐在後海邊上的酒吧裡,望著湖面上卷起的波浪,很難相信,自己前兩天還在斜風細雨的揚州小巷裡徘徊,還在長江的渡輪上流連,細數著數碼相機中一張張親手拍回來的照片,突然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真的到過揚州了嗎?

詩人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其實讀完這篇攻略,只要你兜裡有了1000塊的銀子,便可以放心大膽地從京城翩然而往,去那向往已久的夢中江南了……

第一天:

北京火車站——揚州火車站——綠楊旅社——天寧寺——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遺址——史公祠


夕發朝至的Z29次列車,在早上8點多的時候,帶我到達了揚州站。還沒來得及買張揚州地圖,便一眼看到了停在廣場上的26路公交車,先上去再說吧,投了2塊錢的幣,登車。

車子快速地行駛著,一個愈來愈美麗的揚州呈現在我的眼前。大約40分鐘,車子到了世紀聯華,下車。准備找我已經預定好的綠楊旅社。其實在世紀聯華車站的對面,就有一家賓館叫做珍園,珍園本身就是揚州的市級保護文物,門口有幅廣告:特價標間110元!應該說,兩個人游揚的話,住在這裡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不過就我一個人而言,110大元還是很貴滴,還是繼續找我的綠楊旅社吧……

一直向前走,走到第一個十字路口,右拐,便來到了揚州的一條老街,有點像北京的新街口或大柵欄,兩旁店鋪林立,但都很小,一直沿著這條街走上五分鐘,其中路過大麒麟閣(揚州最有名的點心鋪)和富春茶社的路口,右手邊會有一條不起眼的巷子,不經意會錯過喲,不過巷口有個廣告牌子:綠楊旅社!進小巷走個1分鐘,就看到了一座三層樓的建築,這就是江蘇省的省級保護文物——建於清末民初的綠楊旅社。

綠楊旅社號稱二十年代揚州的國際飯店,那時候的達官貴人、文化名流游揚之時都必下榻於此。一進大門,果然很有氣勢,二十年老上海的味道撲面而來。

把行李安排好,便躍躍欲試准備開始第一天的行程。出門叫了一輛三輪車,5塊錢把我送到了天寧寺的門口。天寧寺是現在揚州博物館的所在地,第一次游揚先到這裡,可以對揚州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進山門並不收費,第一進院落裡是一個古玩市場,到處都是擺攤兒的,有點像北京的報國寺。有眼力的,您可以試試身手,說不定就能淘換出哪家姑娘洞房時所穿的肚兜,哪家老太爺臨終前用的尿壺呢……

進大殿,門票是12塊錢,裡面就是揚州博物館。我覺得,第一次來揚州就陰錯陽差地到了天寧寺,還真是來對了,先對揚州來一個系統的認識。裡面的展品很豐富,歷朝歷代的揚州風物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據說這還只是揚州博物館館藏的一小部分,揚州真不愧是人傑地靈啊。天寧寺最後一進院落的偏殿,還藏著一位大腕,這裡就是馬可波羅紀念館。原來這位菠蘿大哥還在揚州做過官呢……

出了天寧寺,沿著護城河一直往前走,不遠就是御碼頭,據說乾隆當年乘船游瘦西湖就是從這裡出發的,現在這裡仍然是畫舫如織,成了揚州一條很火的水上游線路。再往前走,就是百年老店冶春茶社,正是午飯時間,近來出去的食客絡繹不絕。摸摸自己的肚子,竟然沒有一絲餓意,那就過冶春而不入,繼續前進吧。

沿護城河走了兩站地,就來到了瘦西湖的南大門。瘦西湖的門票單買是50元,還有一種是聯票,包括瘦西湖盆景園、瘦西湖風景區、何園、個園四個景點,總計100元,可以省10元。反正何園、個圓也一定要去的,便買了聯票,首先進入的是盆景園,這裡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瘦西湖風景區,也可以說是游瘦西湖的一個熱身和前奏吧,不過園林花草也是相當精致的,不妨稍做流連,但也不必耗費太多時間。

從盆景園北門出,走200米,過大虹橋,這才來到了揚州第一名勝——瘦西湖風景區。

隨著人流進了瘦西湖,正盤算著如何個游法,就看見岸邊有船娘在招攬客人,忙湊上去詢問價格,回答是每人20元,湊夠15個人就走。不一會就湊夠了人數,開船!船娘並不是揚州姑娘,而是從揚州附近的農村雇來的,穿著一身藍染布的碎花衣褲,搖起槳來,一拉一放,別有一般風韻。拿起相機給她照相,大大方方之余又不免含笑自嘲:“我有什麼好照的,又不是揚州美女……”

每到一處,她便為我們講起景點的來歷和典故,釣魚台、小金山、白塔、五亭橋、熙春台……船不知不覺就到了二十四橋,我們道了別,下船上岸。

總以為過二十四橋的時候,會撫遍欄杆激動得不行……結果我走在眼前的這座橋上,竟然毫無感覺,被後面的游人擁著就走了下去。不想再回去徘徊了,什麼“月明橋上看神仙”,什麼“玉人何處教吹簫”,那唐詩宋詞裡的明月和美人也只能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去追尋了……

沿著瘦西湖向北走,游人漸少,腳下的路也不大好走。抬頭就能看到大明寺裡的棲靈塔,不由遠遠地就從心底頂禮膜拜起來。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水,是瘦西湖,山,是觀音山。出了瘦西湖的北大門,拾階而上,便到了大明寺的山門,門票30元。大明寺是絕對值得一游的地方,平山堂、歐陽修祠、鑒真紀念館、天下第五泉,棲靈塔……登棲靈塔要另收門票5元,但我覺得物有所值。棲靈塔原建於隋煬帝時期,毀於唐會昌三年,李白、劉禹錫、白居易等大文豪,都曾登塔賦詩。這座塔共有九層,但我登起來感覺好像有十多層似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塔頂遠眺,可以將瘦西湖一覽無余,天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整個揚州城。

游大明寺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出來之後,沿著山路往東走,便到了唐城遺址,門票15元。唐城遺址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都是隋唐時期的舊址,是懷古的好場所。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登上古城樓,側望棲靈塔,遙聽大明寺的鐘聲,一股霧一般的惆悵驀地湧上心頭……

4點多鐘了,決定返回城裡,在大明寺山下坐游1路公交車,票價1元。這趟車幾乎經過了揚州所有的旅游景點,非常方便。

坐上車,看表已經5點鐘了,也不知道史公祠幾點關門,突然很想去,便在這一站下了車。史公祠很不起眼,坐落在護城河畔,也是一座園林,因裡面有史可法的衣冠塚而得名。由於快關門了,園內只有寥寥幾個游人,不同於瘦西湖的游人如織,不同於大明寺的香火繚繞,這安靜的小園給了我另一種觸動。

“千朵梅花滿池水,一彎明月半亭風”誰能體會到,在這詩情畫意的柔美之中竟還埋葬著史可法以及當年揚州人的那一腔熱血和一身傲骨!不知這座城市裡的人還會不會想起當年的“揚州十日”?想起前輩們的滿懷忠義?我想大概不會了,有人說:不要提“揚州十日”,不要提“嘉定三屠”,就是幾十年前的“南京大屠殺”恐怕也沒多少人記的起了……想想這話,多悲涼啊。

園子雖小,但值得靜下心來慢慢品位。廣陵琴社的舊址也在這裡,夕陽時分,從裡面傳出《陽關三疊》的琴聲,錚錚然讓心也變得愴然起來……

出了史公祠將近6點了,一天都沒有吃飯,肚子開始抗議。不遠處的護城河邊便是冶春茶社。進去點了一份細點9道外加一杯碧螺春,19元。都說揚州點心美味,在我嘗來,這九樣細點中,也只有兩三樣堪稱絕美,其他的也不過如此。而且品相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本來還想拍照呢,後來一看跟俺老娘包的包子也差不多嘛。當然,人的口味不同,像我這樣的俗人,吃什麼美食也是牛嚼牡丹。不管怎樣,來揚州,富春和冶春還是一定要去嘗嘗的!

酒足飯飽出了大門,天已經黑了下來。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從這裡步行回旅館。剛剛第一天到揚州,剛剛才買了一份地圖,天還黑了,我也不知道我當時吃錯了什麼藥,反正就真的順著大街走下去了。後來等回到家和老爸聊起這事,他說我這是受了他的遺傳因素,想當年老爸去上海和南京玩的時候,也從來是腿兒著來腿兒著去的。老爸說:兒子,這才叫旅行!

揚州的主要街道從地圖上看,還是很好認的,而且揚州城也不大,我心裡也打定了如果迷路就打車回旅館的主意,所以一路走一路逛,也很愜意,當然,天晚了,天生膽小的我就沒敢穿小巷,一直順著大路走,大概花了一個半小時,走回了綠楊旅社。

第二天:

揚州汽車站——鎮江汽車站——金山——北固山——焦山——揚州汽車站


晚上睡的很晚,早上起得很早。

今天的目的地是鎮江,行程是金山——北固山——焦山

揚州與鎮江,從那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便可得知,兩地只隔一條長江,一在江之北,一在江之南,以前往返兩地都要做渡輪,如今橫跨長江的潤揚大橋去年五一前剛剛落成通車,使兩地往來更加方便。

早上起來,在綠楊旅社坐8路公交到汽車西站,在那裡換乘去鎮江的長途車。票價14元。去鎮江的車差不多5分鐘一趟,人滿了就走。一路上風景不錯,還可以看到長江。

大約45分鐘,就到了鎮江汽車站。坐上2路汽車,去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金山。金山實在太有名了,白素貞水漫金山寺,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她們的故事在今天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金山公園門票45元,包括江天禪寺(金山寺)和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但是在金山寺的半山腰,又有一處關卡,要再花7塊錢,才可以繼續往山上走,可以去看看法海洞,可以登到山頂,看到康熙爺親提的“江天一覽”的御碑。

從金山寺到天下第一泉還有一段距離,需要花15塊錢坐船過去。但當時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突然響起了雷聲,就要下雨了,我便決定不去了。當時覺得這個選擇是合情合理的,但此時寫攻略的我卻是抱憾不已,建議到鎮江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天下第一泉,品一品天下第一泉泡出的茶是個什麼滋味。另外在中泠泉旁邊還有個芙蓉樓,也非常值得一去。不要說你沒聽說過芙蓉樓哦,1300年前,曾有一位詩人在這裡送友遠游,感慨抒懷,留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名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沒錯,就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我的這次金山之行,實在有些來去匆匆的感覺。主要是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被人流擁著走,根本無法停下來流連一番。參觀法海洞的時候,洞外竟然排起了隊,不僅很長,而且很粗。傳說法海洞一頭在鎮江的金山寺,另一頭則通往杭州的西湖,結果摩肩接踵地進去才走了十米二十米便到了頭,讓人掃興致至。

如果在鎮江,你打輛出租車,問司機鎮江的三山之中哪一處可以忽略不去的?那多半司機給出的答案是北固山。我不知道為什麼在鎮江人眼裡,北固山這麼不值一提,但是對我而言卻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北固山北靠長江,僅僅有58米高。這在很多人眼中幾乎不屑稱之為山,然而就在這高不足60米,長不到300米的山麓間,卻無聲無息地藏著一段段讓人不得不仰慕的歷史流年。如果事先沒有做足功課的話,閑走在北固山上,一個接一個的驚嘆將會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你面前……

北固山門票32元,是一張很漂亮的明信片,很有收藏意義。從金山公園可以乘8路汽車到此,在甘露寺站下車。提到甘露寺,喜歡京劇的朋友耳邊一定響起了“勸千歲殺字休出口……”的唱段,西皮流水之間,把我們拉回到了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一段《龍鳳呈祥》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而拉開大幕之後的舞台,正是這號稱“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上……

漫步在北固山上的東吳古道,剛才淅淅瀝瀝的雨也漸漸停了,泥土清香,行人稀少,倒真是一個訪古探幽的好地方。經過了清暉亭和北宋的鐵塔之後,沿回廊拾階而上,就到了甘露寺的寺門。甘露寺的建築風格與其他寺院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他看上去不像個寺廟,倒像一處有錢人家的大宅門。院落縱橫,但非常的寧靜,庭院當中,幾棵百年的桂樹,默默佇立著,風兒一吹葉子沙沙地搖曳,仿佛是向我們訴說著若干年前發生在這裡的點滴往事。廳堂內,布置著栩栩如生的蠟像,真人一般大小,演繹著當年的那段故事。廳內只有我一個人和這班蠟像,我輕輕關上了廳門,那軸不知什麼年代的木門發出咯吱吱的聲音,我在昏暗的堂中踱著,雨後的陽光從鏤空的窗子中漏了進來,將我的影子打在地上,漸漸拉長。驀地一回頭,再看那院中婆娑的老桂樹,看那長滿了青苔的青石板,看那飽經風雨侵蝕的牆磚,竟有了一種恍如隔世,不知今夕何夕的時空錯亂感。

甘露寺後走不多遠,就到了北固山的最高點,這裡有一座石柱方亭,隨山名叫北固亭,不大,不經意的話,行色匆匆便擦身而過了,但如果你真的錯過了,那可真是一輩子的遺憾。亭子真的不大,容不下幾個人,但站在裡面可以遠眺滾滾長江,一江逝水東流去,不由得也讓我激起了滿懷豪情。所以這次回來後,我有了一個結論:揚州,是適合兩個人,尤其是情侶去的,因為那裡溫柔,嫵媚,一個人形單影孤地游走,未免落寞;而鎮江,則適合一個人來,走在鎮江三山之上,探千年古跡,望大江東去,一定讓你無限感慨!

大約九百年前,就有一位壯志難酬的將軍,佩劍登亭,佇立良久而潸然淚下,大筆揮毫,一氣寫下兩首名垂千古的詞篇:“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讀到這,也許你已經知道了,是的,他就是辛棄疾。

從北固亭往西走上五十步,你的左手邊會出現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它和眾多的江南樓閣一樣,古香古色卻又普普通通,誰又能想到這就是號稱“萬裡長江三大名樓”之一的多景樓!另兩座樓分別是黃鶴樓和岳陽樓。古往今來,吟詠多景樓的詩詞層出不窮,我最欣賞的就是陳亮的那首“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的《念奴嬌》,可我沒想到會在這裡和它不期而遇。

飛檐畫棟的多景樓建於唐朝,而匾額“天下江山第一樓”是宋朝大書法家米芾所提。歐陽修、蘇東坡、辛棄疾、陸游等大文豪都先後登樓賞景,留下詩篇。登上多景樓的二層,頓覺眼前一亮,分明一幅萬裡長江圖,心下才明白這長江三大名樓的名聲果然是名不虛傳。扶欄遠眺,要比在北固亭上望得更遠。“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境界一下子從詩中活生生跳到了我的眼前!

游北固山大概用了兩個小時,看看表才兩點多,天時陰時晴的,從甘露寺站乘4路車到焦山公園,只用了大概一刻鐘。

焦山的門票40元,其中包括往返渡輪的費用。因為焦山位於長江之中,所以又有浮玉的美稱。焦山是鎮江三山中最高的了,但也只有七十一米。但不要小瞧了這座山,山上的內容可豐富著呢,最著名的是定慧寺,還有乾隆行宮、焦山古炮台遺址、碑林、萬佛塔等等走到半山腰文昌閣的時候,雨又開始下了起來,剛開始很小,雨中登山還有點愜意,但漸漸地,雨勢越來越大,便只好放棄前面的路程,往山下的渡口走。站在長江渡輪之上,望著霧蒙蒙的江流和山影,突然一種強烈的滄桑感縈繞心頭……

差不多6點鐘回到揚州,雨停了,坐8路汽車回到綠楊旅社,休整了一下,上街准備吃點東西。看到了百年老店菜根香,喜歡這個名字,便上了二樓,點了一個燙干絲,一個蟹粉獅子頭,一份揚州炒飯,共40元,沒吃了,剩下了好多,實在浪費。味道我就不評價了,反正那個燙干絲在網上被評得神乎其神,但吃起來就和北京的豆腐絲一個味兒……

酒足飯飽,溜達在揚州街頭,觀風景,看美女,這才叫享受生活。又下起了毛毛雨,但真應了那句詩: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揚州的街頭燈火輝煌,上空突然放起了煙花,燦爛地綻放中,突然想到明天就是在揚州的最後一天了,不由得有些黯然神傷……

第三天:

何園——個園——東關古渡——小秦淮河——瓊花觀——揚州火車站——北京火車站

在揚州的最後一天,起得特別早,似乎格外珍惜在揚州的每一分鐘起來。刷牙洗臉又洗了頭,便咚咚咚地走下樓去,站在旅店門前,發現地上依舊是濕漉漉的,看來昨晚的那場小雨一直下到了入夜。巷子裡沒有詩中描述的那樣傳出杏花的叫賣聲,但看到從院門走出的提著夜壺的睡眼惺忪中年男人,以及從巷口顫顫巍巍走進提著新鮮蔬菜的老婆婆,卻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揚州平民的生活,這何嘗不是一種詩意呢?

重新上樓,整理了一下行李,依依不舍地退掉了359號房間,把行李寄存在前台,准備開始這最後一天的揚州行程。國慶路上的人很少,現在也只有7點多鐘,大多的揚州人都還在睡夢之中。只有來來往往的三輪車,依舊發出震耳的叮叮當當的聲響。第一天來的時候,對滿街的這種聲音還很不適應,到臨走的這一天,卻有些留戀了。

叫了一輛三輪車,花5元把我送到了何園門口。何園又叫寄嘯山莊,位於揚州老城的南邊,與城北那些相對集中的景點遙遙相對,似乎真的在展示著自己孤傲的性情。我大概是今天的第一位游客吧,這座偌大的建於光緒年間的名園似乎在為我一個人開放著。

一夜春雨,把園子渲染了一層潮濕,更別具了一番韻味。雖然在北京的時候,也曾去過北海、頤和園、圓明園很多次,但我對園林建築的學問實在是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影響我去審視這個園子的美麗。

何園最精華的部分應該是有“世界最早的立交橋”之稱的串樓,上上下下,來來回回的幾百米,曲折回旋地將園中的主要建築連接起來,讓我走得眼花繚亂。至於說這串樓是何等玄妙,恐怕還得你親自樓上樓下地走上一趟才能領略。

何園,顧名思義,他的主人姓何,據說還曾在清朝時做過駐法國領事館的職務,所以他們家的後院,也就是家眷所住的地方,建得大氣、莊重而又帶些西洋氣息。這裡的擺設大多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我被二樓一間小姐的繡房吸引住了,西洋的床塌,精致的座墩,一塵不染的試衣鏡,衣架上掛著一件淡藍色的旗袍,牆上的西洋水粉自畫像栩栩如生,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們,主人並沒有離開多久,仿佛隨時都可能回來似的。從導游口中得知,這位小姐名叫何祚嫻(音),十幾歲時離開這裡,現在定居在上海,已有90多歲的高齡,幾年前還曾回到何園故地重游,只是不知是否像李清照詞中所描述的那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在何園逛了一個多小時,其中包括石濤大師人間孤本的片石山房,在那裡我見到了一扇名副其實的月亮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出了何園,只有九點鐘,坐上游1路,一會兒的工夫就到了揚州的另一個名園——個園。個園與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以及承德的避暑山莊,並稱中國的四大名園,自然有她勝人的地方。首先說就是進門來一眼望不盡的這一園竹子,來揚州之前,也自詡為一個愛竹之人,到了個園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夜郎自大了。這裡竟然有那麼多種叫不上名字的竹子,姿態各異地蔥郁著,真是不辱了800多年前姜白石留下的那一句“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名聲。

穿過這一片竹林,就到了個園的後宅,也就是園主人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用“庭院深深深幾許”來感嘆是一點不為過的。狹長的夾道,緊湊的院落,左、中、右三路走得我是目不暇接。我感覺個園後宅的建築,體現了中國人一貫的生活與審美理念,那就是:含蓄與深不可測……

個園最精彩的四季假山,我實在是無法用文字將它描寫出來,因為這本身就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只有你親自來了,看了,才會有一種發自心底湧出的領悟和贊嘆。這種境界也只有我們中國人,我們這些打小在幾千年文化底蘊的浸泡中長大的中國人才會理解罷。

來園子的人越來越多,小園變得嘈雜起來,也少了幾分本來的味道。我急匆匆逆著人流逃出了大門,看看表,還不到11點。離這不遠,還有另外一處很有名的私家庭園叫汪氏小苑,不過我已經無心去看了。我記得在網上有位網友曾告之,在關東古渡旁的運河上,有一家銀座茶樓,松子燒賣非常好吃,我步行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了關東古渡,運河上確實有一條畫舫樣式的建築,不過卻已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揚,看來是關門大吉多時了。

我飢腸轆轆地坐在新建的“關東古渡”的牌坊下,望著運河裡來來往往的船只川流不息。相傳眼前的這條運河是當年隋煬帝為了下揚州觀瓊花而勞民傷財修建的,但時至今日,這條運河仍然發揮著航運的作用,默默無言地承受著揚州的幾度興衰,客觀地講,它確實給揚州城帶來了繁榮與輝煌。

後來隋煬帝在江都這個地方被自己的部下宇文化及所殺,而江都,現在正是揚州管轄之內的一個市,大度的揚州人將這位亡國之君默默地埋在了這裡,並立下碑陵讓後人憑吊。這次由於時間太匆忙,也未來得及去看一看,實在有些遺憾。歷史上對隋煬帝楊廣的評價頗多非議,說他好大喜功,說他殘征暴斂,說他驕橫奢侈,說他色狂淫亂,不管外人怎麼說,我覺得至少揚州人是不應該將他全盤否定的。

揚州有一條穿過老城區的河,叫做小秦淮。中午時分,我一個人閑走於此,無聲無息。河面不寬,兩岸盡是些殘牆灰瓦的房子,有些破落,有些寒酸。走進這裡,與剛才走在繁華的大街上相比,就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以往在讀揚州的詩詞裡,讀到的都是繁華與排場,但是在這裡沒有達官顯貴,沒有富豪鹽商,都是些尋常百姓家。我卻異常地喜歡上了這裡,楊柳飄飄下玩泥巴的小囡,坐在竹椅上曬太陽的老人,這裡的每一扇門都是開著的,仿佛隨時都可以進去討碗水喝……走著走著,突然覺得,住在這裡的人們會不會比那些住在何園、個園裡的人更幸福呢?

在揚州的時間只剩下幾個小時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一趟瓊花觀。瓊花觀算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這裡曾有一株相當名貴的瓊花,曾有人做詩評之:“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歐陽修在揚州為官時,還專門為此修了一座無雙亭,這都被傳為了一段佳話。無奈名花如同紅顏一般多薄命,這株瓊花在元朝時就枯死了,使我們今天已無法一睹她的芳顏。

我坐在瓊花觀的亭子裡,細細梳理起這幾日在揚州的心情來。兩點半的陽光灑在瓊花台上,灑在落了一地的瓊花花瓣上,也灑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竟懶懶地不想起身,那一刻,我多希望是永恆……

三點多鐘,回到綠楊取了行李,然後又買了些牛皮糖一類的特產,就坐上26路奔了火車站。候車時間還長,我便買了《揚子晚報》、《揚州晚報》和《現代快報》來消磨時光,我仍清晰地記得上面寫著:我市今夜還有雷陣雨,東南風3—4級,氣溫17—25度。空氣污染指數74—94,空氣質量良。

就這樣,我走了,帶著揚州的雲彩,帶著揚州的細雨,帶著揚州一地的落花,帶著揚州滿腹的詩情畫意。就這樣,我走了……

[全文完]

寫在後面:

本來五一的時候是想去南京的,畢竟那是我喜歡也是最渴望去的一座城市,但就因為那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我改變了行程,卻也讓我見識了另一片美麗。

從揚州和鎮江回來已經有兩個月了,這篇游記斷斷續續寫了這麼長時間,也可見我的懶散了。本來只想記一本流水帳的,誰知道會越寫越長,竟成了一篇萬言書。不過話又轉回來,像揚州這麼精致的城市,又豈可寥寥幾筆帶過?

現在還時不時地會想起揚州,想起那片山水與閑適。有好幾次,做夢夢見自己在一條街道上走,這樣的街道也許在每個城市裡都會有,可我卻偏偏肯定,這就是在揚州!每每醒後,一片悵然。

邂逅揚州,就像邂逅了一位戀人。她也許沒有南京那麼大家閨秀,也許沒有上海那樣時尚輕浮,但她小家碧玉,亭亭玉立的樣子,讓我怦然心動。

揚州的地圖我還留著,游覽景點的門票我也留著,甚至在揚州火車站買的那三份報紙,我也還一直珍藏著。每每看到這些,就讓我想起那三日的時光,追憶起那些溫暖與甜蜜。

杜牧在揚州一覺睡了十年,而我只有三天。但這短短的三天和詩人那長長的十年一樣,值得我一輩子珍藏……

最後,寫了一首七言,權當為這麼一篇游記做個結束吧,就像《似水年華》片尾最後一句唱的那樣:你一天的溫柔,讓我有364天可回憶……

《游揚州有感》

邗水揚波三月春,無雙城裡看行雲。

拼得半生福緣盡,換做一日廣陵人。

楊戈2005年7月2日下午完稿於知秋齋

旅行小貼士:

關於交通:

1、北京到揚州目前只有Z29一趟直達車,只有硬臥和軟臥。硬臥281元,軟臥429元。為了達到經濟的願望,也可以買硬座票坐到鎮江的火車,然後很方便轉到揚州。

2、揚州和鎮江之間,已開通城際公交,在兩座城市的主要站點和景點,均有停靠。間隔20分鐘,票價10元。

3、揚州的出租車起步價7元,城內景點10元之內均可到達。有游1路和游2路,幾乎囊括所有景點,票價1元。揚州的三輪車也是一道風景,費用基本是3—5元。

關於住宿:

綠楊旅社歷史悠久,本身就可算為一處景點。但條件相對簡陋,沒有獨立的衛生間。不過費用很便宜,20元至60元不等。預約電話:0514—7341590

關於飲食:

揚州的三丁包、蟹粉獅子頭、大煮干絲,鎮江的肴肉、鍋蓋面不容錯過,正宗的揚州炒飯更要大吃特吃。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是一定要去坐坐的。

關於購物:

鎮江的香醋有200多年歷史,名譽南北。揚州的牛皮糖、醬菜是很好的選擇。揚州剪紙、玉器、竹鏡也很有特色。在瘦西湖東大門,有一個毛絨玩具的市場,那裡的毛絨玩具價格相當便宜,與人齊高的狗狗,如果你有口才,30元就可以拿下。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