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很想出去走走,沒有什麼計劃,也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想走走而已.以前就對古徽州文化很感興趣,干脆就到徽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去走走吧.
我在天涯上認識黃山一個朋友,我和他聯系後,他很熱情的歡迎我去,並介紹我到茶包客棧住宿,並讓我到茶包客棧的主頁www.52chabao.cn上看看.我上去後發現茶包客棧的主人文采真不一般.我很喜歡那種文筆.
經過漫長的旅途,我到了屯溪,開始了我的古徽州尋夢之旅.
在上一個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最富有的人群並不是我們現在的沿海地區,而是徽商和晉商,其中尤以徽商創造的經濟文化業績最為突出。古徽州不僅山川秀麗,文風昌盛,民間習俗也自成一統。
走近徽州,步入那一個個由白牆青瓦、高低錯落的馬頭牆、精美的雕刻和讓人無限遐思的天井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進了夢中的故園,回到過往的淳樸歲月。
黟縣宏村是一個偏僻小村,也許是深藏群山之中、一度遠離現代文明的緣故,這個始建於南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迄今仍然保留著許多古徽州建築。群山如抱、藍天碧水,白牆青瓦,青水窄巷的徽州民居鱗次櫛比,整個古村落就像一幅詩意盎然的中國畫一般。
在宏村,共有兩個湖泊和一條貫穿全村的曲溪,小溪交錯全村潺潺不絕自是風韻異常,但兩湖不僅是宏村風景的點睛之處,更是宏村結構布局的關鍵,村落借兩湖而成牛形,故宏村又有"牛形村"的別稱。
其實,宏村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眾多明清徽州建築和如畫美景,更在於它獨特的牛形村落布局。在宏村轉一圈,聽聽村人的講述,不難發現,山崗宛如"牛頭",前後四座橋梁恰似"牛腿",村中數百幢青瓦白牆明清小樓如同"牛身",清澈溪流形似"牛腸"環繞全村,而兩湖分別是"牛胃"和"牛肚",早起登上附近的山坡,遠望宏村,晨暮中牛村宛若一只臥躺的水牛~
兩湖邊總是不絕實習畫畫的學生,從日起到日落。
美景亦是不絕。
穿行其間,偏好隨意轉彎,轉揀無人的小巷小路。
有時被一只惡狗擋了去路……
也會追著落在白牆上的夕陽,看著它怎麼把滿眼的青瓦白牆都鍍紅~
牛胃是整個村子的中心,而我最喜歡坐在牛胃邊,把腿伸進一池清水,身邊滿是拍照畫畫的學生游人還有洗衣洗菜的村民,惟有我,就這麼坐著看著在水裡晃悠著腳陪水裡的鴨子消磨時光什麼都不做~
宏村村外的街上,有租自行車,雖然是老會掉鏈子的小破車~
但對我這樣愛瞎跑的來說已經足夠了。
盧村,離宏村只8公裡,卻擁有世上最美麗的雕花樓。
整幢小樓宛若放大的工藝品,從窗花到門廊門框甚至樓梯拐角。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美倫美哉的雕花。
行走其間,只是惟恐粗糟如我碰壞了什麼,破壞了什麼,連呼吸都不禁變的輕柔。似乎這樣的闖入也是一種褻瀆。
遙想這小樓的主人,在百年前是因由怎樣的起因,帶著怎樣的心緒去搭建了這樣一幢樓宇。一座在我看來應當端捧在手心好好揣賞的工藝品。
它卻這樣幾百倍的放大了這種精致和美好,又在百年後這樣慷慨的展現給眾人看。也許這主人的心在百年後仍躲在徽州的小巷中看著我們這些愚笨的後人瞠目結舌而暗自竊喜吧。
而這棟小樓也只是安靜的躲在徽州迷人的白牆青瓦,彎曲的小巷裡。在那麼咫尺世界的地方。仍然澄淨的做著那個百年前的美夢……
走進她,只是輕輕的看一眼她睡著時的樣子,但不要叫醒她……
忘記在哪個村子了~
晃晃悠悠去了太多的地方,迷迷糊糊的我已經分辨不清記憶的片段是在哪裡留下的了。
有些東西卻很深刻很直接的留在那裡了!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一直以來只是句當笑話說的話,可當你真正看到時候。
我只是憐憫感傷的想哭。
安徽的小樓裡常常藏著這樣的一棟小樓,它們往往不與主屋相連,小小兩層高的,用高高的圍牆攔著,即使站在二樓遠望,也只能看到圍欄外的花園,圍牆和小樓圍出來的那個小空間,是連著外面世界的唯一大門。
小樓的大門是肯定不能出的,而那道二門,也最好別邁,也許有些小姐會在苦悶無聊時邁出二門去那個小天井看看天上的雲,而更多的只是在陰暗的小樓裡日復一日的做著真正的小姐……
甚至有從未下過樓的……
這在於我實在難以理解難以想像……
當她們終於有一天被帶出這棟小樓的時候,就是被蒙著頭蓋送到一個完全陌生男子世界的時候,完全陌生……
從此開始另一種等待的生活,作為一個徽州女人,等待四季外出的丈夫,等待永無至盡的等待結束的時候……
百年後的我站在她們曾經滿心期待空度年華的地方。
滿心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