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白岩寺

作者: 阿豈

導讀阿豈去登山,到過的寺廟不少。我早就想過,應該選一處介紹給大家的。比較許久,才決定寫白岩山的神廟。因為,它太神奇了。 白岩山位於成都大邑縣西北的重山峻嶺之中。一條三米寬的水泥路彎來彎去的,在山水間艱難的伸向大山深處。到達水泥路的盡頭,下車眺望,白岩險峰高聳雲端。那壁陡的險峰真是白色,像座椅的靠背。兩邊的山梁披著綠蔭,緩緩而圍,像座椅的 ...

阿豈去登山,到過的寺廟不少。我早就想過,應該選一處介紹給大家的。比較許久,才決定寫白岩山的神廟。因為,它太神奇了。

白岩山位於成都大邑縣西北的重山峻嶺之中。一條三米寬的水泥路彎來彎去的,在山水間艱難的伸向大山深處。到達水泥路的盡頭,下車眺望,白岩險峰高聳雲端。那壁陡的險峰真是白色,像座椅的靠背。兩邊的山梁披著綠蔭,緩緩而圍,像座椅的扶手。金碧輝煌的神廟,就穩穩地坐落於這神奇的座椅之中。我覺得神奇,首先是因曾在網上見到這樣的說法: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圓寂前,告訴弟子娑伽:“我入滅後,爾等往震旦(即中國)霧中光明山(即現在大邑境內的霧中山主峰、支派以及相關的峨嵯二峰),山脈發源於昆侖,有七十二峰,為我授繼之處,應嚴密護持,嗣後有聖者來居。”在印度發掘的《伏藏經》記載:“峨嵯二峰居七十二峰之尾,宛如驚龍,首尾相顧,峨嵯峰巒渾厚,氣勢祥和圓滿,為佛陀修行示跡所到之處”。經藏傳佛教各派諸多大德反復印證,地處霧中山峨嵯二峰下的白岩寺便是佛陀修行示跡所到之處。

神奇的白岩寺,有過古老燦爛的歷史。據說,白岩寺由印度高僧伽葉摩騰、竺法蘭二尊者創建於東漢永平十六年,僅僅比洛陽白馬寺晚六年。在路邊的一處處廢墟中,稍一細看,就能見到殘損零落的石碑、香爐、佛像。殘損零落,居然難以抹去石刻的精致!記得去希腊參觀,他們引以自豪並展示給世人的,不也是殘損的石雕嗎?可惜,這些殘損的石雕無人問津。只是同殘缺破損的石板路一起,在日曬雨淋之中繼續破損,不斷述說這裡一千多年前的輝煌早已破滅。

石板路避著險峻的山勢,向上盤旋。密林之中,古木參天,白花競放。那九株同根的千古銀杏,就在大雄寶殿的圍牆外側。石板路在白岩的絕壁下向右一彎,一直繞到白岩峰頂。我們登上去發現,瑩華殿還矗立在山頂的斜坡上。西方的教堂,大抵都修建在城鎮中。而東方之寺院,卻大多修建深山裡。山清水秀的美景靈氣,年年月月與神廟相伴。那山高峰險路遙,又正好考驗著香客的虔誠。

盛夏的一個周末,我們又去攀登白岩,遇見洪水把寺廟前面的道路衝毀了。九十多歲的主持惟印上師頭頂烈日,腳踏泥濘,正在組織搶修。我們的登山隊員都十分感動。仰望那一座座新落成的寶殿,一尊尊還在上色的菩薩,真讓人感慨萬端。我想起惟印上師曾講過的“敗事易,成事難”來了。是呀,任何事物的興衰成敗,並非憑自己主觀願望就完全定得了的。



(神奇的白岩寺,有過古老燦爛的歷史)



(白岩寺由印度高僧伽葉摩騰、竺法蘭二尊者創建,僅僅比洛陽白馬寺晚六年。)



(那九株同根的千古銀杏,就在大雄寶殿的圍牆外)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