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2 108塔和高廟
由於工作關系,我身邊烏泱烏泱都是建築師,我自己的小家庭有兩口人,另一半也是建築師,於是我對建築師的審美日漸疲勞,但並不妨礙我一往情深地喜歡美好的建築。或許外行只是看熱鬧,可如果好的建築只是給專業人士人,那就好比地球上成億的人都看不到《指環王》,所以那根本就是兩回事,本來好的東西就是給大眾看的,大眾往往是最嚴苛的評判。
所以我和VICKY在告別了小胖之後,坐車去看108塔和高廟,它們的意義,在建築,在宗教,在歷史。
108塔在青銅峽市,青銅峽應該屬於吳忠市管轄,而高廟在中衛市。
青銅峽是一個小城市,距離銀川很近,但到了青銅峽,還要轉面包車,才到108塔正門。我們沒有坐船,因為沒有羊皮筏子,我們就失去了漂流黃河的興趣。
我其實很想看108塔,在西夏博物館看到了108塔的明信片,覺得那麼一大片的塔,保存又完整,在藍天下特別美,我和VICKY當即萌生了要去那裡的願望。青銅峽距離銀川也很近,這個願望容易達成,所以有時候過程不難,難的只是那個願望的產生。
佛說,人有108種煩惱,所以108塔的修建,就是為了讓人消除這些煩惱,108這個數字,代表了公德圓滿。
108塔真的是108座,不是意像的數字,而是真實存在,它依照山勢分階建在13層護坡平台上,最下面的一排有19座,後面依次是17、15、13、11、9、7、5、5、3、3、1,基本是等差數列,只是5和3的數字有了重復。除了最高的那座塔,其它的身高2米5到3米之間,只有最高的那座有5米高,所以被稱為塔王。這些塔呈等腰三角形,是復缽式塔林群,專家認為這些塔群修建於西夏。
這是全國最大的藏傳佛教佛塔群,它的建造可算是個形像工程,但也因為這裡是風水寶地,帝王想占了來以便自己千秋萬代,於是順理成章建造了這些塔。它們佇立在大地上,已經900多年。
這裡有免費講解,也有一些相關的圖文資料,講解是個清秀的小伙子,可是他爬塔的時候居然有點喘,不知道是否因為太熱的緣故。我們在的半天時間裡,居然只有我們三個游客——忘了說,第三名游客不是小胖,小胖在我們到來青銅峽的早晨已經與我們告別,他是當晚的飛機回北京,多出來的游客是在來路上遇到的姐姐,因為三個人包車更省錢,我們就和這位化著濃妝的姐姐一起搭車來看塔。
來的時候開心不已,走的時候卻發現居然沒車,除非我們坐船到對岸,然後再找車,可是那樣就要繞很多路,於是我們就跟准備去水泥廠吃午飯的導游們商量,搭他們車到轉盤處,我們就可以等車到中衛了。
他們的出門時間是中午12點,之前我們就坐在離塔群不遠的地方。天氣很熱,我和VICKY吃著冰棍,看著地上的大塊頭螞蟻爬來爬去。
搭車到了水泥廠,走路到轉盤,在一個冷飲攤等銀川到中衛的車。她們都老實坐著,就我躺到一個長凳上,陽光太足,我始終睡不著。
等了很長時間車才來,沒有座位,只能在中間的小板凳上坐著,但這樣我覺得就挺滿足。
終於到了中衛,那位同行的姐姐急著去高廟,我和VICKY有時間,就先去找賓館。我們在中衛的車站遇到了一對老外,問我們是否搭伴去沙坡頭,我們笑著拒絕了。我們沒打算住在沙坡頭,聽說那裡的門票住宿都不便宜,只是打著觸摸騰格裡的噱頭就順理成章昂貴起來。
放下行李,我們去高廟。它在市中心,人來人往。
高廟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清朝修葺過幾次,民國初年又有增建。不過最出名的是:它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但乍一見,我倒沒覺得這裡有什麼特別。越往裡走,卻越是喜歡,它讓我想起甘肅張掖的大佛寺,我看大佛寺的時候真的很震撼。相比較,高廟顯得更新一些,沒那麼心跳加速,可是卻也有了自己的魅力。
我就去查資料,因為我說不出那些專業的話。資料上說:廟前有保安寺,山門朝南,兩側建有廂房,正面為單檐歇山頂的大雄寶殿。殿後為高廟,有24級台階,拾級而上,經牌坊、南天門、中樓,最後是高達三層的五岳、玉皇、聖母殿。這些主要建築,都在 一條中軸線上,它們層層相因,逐步增高,氣勢雄偉。在高廟主體建 築的兩側,還有鐘樓、鼓樓、文樓、武樓、靈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僅20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的殿宇。整個建築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翼角高翹,構成了迂回曲折的內外空間,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寧夏古建築的精湛的藝術風貌。
我和VICKY邊拍邊嘆,也認為這裡很不錯。雖然我們都不是學建築的,但是美麗的事物總是具有共通性,或許我們不喜歡同樣類型的美女,但當一個女人真的好看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同時停下來探頭探腦,在旅行中也一樣,我們都說禾木美,都說承慶寺值得去,也都說高廟真的很不賴。
走出高廟,看到當地人們在商業街晃來晃去,我想,隨便抓過一個人,問他覺得高廟如何,他肯定沒什麼大反應。人都是這樣,對自己見慣的人和事會失去判斷的能力。就好像我自己,當年快離開東北的時候才跑長白山一趟,因為覺得就在老家附近,隨時可以去,反而能夠放棄。這裡的人們也一樣吧,我猜他們已經審美疲勞。
當然我也沒因為喜歡它的屋檐,喜歡那些建築的細節和灰灰的色調,就對這裡照單全收。
比如高廟裡面有個18層地獄的模仿版,聲控的,一有游客走進,就有凄慘的叫聲或其它可怖的聲音傳來,我緊緊抓著VICKY的胳膊,怕那些模型有突然的動作,比如那個挖眼的,還有把人放磨裡磨碎的,我就很怕真的有類似的動作,明知道是假的,可是那樣的”鏡頭“總是讓人很惶恐。還好只是簡單的動作,而且重點是聲音,但那個洞裡很涼,同外面的炎熱大廂徑庭。
我就想,這個有點慘烈了吧,不是不好,因為有佛教的意義在,可是如果是小孩子來旅游,看到聽到那些血腥的仿真模板,會產生怎樣的聯想?
離開高廟,我們往回走。路過一個鼓樓,VICKY說,好像全國都有鼓樓,就上海沒有。
我笑,她們上海有城隍廟,有一年春節我自己去玩,不記得有什麼特別,跟北京的廟會異曲同工,大概是為了熱鬧吧。
那天我們比較早就休息了。因為第二天一早,天還黑著,我和VICKY要去沙坡頭看黃河日出。
黃河日出遠不及我們以為的美,或者說,我們看到的黃河日出並不美。
在新疆黃河九曲十八彎和四川唐克的黃河九曲第一彎,我都看到過很美麗的黃河日出和日落,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很平常。
但我們還是要對得起我們的早起,就拍了張照片,回賓館忽忽小睡。兩小時後掙扎著起來,退房,跳上了一輛去中寧的車,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固原,中衛沒有直達固原的車,我們只能到中寧轉。
固原在寧夏南部,那裡有須彌山石窟,有六盤山,沒確定特別具體的行程,因為時間充足,想走走看看。
我們都喜歡這樣的旅程,因為沒有特別具體的目的地,就在路上沒有了設計,是另外一種旅行的感覺吧。我並不在乎大家是自虐還是平常的走法,也無所謂大家說是驢子還是鴨子,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
在車裡,我想起之前走的銀川。一直有資料宣傳,說銀川是塞上江南,它們的旅行介紹裡就是這樣的字樣。其實我倒沒看出它塞上江南的味道,我開始疑心是沙湖惹的禍吧,銀川就因此”江南“了。我記得在西藏的時候,也有人說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我就很不喜歡這種說法。因為如果你要看江南,那麼就去真的江南,不能去某某版本的江南,那就很折扣。就像我們本來就要娶某姑娘,可這姑娘不嫁你,你就娶了另一位有些相像的,那你可對不住別人,更對不住自己了,除非你本來就要娶後面碰到的這位。我們看風景也是,除非我們看的本來就是銀川,本來就是林芝,我們要看,當然就要看它們自己。模仿秀節目模仿得再像,我們不還是要聽原唱?
當然,銀川不能代表全部的寧夏,它是寧夏的政治經濟中心,就算飛得比其它地方快,也終是寧夏的一分子。
我於是在車裡張望,看著一路塵土飛揚,看著窗外不斷經過的寧夏村落,我開始有了新的想像。
20060503 靖邊 0506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