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有一陣子了,雖說不怎麼太了解,但呆久了,也想給旅友們提供點自己知道的信息,如果能給出游的朋友提供方便,那麼就是很高興的事了.
初來廈門是讀書,年少時候,難免充滿好奇,想了解更遠方的世界,也許就是出於這種好奇心選擇了廈門,從大東北跑來了廈門這個南方小城.初下飛機,不是沒有點小失望的,也許是腦袋裡多多少少有點對這個城市的期待,也是沒有看過南方城市的風格,多少眼睛有點不適應.也說不上太清楚的感覺,只是覺得這個城市,就是個南方小城.
後來呆久了,對氣候,環境的不適應慢慢減少了,也越來越喜歡上,也依戀著這個美麗,平靜的城市.有點越來越融入了這個城市的安逸的節奏中去了.後來有點又見面北京來的朋友,才突然覺得,在這個城市呆久了,骨子裡也越來越融入了小城的安逸的生活,跟從首都大城市來的人比,是多了幾分閑散,少了一點激情了.
話說的長了.如果要來廈門的話,幾個景點是必去的,鼓浪嶼,萬石植物園自是必不可少,廈大也是要去的,南普陀的香火一向很好,可以說說願望,求個平安.集美的風景也是讓人會愛上的,在廈門市區坐公交車18路終點站就是集美的龍舟池,集美景區人比廈門市區內的景區游人少些,更有心情慢慢體會美景.我也是幾年沒去之後,再去的時候依然有種感激,覺得能生活在這樣美麗的城市,是該心存感激,能平復許多心事的.廈門最著名的是鼓浪嶼,來廈門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衝著盛名的琴島來的.記得第一次看到鼓浪嶼,是電視上98年一個晚會,中央台辦的,就在鼓浪嶼上,具體記不清楚了,只記得有任賢齊唱的<心太軟>,後來99年來到這個城市,親自感受了這個小島,當年在鼓浪嶼海邊石頭上的照片還在,景色依舊,當年的照片上清澀的少年,是有點讓人會懷念美好時光.萬石植物園,是以植物繁多而著名的,記得初去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伯伯,一起爬山,半路還拿吃的出來給我,素不相識,廈門人的親近已經有點打動我們了,雖說後來再沒見,但還是會記得這個老伯,不知道身體可好,是不是每天還爬山.廈大是母校,自然情節裡是說不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拖個行禮找宿舍,找系樓,覺得很大,後來也是呆的越來越小了.廈大幾年間也有變化,風格是越來越現代化,有人喜歡以前,有人喜歡現在的風格,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多些自然的東西.最美麗的季節要數6月和9月,鳳凰花滿目,火紅一片,熱情燦爛的就像那裡的少年的青春,廈大的鳳凰花只開兩季,一季新生來,一季老生走,每年6月驪歌聲聲,那火紅的鳳凰花,更增幾分傷感......雖說工作也在廈門,不過卻不經常回廈大轉,感覺物是人非,也沒了主人翁的感覺.去了也只是逛逛廈大一條街,永遠是新鮮靚麗,青春永遠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