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心情隨筆

作者: 20557889

導讀2006年 3月24日周五 5:20北京西站,在綠野邀約的五個姐妹全部到齊,“六多金花”准備出發了。不知哪冒出個GG申請跟我們同行,最終出發團隊是“非常6+1”。向快樂出發!2006年3月25日周六因昨天比較累,晚上8點多就睡了,11點醒,1點,3點都醒了,5點起床坐在走廊吃蘋果。半夜吃東西,這次又破記錄了。天漸漸亮了,窗外隱約可以看到油菜花,我跟花兒興奮的四目相對傻笑不 ...

2006年 3月24日周五

5:20北京西站,在綠野邀約的五個姐妹全部到齊,“六多金花”准備出發了。不知哪冒出個GG申請跟我們同行,最終出發團隊是“非常6+1”。向快樂出發!2006年3月25日周六因昨天比較累,晚上8點多就睡了,11點醒,1點,3點都醒了,5點起床坐在走廊吃蘋果。半夜吃東西,這次又破記錄了。天漸漸亮了,窗外隱約可以看到油菜花,我跟花兒興奮的四目相對傻笑不已。火車晚點6點15左右才到,出站就感覺九江跟北京天氣不同,很濕潤。在這裡生活的女孩皮膚一定很好,不用補水的。有一小時空余大家步行去了潯陽江,看了潯陽樓。沒想到去景德鎮的豪客比機場巴士還好,就是中途放殺人影片有點那個,真不知道司機怎麼想的,殺風景。沿途到處可見油菜花,一排排、一簇簇、金黃金黃的,非常漂亮。來對了,值!

景德鎮包車去婺源,在清華吃飯後直奔延村、思溪。雨越下越大,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游覽的熱情。一間房子一間房子的走,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逛,試圖不放過任何細節。從徽派馬頭牆到家居擺設再到日用品……看到任何東西都覺得很新鮮。晚上宿思溪,可以有大把的時間慢慢逛。總體感覺這兩個村子都很有代表性,因思溪環水,顯得更有靈氣,還有一座類似彩虹橋的橋和一個竹排橋,更增添小村的魅力。缺點:因是婺源必游之地,小村子到處是外地人、導游。和小村子極不協調的果皮箱也出現了,這還是農村嗎?夜晚,潮濕冷,我凍的直蹦,真有心裹個大棉被在廳堂跟大家聊天。阿姨給我們弄了火盆,大家圍坐在火的兩旁取暖、聊天。洗完熱水澡舒服多了,熱水器是強排式的跟北京的一樣,還有奧普浴霸。出發前一哥們把農村給我描繪的巨差,實際人家現在生活的不是滿好的。把農村按城市的標准來要求本來就不現實,我是做了充分的現實准備來的,所以看什麼都覺得不錯、滿意,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景德鎮上了據說是村長家的廁所,還大呼小叫。總結:婺源很大程度要感謝江總書記的到訪,否則它的經濟絕對不會像現在發展的這樣快。晚上跟畫眉三人分帳、分道揚鑣了。宿小姐樓,一個人睡還真有點怕呢,還好我們是三個女孩。強哥一個大男人也覺得自己住有點不舒服,呵呵,看來不光是我膽小了。2006年3月26日周日清晨霧氣很大,小村在霧氣的籠罩下,呈現另一種景色。但因游客眾多、分踏而至,立刻有想逃離的感覺。拒絕畫眉三人一起包車的邀請,我們“非常3+1”出發去江嶺。中途坐了摩托車,原來摩托車兜風這麼過癮的,我還是第一次享受;坐了農用車類似拖拉機;還有最最艱難的道路曉起到江嶺,這段是巴士給我們送上去的。正常行駛半小時即到,但到處是大泥坑,外加山路很窄,走起來非常艱難,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才到目的地。行進途中,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錯車司機方向盤打不好把我扔到懸崖下面去。從山上下來的車不要指望看車號牌,能看出是什麼車已經相當不錯了,整個車都被淹沒在泥土中,與出土文物有一拼,所以明白了山下洗車業務為何如此興隆。5個北京記者在聽取當地人意見後決定把車留在停車長和我們共同包車,我相信這個決定是所有自駕車司機的明智之舉,後來看到很多車都陷在泥坑裡動彈不得。江嶺是婺源看油菜花最好的地方,這的油菜花成梯田狀,巨大一片,好似可以把天空染黃一樣。一個字:美!徒步,請教了一個當地老師傅,說可以沿江嶺的水渠一路走下去,再翻過一座山就可以到達慶源,走的快三小時可以到達。不確信自己的體力,且負重太重,但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就毅然決然加入了徒步項目。棠棠說:出游有些時候就應該有點自虐,呵呵。這個我沒有考慮過,我覺得大家可以做到我也一定行的,雖然我是新驢。這種項目一方面是體力的考察,更多是精神的磨練,想到這,更覺得以後應該多練習了。當即決定回北京就買登山鞋,准備試走香八拉經典路線。沿途風光很美,兩個小時到達山頂時風景更好了。宿慶源,晚上“非常3+1”饕餮了一餐,犒勞自己的徒步運動。2006年3月27日周一從慶源下來,因怕雨天泥石流我們改變去大鄣山的計劃改道理坑。理坑不在我計劃範圍內,Aele有講過說除了沿途風光優美外,理坑是個一般般的地方。雖沒有報太大的希望,但還是和花兒、棠棠過去了,大家計劃如不好就當天趕到景德鎮。結果感受和Aele講的千差萬別,呵呵。買票後就沿著河進村了。可能是由於是周一,江西周遍的游客少了很多,再有理坑距清華也要30多公裡,交通不是很便利,所以今天村裡的游客極少。在司機的推薦下,我們決定今天不走了,好好欣賞一下這個大村子。相比較其他村,理坑可算大村了,我們從下午3點走到7點,才幾乎走遍了村子的每個角落。理坑是出文人的地方,最高官位做到了上卿。據司機講,這個村最早的是姓張的,隨後帶來了其他姓氏的人,其中姓於的人苦讀考取功名後走上仕途之路發家了,最多的娶了9房老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現在這個村大多數人也還是姓於。理坑比起延村、思溪、慶源略顯古舊,徽派建築房屋的顏色沒有其他村莊那麼明亮,或多或少留有歷史的沉積,據說很多建築因文化大革命破四舊而遭到破壞,祠堂的聖旨殿當然也未能幸免。泛泛來看,理村的鄉村生活更濃烈、真實,未有任何矯揉造作之感,大體保持了原始狀態。雖然也是旅游景點,但你在村裡找不到果皮箱;雖然很多家也搞了餐飲、住宿,但你看不到可以上網的電腦,而且決大多數家庭是沒有電視的。天黑後,除了幾條主要胡同有路燈外,期余地方漆黑一片。很有意思的是我們三個女孩手持小手電,夜游伸手不見五指的理坑,竟把自己給丟了。多虧好心人的指引,才回到了住地。對當地的小商店我印像頗深,一個四、五平迷的小屋,店內商品擺放無序,看的我有點眼昏,白天屋裡黑黑的,夜晚的燈光也是昏暗的。零食都5毛錢一包,想想5毛錢在城裡能干什麼呢,一張報紙吧?在這,我的小導游微微花5毛錢買一盒果凍就可以幸福的像花兒一樣。和微微也是很偶然的結識,我們在村裡閑逛突然一個小女孩出現,問要我帶你們玩嗎,我們欣然同意。一年級的微微雖然不能像司機一樣給我們講述村子的由來,但她卻十分竟業,一路噓寒問暖問我們冷不冷,帶我們走遍村子每一個有名的廳堂,參觀她的學校和家,甚至引領我們穿越墳地俯瞰村子全貌,最後怕我們迷路直至給我們安全送到住處才離去。通過交談,我們了解到她每天放學後都要去村口做兼職導游,賺了錢自己留一元其余交給父母。在雲溪別墅,我碰到了在慶源認識的一隊廣州人,他們逗微微,給微微出數學題,15+16把可愛的微微給考問住了,不得以,跟我們三人借手指一用,一個一個數,那個認真勁特可愛。小姑娘很伶俐,還大方的給大家唱了一曲《老鼠愛大米》。廣州仔還問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有沒有小男生對你唱呀?你有沒有跟小男生唱過呀?結局是微微認定他是個壞人!所以拒絕給他們導游,如果導的話要收費,但堅持給我們免費。當時很開心,覺得微微沒有被錢左右,仍是個淳樸的小姑娘,看的出她很喜歡我們這幾個大姐姐,我們也非常珍惜和微微的情誼。心理卻不免擔心,多年後的她能仍舊保持這份純真嗎?微微說她希望天上能掉好多好多錢,幾百元幾百元的,希望可以起房子,希望有個化裝品廠。我們問為什麼呀,微微說漂亮的人都可以上電視。分手時我們買了吃的也像征性的給了點導游費,微微很不好意思的收下了。看著她遠去的背景,心理有說不出的酸楚。如果說去延村、思溪、慶源我是以旅游者的身份出現、以走馬觀花的心態來欣賞,那麼到理坑我清楚我是實實在在用心在體驗了。看著60多歲的大媽抗劈柴,我們去試;品嘗走街穿巷抗扁擔叫賣人的豆腐干;吃了綠綠的清明果子;試圖去參觀每一家,和當地大爺、大媽攀談;大家甚至有想去幫忙鋤地的想法;我自己還觀看了河邊打衣服的全過程,差點就買根棒子回來。傍晚,老人們坐在河邊抽著煙閑聊著,狗狗不時的穿梭在路的兩旁,小孩子在河邊玩耍,在我的提議下,我們也和理坑人一樣坐在河邊欣賞著這一幕一幕。沒有車水馬龍,沒有噪音,沒有人群的嘈雜吵鬧聲,我們不用知道現在是幾點幾分,甚至今昔是何年,獨享小鳥的啁啾聲,河水嘩嘩聲,洗衣人棒子的敲打聲……。在這,一切都停止了,心靜了。2006年3月28日周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是離開的日子,太多的不舍,太多依戀,但該走了。對我來說來也如此,走也如此,都是一定的,不帶有任何疑義。早早起來,三人又在村裡逛了一圈,拿出相機劈裡啪啦的一通拍照,善的對壘與美的蹤跡一並收入,更加不舍這的寧靜、祥和與閑逸。回來一路,花兒和棠棠都在說這裡如何好,如何舍不得,感同身受的我卻怎麼也說不出話來。很多東西留給了自己,留在了心中。出發前,老姐問激動嗎,興奮嗎,我說沒有呀。確實沒有。現在的我從外邊回來會有種莫明的悲哀,走時的興奮卻蕩然無存,這和以前大不一樣。記得大學時第一次去廣州、深圳玩,臨出發頭一天高興的都不想睡覺。可現在上哪都激動不起來,甚至那次自己去泰國,頭天晚上隨便揀了兩件衣服,第二天背個小包就奔機場了。輕易我不會去自己以前去過的地方玩(北戴河除外),雖然計劃秋天再來,但很難確定能否實現。此時此刻,我知道自己深深愛上了農村,愛這裡的生活氣息,愛泥土的芬芳,愛油菜花的芳香與色彩,愛農村人的純樸……離別婺源,離別這個暫時讓我忘記所有不快的天堂。在這偶爾會想起一個人,怕影響情緒,立刻甩甩頭讓風吹散所有思緒;每晚會給老爸老媽電話報平安,讓愛我的父母放心;站在山頂接老板的電話,誒,這居然有信號;回復朋友們的關心;種種這些時時提醒我,我在真實社會中的存在以及回到現實最後期限的臨近。在這距北京1800公裡外的地方,我心平靜,我依然是我,只是享受著與以往不同的生活。在這,任何事都不需要考慮時間,鄉村人最最富裕的可能就是時間了,這令我羨慕不已。我可以像婺源人一樣早睡早起,聽公雞叫早,看清晨雲霧繚繞、傍晚河邊看落日…… 我想,除了農耕時節忙碌外,其余大多時間婺源人都在享受自然、享受親情、享受生活吧。想著我的一干朋友個個月薪1、2萬,忙的一個個都沒人樣,殊不知你們賺那麼多錢又意義何在呢?這次出游玩的非常開心,很多要得益於我的搭檔花兒與棠棠。一個內蒙女孩,一個長沙女孩外加我這個小北京組成的小團體,非常出色。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又相互關心,像一家人一樣。美女花兒物質、精神各個方面都要求較高、有品位的女孩;棠棠博士在讀,樂觀、青春、有活力;我呢,最近經常會迷失於現實與夢境的人,時而感性,時而又超理性。人家說綠野上的人都不講真實姓名、年齡、職業,所有個人信息全部保密。可我們三個,大家的一切都共享。估計我們三個都屬於“缺心眼”的,所以三個“缺心眼”才可以玩的如此之好。謝謝那個人,讓我知道婺源的存在;謝謝婺源,讓我輕松一時;更加謝謝我的同伴,讓我有如此美妙的旅程。足夷!


(嚴村)



(思溪)



(大紅燈籠高高掛)



(美麗的慶源)



(裡坑人家)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