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色蒼茫下趕到塔下,只因為這裡比較偏遠。因為偏遠,當然亦應該較少商業氣息。不過,這裡的客棧,卻沒有因此而顯得落後。相反,這座由土樓變身而成的客棧讓人感覺舒服無比。這裡的設施也不錯。例如公共衛生間有良好的抽風和熱水器,整潔的房間和床鋪······特別一提是老板千叮萬囑,在房內房外使用不同的拖鞋,簡直就是城市的規格。塔下村不大,房屋都分布在山谷小河的兩旁。村頭到村尾只有百多米。小河經過徹底地改造,除了河上那座舊石橋,刪除一切自然之物,包括河岸的樹木。所以,在陰雨綿綿的氣氛裡,卻沒有一絲詩情畫意,更妄說在烈日當空的艷陽天。書上所說的家祠在村屋後面的山丘上。家祠前就是這裡的特色:龍柱。龍柱是麻石旗杆,杆頂雕有石龍。原本以為此物為褒揚古時科舉鄉試及第之事。但細看柱基內容,大多記錄村慶喜事,甚至是今世紀初之事。原本顯赫之事變為普通。但作為旅程的一個驛站,卻是剛剛恰當。行程資訊:2006-5-5 發表的"資訊篇: 福建土樓, 廈門(帶地圖)"照片:http://hk.pg.photos.yahoo.com/ph/jerryce_sky2005b/my_photos

(tu 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