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5日 星期五 多雲 晴 眾裡尋她千百度——桂林入住
今天一天都在火車上,女兒從沒坐過火車,很是高興,在車廂裡走來走去,從下鋪爬到上鋪又爬下來,玩個不停。正好車廂裡還有個比她大一點的小女孩也到桂林,兩人就成了朋友。
我在鋪上半醒半睡,在火車搖搖擺擺中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南下的火車可能都得了一種病——晚點,還好——1小時。火車在22:00到達桂林站。
出站後根據網上提示向左轉,向中山中路的方向走。沿途問了幾家賓館,因為今天是周末,住宿很緊張。又打了幾家賓館的電話,回答是都是滿了。街上不停有人問你要不要住宿,可我不相信他們,好在山窮水盡之時,看見街對面一個大大的“綠洲酒店”的招牌,就決定去看看,不好就走人。
電梯上到4樓,原來是公寓形式的,環境OK,安全OK。接待MM想不到這麼晚還有人來,給了個80元的最低價,一看房間,值。(相當於三星,比我後來在興安住的掛牌二星強多了。)立馬登記入住。
旅行提示:
*桂林住宿強烈推薦:綠洲酒店。桂林中路與西城路步行街交叉處。電話:0773——2881278 價格可能還會更低,我因為太晚了,急於入住。
2005年8月6日 星期六 晴
“西風一吸水應波”——桂林尋像
像鼻山又稱像山。明代詩人孔鏞寫道:“像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這一百看不厭的像鼻山位於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彙合處。山形酷似一頭巨像,伸長鼻子臨江吸水,因而得名。
像鼻與像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範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裡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像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愛國詩人張孝祥、範成大和陸游的作品最為有名。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裡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像鼻山的山腳有石級小路通上山頂。山頂平展,綠樹成蔭,當年太平軍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頂的東端有明代的實心磚塔,因嵌有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塔身好似圓形寶瓶,又像劍柄,又有人稱之為瓶塔或劍柄塔。
像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創與唐代的雲峰寺,寺內陳列著太平天國的歷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這裡原來還有個開元寺。唐代的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到海南島,在北歸的途中,經過桂林時,居住於開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講法傳經。可惜古寺早廢,只留下這座佛塔敘說當年盛事。
像鼻山,景色優美,是桂林山水的像征和桂林城的標志。我們既然不遠千裡來到桂林,找像鼻山就是首要的任務了。
一早,就想嘗嘗桂林米粉的味道,就沿著中山中路——中山南路的方向,走了一會,不到汽車總站就在一個小巷裡找到一個吃飯的地方——大順米粉,地方雖然不怎樣,但吃米粉的人卻很多,我們要了兩份,米粉很滑,特別是湯,味道很香。
問了路,沿南環路走,不多時,一個中年婦女推銷竹筏,一邊看風景,一邊侃價格。最後以25元玩像鼻往返成交。
在像鼻山公園後面,我們坐上竹筏。竹筏把我們先帶至江中觀景處。這裡水很淺,人可下竹筏玩水。從這裡遠觀像鼻山,栩栩如生,不得不慨嘆自然造化。
旁邊還有竹筏,賣炸漓江的小魚、小蝦、小蟹,女兒見了,自然要品嘗。10元4串,我覺得沒什麼味道,女兒卻很愛吃那個炸蝦。
在清清的漓江水裡游戲,不覺時間飛逝,無奈我輩紅塵凡人,還要去摸像鼻。很驚訝,像鼻山裡居然還有個洞,洞外壁有石刻。
因為今天要趕到興安,所以像鼻山看而未登,但這樣也很滿足了。

(綠洲酒店)

(像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