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運河散記

作者: ^曄子^

導讀京杭大運河宛如一窈窕的女子,俯臥在我國東部的平原。煙雨中的樓台、微山湖的蓮舟和周莊的那條綠船,一切都恍如隔世,渺如雲煙。來到樹陰下的堤岸,如赴那跨越千年的約見。運河風華依在,我的思緒也漸行漸遠。 大運河發端於北京,北京承載著其建城幾百年來的歷史風雨。與上海和廣州不同的是北京的樓距開闊、道路寬敞。站在北京的街道上,抬頭可以望見更多的雲 ...

京杭大運河宛如一窈窕的女子,俯臥在我國東部的平原。煙雨中的樓台、微山湖的蓮舟和周莊的那條綠船,一切都恍如隔世,渺如雲煙。來到樹陰下的堤岸,如赴那跨越千年的約見。運河風華依在,我的思緒也漸行漸遠。

大運河發端於北京,北京承載著其建城幾百年來的歷史風雨。與上海和廣州不同的是北京的樓距開闊、道路寬敞。站在北京的街道上,抬頭可以望見更多的雲天,也可以更明顯地享受到風的穿流。城東的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元朝時是人來人往、卸糧裝船、桅杆如林的繁忙景像。後來也不知怎麼的水越來越淺,如今這一段運河早已是水淺泥淤,行船已成往事。北京就是這樣,該保留的東西在慢慢地在遺失。城裡的東西長安街現在也是功能錯位,很多商業建築和金融街也在往長安街上擠。閑逛皇城根公園,這一處殘存的舊城牆遺址可以讓人去觸摸這些歷史的痕跡。很多事情的改變是無法逆轉的,站在萬壽山頂眺望這高樓林立的城市,不禁無限感慨。

從北京往大海的方向走,就到了天津。常到天津,也不敢妄言非常了解這個城市。下午的一天,在海河岸邊看到一個放風箏的老大爺,對身後的車水馬龍是毫不在意,他只管放飛自己的快樂。逛到勸業場的時候天色已晚,街道上開始閃耀燈光。西式的建築物好像是凝固的旋律,在這個城市的角落低聲吟唱。想及白天見到的天津的河流碧波依舊,心情甚是舒暢。穿梭在這座曾經風情萬種並仍然風情萬種的城市裡,獲得了自然而然的快樂。

順著運河向南,依次是滄州、德州、聊城和微山湖。提到滄州就感覺有一種俠氣,《水滸傳》中林衝蒙冤發配的情節讓人記住了滄州之名。滄州下轄的幾個縣都很有特色,如“武術之鄉”、“雜技之鄉”等。滄州地區緊臨渤海,是取“滄海”之意。鐵獅子的故事使滄州又具“獅城”之雅稱。京杭大運河南北穿過滄州,蘊育了滄州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聊城是江北的水城,城中的東昌湖有“北方西湖”之美譽。湖水繞古城,名樓嵌湖間,相映生輝。京杭大運河流經聊城後,給了這個城市動感的音符。

過了微山湖,就到了彭城徐州。京杭運河流經徐州城北,京滬、隴海鐵路交會在徐州車站,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扼守蘇魯豫皖四省的徐州水陸交通非常便利。黃河故道穿城而過,令彭城的風景更加生動。林蔭下的雲龍湖婀娜多姿,金鷹購物中心富麗堂皇。雨後的雲龍山分外的安靜,空水共氤氳,此時山更秀。古九州之一的徐州是劉邦的故鄉,因此這裡遺留下諸多漢代古跡。阿邦年輕時混跡於小沛,後成漢高祖。有些人認為他善於利用機會,我覺得與他自身的優點分不開的。他出身社會底層,了解市井百事,和不同類型的人都有共同語言。功成名就之後,劉邦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簡略的句子裡除了狂放豪邁之外,還有守業之憂。他的憂患意識,更是其他帝王所不及。

在京杭運河的版圖上有兩個響亮的名字:南京和上海。雖說它們不靠運河,卻很好看。路過南京的時候天氣陰沉沉的,六朝古都南京籠罩在薄霧之中。南京的城牆和西安的不一樣,西安的城牆完整而完美,相比之下,南京的城牆顯得如此的凄清。霧鎖大江,長江大橋依舊車來車往,古樸蒼勁。上海的很多街道名稱來源於國內的諸多地名,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觀景窗上也標注著不同方位的幾個城市和它們距離上海的裡程,能讓不同地方的人倍增親切感。除此之外,上海還是一個具有包容性和正義感的城市。在虹口有一片猶太人的街區,極具異國風情。二戰時候,上海接納並保護了許多猶太的難民,在全世界傳為佳話。江蘇周莊在上海西郊澱山湖的附近,小橋水巷,枕河人家,飽含水墨韻味,極具視覺之美。然而,美中不足的就是商業化氣息彌漫了整個周莊。

京杭大運河最終流到杭州,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到過這個城市。想到江南早春二月的萌動春意和西子湖畔柳樹清芽疏枝的婀娜之姿,不禁令人心馳神往。



(京杭運河)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