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十日游

作者: 天地扁舟

導讀英倫十日游 時間:2006.6.29----2006.7.10 人物:我,我先生,我女兒 英國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之一。這次終於得以真的成行,心中的興奮自不待言。雖然沒能像原先計劃的,將英倫三島擇其精華而走馬觀之,但只這十日的匆匆而過,已讓我過足了“看房子”的癮,,自忖從今而後大概是不會再對某城堡,某教堂仰慕到牽腸掛肚了。回首旅途,自然是會有一些的遺憾,一些的未盡 ...

英倫十日游

時間:2006.6.29----2006.7.10

人物:我,我先生,我女兒

英國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之一。這次終於得以真的成行,心中的興奮自不待言。雖然沒能像原先計劃的,將英倫三島擇其精華而走馬觀之,但只這十日的匆匆而過,已讓我過足了“看房子”的癮,,自忖從今而後大概是不會再對某城堡,某教堂仰慕到牽腸掛肚了。回首旅途,自然是會有一些的遺憾,一些的未盡之意,但更多的應該還是滿足。

先談談總的感受吧。最不能忘懷的當然是英國的雨。去之前我其實還是有准備的,給自己和寶貝每人帶了一件防雨的外衣,可結果到了的第二天就不得不買了兩把傘,因為實在是太~~必要了。不到英國不會理解英國人拿著把雨傘的經典形像,只有到了英國你才知道你必須是那個形像。真的是每天都下雨呀!而且是隨時隨地都會大雨傾盆呀!雖然英國的雨不是像我們這裡一下就是一整天或是幾天,而是一天之中若干場,不定時的,老天爺忽然瞌睡醒來,想下就下了;你若真的沒傘,找個咖啡館喝杯咖啡也躲得過,但問題是像我等旅行者彼時未必正在城中閑逛,或許便在郊野漫步,那便沒地方躲。由此推及大部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更不可能為了躲雨而冒遲到扣薪的風險兼再掏腰包喝杯咖啡。所以雨傘實在是工作生活必備良品,須臾離身不得。不過話說回來,英國夏季的天氣在我等大陸氣候的來人看來也著實奇怪。首先是日照時間長,每晚要近11點才天透黑,早上4點許天就又亮了。從清早至下午3點左右,天總是陰陰的,冷冷的,時不時下點雨的;可下午3點以後,天就逐漸的好起來了,晴起來了,熱起來了;等到了6`7點鐘啊,那太陽照的就像我們的正午12點一般烤人,正是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好時間。

其次難忘的是英國的人。從我所能看到的各種文字資料中得來的經驗,英國人無不是嚴謹古板,沉重枯燥的。可這一路上所遇見的男女老少卻徹底顛覆了紙上和我腦中的教條。我遇見的英國人熱情好客,輕松幽默;尤其是蘇格蘭人更甚。我們坐在餐館中,會有老奶奶上前來熱情聊天,從自己對此地的感受到關心我們的看法,從稱贊孩子的可愛到表達對中國的向往;我們茫然問路時,每一個人都說得熱心詳細,盡可能指點的准確詳盡;我們坐出租車時,每個司機都自覺地兼當導游,沿路建築景點的歷史逸聞,以及我們將去之地附近的值得游玩之處,一一道來。起初我們這些習慣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人們還小人之心的想:該司機一定是希望我們包他的車做生意吧,於是抱著對對方的熱情過意不去的心理也就提出包車了,可沒想到的是每一位都遞給我們一張公司的叫車電話卡,殷殷勸我們道:包車很貴的,因為必須按公司規定的計價,每一分鐘都要算錢。其實叫車很方便,無論是景點或是餐館,都可以讓門衛或侍者幫忙打電話叫車,10分鐘內准到。其誠懇體貼,很讓我們汗顏。

再次難忘的就是風景人文了。英國是一片歷史厚重的令你垂頭舉目俱是故事的土地,這些都將在下文中一一提及,這裡就不贅述了。

最後不能不說一下此行讓我最感郁悶的事情。在寶貝優先的原則指導下,我們不僅去了知道的所有動物園與水族館,其中倫敦動物園還在短短的五天中去了兩次。然!而!大英博物館由於寶貝的不合作,卻只待了一小時!何止走馬,簡直是磁懸浮的速度了。以至於本人連“羅塞塔石碑”都沒找到就無可奈何地被拉到博物館門口去喂鴿子了:(

接下來報一報流水賬。

D1 上海---倫敦----愛丁堡坐的是英航的頭等艙,座位可以完全放平成一張床那種,很舒服。上海到倫敦的航班上,在頭等艙服務的有一位頭發胡子都花白的老爺爺,航程中還跑過來和寶貝玩游戲,逗得寶貝直樂。後來飛機降落時,該老爺爺發表簡短感言,原來他叫Collins(音),已在英航服務了40年,明天就退休了,所以這一趟是他的最後一次飛航班。全機乘客熱烈鼓掌。到愛丁堡入住Belford Hotel,四星,房間很一般。後來我們住了倫敦的四星才醒悟,其實這就像你不能指望咱們大西北的四星和沿海的四星水准相當一樣。

D2大家都是第一次到愛丁堡,首先進行市內觀光。第一目的地自然是愛丁堡城堡,號稱英國第二,蘇格蘭第一的大城堡。我們從所住的飯店一路走去,一大早路上人還不多,正好細細觀察這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是一座迷人的小山城,城市不大,市區的景點比較集中,如果腳力尚好,完全可以靠步行游覽。市區基本上看不到什麼高大的現代建築,觸目所及盡是外牆斑駁滄桑的老房子,大多數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後來我們遇到的一個出租司機曾指著路邊的一幢房子跟我們說:這是個新房子,才70年。漫步城區,仿佛一下回到了中世紀,眼睛只顧在精美的雕刻間流連,盡管山城的路上坡下坡不斷,卻並不覺得累,只一轉頭,高大的城堡已在眼前。雖然下著不小的雨,游客卻很多。城堡門口高懸著盾形徽章,走進去空間相當寬敞,東一幢西一幢幾層房子,幢幢相連,沒有指示絕對會走糊塗。想想當年一座城堡其實就像一座小城市,戰亂時善良的城堡主還會開門接納很多雇農進堡避難,不大怎麼可能。城牆上排列著很多門大炮,想是當年防衛所用。跟著一大群日本游客排隊進了一間屋子參觀,原來是個皇室珍寶陳列室。除了歷史上蘇格蘭王穿戴過的皇冠,王袍,權杖,還有鎮堡之寶----命運之石。歷代蘇格蘭王都是坐在這塊石頭上即位的,後被英格蘭奪走,藏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蘇格蘭人民不間斷的抗議追討下,終於於1998年歸還蘇格蘭,藏於愛丁堡城堡。這樣一說,你一定也和我一樣對這塊不平凡的石頭充滿了敬意,但實際上它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完全和從某建築工地的一塊水泥預制板上敲下來的沒啥兩樣。

從城堡出來,雨更大了,我們叫了出租車去同樣久負盛名的皇家宮殿---聖十字架宮。遺憾的是到門口卻吃了閉門羹,原來這段時間聖十字架宮正有皇室成員來訪入駐,所以暫停開放。其實英國的相當部分皇家宮殿現在都還是在使用的,只在入住的皇室成員不在時才開放給游客參觀。離開宮門,我們聽從了出租司機的建議,去了另一處“不那麼熱鬧,可是很好玩,小孩子一定會喜歡”的城堡:Cragmillar Castle。果然,在這裡我們只碰到了四五組游客,基本上都帶了孩子和狗,應該都是當地人。裡面也確實很好玩,雖然不大,可是因為是已廢棄很久的城堡,在斷壁殘垣和石階空室間上下摸索,寶貝大喊“在探險”。從火後劫余的城牆上俯視近郊的原野高地,真是心曠神怡。

時近中午,已是飢腸轆轆。我們向城堡門口售票的妹妹打聽只供當地人吃,游客從不會去的餐廳,妹妹熱情推薦了附近一個古老小村莊內的Sheep Heid。我們去了,的確是很溫馨的鄉間餐館。菜也許是很好吃的,但我們吃不慣,剩了不少,很不好意思。

飯後驅車上了卡爾頓山頂,遠眺愛丁堡城。可惜雨霧蒙蒙,沒怎麼看太清楚。時間還早,我們再一次聽從了出租司機的建議,步行皇家一英裡大道(Royal Mile)。這條路自愛丁堡城堡始,至聖十字架宮止,不多不少剛好一英裡。沿途教堂,博物館一座連著一座,還有眾多的紀念品商店,是著名的觀光大道,游人也是多的摩肩接踵,煞是熱鬧。

D3 今天的游程是幾乎所有的旅行團都不會安排的。上午我們去了愛丁堡動物園。動物園占地不小,沿著一座山頭而建。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動物,但從動物們的住房面積上還是很能體現蘇格蘭地廣人稀的特點。足球場大的一片雜樹叢中只有兩三只羚羊或鹿之類的,要找到它們非有好的眼力和耐心不可。但每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小孩子的Playground,也就是滑梯繩網類的組合游樂設施,每處都有很多孩子在瘋玩。寶貝自然也一個沒錯過。公共場所是否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需要,我個人覺得,是很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的。從動物園出來時,門口有工作人員扮作考拉,寶貝空前勇敢的自己跑上前去和考拉合影,笑得很燦爛。

從動物園去水族館(DeepSea World)比較遠,要到海灣的另一邊,水族館就在著名的福斯灣大橋下,依崖而建,與海相連。不過這個水族館實在是小了點,還遠不如上海長風公園的海底世界。門口處的淺水池裡,有工作人員在給孩子們上課,寶貝也擠過去聽得極認真,雖然她一個詞也聽不懂。末了工作人員讓孩子們摸海星,寶貝也勇敢的摸了。身邊來來往往的小朋友臉上都繪了彩畫,寶貝看的很羨慕的樣子。我們遂也讓人給她臉上畫了個小海馬,她緊張地頭,手都不敢亂動,生怕把畫給擦沒了,我們看著真是好笑。

D4今天訂了個tour, Loch Lomond&Trossache (洛蒙德湖和Trossache國家公園一日游)。請注意,這裡的loch就是標准英語的Lake,蘇格蘭英語的不少發音甚至拼法都和英格蘭不一樣,因為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內蘇格蘭都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至今蘇格蘭人都還有很強的民族意識。我們去時正值世界杯期間,隨便問了幾個蘇格蘭人,支持哪個隊的都有,但就是不支持英格蘭隊,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是蘇格蘭人。”

言歸正傳,旅游車早9點出發,經高速駛入蘇格蘭第二大城市:格拉斯哥。我們就在車上瀏覽了格市的市容和著名建築物及景點的外觀。之後上高速繼續向洛蒙德湖進發。車到湖邊已近中午,包括我們在內的一部分舍得掏腰包的游客買票上了游輪,在湖上轉了一圈。湖相當大,岸邊泊滿了私家游艇,當然還停有許多戲水的天鵝和野鴨。沿湖盡是草地和森林,好些家庭帶了帳篷,或羽毛球,或單車等運動器材,在帳篷邊活動;還有的大人在燒烤,孩子就在一邊用大網撈魚,很祥和的畫面。遠處的小山崗上間或閃現一座城堡,一座宮殿,一派田園風光。

下了游輪,我們被載到附近的一個小鎮上午飯。午飯時間是一個小時。由於剛才一路高速過來的時候,路邊全是綿延不絕的牧場和數不清的牛羊。牛羊馬多到什麼程度?多到寶貝後來已經對看牛牛,看羊羊漠然到不願意再扭頭去看了。於是我們猜想這裡的牛羊肉一定很好吃。這樣想著,我們毅然離開了大批在游客中心買熱狗,三明治的游客們,在小鎮街上去找了一家裝潢的很古董的飯店,點了羊腿和牛排。這一回,我們實在領教了蘇格蘭人民的沉著與從容。雖然點菜的時候我們就說明趕時間,希望快一點,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眼瞅著離集合時間還剩10分鐘了,連湯都還沒上來。無奈,我們只好找來老板,告訴他我們實在不能再等了,我們願意付咖啡和茶錢,以及他做了一半的菜錢,但沒做的務請取消。誰知老板笑嘻嘻地說:“沒事沒事,你們走吧,不用付一分錢。我們壓根什麼都還沒給你們做呢。”結末是,我們用最後的十分鐘衝到游客中心去一人買了個熱狗填腹了事。

午飯後還是乘旅游車,在群山連綿的Trossache國家公園內轉了一圈。司機解釋不讓下車游覽的原因是,這裡的山遠看灌木叢生,實際上灌木下基本上是沼澤,蓋因山地雨水格外多的緣故,所以不明路的人貿然進山很容易丟掉性命。大自然的風光確實很美,但只坐在車上轉過來美,轉過去美還是不免讓人頭昏。很快寶貝就被轉睡著了,打著小呼嚕。側前方的美國大媽轉過頭來看看,問:“睡著啦?”“嗯。”“不奇怪。我們都快睡著了。”

回程上停留的最後一個景點是斯特靈市的斯特靈城堡(Stirling)。蘇格蘭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王“血腥瑪麗”就是在這裡即位的,並且一直到她嫁給法國皇太子前,一直都住在這裡。斯特靈城堡的特色是保留了很多當年考古發掘時的痕跡,比如挖的坑,城牆的剖面,發現的暗門等;再加上在不同的幽暗房間裡以影像介紹當時城堡內各色人等的活動,並配音,比如介紹皇家裁縫的房間裡就有剪刀的嚓嚓聲和裁縫殷殷向顧客詢問的聲音,來幫助游客身臨其境地想像幾百年前的情景。

D5 今天本來沒什麼目的地,因為是在愛丁堡的最後一天,就想隨便轉轉。旅館附近有一處綠頂的建築群,被大片的綠地圍繞,巍然屹立,氣像非凡。我們原以為是某旅游指南上沒有的宮殿,便特地前去瞻仰。進去了才知道,原來這處美輪美奐的“宮殿”群,竟是愛丁堡市的聾啞兒童學校,不禁唏噓了一番。

寶貝在學校草地上找松鼠的當口,我翻了一下從飯店門口的架子上隨手拿的一本旅游公司的小冊子,最後一頁上一處叫Linlithgow的宮殿掩映在湖光山色中,秀美迷人。於是我們攔下了一輛出租車,給司機看了照片,司機說很遠喔,要半個小時。那就出發吧。

Linlithgow Palace所在的小鎮和宮殿同名。到宮門口看了說明才知道,這個宮殿還真不一般呢。Linlithgow是斯圖亞特王朝的歷代國王們最喜歡的行宮。它位於Edinburgh到Stirling的交通要道上,風景優美,俯瞰美麗的Linlithgow湖,仿佛世外桃源。國王們在這裡感到遠離了政治中心的勾心鬥角,可以徹底的放松,所以都選擇在這裡長住。而著名的瑪麗女王和她的父親詹姆斯五世都是在這裡出生的。雖然瑪麗女王是在Linlithgow住的時間最少的國王,卻和這裡聯系最密切。因為某天的清晨瑪麗女王匆匆上馬離開Linlithgow,甫抵愛丁堡即被拘禁,幾天後被處死。

通常和皇宮建在一起的一定有供皇室成員祈禱用的教堂,Linlithgow門口的叫聖馬可教堂。我們進去的時候裡面靜悄悄的,沒有游客,只有兩個做志願導游的老爺爺老奶奶。其中一個老奶奶看見寶貝很喜歡,拉著寶貝的小手把她領到了用紅線攔住的區域內,給她看歷位國王坐過的椅子以及椅子扶手上雕刻的各種可愛的小動物。之後,老奶奶還指給我們看瑪麗女王祈禱時的座椅,並且讓寶貝也坐在了上面,說:“平時這是不允許的,不過今天我願意為你破例。”真榮幸!

宮殿如今已部分倒塌而廢棄了,以至於瑪麗女王出生的房間究竟在哪個位置現在還是個謎。不過即使是廢墟,那高聳的塔樓,狹長的走廊,宏大的宴會廳依然可以讓人想見當年的富麗繁華。從宮牆看下去,牆外的湖上有孩子在上皮劃艇課,有人在玩帆船,還有釣魚的,大群白天鵝在湖上游曳,就像導游手冊上寫的,這裡已經是“人民的宮殿”了(這話有點中國味)。

我們也去湖邊散步,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在喂天鵝,見寶貝過來,那小姑娘馬上把手中的面包分給寶貝,兩個女孩子就一起高高興興地喂起了天鵝。蘇格蘭人的熱情好客由此可見一斑。

D6 愛丁堡------倫敦

到倫敦是下午2點多,我們的飯店就緊挨著維多利亞火車站。安頓好看還早,我們出了門沿著門口的維多利亞大街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方向走去。倫敦的老中心城區並不大,我們走了大約20分鐘左右,大教堂的雄姿就已經矗立在眼前了。可惜上前一問,今天已經關閉了,只有明天趁早了。

繞過大教堂,在照片上看見過無數次的議會大廈撲面而來。雖然對它的外形已經很熟悉了,但猛地看到實物還是忍不住驚呼了一聲:太壯觀了,太有氣勢了。這時候只恨自己的相機太差,不能拍出它的全貌來。走近了,發現門口有游客排隊進內參觀,趕忙也排了進去。畢竟是議會,相比較別的景點而言,裡面戒備森嚴,進每一個大廳參觀都要先在外面排隊,然後警察發給每個人一張“參觀須知”,還要在上面簽名承諾,小孩也不例外,之後才能入內。而進上院和下院開會的大廳旁聽則還需要存包,手機相機一律不許帶入。主入口處的門廳滿是雕像,都是一些在議會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議員們。通往各會議廳的走廊則掛滿了油畫,敘述的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6點了,可上院和下院都還在開會,可見當議員也還蠻辛苦的。當天下院討論的是一項新的關於稅收的財政法案,上院討論的最低工資法案。旁聽上,下院開會是挺有意思的,游客們都坐在高處,隔著隔音玻璃看著議員們在眼前或討論,或辯論,聲音通過各角落的擴音器傳出來,而發言者的面容可通過懸掛在旁聽席上方的屏幕看到。原來議員們開會也不是電影上看到的那麼一本正經的,跟咱們開會一樣,大部分都懶懶散散地歪在座位上,交頭接耳的,打瞌睡的,走動的。其間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小細節:上院某議員中途進來,他首先是站在門口向國王的寶座鞠了一躬,才入席。

出了議會大廈,抬頭,倫敦的標志:大本鐘就在眼前了。鐘樓和議會大廈原本就是相連的,高大的鐘樓在夕陽下金光閃閃,由於周圍沒什麼特別高的建築,所以在大教堂周邊地區隨時抬頭都能遠眺大本鐘的雄姿。大本鐘對面,泰晤士一河之隔,就是倫敦眼,一個新型巨式摩天輪。

時間已經不早,肚子咕嚕嚕地直叫,立馬抬腿向唐人街進發。從大本鐘沿著白廳大道向特拉法爾加廣場走去,一路上盡是政府部門的大樓:海軍部啦,財政部啦,而其間一處不起眼的有衛兵站崗的黑色小門就是唐寧街的入口,首相官邸就在裡面。白廳大道上的雕塑也不少,大多是與二戰有關的:二戰紀念碑,二戰中的婦女紀念碑,馬歇爾將軍塑像等。這樣看過去,倒也不覺得走得累。特拉法爾加廣場的紀念柱在維修,可惜。不過我們也沒心思顧及了,直奔唐人街,找了個看的順眼的餐館,先美美地吃了頓中國菜再說。

D7 今天還是選了個省腳力的辦法,坐tourbus(旅游觀光車,雙層,上層敞開的那種),環繞倫敦一圈。經過希爾頓飯店門口時,講解員小伙子幽默地說:“希爾頓是倫敦最高的飯店,原來打算造50層的,可女王說no,no,no,那樣他們就能俯瞰我的花園啦,所以只能現在這麼高。”希爾頓就在白金漢宮的後面。

車過大教堂時,我們下了車。教堂入口處已排起了長長的買票入內的隊伍。原來他們采用的方法是在門邊的一個小窗口交了錢,直接進門。這樣英國人民是省了個查票的麻煩,但游客就要排長隊了。去威斯敏斯特的人,基本上都是衝著瞻仰名人墳墓去的。真讓我激動啊,那麼多鼎鼎大名的人物躺在一起,讓我一次看個夠。不過裡面實在是擠啊!活人當然是擠,但活人畢竟看了就走了,擠也只擠一刻。我說的是死人擠得可憐。聽說由於放不下,很多棺木都只能豎起來放。國王,王後的陵墓規模當然是大一點,石棺上面的地面還有國王王後躺著雙手合十的塑像,年代更早一點的還有陪葬者的小塑像或者純粹裝飾性的雕塑。年代越近現代的地方就越小,顯然是當初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有資格進來。王族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太委屈,可到了詩人角,就不對了。也就莎士比亞還有個塑像,喬叟有個胸像,其他人等都是牆上地下或大或小的一塊磚而已。我趴在地上找了半天,要不是有位崇拜者擺了束花,我還真不一定找得到狄更斯先生的大名。而尊敬的拜倫先生的名字,完全是扭了扭發酸的脖子而極偶然在屋頂下看到的,可憐那塊磚也就我們家客廳一塊地磚的大小。這也罷了,再往後,丘吉爾,達爾文……..都是要找的。我找得倒是很起勁,可老公女兒終於忍無可忍了,齊聲怒吼:你下次一個人來慢慢找吧。

午飯後找了個車站上車繼續走,晃啊晃,晃啊晃,晃到倫敦塔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半了。在倫敦塔售票處問了一下,5點半關門,6點鐘清場。時間有點緊張,但我還是不甘心過門而不入。倫敦塔很大,一個小時要走一圈都不夠,只有挑重點了。好在血腥塔和白塔就在門口,各爬了一遍出來正好關門,就是說所有的塔都關掉了,你只能呆在花園裡了。無奈,猛拍了幾張照走人。

D8 終於可以去大英博物館了。出租車七繞八繞,繞進了狹窄的小巷。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竟然大門就在這狹窄小巷裡。在門口買了張館內地圖也沒顧得上細看,按著標牌上的指示就直奔中國館,我就想看看萬惡的帝國主義到底從咱們這兒搶走了多少寶貝。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氣得跳。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的搖錢樹(我在國內的博物館從未見過搖錢樹,沒想到這聞名已久的物什竟在英國擺著!),整尊整尊比我還高的唐三彩,還有宋元的著彩雕塑,竟然還有遼代的彩塑,那叫一個完好。至於宋瓷,明瓷,清瓷,那更是多了去了。最震撼的還是一面牆的敦煌壁畫,明顯就是分割成一片片再拼起來的,可惡啊!真恨不得砸了展櫃,把這些寶貝都搬回來。

唉,長嘆一聲出了門。到埃及館去看看木乃伊吧,那也是人埃及人民的心頭之痛啊。埃及館裡人特多,而且大部分都舉著相機按個不停,不用說,拍木乃伊唄。擠進去一看,真是珍品啊,每一尊木乃伊棺外的裝飾都華麗非凡,不由你不贊嘆幾千年的古埃及人的藝術創造力,更遑論數量之巨了:有外棺的,沒外棺的,成人的,兒童的,人的,動物的,每一具都那麼精美。埃及館有三層,木乃伊一層,其它兩層也很驚人,都是巨大的石像,石柱,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搬運的。有的石像實在太大,英國人居然就把這些石像攔腰或攔胸鋸斷,然後把上半身運回英國。整個埃及館簡直就是一部英國對埃及的掠奪史。

由於前文提及的原因,我在博物館停留的時間不長,這使我免於被氣昏了頭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來。但女兒很高興,因為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倫敦動物園。

倫敦動物園不算很大,但經營得很有特色。看下來有兩大亮點。第一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一種迄今在別處還沒見過的動物:食蟻獸。 第二是擁有一個無隔斷的猴園,就是說在這個園子裡,猴子就在你身邊的樹上跳來跳去,或在你頭上幾公分處啃西瓜,完全沒有鐵絲網,玻璃或欄杆之類的東西把人和猴子隔開,很爽吧。而寶貝在這裡也挑戰了自己,她勇敢地用小手摸了羊,蝸牛和貂。

D9 去哪兒呢?知識分子還是有點文化情結的。我們決定去牛津。在距飯店步行5分鐘之遙的維多利亞長途車站買了往返票,在長途車上晃了近兩個小時後,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牛津就到了。它可真不愧“古老”二字,不論從內在的還是外在的。每一幢學院樓都是歷盡滄桑的建築藝術品,其顯而易見的年代久遠不禁讓我有點杞人憂天的擔心:會不會哪天學生們正上著課,房子突然坍塌了呀?沿著主要街道信步而去,路邊的很多學院都有故事:布萊爾就在這座樓裡讀過書;《愛麗絲漫游仙境》的作者當年就在這裡教過數學;而那座教堂是為了紀念三位從劍橋跳槽過來的主教,可惜他們到牛津不久就不幸葬身於一場大火…..遺憾的是現在正值暑假,故而很多學院都關閉了,無法參觀。我們在路邊的一間紀念品店裡買了一件印有“牛津大學”字樣的T恤衫,給寶貝套在了身上,哈哈~~~~

D10 連日的奔波讓大家都很累。我們決定過一個休閑的周末。上午隨意散步至白金漢宮門口,卻正趕上11點半的衛兵交接儀式。人山人海的都舉著相機,但實際上曬太陽的時間居多。因衛兵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宮門內吹樂以及完成他們那套繁瑣的儀式,除一早就趴在宮門欄杆上的游客外,大部分人只能在路邊傻等。等衛兵先生們出來了,也就是2分鐘就從面前走過去了,不過漂亮的禮服,高高的披著黑色長毛的帽子還是很有意思的。另外的亮點就是維持秩序的騎兵們胯下的馬,匹匹毛色颯亮,英武非凡,連我這素來不喜歡動物的人看了也不禁要贊一聲“好漂亮的馬”。

白金漢宮旁邊就是詹姆斯公園,號稱倫敦鳥最多的公園。果然,貫穿公園的小河裡,有野鴨,白天鵝,黑天鵝,還有鸕鶿。我們買了面包,寶貝喂了個過癮。

正值倫敦各大百貨公司大減價之際,我們也想湊湊熱鬧。打車來到世界上最奢華的百貨公司之一:哈羅德百貨公司,忍不住吃了一驚-----那麼多人!尤其是一樓,人多到眼瞅著電梯就在不遠處,愣是擠不過去。看到這架勢,我們立馬調頭,算了,本沒什麼非在這買不可的,還是找個公園曬太陽去吧。

D11 信守對寶貝的承諾,又陪她去了一天動物園。

D12 倫敦-----上海英倫之行圓滿結束。


精選遊記: 愛丁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