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2日 星期五 晴 從楊堤到興坪,回到童年——陽朔第二日 一早,根據網友提示,坐上陽朔——楊堤的車,車票8元/人,大約一個小時就到了。下車買徒步費,每人16元。整個這段路程要過三個渡口,下車後就先過第一個渡口,到對岸,然後沿右邊的路走,這段路通向浪石,我們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引領下,沿一條小路來到漓江邊,接下來就走在漓江岸邊了。 水非常清,河岸全是石子鋪成的。女兒堅決不肯向前走了,要撿小石子玩,我也很願意和她一起撿石子。玩累了就坐著吃點東西,當地人希望我們坐他們的竹筏,從樹上摘來了黃皮果,嘗嘗,味道還可以。(我們不好意思白吃,付了點錢)。玩了好長時間,直到從桂林來的游船上嘈雜的人聲打破了這裡的寧靜。 繼續向前,一會就來到浪石,坐船到對岸,時已近中午,夏日的太陽可真厲害,沿江邊走了一小段路,重新找到樹林,正好有一個小攤賣水,趕緊放下包,享受一下清涼。 徒步接下來的一段就是山路,看不見風景,天熱人累,所以LP一說想坐竹筏,我立馬同意。和當地村民砍價,最後30元送我們到烏龜爬山,只需再走一段路就可到九馬畫山。之後的旅程就好舒服了,可惜太陽太厲害,雖有傘遮陽,但在酷熱的陽光下,一點也找不到水墨漓江的影子,看來漓江還是要在細雨朦朧中游玩方能見其真貌,領其真趣。女兒把小腳放在水裡,隨著水流而動,不時有那青青的水草貼上她的腿,她輕輕的拾起,然後就咯咯咯咯笑個不停,高興極了。看見她這樣,我也想起小時候,一到夏天,我們村莊的好多孩子,全到小河邊玩水,那時的水和這漓江的水一樣的清,那時我們那的水草,也和漓江的水草一樣的青。(可惜現在全被污染了,我們的孩子要看青青的水草需要飛越千裡!)
我也坐在女兒身邊,雙腿放在水中,在水中搖擺。有時拾起一根長長的水草,自然向女兒炫耀,而女兒也拾了好多水草和我比,可沒有一根有我的長,她見贏不了我,只好乘我不備,將它弄斷,然後躲到她***懷抱裡又笑個不停。女兒的歡笑給了我很多感悟,她的童年多歡快呀,無憂無慮,我的童年不也和她一樣嗎!哲學家勸我們要保持“赤子之心”,說的就是要我們同孩子一樣吧!坐了近兩個小時竹筏,我們才到了一個石灘。下了竹筏,沿著石灘走一會就看見了烏龜爬山,就是在山腰有塊大石頭,取名烏龜爬山,真有意思。繼續走一會,就看見了九馬畫山。
在冷水村休息了一下,吃了點清涼補,聽當地老鄉給我們指畫九馬,說還有兩匹馬在下面,向前走才能看見。我們真的缺乏想像力,看不出來,急的那人只能叫我們拍照,回家在計算機上數,遺憾的是我回來在計算機上還是數不到馬。這裡就到了興坪地界,要過渡還要付錢(剛才的16元是楊堤收的)。又給了4元/人,到了對岸,經不住LP和女兒的勸說,加上誘人的價格(20元送我們到興坪),立刻又跳上竹筏。這段行程視野更開闊,岸邊更有竹林,船工不停的向我們介紹,而我更喜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為何非要用俗語去套景呢?隨著一年四季不同,一日氣像的不同,個人觀賞角度的不同,其趣自然也迥異。尤記有一段,水突然之間變闊變深,激流回旋,浪拍石壁,水花四濺,心驚而無言。在竹筏上坐了好長時間,方才靠岸。上岸又走了一段路,路邊有很多果園,有很多的柚子樹,結滿了柚子,尚未成熟。漫步在興坪的老街上,偶爾眼前閃過漫長歲月留下的一點點痕跡。老街的盡頭就是車站,坐車回陽朔。在車上偶然發現興坪還有一棵很古老很古老的樹,若能在樹下盤桓少許,不知是何滋味?晚上享受昨天預定的原始人第一燒的美味,皮好脆,肉好嫩,味好香。之後西街必修課——逛街、購物、 FB!

(徒步游示意圖)

(神筆峰)

(九馬畫山)

(美麗的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