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Dango西藏自駕游(D1-D5) 川藏線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6-D8)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9-D10)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11-D12)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 D13 拉薩 附照片
大昭寺眾生相(一)
大昭寺眾生相(二)
大昭寺眾生相(三)
大昭寺眾生相(四)
-------------------------------------------------------------------------
Day6 海螺溝->瀘定->康定->新都橋快到新都橋有一段碎石路面
夜宿 公路養護段招待所分道揚鑣昨晚海螺會議,以決定今日路線。結果發現大家志不同道不合,加之“車況有別”,最終拆伙,我們單車行動。單車也好,減少內耗。但是Daniel底氣不足,怕有危險;Raphael則說“沒問題!不走夜路就沒事!”還說川藏線上有的是雪山好看。於是我們跳過貢嘎雪山,直接往新都橋進發。途中望見大片雪山,我興奮得大叫。Raphael 殺風景說,“你看多了就沒感覺了。”瀘定,康定[介紹]瀘定 -- 因有瀘定橋而得名,這裡大渡河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是川藏交通的咽喉。
[介紹]康定 --古稱“打箭爐”,位於甘孜東部。自古以來就是康巴地區政治、文化的中心,亦是漢藏茶馬互市的中心。一首譽滿全球的《康定情歌》使這裡成為“情歌的故鄉”。著名的跑馬山、廣袤的塔公草原、雄偉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原始粗獷的木格措、美麗的玉龍溪草原和多彩的泉華池……,無一不是大地鬼斧神工的傑作。而跑馬山原名“拉姆則”,藏語意為仙女山,因康定明政土司在山上跑馬祭祖而稱“跑馬山”。這裡是情歌的故鄉,視茶馬古道的重鎮,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山上都要舉行“康定四月八轉山會”,游溜溜的山水、唱溜溜的情歌。
去瀘定參觀了大渡河與瀘定橋,河水如課本中描寫的一樣湍急,鐵索橋上架著木板,供游人來往;橋頭一男一女穿著紅軍服挺胸昂首、比著勝利的手勢在拍照。 Catherine想去乘汽艇衝浪,我們沒答應。路過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這裡非常繁華,吃喝玩樂的店鋪應有盡有,算是川藏線上的大城市。忙著趕路,就沒做停留,也沒機會聽到康定情歌。據說過幾天就是超熱鬧的跑馬節,可惜失之交臂。這次西藏行沒趕上少數民族任何節日,一憾。被警車撞了!

(堵車了)
翻越4200多米的折多山,折多雖是藏語,然而作為漢語理解也名副其實。山頂不知怎麼遇上堵車,一輛警車不願排隊、想借道繞過堵塞的車隊,結果倒車時撞上我們,因為他根本不看後視鏡。我們四人齊齊大叫一聲!好像前車能聽見一樣,卻沒有一個人想到按喇叭。(這算得上高原反應之一。)雙方下車看看保險杠,還好沒事,肇事方沒有一聲抱歉,可氣。新都橋

(新都橋)
[介紹]新都橋-----海拔3300米左右,高原氣候,溫差較大,氣候多變,初次上高原的朋友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新都橋,令人神往的“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秋天那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草……
新都橋前的碎石路面,霸道盡顯優勢,把別的車都遠遠甩在後面。新都橋號稱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最美的季節據說是層林盡染的十月。(Raphael說這是川藏線的共同點,秋季最美。)這次雖然季節不對,但新都橋有山有河、有藏式民居、牛羊滿坡,也挺有味道!可惜天空中雲層厚,漫射光拍不出層次。
公路養護段招待所,維持著典型的國營旅店做派,不過服務員還不錯,笑眯眯把我們大塊頭的行李搬上搬下,幫了大忙。在旅館外的小橋上靠著幾個紅衣喇嘛,慵懶的打量著過往行人,我大叫“喇嘛!快看快看!”指給大家觀瞧。Raphael一副曾經滄海的調調,笑話我看到喇嘛還大驚小怪。今天出門太早,到新都橋才一點,吃完午飯,安頓好行李,補瞌睡一小時才出門活動。我們去叫Raphael起床(這家伙,出門旅行一直當我們是鬧鐘用),他笑呵呵出來說:“等我把這些防曬油抹完再走。”原來防曬油高原反應,冒了一半出來:)到高原瓶瓶罐罐要少帶,尤其是擠壓式用品,尤其是新買的,很容易弄得包包裡一片狼籍。高原反應?新都橋當夜我和Daniel 都有一些高原反應,頭脹痛;Raphael更甚,干脆就睡不著,拿了日夜百服寧去吃。只有Catherine 蹦蹦跳跳全無反應。我和Daniel 很快就適應了高原,其後再沒有頭痛過,原來西藏並不可怕:)
翻越折多山前Daniel 執意要買氧氣袋,因為我們當年在黃龍腳下有強烈的高原反應。雖然大家都說沒必要,Daniel卻固執己見:“這可是用來救命的!”最後這罐氧氣的下場是帶回上海以後在客廳放完了事。
------------------------------Day7 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理塘到巴塘的路已修好但不讓走,只准走輔道,車速極慢。
夜宿 雪域扎西賓館
今天依次翻越了如下高山,不斷刷新我們的高原紀錄:
- 高爾寺山,4451m
- 剪子彎山,4659m
- 卡拉子山 4718m
- 海子口山 4690m
[介紹]雅江 --雅江縣居於著名旅游景區瀘定海螺溝和稻城亞丁中間。幅員面積7864.5平方公裡,總人口4萬,藏族占92%。雅江是藏族聚居區,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雅江人人能歌善舞,鍋莊、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區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場廣為流傳。雅礱江的高山雪水細鱗魚(雅魚)味鮮無比。
霸道的車載海拔表一到3999就定格、不再攀升,而我則一上4000米就昏昏欲睡,所以人稱“人工海拔表”,如果我談笑風生那就表示海拔降低了。後來的幾天我有了進步,要上5000米才打瞌睡:)
[介紹]理塘 -- “世界高城、雪域聖地、草原明珠”-理塘,地處四川省西部,甘孜州西南部。藏族占總人口的94%。作為香格裡拉旅游環線中的一個亮麗的風景點,無論從山川地貌、自然資源講,還是從歷史沿革、民風民俗看,理塘都是藏區的縮影,對整個藏區都有深遠的影響。

( 翻越卡拉子山 )
翻越卡拉子山,山頂是白茫茫一片,冷!不過四周全部結冰,這種場面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所以我們都興高采烈下車拍照。連Catherine,每天上車一早覺、中午一午覺的人,也犧牲了寶貴的睡眠時間,下車活動。理塘到巴塘,如履薄冰[介紹]巴塘 --在四川西部的橫斷山脈、金沙江畔,有一座小城靜靜地佇立著,這就是歷史上曾經與康定齊名、在康巴人的心目中十分顯赫、神聖的高原重鎮——巴塘。古老的弦子舞在這裡發祥、傳承,所以,它又有了“弦子之鄉”的美稱。縣境內山川秀麗,風光旖旎,風景名勝眾多。
鐵腳通過手機短信發來路況說:“理塘出發後約80公裡好路。中間有維修路,一直沿右手走,要慢。沙石路中有連續高坡,注意。黨巴村(中間有小河)後路很差,安全第一。涉水一定要慢,保胎!”理塘到巴塘一線,被Raphael極力渲染恐怖氣氛,仿佛沿路都潛伏著殺人越貨的綠林好漢。我們又是單車,更加戰戰兢兢啦,一路都緊鎖車門,輕易不敢逗留,還商量說遇到強盜就把錢全給他們,破財免災。這一整天基本沒心情看風景,胡亂拍了些照片,現在看起來還挺漂亮的,好多冰雪~為通過高城理塘趕到巴塘住宿,我們早早出發,一路飆車,在好路上甚至開到了110的車速。可恨修好的路不讓走,大部分時間只能在輔道上龜爬。為了搶時間,午飯都沒停下吃,在車上吃零食充飢。
我們走過的爛路摩托車隊與拖拉機聯手事件遇摩托車隊擋道,而且不肯讓路,我們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超車。“超越成功了!”大家都歡呼起來。轉個彎卻見一輛拖拉機停在路中間,駕駛員不知道跑哪兒溜達去了,找司機失敗。還好我們是越野車、還好前面沒大卡車,我們小心翼翼的側傾著開過山坡、通過!與此同時摩托車隊早已揚長而去。同樣的事件反復出現三次,好像拖拉機和摩托車串通好了跟我們作對一樣!可氣。等我們徹底甩掉摩托車隊,天都快黑了:~
超越摩托車隊這段路可謂險像環生,車子發生側傾,Daniel 說危險性甚至超過了後來的排龍天險。我覺得還好,因為我坐第二排。出發沒幾天我就發現副駕這個位子最讓人害怕,常常比駕駛員還緊張。
-------------------------------------
Day8 巴塘-> 芒康->左貢
路險:由川入藏。小段柏油路後便走砂石路,顛!過金沙江後,路況好轉。
夜宿 左貢大酒店
分久必合
清早Raphael在賓館停車場有意外發現,“喲!這不是老張的開拓者嗎?”原來三號車過海螺溝之後便與二號車分手,竟然跟我們一號車在巴塘會合了。碰巧我們都計劃去左貢,於是再次組隊。自駕游西藏,由於路程遠耗時長、車隊組合常常比較松散,合則聚,關鍵看各自的目的地和時間安排。
車頂固定備胎的鐵條被震斷,Daniel 中途停車,重新拴備胎。
老張他們的天線顫巍巍的斜伸著、導致他的電台只能聽不能說,不過撥弄一下就修好了,於是三號車前面帶路。Daniel沾沾自喜道,“老張的電動天線太先進,所以嬌氣,還是我這個不能換台的好,不會壞。”這段路看似寬,但外側路基松,底下是懸崖。老何在前面報路況,強烈要求我們隔幾分鐘就應答一聲,因為“你們少答應一聲,我們都心中一緊!”
* 金沙江
大名鼎鼎的金沙江,江水渾濁,兩岸光禿禿,和後來的怒江一樣,其貌不揚。
[介紹]芒康 --芒康縣是一個充滿神奇、靈性的淨土,境內雪山林立,江河縱橫,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濃郁淳樸的民族風情,金碧輝煌的千年古剎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奧的宗教文化等,形成了芒康縣多元的旅游資源。芒康縣是藏、川、滇三省交界處,具有戰略上的重要作用,自古是兵家之爭的地方。
金沙江一過,就到了四川與西藏交界的芒康。Raphael 點評道:“看,我們走了一星期,總算真正進入西藏了。” 是嗎?我這才如夢初醒,手忙腳亂拖出相機來,結果拍出這麼一張藏頭遮尾的裡程碑紀念照。[圖]
* 西藏的山
[圖]西藏的山氣勢逼人,土紅色,粗線條,活像3D游戲場景,沒想到存在於現實中!
[圖]西藏的山,好像滿山的犛牛肉干啊!
[圖]羊群擋道。跟放羊人商量:“幫我趕開吧?”
他伸出一只手:“給個糖!”給個巧克力就放行了。
* 第六次進藏
路遇雲南車隊。我們進藏,他們出藏。他們車上竟貼著“第六次進藏”的字樣!又遇到牛人了。
* 廣東車隊
午飯碰到廣東來的中年人車隊,四個人,其中一個有病,早早就動用了氧氣袋,但到了芒康已實在無法堅持,其他人雖然心有不甘,也只能陪他打道回府。據說來西藏這幾種人高山反應最強烈:上了年紀的,身體差的,胖子,還有男性的反應比女性較強。
飯館外三個藏人繞著圈子研究我們的越野車,不但眼睛貼著玻璃觀瞧,還伸手去拉門,我們都嚇了一大跳,因為車裡器材不少,還好車門早鎖了。於是叫飯館老板娘出面,去打發藏人走開,老板娘笑著回來打圓場說:“他們只是好奇而已,沒有惡意。”
* 奇遇記
用餐時三號車講起他們在巴塘理塘路段的奇遇。如前文所述,那條路修好的一邊不讓走,隔一段就擺一些石塊充當路障。他們正在沙石地裡艱難爬行,一個藏民騎著摩托跟了過來,他們不由得提高警惕。沒想到那人微笑著熱情招呼“扎西德勒”,還在前面帶路,指點他們走上好路,因為他走慣了,清楚哪裡有路障。這人非但不是壞人,還是個熱心的技術支持呢。摩托車帶他們走了一個小時,為三號車大大節省了時間。
臨分手的時候,三號車想付錢答謝,藏人卻連連擺手說:“不要錢!不要錢!”然後說:“給一個嘛!”他要的是什麼呢?溝通了半天才知道他想要一支鉛筆一個本子,帶給小孩。
* 拍個合照吧
即將翻越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口。為見證又一個新紀錄的誕生,一號車提議:“前面埡口等我們拍張合照吧!”三號車欣然應允。可怕的是我們低估了與埡口的距離,高估了雪地行車的速度。後來我們在電台裡說“山頂太冷,你們不用等了先走吧,看樣子我們一時半會還趕不到。”三號車卻堅持“我們等你們!”待我們終於趕到,山頂大雪紛飛,這三位已跟雪人相似。在埡口的合照,每個人的尊容都不夠光輝,看照片仿佛能聽見牙齒打架的聲音。[圖]

(合照)
* 吃火鍋記
到達左貢,去酒店訂好房間,天色還早,出去覓食。左貢和川藏線上很多小城一樣,就一條街(川藏公路)而已,街邊多為川人開的飯館和小賣部。我們兩車人找到一家火鍋店聚餐,吃得熱火朝天,人人都好開心。在西藏旅行,吃住都降低了標准,很容易就滿足了。不過左貢大酒店的洗澡條件真不敢恭維,湊合了一夜。
[介紹]左貢 --左貢縣位於昌都地區東南部,玉曲河、怒江、瀾滄江流域,平均海拔3750米。左貢,藏語意為“犏(耕)牛背”的意思。很早以前,因人們住的地方的地形像犏牛的背,故而得名。縣內主要景點是梅裡雪山,屬自然風景區。被當地群眾視為“神山”。每年前來朝聖者絡繹不絕。
[圖文版參見:http://www.wegoout.net/tibe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