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游記(1)——雨崩徒步篇(附攻略)行程——昆明(6月14,15)——大理(6月16,17)——麗江(6月18)——中甸(6月19)——雨崩村(6月20,21)——飛來寺(6月22)——中甸(6月23)——束河鎮(6月24)——麗江(6月25)——瀘沽湖(6月26)——左所(6月27)——西昌(6月28)——成都(6月29,30)
引子——01年購的一本《行者雲南》小冊子,其中關於虎跳峽三日徒步的一節讀完,當時就被書中描述打動,心潮起伏,恨不能立刻赴諸實現,可惜機緣一直不肯降臨。所以這次雲南之行一旦確定,立刻把徒步旅行作為此次出游的重中之重。
不易找到同行伙伴,動身前兩日在“攜程”上發個小帖子,公布大致行程計劃,征“能吃苦耐勞之MM”,分攤房費,共享美景、美味……
很快,來自南京某學院的凌子給了回復,她也從未去過雲南,對我的計劃贊同並立刻安排假期,訂好去昆明的機票。而另一位上海MM——逗逗,從成都發來郵件,她自5月20日出發,與人結伴一路游玩,已走過青藏線、環藏線,從川藏線下來到成都,因假期還剩半月,也未曾到過雲南,對徒步之旅很有興趣……
在大理,我和凌子碰面,到了麗江,逗逗也與我們彙合了。立刻咨詢情況,虎跳峽和滇藏線上的梅裡雪山都是計劃游玩的地方,而雪山下面的雨崩必須徒步進去,也需要三天呢。這兩處都徒步有點不太現實,而且時間、體力可能都不夠,放棄一處又不甘心,幾人一時拿不定主意。
按照攻略,找到一家專門組織散客包車游的“越野者俱樂部”,在聽了他們相當專業又全面的介紹,
了解“梅裡雪山六日行”中既有雨崩三日,也包含了虎跳峽中路途艱險、風景最壯麗的“中虎跳”一段徒步,而且配備專業領隊,我們一致決定參加這裡組織的旅行團。
確定下來這行程,已經是18日晚10:30了,第二天一早就出發,趕緊回去休息……。
2006-6-19,中虎跳徒步,張老師客棧 → 江邊虎跳石 → 天梯客棧(7公裡)早上9:00,我們三人和領隊在四方街准時集合,團隊的另兩人是來自武漢一對度蜜月的小夫妻,男的是警察,女的中學老師,磨蹭遲了20分鐘才到,看見他們一身度假的休閑裝束和拖著的旅行箱,領隊不由一聲驚嘆:“完了,這回死定了!不管,如果體力不濟,讓他們騎馬。”
登車出發,一路北上,這時天空變得陰霾,領隊根據天氣和我們一行五人的具體情況,擔憂從雨崩出來沒力氣了,決定把原先計劃最後一天的中虎跳提前到今天。
中午時分,車到橋頭鎮,大雨傾盆而下,我們吃飯的同時領隊不時電話聯系峽內,打探裡面情況。
一小時後雨小了,領隊果斷決定進發中虎跳。
還好,在麗江時我已經買了一大包牛肉干,又迅速到飯館旁邊的超市裡幫每人買了塊巧克力,這兩樣都是補充體力的實用東東,再往北去可能沒時間也沒地方買了!
車順著沿江公路行駛,期間還停留眺望了上虎跳,江水在狹長的深谷裡奔騰激蕩,拍打峭壁,掀起風浪,水聲回蕩,好有種廣闊酣暢的氣勢……。
40分鐘後到達著名的“張老師客棧”,這是徒步的起點,下車時,雨已經停了。開始都是下山的路,坡度很陡,只一人半寬,時而泥土路面,時而石板台階,雨水讓路變得濕滑,但沒有想像的艱險,只要注意每一步落腳穩當。
一路下行,不時飄來一陣小雨,不一會,太陽又透過雲層投下朦朧的光芒。一只小狗尾隨我們,跑前跑後,仿佛要給帶路,好生有趣。走走停停,在每個觀景台都駐足玩耍,輕松愜意地盡情領略峽谷風光。
遠遠俯瞰中虎跳,在群山翠嶺、寥廓蒼天包圍中,蜿蜒逶迤,竟顯得有些清幽;而當我們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兩側利劍般直指雲霄的石壁,任江水恣意衝撞而“我自巋然不動”的虎跳石,始終充斥耳畔巨大的咆哮聲,終於露出它令人驚嘆的真容!
抬頭仰望,上面一橋飛架石壁,連接公路;瀑布的水流來自頭頂,再從我們腳旁歡騰直下,不知疲倦地奔向滾滾金沙江……。
下到虎條跳石上,這裡江面已經非常狹窄了,迎面奔來的江水,撞擊石壁,濺起層層巨浪,轟然上升,又頹然瀉去,交錯糾纏,蕩氣回腸,熱烈展現最峭麗最峻急的神奇!
坐在大石塊上,拍照、聽濤,玩了好一會,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好了,這下全是上山路了,而且基本6~70度的傾斜,只有一人寬,一側懸崖一側峭壁,下面江水滔天,上面望不到邊,好在有護欄。曲折向上爬了不遠,來到那個所有攻略都提到、名聲赫赫“天梯”下面。
天梯雖然近90度垂直,其實只要抓緊兩側扶手,不往下看,集中心思一步步向上,並沒有眾多前人描述得那麼危險,個人感覺唯一困難之處,是天梯的每級踏步間隔較大,約5~60公分,抬腿費力,每一步必須腳踩扎實了,才能再走下一步!
天梯共計48級,一邊數著,一行五人和領隊都平安從天梯爬了上來,雖然有些累、緊張,但還不礙事,休息一小會兒,繼續上行。
山路依然是狹窄而陡峭,抬頭仰望,可以看見此行的終點——天梯客棧小小的影子就在上面公路邊了,可緊爬慢攀,還是那麼遙遙不可及……。汗越流越多,腿越抬越沉,氣越喘越急,每個人都在心裡疑問,不知是否還能堅持多久?
又轉過一道彎,前面突然出現了一匹馬和馬夫,守株待兔般地問我們是否騎馬?天啊!這人真會選地方,知道從下面上來的人到這裡都體力支出得差不多了,意志是最薄弱的時候!攻其要害!面對這樣的誘惑,我和凌子、逗逗三人還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如果現在就退縮,後面三日的雨崩徒步將根本無法想像!
而小警察夫婦正想投降,被趕來的領隊制止,鼓勵他們咬緊牙關再堅持。終於,天梯客棧越來越清晰了,甚至可以看見等候在路邊的車了……
領隊已趕到我們前面在終點等著了,登上最後一級台階,我們每個人都與之拍手相慶,振臂歡呼,心底由衷地生出一點點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稍事休整,回到車上,一小時後抵達橋頭鎮,沿滇藏線繼續北行,向中甸方向駛去。而這時我和凌子、逗逗,感覺體力已經完全恢復了,沉浸在小小喜悅之中的同時,都有意猶未盡之興,心裡開始對明日的雨崩徒步有了熱切的期待……
圖片說明: 中虎跳俯瞰,近觀虎跳石 圖片說明: 公路橋與瀑布, 天梯

雨崩村,位於雲南德欽縣,梅裡雪山的神女峰(面茨母峰)腳下,是梅裡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個村寨(3200M),分上村和下村,住著三十多戶藏族人家。這裡的藏民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占用土地,減少對大自然的索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間從不分家,不分土地,不分牲畜,人口始終保持低增長,所以在雨崩的一草一木都較好的保持了原生態的樣子。
雨崩還保留有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現像,即兄弟合娶一個妻子或姐妹同嫁一個丈夫,其關系非常微妙,所生子女的關系更加復雜。
雨崩,在藏語中意為經書,是梅裡雪山轉經的必經之路。雖然這裡交通不便,山路陡峭,只有徒步或者騎馬翻山越嶺到此,但卻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也正因為游人稀少,景色才更純正新鮮。2006-6-20,雨崩第一日,西當溫泉 → 雨崩上村(17公裡)早上8:10分從中甸出發,為了及時趕到梅裡雪山下面的西當村,一路風景匆匆略過,領隊安排回程時再輕松游玩。司機把車在山路上開得飛快,我伸頭看下儀表盤,平均時速在60上下,這一路許多都是180度的大轉彎呀,有些彎還是連續轉的,懸崖、峭壁不斷向身後略去,好在這樣的路也走過不少次,沒什麼擔憂的!
海拔已經超過3000了,加之路途拐彎多,從飛來寺下到西當村的路基本都是石子路,顛簸厲害,我們團隊的小警察夫婦坐在前排,已經暈車並出現輕微高原反應,而我們坐後面的三個女生都還精神抖擻、安然無恙。
下午4點,車抵達西當村溫泉,這是車行能夠深入到的最腹地,雨崩的風景,就靠自己徒步再往裡去才能看到了。
我們都舍棄了平時的大包(除了領隊,他要負重徒步,這點我們絕對不敢學!),盡量輕裝而行。自己只帶了早晚御寒擋風的長袖衣褲、必備的藥品、防曬霜、洗漱用具、足夠的水、相機以及充足的電池、電筒頭燈等等,當然還有時刻不離身的小本子和筆。這些零零碎碎加起來,差不多也有6~7公斤了。
下午4:15,正式向山裡出發。都是上山的路,有一米多寬,沙土相間的泥路,沒有昨日中虎跳那麼陡峭,但崎嶇蜿蜒,某些路段有些滑;太陽似乎並不毒辣,但高掛天空還是熱力四射。在這樣的條件下大約才走了1公裡多,現實就給每個人都來了個實實在在的下馬威!
這裡是3400米以上高原,比較昨日的虎跳峽2000海拔,已高出1000多米了!徒步的情況完完全全不同。每一步向上挪動,都比平日費勁很多,走不了十幾步,就讓人感到胸悶氣喘、呼吸急促,甚至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了!而太陽的直射,讓我們每個人迅速地汗流浹背,從內到外的衣服一下都被汗水浸透了,印像中還從未這麼多這麼快地一下釋放如此多的汗!背上的包也覺得越來越沉重,體力的付出真是超過平常雙倍!
幾個人停在山路上,累得幾乎懵了,似乎再也邁不動腿……。剛才出發時的“雄心壯志”早已被丟到九霄雲外,剩下的,只有在心裡極度疑惑,這樣的狀態還能堅持嗎?後面幾十公裡路是否還比這艱巨?
警察夫婦改變主意,讓女的帶著包騎馬上山,男的空手徒步。領隊問到自己,告知此時不要馬,以後的路再反悔也沒有馬可騎了!很猶豫了一陣,還是搖了搖頭……,只在喘氣,沒力氣說話,與凌子、逗逗三人之間的眼神交流,一致感覺還沒有到承受的極限,就算慢,總還可以行走……。
想起攻略提示,徒步最好攜帶登山杖,領隊就拿著兩根專業登山杖,步履穩健扎實。看來這裝備必不可少,荒山野地,有錢也沒處買了!自己動手,每人撅下一根樹枝當拐杖,多了個支撐點,容易平衡,不可否認,確實有幫助。
高原爬山,特點是一動就喘氣,一停又緩和。我們意識到這情況,調整呼吸,各人按自己習慣的節奏與步伐來行走,蹣跚向上、向前,雖然累、依舊喘,但每走一步,就離目的地又近了些,希望又增加了一點,堅持,再堅持……。漸漸地,就像長跑時總有一段接近極限般的那種難受被慢慢地克服,腿腳的抬起似乎已變成了機械性地重復,身體也適應了這樣的運動……。
40分鐘之後,過了第一個休息站,兩旁的樹林越來越密,山路還是崎嶇蜿蜒,而且變得狹窄,在樹林中穿行,有時並不明顯;太陽開始西垂,漸失輻射的威力,不知不覺,我們已完全走在蔭涼之中,不時還有陣陣輕風撲面……,不再大量出汗,體力明顯節省了不少,但高原的上坡,一直還是不斷讓人氣喘吁吁、心跳加快……。
選擇這條路的游人還是相當少,一路上幾乎很少遇見他人,只有我們幾個,在靜立休息、在喘氣前行、在向上攀爬……,偶爾遇到村民下山,一定會熱情地衝我們微笑,同時給我們一句“加油”,“快到山頂了!”,親切樸實的話語,真給人以渾身的鼓舞和感動!
途徑一個休息點,大家圍坐,共享了一壺味道純正的酥油茶,給予及時良好的體力補充,就著熱乎鹹香的茶啃干糧,算是晚飯了。繼續行走,上山的路是12公裡,經幡飄飄的前方,表明山頂就要到了,抬眼仰望,被雲遮擋的雪山,躲在後面的太陽,將落未落,卻正好看見鑲了金邊的烏雲。
終於在傍晚7:15,爬上了這段路的最高點——海拔3800處的南宗埡口,過了這裡,手機就沒有信號了。7:45,休息夠了,開始下山。雖然坡度比剛才上山路要陡些,哈哈,比較而言,這下山實在不需要消耗太多體力了,只有5公裡就到客棧了,而此時天邊只剩落日的余輝,空氣中已滿是涼爽與清新……。
這下山一路,我們幾個終於恢復力氣,可以邊走邊聊,說說笑笑,心情無比輕松。咳,時間真能作弄人,這才過去幾十分鐘,就已經忘記前一陣上山時累死累活的狀況,自我嘲諷曰“真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晚上8:30以後,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們帶上頭燈或打著電筒,在黑黢黢的山路上,加倍小心,幸好領隊熟悉路況,一路無事,在晚間9:00平安抵達了住宿地——雨崩上村的第一家梅裡客棧。
這是藏民近年來為游客修建的,原木房子,走上樓梯咯吱作響;房間之間木板相隔,基本不隔音的。有電,但燈光極其微弱昏暗,只灰蒙蒙地有些亮意。這麼晚,已經沒有水可以洗了,這樣的條件早有心理准備,坦然接受。
不到九點半,我們三人用水漱口,拿出濕紙巾擦干淨臉,和衣躺下。今天坐了大半天車,又徒步近5個小時,第一日順利結束。
說不累是假的,多點時間休息,明天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2006-6-21,雨崩第二日,雨崩上村 → 大本營 → 冰湖(來回29公裡)隨著天色的漸漸露明,村裡的公雞開始發出清脆的打鳴,一聲接一聲,劃破寧靜,勤勞而忠實地履行著應盡的義務……。睜眼醒來,看下表,才6:30,再睡不著,索性翻身起床。
跺步來到房間外的平台,仰望天色,今日似乎是個多雲的天氣,至少清晨是看不到日出了!倚著平台的欄杆,朝右上瞧,是背靠群山的雨崩上村,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錯落的房屋生長在綠色叢中;望左下看,是山坳裡雨崩下村的三角台地,星星點點、若隱若現地點綴著數幢灰頂白牆的民居。滿眼深深淺淺的綠,青草的氣息,雲霧的影子,雪山的味道,靜謐的村落……,兩面各是一幅漂亮的圖畫,隱隱有身處曠世桃園之感……。
從牆上貼的介紹裡得知,雨崩上、下村共計32戶,168人,都是藏族……,真正人煙稀少……。
圖片說明:雨崩上村、下村,雨崩第二日清晨,在客棧二層平台所見。

吃過早飯,帶足午飯的干糧和水,我們一行五人和領隊8:00准時出發了,警察的LD還是雇了匹馬,警察和我們三個依舊徒步,同行的還有另一個六人團隊和他們的向導。
開始的一段路基本平坦,穿過雨崩上村,視野豁然開朗,雲霧繚繞的群山翠林環抱攏著一壤綠野,大片茵茵的濕地,水草豐滿,是放牧的好地方。路遇放羊的藏族大媽,讓我們和羊群親近了好一會,一干人邊玩邊拍照,輕松悠閑,自在愜意,走過了這片風景……。
很快到了一條小河,據說這就是雨崩河。過河後山路開始明顯上升,坡度甚至超過了昨日上山路。而且,雪水融化順路流淌,使得道路泥濘不堪;不時有一些橫臥在地的粗大枯樹擋道,上面長滿厚厚的青苔,更增加了爬山的困難,沒多久,同行的那個團隊已遠遠落在後面看不見了,而我們幾個,又一次地感受到接不上氣的那種喘、心跳加快、抬腿乏力……。這時,頭頂上的一塊雲彩又開始下雨,淅淅瀝瀝,雖不大,但山路更加濕滑。深一腳,淺一腳,越走越泥,越走越難,跨過一根又一根橫在地上的樹干枝杈,踉踉蹌蹌著從一個又一個泥坡上摸爬過去,忍受著上山特有的累和喘,不敢停步,泥路甚至也沒有可以立足休息之地,兩、三處陡坡、台地,幾人都要相互幫扶、攙拉才上了去……。好在路兩旁深深的原始森林,味道比昨日來雨崩的路上濃多了,透過樹枝灑下的細雨,被當作甘霖沐浴著,森林裡安靜得厲害,遠處雪山融化成的小溪流水聲,偶爾有幾聲鳥叫,伴著自己沉沉的腳步,最奢侈而又最不稀罕的,是極其新鮮又原生的空氣……。 這樣的意境,默默地感染著我們,不斷地克服自身惰性和外界困難,一直向前,向上……。
雨停了,我們也到了海拔3580的山頂埡口,可以清楚地眺望梅裡雪山的將軍峰。一排木柵欄擋住去路,騎馬的只能到這,剩下的路就必須徒步了。從圓木削制的獨木梯子小心翼翼翻過柵欄,一路下山,跨過奔騰溪流上的木橋、穿越巍峨蒼山下的翠林、看著流雲裡浮現的雪峰……,中午11:30抵達大本營。
大本營就是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梅裡雪山的大本營,現在為游人服務。幾間漏風而破敗的木頭房子,孤零零地豎立在一小片平原上,平時沒有人值守,跟隨游人而來的藏民會提供一些簡單的飲食服務。原先俗氣地以為,大本營具備正式而有規模的設施,沒想到卻是如此簡陋。但正是這原生態的狀況,更讓人領會到什麼是渾然天成……。
在大本營休整、游玩並吃了自帶的干糧。我們不辭勞苦,帶的午餐干糧最豐富,有面餅、榨菜、煮雞蛋、餅干、真空包裝的豆腐干等等,吃的時候引起別人的驚嘆:“你們真能背啊!” 哼哼,沒有足夠的能量補充,怎能再上到冰湖玩呢?!同來的其他團隊很多成員已經因疲乏,放棄去前面冰湖的計劃,小警察夫婦也不再前行,我們三個女生,被前面的風景誘惑,又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再次開始上山之路。
圖片說明:大本營風光 , 杜鵑谷,到大本營就停滯不前的人,是無緣見識如此風景……。許多事情,堅持與否,結果完全兩樣!

曲曲折折,迤邐而行。滿山遍野的高山杜鵑,酒紅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淡黃是燦爛盛開的花瓣,紅與黃,兩種最熱烈的色彩,在眼前晃動、跳躍,讓人眩目、令人沉迷……,遠處朗朗藍天、皚皚白雪,如入童話之境,仿佛忘記今昔何年?
可惜仙境很快過去,前面的上山路已經是亂石叢生了,而且十分陡峭,這一段,沒有了林木的遮擋,太陽變得無所顧忌,猖狂地把一波波熱浪推向我們……。沒幾分鐘,長袖外套被脫去綁在腰間,而裡面的短袖衫也被汗水浸濕了……。
三人中的凌子,是最循規蹈矩地按徒步攻略要求分層著裝的,最外面是長袖牛仔外套,然後依次是長袖T恤、短袖T恤、無袖背心,當她熱得脫到只剩一件背心時,耷拉著腦袋,無奈地發出一聲長嘆:“再脫——就光啦!”
盡管是在上山的亂石堆中,高原低氣壓讓我和逗逗無力答腔,聽到這一聲不乏自嘲與幽默的慨嘆,我們仨個個邊喘邊笑,樂得幾乎要跌坐在地上……。而這樣的快意,無形中又增添了一分繼續向上的力量……。
在不斷的喘氣、流汗與掙扎中,上到亂石山的最高處,這裡可以完整而清晰地俯瞰冰湖了,當然,這不是終點,我們是不會輕易滿足的,還要下到冰湖邊游玩呢!
還是亂石叢的下山路,或者說根本沒路,沿山坡下唄!很快,就來到冰湖的岸邊。冰湖不大,湖水呈碧綠色,緊靠著湖面上方是三個小雪峰,雪峰再上面就是梅裡雪山的將軍峰,融化的雪水很有氣勢的從主峰漂流而下,彙聚到冰湖裡,把手伸進水裡,刺骨的涼……。
湖邊是一片亂石地,擺滿了小瑪坭堆……。
吹夠了湖邊的涼風,長袖衫早已穿回身上,原路打道回府了。已經對路途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雖然還有不少上山的路,心裡不再畏懼,不再擔憂,而且還很有些信心了。
回到大本營,彙合了等在那裡的小警察夫婦,繼續回走。那段泥濘的道路變為下山,節約體力但困難不減,還是相互扶持,順利走過了這段。再次經過雨崩上村的那片空曠濕地,在西邊斜陽下,體會一番有別於上午的風情,下午4:30回到客棧。
整整8個半小時,連玩帶走,我們是當天出發去這條線路的幾個團隊中最早完成的!客棧雖然供有太陽能熱水,但今天入住的人達到50,沒有充足的熱水洗澡,自己靈機一動,找來一大盆,接了熱水,坐在露台邊,一邊泡腳解乏,一邊賞景休息,好舒服啊!……,這舉動,引來眾人的羨慕與效仿。
坐在原木搭建的客棧長廊上,邊泡著腳,抬眼看夕陽的一抹金色,略過神女峰的腰畔與山頭;側耳聽四周林濤陣陣、樓下小溪潺潺;深深地呼吸,嗅到泥巴、草木的土味芬芳……,這一定是很多人的夢想……,我不是在作夢吧?
經過艱苦的長途跋涉,此刻的自己,真真切切地就在享受這一切……。一路的倦怠與疲憊,漸漸地遠離身體,心靈也恢復了安逸……,這是大自然給予人最好的饋贈!
晚上,當別的團隊陸續都回來時,多數疲憊不堪(其實我們也一樣),好些人決定明日不去雨崩下村的神瀑了。領隊問到我們仨時,真是再次的“好了傷疤忘了痛”,堅決要求前去,同時也積極地為明日作准備。
為盡量恢復體力,我們還是早早休息,明天,又有更多的路在等待!
2006-6-22,雨崩第三日,雨崩上村 → 雨崩下村 → 神瀑(來回16公裡),雨崩上村 → 西當溫泉(17公裡)今日的徒步距離比前兩日都長,還要在天黑之前趕回到飛來寺。
早上6:00鬧鐘把我們叫醒,客棧對面的神女峰,努力從繚繞的雲層後面露出竣朗的面目,一縷晨曦映射在山頭,泛著金黃色光澤——“日照金山”!心頭一震,雖然遠沒有曾見過的畫片上所有山峰全部打開那樣震撼與壯麗,但金黃在潔白雪山上閃耀的那一種意韻,已然領略……。
這個雲雨變換頻繁的季節,赴梅裡雪山之行,壓根不敢奢望能夠看到著名的“日照金山”景像。於我,碰巧一睹,幸之;無緣得見,自然。
景色真是眷顧早起的人,6點就起來的我們,不經意間的抬頭,那一縷半藏在雲霧後面的金黃色躍入眼簾……。雖然那麼小,但清晰明鑒,又稍縱即逝,沒兩分鐘,雲霧稍稍散開,已是日照銀山了!
這同時也預示著,今日是個陽光普照的大晴天!
吃罷早飯,讓留守的小警察夫婦預先安排午飯,7:00整,我們三個MM跟隨領隊向雨崩下村、神瀑進發了,而這時,其它團隊的成員都還沒起床呢!
雨崩下村在雨崩上村下方的1公裡處,兩村之間隔著一條峽谷。開始下山的路坡度極陡而且曲折迂回,雖然不費什麼力氣,心裡卻在打鼓,中午回來時可夠戧啊!
跨過峽谷溪流的獨木橋,爬上一小段山路,進入村中。 淡淡晨霧中的雨崩下村,簡陋的廟宇、悠閑的牲畜、不停的轉經桶、勞作的藏民,在一片碧綠的山野裡,是那麼寂靜又空靈,默默散發著遠離塵囂的一種氣韻……。雖人跡罕至,卻湧動著勃勃生命的跡像……。
穿過雨崩下村,接下來的路,路面相對平整而坡度也十分平緩,兩旁是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有的樹干粗到幾人合抱,樹枝上懸著松蘿,樹皮與石頭上的厚厚青苔暗示這裡極少被人打擾!
頭頂藍天、白雲,遠處是雪山溪流,身旁青翠蒼林環繞,脆生生的鳥鳴跟隨我們,優哉游哉地邊走邊打望近在咫尺的梅裡群山……。雖然這段路途景色沒有特別耀眼與醒目,但旖旎而幽寂的情味,從頭到腳地浸染著全身心,使這一段的徒步一直沉浸在神清氣爽而又被某種難以言表的神秘氛圍籠罩之中……,感覺棒級了!
幾十分鐘後,已經看見神瀑高高遠遠地掛在前方的山崖上了,可從這裡上到神瀑跟前的山路,突然變成了如同昨日上冰湖的一樣,陡峭、狹窄、亂石叢生,而且,森林轉為荊棘叢,沒有了遮擋,又一次讓人暴露在完全的日曬之下!
“天啊!現在一看見上坡就發怵!”凌子的這一聲驚嘆,無疑代表了我們三人當時准確的心境!昨晚向去過的人打聽路況,都說比去大本營這邊好走,沒想到還有這麼高的坡要爬呀!但神瀑就在那裡,冥冥之中仿佛在召喚,不可以不到目的就半途而廢的,盡管心裡畏懼,但依然沒有停止向前的腳步……。
很快,大汗淋漓,又一次被高原氣喘折磨地難以承受,腿像灌滿了鉛般抬不動,不時還要撥開擋道的荊棘,體力嚴重消耗,似乎到了極限……。上到一半時,自己心裡徹底退縮了,打定主意,絕不願再爬坡了,下午出山的那5公裡上山路一定雇馬!把這念頭說給逗逗與凌子,二人無可置否,表示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吧……。
終於,看著不遠,但耗費整整1小時,伴隨一路同行的藏民、喇嘛露出白牙笑著的鼓勵,在我們都精疲力竭、幾乎倒在地上的時候,這山的山頂還是被踩在了腳下!來到神瀑的下面,轉山的藏民和喇嘛在水中繞圈奔跑,乞求幸福降臨,而散成水霧的瀑布,在熠熠陽光的映射下,以一道完整斑斕的彩虹來回報我們痛苦又艱辛的付出!
圖片說明:下村路途的風光、神瀑彩虹

神瀑細水的淋灑與山坳裡的涼風很快就讓人感到透徹的寒意,想到回程和下午出山的路,長路迢迢,不敢停留太久,玩了十多分鐘,開始回撤。
輕松走過森林、草原、溪流,或許一路美景的沐浴,或許下坡畢竟讓人體力有緩解,回到雨崩下村時,剛才雇馬上山的想法被自己悄悄打消了,從這裡到雨崩上村客棧的1公裡上山路,還是堅持吧!
果然,正如早上出發時所料,這一短短的路途,應該是雨崩所遇到的坡度最陡的了,很多地方大約超過50度的傾斜,而且時值正午時分,陽光也變得張狂。早飯吃太早,已經感到餓了,可帶著的巧克力還舍不得吃。想著回到客棧就有熱飯菜和湯在等著我們,把這樣的物質誘惑當作強心針,不再說話,我們三人默默攀爬著、喘氣著、忍受著、掙扎著……。
大約爬到還剩100多米的時候,悲慘事情發生了。由於早上估計不足,為減輕負擔我只帶了半壺水,路途已感到不妥,一直節約、每次只喝一小口的水還是終於被喝光了!眼看著客棧就在頭頂上面,甚至可以聽見屋裡警察夫婦向我們招呼的聲音,但嗓子的那一份干渴,從喉嚨延伸至心腹,有種撕心裂肺般的痛……。從未有過這樣的渴呀!總算知道渴死是怎麼回事了!汗不斷地流,每抬一步腳都異常沉重而艱難……,這100米,好像經歷一個世紀……。
到了,一屁股坐板凳上,邊喘氣邊打著手勢,請等候的警察夫婦,把我的1升水壺裡倒上大半壺水,然後——,一仰脖子,一滴不漏、一口氣全部喝完……。記憶中這輩子還從未這樣“勇猛”地喝過水,把那兩口子看得目瞪口呆!……,好了,活過來啦……。
12:30全部回到客棧,五個半小時,我們游玩了神瀑來回,又是最早出發最早回的。而這時,其它放棄這個景點的團隊已經出山了,客棧恢復了空閑與寧靜。
午飯後稍事休整,我們告別雨崩,踏上返回的路。13:40出發,這次帶上充足的水。警察LD還是雇馬上山,而自己,徹底拋棄偷懶想法,琢磨這是最後一哆嗦了,就算累倒在地,爬也要爬上這5公裡上山路!
事實證明,當把困難預想得特別嚴重,一旦面臨,充分的思想准備,將能幫助人順利過關!依然暴曬、依然熱汗、依然氣喘、依然步履艱難……,但這段上坡,確實沒有中午雨崩下村回上村的那麼陡峭,走一段,歇一歇,再走一段,又歇一歇,累,但心裡卻越來越有自信……。
想到路途中曾經得到山民給予的熱情招呼,這一路,我們也學會了再遇見別的游人,回贈以一聲“加油!”、“不遠了!”的鼓勵與寬慰,同時也為自己鼓勁……
又看見經幡飄飄的南宗埡口了,我們情不自禁加快腳步,越走越精神,登上最高處,哈哈,“勝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頭!”興奮中竟想起這句歌詞!好開心啊!剩下的12公裡都是下坡嘍!
前路長長,延伸著看不到盡頭。或許我們思想開始放松,而身體也跟著懈怠,下山一路,我們幾個都遇到腳下不穩,滑了好幾次,差點摔跟頭,還好,總算有驚無險、趔趄走過,給我們的尾聲增加一些意興闌珊的波折。
快到山下時,遇見兩位藏族婦女,背上背著比人還高大厚重的草垛,在同樣的山路上躑躅,想到我們僅僅徒步三日,而她們,日日都在這樣的路途下行上走,那艱難挪動的身影讓我們驚訝地沉默無語,同時投以無比敬意的目光!
18:10,到達西當溫泉,四個半小時,走出了大山,司機和車已經在等候了,我們終於圓滿完成了雨崩徒步之旅!!
結語——這一路,我們准備充分,行事謹慎,沒人生病,沒人受傷,順利而安全地走過了78公裡的山路。這期間,我們被艱苦所困擾、被勞累所折磨,也猶豫、也動搖、甚至要放棄,很多時候在心裡問自己干嗎要來受罪?但一直沒有妥協,堅持,再堅持,相互鼓勵幫助,不斷與自身惰性抗爭……。
雨崩三日,遇見的其它五個團隊,有的放棄了部分路途景點,不算GG,我們問到的幾乎所有MM成員,沒有不騎馬進山游玩的,或全程或半程,至少也是部分上山騎馬!只有我們三個女生,全程徒步,用每一個堅實的腳印來丈量與領略雨崩的風光無限……。
當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到達成功的終點,自然而然生就一份驕傲與自豪;或許我們不必這樣吃苦受累,也同樣能夠欣賞到雨崩的風景,但在徒步的過程裡,我們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己,更激發了人的潛能,在心理上得到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滿足和驚喜!這就是樂趣,徒步的樂趣!!
十二萬分地感謝凌子和逗逗二位MM,僅僅看了我在“攜程”上發的二、三十字的小貼子,就被自己“忽悠”,趕來與我結伴同游。素昧平生,對我給予充分信賴與支持。
感謝機緣湊巧,讓我遇到的這兩位MM,盡管性格、經歷相差許多,但對旅游、對生活等許多方面認知與自己近似,能夠寬容隨和地與人相處,在旅途中彼此真誠坦率,使得我們迅速從陌生人而成為朋友……。並且,我們的體力相差不多,一直能夠用相當的節奏,互相鼓勵幫助,共同完成了徒步之旅。
特別是年紀最小的凌子,過敏性體質,雨崩第一夜過來,就被毒蟲咬的渾身起包,奇癢難忍,被摳的破了流水,堅持……。出了雨崩的後兩日,我和逗逗也未能幸免,只是癢包的數量少些……。即便如此,凌子還解嘲般地嘆道:“呵呵,雲南人民太熱情了,怕我們空手而歸,連包包也給帶上了……。”
徒步三日,回到西當溫泉,三人和陪伴我們一路、給予幫助、極不專業的樹枝拐仗一起照了張意義非常的紀念合影。這三日,沒水洗澡,身上的衣服沒換過,被汗水濕了又干,泛出白色的鹽堿……。
拍完這照片,立刻,扔掉拐杖,衝進旁邊的溫泉洗個痛快徹底……
雨崩的路途,跋山、涉水、過橋、躍溝,我們時而穿行在高大濃密的原始森林中,時而逆流攀登於奔騰翻湧的雪山之水旁側,時而輕松跨過不甚驚險的山澗,時而游憩於平展開闊的草甸。無數次停下,又繼續向前行走,常常忘情於周遭亦幻亦真的絕塵風景。
不少艱難的路途,自己為顧及安全,或累得缺乏力氣,無法拿出相機拍攝記錄,但伴隨著與之奮爭的過程,已深深留在記憶之中。
自己不是戶外運動愛好者,也並非自虐一族。五年前讀到那本小冊子裡關於虎跳峽徒步的一段文字,印像之深,影響之久,仿佛一種盅惑,讓徒步旅行的情結一直纏繞心頭,揮之不去。此次雨崩之行,夙願終償!
只想用准確的語言,完整而忠實地記錄這次徒步的過程,這對自己也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雨崩之路並非坦途,但也決不是不可征服。
如果你依然心懷夢想,不要猶豫,不要遲疑,不要退縮,相信自己!
徒步攻略——1、高原徒步體力分配很重要,盡量保持勻速會節省不少體力。要用自己適合的節奏、步伐走!不要跟著太快的,會被累及;也不能等慢的,要被拖死。
2、高原體力恢復也是很快的,前提是沒有高原反應並有充足的飲用水。
3、衣著一定要分層穿,裡面短袖要透氣吸汗,外面長袖應擋風保暖。山裡溫度同一地方、時間都相差明顯,可能前幾分鐘還熱的大汗淋漓,後幾分鐘在蔭涼裡風一吹,冷得打哆嗦,很容易感冒。
4、有無“衝風衣”等還在其次,一雙高幫、厚底、防水的登山鞋,而且穿過數月、磨合地十分合腳非常重要。這樣走那亂石塊山路腳底不硌。
5、徒步最好攜帶登山杖或拐杖,事實證明,這能幫助人把握平衡、節省一點力氣。
6、徒步旅行,最好還是幾人結伴而行,這樣路上不會寂寞了,而且若一人有困難,其他人可以相幫,不至於抓瞎。
7、文中所述的時間段,包含了中間休息、游玩、拍照的所有時間。應該說,5、6月份是雨崩徒步最適宜的季節,穿的簡單,帶的行李盡量少。不同季節、天氣,不同體力的人,所耗時間會有差別的。
圖片說明:雨崩線路圖、騎馬費用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