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大西南

作者: jyhx

導讀蔣馮氏,今年六十有一。退休後,與公(我丈夫六十有三)在2000年走向香格裡拉,覲見梅裡雪山;2001年西行西藏,覲見珠穆朗瑪;2002年串珠游自己的故鄉浙江與鄰省閩(都是自助游),深深被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震撼、感悟,乃至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生的觀念與生活態度,直接融入大自然的身心之旅,從此成為我們生活一要素。 停游了三年,為的迎養我們家的至愛與希望―― ...

蔣馮氏,今年六十有一。退休後,與公(我丈夫六十有三)在2000年走向香格裡拉,覲見梅裡雪山;2001年西行西藏,覲見珠穆朗瑪;2002年串珠游自己的故鄉浙江與鄰省閩(都是自助游),深深被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震撼、感悟,乃至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生的觀念與生活態度,直接融入大自然的身心之旅,從此成為我們生活一要素。

停游了三年,為的迎養我們家的至愛與希望――小寶貝“好好”。三年時間眨眼過,“好好”快三周歲了,旅游的腳步終於在我們的決心中啟動。

公化了一個多月時間做准備工作,跑書店,網上找資料,終於確定了線路――去暢游一下大西南!公不無自豪的說,這次又會是一條精品自助游線路。

線路:一、大目標有三,1)廣西百色樂業,看目前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仙人橋;

2)雲南,游恕江大峽谷;

3)四川稻城,看亞丁自然保護區的三大神山:仙乃日(觀音),央邁勇(文殊),夏諾多吉(金剛手),――心中已向往數年。

二、順路帶著走的景點有:廣西南寧大新縣,中緬邊界的德天瀑布(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十大名瀑之二);

雲南廣南縣,被譽為世外桃源的壩美村;

雲南丘北縣,自然風光原始優美的高山湖泊普者黑;

雲南騰衝,著名的火山地質公園;

成都道教名山,青城山 ;

河南洛陽,游龍門石窟、少林寺、觀牡丹(四月,正值牡丹盛開); 

……

三、實際行走線路:寧波――南寧――大新(德天瀑布)――樂業(天坑群、仙人橋)――廣南(世外桃源壩美村)――丘北(普者黑)――騰衝(火山地質公園)――六庫至秋那桶(游怒江大峽谷)――四川稻城(亞丁自然保護區三神山)――城都(青城山)――洛陽(游龍門石窟、少林寺、觀牡丹)

准備:1、旅游線路資料;

2、保暖及替換衣服;

3、生活日用品;

4、必備食物,壓縮餅干、牛肉干、魚干等(在為不便搞到食品的地方而備的能量及營養價值高又便於攜帶食品);

5、藥品。

出發去南寧

2006年3月18日 晴 星期六

我們的第一站是南寧,需到杭州上車。寧波買不到杭州至南寧的票,托在杭的弟弟買,也只買到坐票(杭州18日19時20分開,19日半夜近1點才可到南寧)。

我們一上車就去補臥鋪票,其實車上臥鋪還很多(這樣做可能為了柢制火車站的“黃牛”這是我猜的),輕而易舉就補到了,這趟車T181次,上海至昆明,列車很干淨,也很舒適。

小貼示:

寧波――杭州 火車票 29元

杭州――南寧 火車票 185 .補臥146

2006年3月19日 星期天 陰有另星小雨

昨晚睡得很好,早上醒來,精神還不錯,與公去餐車吃早餐,米線要10元一碗,且不好吃;中午,在株州車站買水鉸吃,簡直全是面粉,幾乎沒有餡,差勁極了,買了5只蘋果,5元錢,皮很厚,但不酸。下午過了永州等幾個站,7點鐘才到桂林,天已黑了,看不清外面的景了,晚飯別無選擇,只能在餐車吃,點了一個家常豆腐15元,冬瓜排骨湯16元,二碗飯6元,最起碼的一餐飯,就要37元,列車上的飯菜,刀太快了,且不可口,以後上車最好備上點吃的。



觀德天瀑布

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晴 

列車晚點12分,於凌晨1點另8分進南寧車點。

打的去客運中心,稍事休息吃完早點,買好去大新縣(看德天瀑布)的車票,凌晨4點多些。離乘車還有2個半小時,爽性記日記。

南寧這城市較清貧,看著像是一副過去的模樣,現代氣息不濃,生活節湊也沒江浙一帶快,連出租車也開得慢慢的;人沒寧波多,馬路要空些,看著較寬暢。

南寧到大新的班車7:0開出,到大新8:46,當即跳上當地去碩龍的面包車,碩龍吃的中飯。飯後又馬上乘當地的三輪車去“德天瀑布”――沿途景色很美。

網上查到門票是30元,誰知去年下半年已漲至80元。

地處中緬邊界的德天瀑布,近期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六大名瀑之二,排名位列黃河壺口瀑布和黃果樹瀑布之上,但除了有一種俊秀之美外,絕無壺口瀑布與黃果樹瀑布所給於人的那種強烈的震憾感,且它也沒能像後二瀑布那樣,能讓人親近嬉戲,它只能讓你遠遠的看它二眼。所以,我不禁要為壺口瀑布和黃果樹瀑布叫屈,實在太委屈了!

德天瀑布的名氣――“盛名之下,其實難符”。80元的門票貴得離譜,原來的三十元還差不多。

觀瀑後,仍包一輛三輪回碩龍(去時十元,回來要十五元),剛好有一輛碩龍去下雷的面包車要出發,在下雷,有去靖西的面包車,就這樣,我們像接力賽一樣,下午3點另些來到了靖西。

原本途經靖西的通靈大崍谷時,想去玩一下,一聽說30元的門票也漲至60元,便失去了興趣,天德瀑布已覺80元門票很不及,那這個大崍谷更不及了,就買了下午四點去百色的車,在百色過夜,明天去樂業天坑。

廣西南部跟江、浙一帶經濟發展上的差距還是較大,在百色,晚上吃的店也很少,想吃點可口點的點心也找不到店,全是快餐類的飯菜,弄得人沒胃口,結果還是在超市買的晚飯。住車站旁的玉屏招待所。

公從家出來時,就感冒咳嗽了好幾天,這二天一點未見好,明後天看看情況再說。

小貼示:

招待所雙人間,有電視,68元,有熱水供應。也較十淨。

世界奇觀樂業天坑群

2006年3月21日 睛 星期二

早上六點半起床,壓縮餅干、牛奶一盒,打發了早餐,趕上頭班從百色去樂業的車(7:30開,10:30到)。

從百色到樂業是一直住大山群的深處及高處開,清一色的山路,但全是柏油路,各種山景讓你看過夠:

遠處的山,綿延著山脊線,在天空的背景下,輪廓分明;

近處的山,則是從平地突起,交錯排列的山峰,多得成群,卻又各自獨立;互不相關,形狀及組合卻又互相映襯,交相暉映,且不斷的變換格局;深深淺淺變化著的翠色、黛色,與時有時無的霧氣交織在一起,使這些山巒時而朦朧、時而又極具立體感。 

樂業位於廣西西北部,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麓群山深處,位置在群山接近高峰部,快到樂業時,許多山峰都已在腳下,周圍數不盡的山峰,路是在群山間繞著一座座的山,盤旋著開過來的,據本地導游說,這條二級公路未修通前,公路多彎路,從百色到樂業要坐六個小時的車,現在至少縮短一半時間。

樂業是群山縱深處高部山峰環抱的一塊中間平壩,過去很窮,自開發了旅游(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原始風光的布柳河峽谷漂流,我國最大的天然石橋仙人橋,都極具震撼力),二年時間還是給樂業帶來不少的變化,當地政府很重視這些重量級旅游資源的開發,政府派專人負責,宣傳與科考探險同時進行,可行性研究建立在科考基礎上,2001年,經全面科學調查與評價的大石圍天坑群,以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喀斯特獨特的岩溶奇觀,被譽為世界級的旅游探險和觀光極品,便逐步撩開其神秘面紗,讓世人涉足;樂業人開發的起點及品位較高,開發二年來,目前已成立國家岩溶地質公園,並在審報世界自然遺產。

先簡略介詔一下樂業的石圍天坑群:

所謂天坑,是喀斯特地貌中一種垂直深陷、呈豎井狀的地質奇觀,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喀斯特漏鬥”,我國著名的“大漏鬥”,重慶奉節的“小寨天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無論天坑大小,底部都有地下河經過並且有一個入口。

樂業被發現的是一天坑群,在不到2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已查明天坑24個,在深度大於230米和容積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全球13個超級天坑中,樂業天坑群便有6個天坑(大坨、鄧家坨、穿洞、神木、白洞及大石圍)入圍。樂業天坑群分布在一個龐大的地下河――百朗地下河系統中游段的叢峰區,個體形態多樣,地層段部位各異,….幾乎囊括各種類型的天坑特征,堪稱天坑博物館,專家在考察後驚嘆“這是世界自然遺產頂級的景觀!”所以石圍天坑群具有相當高的科研和旅游開發價值。

樂業的天坑群中,最大的是大石圍天坑,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天坑,位於樂業縣的同樂鎮刷巴村(離樂業縣城20公裡),這個“大漏鬥”,四周圍山峰高度在海拔1400米以上,且四面全呈垂直壁立的懸崖,經GPS衛星測量儀精確測量確定,洞口東西走向600米,南北走向420米,深約613米,容積為0.9億立方米,底部呈斜坡狀,光底部的原始森林面積就有十萬平方米,國家資源部岩洞地質專家對大石圍的定位是:地下原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一,垂直高度居世界第二,容積位居世界第三。就漏鬥大,僅次於小寨天坑,小寨口徑為626米*537米,深662米,容積1.19億立方米,專家認為,從景觀的亮麗程度、精彩程度和觀賞價值來講,樂業天坑群應居世界第一的地位,特別是大石圍天坑,是世界上唯一的集地下原始森林、珍稀動物、獨特溶洞和地下河流於一體的天坑;最神秘的也是大石圍天坑,很少有人下到過大石圍天坑,整個樂業地區就二、三個特膽大的人下去過,他們是采藥人,據他們說,一清早出發,從大石圍外面的一個洞進去,爬到洞的出口,在大石圍東面懸崖下部,離底部斜坡高點處不遠了,再攀爬一段很險的懸崖路,下到底部的原始森林已下午一點光景,往西壁地下暗河的洞口方向走,離那個洞老遠,就聽到雷鳴般的轟響聲,還有一陣陣呼呼的大風從洞口刮來,聲音越來越響,連人說話的聲音也聽不見,卻看不見溪流和瀑布,再走近,可以聽出轟轟巨響的流水聲是從那個扁形巨大的洞口傳出來,卻看不到水從那裡流出,又流到那裡去,地上似有大蟒爬過的痕跡….逗留了一個多小時,於2時30分返回,天全黑時才爬出進入的洞口。據考察,大石圍的地下暗河有200多公裡長,連著二條地下暗河,且二河,一冷一熱,溫差有攝氏5度;另一奇特處,大石圍的天氣會驟變,原本好好的天氣,會忽然烏雲密布,風雨交加……大石圍自成一氣候系統。地質專家說,大石圍處於中年期,還在發育中,換句話說,他還在變深變大……

石圍天坑群形成原因:專家認為,天坑形成必備條件:具有可溶性岩石的喀斯特地質條件;有豐富的降水;有地應力的作用。而樂業地區1)大面積的炭酸鹽岩;2)樂業附近地質構造是很少見的“S”形構造,樂業天坑群正處“S”構造中部,這種特殊的構造應力場,使岩層產生深度很大的張性裂隙,且這種垂直深切“S”形共軛節理、裂隙,使漏鬥在形成過程中,岩壁垂直塌陷,平行後退,成為越來越大的“石圍”天坑;3)樂業充沛的降雨,是形成天坑最活躍因素,雨水沿裂隙溶蝕岩體,形成地下水系統,對岩層不斷侵蝕、搬運,造成巨大地下空洞;4)樂業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麓,受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擠壓抬升的造山運動影響,地表不斷往上升,而地下河系統不斷向下侵蝕,致使天坑越來越深。……就這樣,形成於距今300萬至400萬年的新生代第四世紀的樂業石圍天坑群,成為世界第一大“天坑博物館”。

我們的游蹤:

10點半到樂業,去石圍可到車站乘去花坪的班車,路過石圍天坑景區的大門口,5元錢的車票,很快就到。門票每人90元,因這二天游人少,我二人就配了一個導游。一路進去,按順序,看了流星天坑、大石圍天坑、神木天坑、白洞天坑。

最撼人心魄的是大石圍天坑,它由東、西、北三座山峰崩坍,塌陷成四面陡壁的超級特大天坑,東面懸崖邊建有一觀景台,叫東埡口觀景台,,海拔1394米,站在這裡,能看到坑底一小角的原始森林,也能看到對面峭壁下的地下河洞口;爬到東峰的頂(有石階),海拔1486米,站這,看不到天坑的底部,但可觀周圍數不盡的山峰……大石圍天坑氣勢不凡,極具震撼力,但就目前的開發,只憑幾個觀景處,遠不能展示它的撼人魅力,觀坑底的最佳位置在東峰陡壁中部的馬峰洞口,這個洞口像斜對底部的一個窗口(高度300米),而東埡口觀景台已接近坑崖頂(600米),所以距離和看到的範圍都有很大差距,但馬峰洞目前尚未開發,游人上不去,很遺憾;

從大石圍出來,導游和電瓶車就等在半山的停車場,我兩自個游神木天坑,這個天坑在樂業天坑群中第二大,是唯一可讓游客去坑底一游的天坑,但這個天坑不險,它的底部更像一個山谷,只有底部隨處可見山壁崩坍時掉下的巨石,似在述說它是一個天坑;

走神木天坑時,經過白洞天坑,這個天坑在樂業天坑群中位列第三大,但可是個大有看頭的天坑,我們走到坑邊,探頭往坑裡望去,裡面白茫茫一片霧氣,看不到底,一股寒氣襲來,令你生畏,周圍一片寂靜,就我二個人,站在這白乎乎深不見底的特大“石灰池”邊,有點險又有點神秘,一種怪異的感覺在身體裡漫延,不敢久留,就出來了。聽導游說,這個白洞天坑挺有意思的,白洞天坑常是水汽彌漫,你丟輕薄的東西下去,不但不下沉,還往上浮,說明水汽在上升;這個天坑與我們去大石圍天坑半路走過的一個“冒氣洞(這個洞露出地表是一個很小的洞口,一點不起眼,但隱藏在地下的洞卻有二個足球場大)”相通,原本這裡有地下暗河,就有了一個水汽通道,水汽經過通道從“冒汽洞出來”――這個通道據說是被英國的一位女探險家最早發現的,她從“冒汽洞”進去,順著一個洞走,最後爬出洞口竟是白洞天坑的暗河口;據導游說,有時從很遠就能看到“冒汽洞”口冒出的汽,那是從白洞天坑暗河口進去的汽,經過通道,從冒汽洞口冒出來,目前已著手開發白洞天坑與“冒汽洞”,二年後再去樂業,就有可能親自進冒汽洞、水汽通道,下到白洞天坑了。

游神木天坑要走一小時半的石階山路,有點累人。

回樂業時,游了就在縣城邊的“羅妹蓮花洞”(其門票是包涵在90元的門票中的)。

“羅妹蓮花洞”其實是地下河干涸形成的溶洞,一公裡長。此洞原是有地下河的一個水洞,後地下河改道到下一層山體,這裡的河床干涸,形成這個旱洞。原河床上由於水質中豐富的碳酸鈣沉澱,加之洞中滴水累年歲月的作用,洞頂形成各種鐘乳石,河床上生成各種形態的石荀與蓮花狀盤座,大小蓮花座600多個,最大一個蓮花座長9米,是目前世界上同類之最;也有一個小型的,像中甸“白水台”樣的梯田狀鈣化台地……整個羅妹蓮花洞穿透一座山,在洞出口處,可看到現今改道後的一段地下河。

就在縣城旁邊就有這樣不俗的洞,樂業真有自已的特色。

今天游得還是很值,明天去游樂業又一奇境――原始的布流河與無比壯美的仙人橋。



小貼士:住樂業。

車票: 百色-樂業 40元/人

門票:游天坑90元/人


2006年3月22日 星期三 晴

7:30分,乘上去鳳山的班車,經過磨裡(布柳河上的仙人橋在磨裡村),這是最早的一班去磨裡村的車(12元/人車票)。

布柳河漂流觀仙人橋,是布柳河景區推出的旅游項目,門票90元/人(還是有點貴,但以後的事實證明,服務是周到、人性化的)。因是淡季,游客少,我倆到景區時,負責人就在車站接我們,親自按排了景區接送我們的車、撐筏人;完成漂流後,該負責人把我們托付給他朋友的便車,負責地把我們送到前面三叉口的興化,這裡可搭上樂業去百色的班車,使我們很感動,此是後話。

就從磨裡村開始了布柳河漂流……

說是漂流,水的落差很小,9.8公裡的峽谷,靠一個船工撐著橡皮筏過去,需二個半小時。布柳河是一條原始、幽靜的峽谷,河水靜謐碧綠,兩岸崖壁布滿原始森林,很少有人跡到這裡。一個20來歲的小青年是配給我倆的船工,因是淡季,這天上午,整個峽谷被我倆給包了。

峽谷很原生態,兩岸是遠古延續至今純自然植皮,風景優美,空氣很清新,出奇的靜,靜得有點不習慣,除小鳥的叫聲外,聽不到別的聲音,我們靜下心來,由著小後生不緊不慢的撐著皮筏,聽著他講述這裡的生活,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伴著我們漂到峽谷盡頭……

一幅天生有仙女形像壁畫的山壁,慢慢旋出來,橫在我們前方頭上,此時奇跡出現,轉眼石壁洞開,變成斜垮布柳河的一座高大無比的大拱門石橋――這橋由整座山生成(據說是我國最大的天生石橋),說不出的雄偉,且形態又非常之漂亮、奇巧,俊美與偉岸、恢宏,這些難以揉和在一起的形容詞,卻可同時形容眼前這大自然經歷千萬年,難得造出的地質奇觀,視覺強烈受震憾,身心說不出有多折服;這時筏撐入橋一側腳下一個有半圓拱門(這是另一拱門)的水洞,如進入一個大水廳,這時朝洞口看,奇觀又出現:跨對岸的大石橋的拱門,和我們剛進來的水洞拱檐,就形成在大石橋挺立水中的成三角鼎立的三大柱腳間;換句話說,這插入水中高大無比的三足鼎立狀的大石柱,高高支起二個拱門,一個斜跨對岸,一個就在眼前,眼前的一個通向來路,斜跨對岸的那個通向去路….二拱門高大無比,映在寬廣的藍天背景下,說不出的美,心情極度舒展……

觀仙人橋確實能讓人為之振奮,身心都有極度感受,不虛此行,觀仙人橋一定要從橋洞下漂過去感受一下。

游完布柳河出來,在興化搭上樂業去百色路過這裡的班車,下午四點左右到了百色。

我們決定下午就去下一站“廣南”,因下午四點以後已沒有百色至廣南的車,但有百色到富寧的車,理應乘這班車,富寧離廣南很近,且路是順著走的,我們卻犯了個錯,被馬上要開的百色去西林的車拉走,結果吃盡苦頭,繞了個圈不說,因那條路在造,到處碰上修路,路上拋錨1個多鐘點,加上路狀不好,車開不快,下半夜1點才到西林,人又髒又疲憊不堪。

小貼士:晚上住西林。

車票:興化-百色 35元/每人

百色-西林 50元/每人 

門票:漂布河90元/每人

世外桃源――壩美村

2006年3月23日 星期四 晴

早上5:30起床,為趕7:0的頭班車,如趕不上,下趟就是9:0鐘,這裡的生活節奏慢,什麼都是慢吞吞的(為不浪費時間,基本上每天都趕頭班車)。

7點的班車,7點半才開出。我們去的是被譽為“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山村――“壩美村”,座落在廣南縣的法利鄉。在法利鄉站下車後,就見有壩美村的人(一個中年婦女),在接等游客,如今的壩美村已成一張旅游名片。

“壩美村”的自然環境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這是一個四周被大山包圍的自然村,沒有公路通外界,只有二個一公裡長的山洞穿透前後大山,洞中溪流成為唯一與外面世界相通的渠道,必須乘小船進村。

不大的“壩美村”僅有133戶人家,環境優美而原始、古樸,連電燈也沒有接通,從環保角度考慮最近,當地政府撥了14萬扶貧資金,幫村民按裝沼氣池,每戶人家自出1000多元錢,可用上沼氣燈;也正因為與世隔絕,實在是貧困得很。

一條日夜川流不息的活溪,是這裡的水源:上流是飲用水,下流就是全村人洗菜、洗澡的埠頭。

村中多古老蒼勁、盤根錯節的樹木,長長的小溪,兩岸是原始樹林,往溪中伸展的樹枝和垂桂下來的嫩枝綠葉,互相交錯纏繞,形成頗具熱帶風光的景觀……隨處見小牛低頭吃草,婦女、老人在打豬草,年輕壯族婦女抱著小孩,在壩子中間閑聊……時光似乎倒退到上個世紀。

這麼優美、悠閑的田園生活卻以貧困為條件,也是件很遺憾的事。

目前,這裡在開發旅游,但對游客來說,住在村裡,洗臉洗澡都有問題(要到那小溪去洗,總不方便),也不夠有趣,來這裡旅游,有種扶貧的感覺。

小貼士:門票:40元/人

高山湖泊――普者黑

3月25日 星期五 晴

昨天乘了一天的車,從廣南途經硯山(廣南只有到硯山的班車),到丘北已是下午4點半了。

來丘北,是順路玩一玩“普者黑”。

“普者黑”是距丘北縣城12公裡遠的一個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其總體內容是一個周圍有無數桂林山峰樣的大小山巒圍住的一個高山湖泊,湖中多魚蝦,“普者黑”,彝語就是“魚蝦有余的湖”,湖中有野生荷花、鷺鶿、野鴨,湖面寬闊秀美,有點杭州西湖味道,但其周圍數不盡的俊美山峰及另星座落湖中的大小峰巒,使其又頗具野趣,據說荷花開時來,湖面十分漂亮;

湖邊的山中有幾個較為奇特的溶洞,也可登湖邊最高的一座山峰,觀周圍的群峰和農村民居;

景區內主要是坐船游湖,若要游遍全湖,要4――5個小時,我們游了三個溶洞中的一個(因為溶洞比這裡好的有的是,這裡的核心內容還是游湖,觀全湖自然風光)。

約游了近三個小時返回。

丘北的消費程度很低,住車站旁邊的“謙和賓館”,30元一夜准標間,除了空調(這裡氣候冷,不大用得著),什麼都有,是這次出來住得最便宜,也最舒適的一個賓館。

小貼士:

門票:75元/人

總結這些天的行程,“天德瀑布”、“壩美村”、“普者黑”,都是地處落後、僻遠的地區,乘車,趕路十分的辛勞,人較為疲憊,付出與得到不很平衡,到目前行程止,還是樂業的“石圍天坑群”與布柳河的“仙人橋”,使人覺得值得為它吃苦;而樂業是可從上海坐火車直接經百色去樂業的。

3月26日 星期天 晴

早上乘7:0丘北――昆明的頭班車(7:30才開出),正常的話,近八個小時,下午四點左右可到昆明,實際是,路狀不好,路上堵車(堵了2個小時),且司機是個慢性子,只有別的車趕上我們,沒有我們趕上別的車(客車),到昆明已是傍晚6:45;昆明有當晚7:0發往騰衝的臥鋪大巴,就在車站附近吃碗米線,上了這輛大巴,誰知,到晚上九點,大巴才開――這裡的車站,根本不管司機守不守時開車,到騰衝是第二天早上8:30。

小貼士:

車票:丘北-昆明 45元/人

昆明-騰衝 184元/人

玩騰衝

3月27日 星期一 晴

騰衝最有名的是“國家火山地質公園”,這是我國唯一的一座火山地質公園,我們來騰衝,主要也是衝著它來的;另外,騰衝城郊有濕地,城內有火山堰塞湖形成的疊水河瀑布,離城不遠有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的和順鄉;還可泡魅力十足的火山地熱溫泉……一句話,騰衝很好玩。

8:30到騰衝,找好旅館,一放下東西,就直奔火山地質公園。

騰衝,是建在火山高地上的一座縣城,周圍幾公裡範圍內,散落大大小小幾十座火山,這些火山在馬站鄉最為集中,國家火山地質公園就建在此。

騰衝的國家地質公園,無論從建築設計、科考價值、或作為旅游資源的觀賞性和游玩趣味性來看,都無可挑剔,名實相符。

公園內大小空山、黑空山、焦山,四座火山一字排開,爬到這些火山的山頂,可看到火山口噴發時形成的凹坑;公園以四座火山中最大的大空山,為視線所及的終點背景,上山(也就是游園的)路,就山勢,從公園門口,一直築到大空山頂,道路直、寬、美、綠花隹,連上大空山頂的石階,都極具雅致的幾何圖形的美感,使人從一進大門就一直放眼到大空山頂,極富氣派。

進大門就是地質博物館,館內有騰衝地貌模型、地質資料圖片、及火山岩實物資料,觀後能長點見識;地質公園景區內,有路可通各景點;

玩完空山,到節理柱石那邊去,有15公裡的路,需乘當地三輪車進去,一般30元錢的價;

節理柱石,是火山噴發後,冷卻過程中留下的岩熔節理――由於受組力(一組合力)的作用,形成五、六、七角形的柱石,一縷縷懸掛岩壁上,節理十分清淅,很有科研及觀賞價值;

觀節理柱石出來,順著鋪設的路,沿節理柱石岩壁下的黑水河,穿過一片火山原始森林,就可到公路邊等車。

我們的運氣真好,一上公路,就迎面開來一輛小面包,是四個花坪鄉來旅游的老人們自包的車,剛好還可坐二個人,就帶上我們回程了,一點沒浪費時間。

在騰衝縣城問路時,偶遇一下崗後搞景點旅游司機兼導游的文革老支青,且和我一樣,同屬老三屆,一下拉近距離,有了共同語言。就包他的車,去了第一僑鄉――和順鄉,回城後,送我們至疊水河瀑布。

這個瀑布倒值得一提,那是一個火山堰塞湖形成的瀑布,水量充沛,氣勢不凡;能看到瀑布頂上的湖水,一入口子就噴湧而出,如雲團狀跌落下來,竄入下面的潭中,如白練傾瀉,哄鳴聲如巨雷灌耳……騰衝城內就有這樣的瀑布(門票十元,還值),真增趣添彩不少。

觀瀑後,老支青自告奮勇載我們去了珠寶城,後,把我們送回旅館,原本說好,去趟和順給20元錢,我們過意不去,加了他10元錢。

這時,正下午4點,我們准備衝一下澡休息了。

旅館門口崗亭有個警察很熱心,問我們有沒有去過熱海泡溫泉澡(這本是明天的項目),一聽我們回說“沒有”,熱心的“警察叔叔”忙說:“我來給你們按排!”立馬打手機叫來一個的士司機,替我們講好價,去熱海單程二十元錢,於是,一個小時後,我們就在熱海一家私人開的溫泉澡堂,泡上了熱乎乎的溫泉湯――其實,這都是一間間小房間,裡面一個石板池,把火山地熱的水引入。水熱得很,老板娘把冷水管擱在池裡,不斷的摻入冷水,還是太熱些,渾身冒汗,泡了一刻鐘光景,我們就出來了,但感覺很舒服。的士司機等在那裡,乃然把我們載回。

本可以順便看一看那個最大的地熱噴泉,叫“大滾鍋”,這個滾鍋的水達97度,只能看,不能泡的,門票每人30元,因看過的人大呼上當,我們就免看回城了。這個的士司機也不賴,免費載我們去新建的步行街。

步行街建在二個城門之間,很寬很直,二邊都是紫紅色木鋪面的,古色古香的珠寶、翡翠店,氣派十足。

又回到旅館,“警察叔叔”問我們玩得開不開心?我們說開心極了!他說,明天親自帶領我們去參觀“抗日將領紀念館”……

濕地,都說秋天才好看,現在不好玩,就不去了。

就這樣,因為騰衝人實在太熱情,也太好了,我們很順利的,一天就玩完了主要的一些景點,效益實在太高了,讓我們縮短了一天的行程,明天一早,准備踏上怒江大峽谷的行程。

對騰衝印像不錯,縣城很干淨,街道又寬又直,街道綠花好,城中心廣場的“高黎貢山之母”的城雕別具匠心,也很漂亮;騰衝人好、善良;氣候宜人,玩的地方也多,多住幾天,療養療養是蠻不錯的。

小貼士:門票:地質公園 40元/人

泡澡20元/人

行走東方大峽谷

怒江,在國家地理雜志最近的一次“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評比中,被評為第四名時,專家評語是這樣的:“怒江在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兩條海拔四五千米的山系夾持下,形成了南北縱貫數百裡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峽谷。峽谷長度和深度都遠超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神秘和最原始古樸的‘東方大峽谷’”。

怒江大峽谷,北起西藏察隅縣的察瓦龍,南至雲南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庫,長約300余公裡。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在秋那桶至往察瓦龍方向十公裡處,但當時我們了解不夠,只走到離察瓦龍方向五公裡,漏掉了一些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

3月28日 星期二,晴

早上8:30由騰衝出發,下午4:40至六庫(車況不好,比一般慢了二小時)。

因為過福貢後峽谷才精彩起來,今晚打算宿福貢,剛好有去福貢的班車要發,人未站穩,急急的又上了車。

小貼士:

車票:騰衝――六庫 37元/人

六庫――福貢 16元/人

3月29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在福貢找車,打算往丙中洛(怒江第一彎在此)方向行。遇上一個昆明人,姓戴,與我同歲,一個令我欽佩,經常與朋友或單獨旅游、頗有旅游經歷的女性同胞。這次獨自一人游怒江大峽谷,因志同道合,就搭上了伴。

福貢――貢山,是怒江大峽谷較為出彩的一段,當地有專跑這一段的小車,我倆和老戴就包了一輛,講好價,25元/人,途中風景好的路段,讓我們自由下車拍照,這就夠合我們的意了。8點另些,車從福貢開出……

說實話,從六庫一路來,到目前止,怒江還沒有給過我特別的驚喜。福貢開出後,峽谷果然漂亮起來,水也清起來,途中有處景很美――怒江對岸一壁(高黎貢山)的峰頂上,接連幾個峰形特別秀美的山頭高高沐浴在晨曦中,前後錯落的山峰層次特別清晰,極富立體感;其中有座山峰有個透天的圓洞,洞中透出的天,像個高掛天際的月亮,這處的景就被命名為“石月亮”,當地的傈僳族人視這為神靈,此處沿江樹有碑,上書:“三江聖景,石月亮,傈僳之根”。

“溜索”,過去是怒江兩岸間過往唯一的交通工具,現在雖說江面上建有不少鐵索加木板的橋,但仍可常常見到“溜索”。腦筋活絡的傈僳族年輕後生,動了“溜索”的念頭――帶游客溜“溜索”(溜“溜索”是有難度的,面對下面的濤濤江水,誰都不會拿自己的命開玩笑,但有傈僳後生帶著,就另當別論了),這畢竟太有吸引力了,三個人各化十元錢,都上去溜上一趟,太刺激了!公還為老戴和我搶拍了鏡頭。

路上,據臨時向導――司機介詔,怒江在貢山處,是三江並流地域距離瀾滄江最近處,已在規劃此處築路,聽說二年後,貢山可通維西、德欽了,這對旅游者來說,是個福音:去梅裡,不用繞圈了。

11:30到貢山,下午尚有去丙中洛的車,打算當晚到丙中洛過夜。

小貼士:

車費:福貢――貢山25元/人 

貢山――丙中洛 10元/人

旅館費:30元/間

下午二點半,抵達丙中洛,在不到丙中洛2.5公裡處,見到了怒江第一彎;尚在體味怒江的這一美景時,忽然又見大江又拐了一個大彎,原來怒江在這裡連拐二個大彎,這後一個大彎是桃花島――怒江在丙中洛段的一個風景優美的江中半島。

找好旅館,馬上上桃花島,島上居民少,我們沒碰上什麼人,由我們三個人自由自在的玩。老戴提議我們邊玩邊采摘島上隨處有的、鮮嫩的、既環保又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古老原始蕨類,馬上,三人就采了一大捆,晚餐會有一個好菜;三個人似乎都忘了年令,只充滿孩提時才有的快樂!邊玩,老戴邊教了我很多招自助旅游的經驗,令我又欽佩、又感謝她,不知不覺中,我喜歡上了老戴。

從桃花島出來,天還不晚,我們徒步去立有石碑的“怒江第一彎”觀景處,細細品嘗這一勝境,並拍照留念(拍第一彎實景照,最好在旁邊的貢當神山頂臨江邊,且在陽光正照在第一彎時);怒江第一彎,算不上雄偉,但很秀美。

明天准備徒步走丙中洛至秋那桶這段峽谷(夜宿秋那桶),這可是怒江大峽谷中精華段,這段峽谷必須走。

3月30日 星期四 陰有小雨轉晴

一早起來,旅館老板娘給我們煮了面條,吃完,大包就寄在她的旅館中,問清去秋那桶的路,三個人出發了。到小路口,樹著塊標碑,離秋那桶13公裡,全是土路。

拐入小路不久,下起了小雨,公套上只能擋住胸部的一次性雨片,我撐著傘繼續走。在騰衝,曾碰到一個老驢友――年紀比我們略小幾歲,單槍匹騎跑了無數地方,光西藏去了七次,一個人跑到印度的珠峰南坡去看珠峰(路不好,許多路都是徒步),說南坡的珠峰比北坡美多了,據他說,跑遍全國,覺得最美的地方,一個是西藏的波密,另一個就是四川的稻城,怒江數秋那桶最漂亮;又據網上介詔,秋那桶那段是怒江最美的峽谷,一定得親自走一走,所以這時的我們,心裡滿是期待,苦是不怕的……

走了一個多小時後,雨停了。進石門關後,我們一直沿江走,怒江越來越漂亮,簡直就是一條碧綠的、翡翠的江(老戴回家後,寫了游記,題目就是《翡翠的江》),水也越來越清,越來越湍急,峽谷也越呈險峻狀,峽谷中不乏險灘,……

途經“重丁村”時,見有個教堂,這裡還有外國傳教士的墓,這裡的傈僳族人,全信天主教,說明外國傳教士很早就涉足這塊土地;過四季桶、齊那桶――這裡有所小學,鄰近村的小孩都在這裡讀書,包括對江的孩子滑溜索過江上這兒,一般要走三、四裡地,比我們那裡的孩子苦多了――估計行程大概剛過五分之三罷;

……到五裡村時,三個人被這個江對岸的村莊迷住了:臨江一大統塊綠茸茸的莊稼坡地,呈扇形,以緩緩的坡度,一直向上伸展,直至山腳;散散的、極自然的點綴幾組小木屋;綠草坡正中間,一條小路通進村,路旁有株樹,把其中一組木屋遮住那麼一點點,偶見幾只雞,靜靜的;就像一幅立體的彩色山水畫,公與老戴對著它拍了好些照才走。

要知道此段的怒江兩岸幾乎都是陡立的岩壁,五裡村是嵌在碧羅雪山岩壁中的一塊緩坡,傈僳人就在幾近筆立的岩壁中,以難以想像的難度,開出一條嵌入岩壁的小路,通入這塊寶地,把它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五裡村。

快到秋那桶時,問了一下路,回說還有二公裡,但這二公裡,不知怎麼老是走不到,覺得走了好長時間……

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才到秋那桶。

秋那桶村在怒江邊的一座山上腰部,就在山腳下“怒江”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這裡是二個山谷的交彙口,江對岸一座如畫的山峰兀突屹立江中,江面特別開闊,怒江呈半圓形的繞這山峰奔向下游,在山腳下激起無數浪花――湖藍色的江面,翻卷著、滾動著白花花的江濤,而那座獨立江中的山峰,峰姿綽約、郁郁蔥蔥,作為背景印襯著她,――好似上蒼在這裡建了一座山石公園,讓身心疲勞的旅游者的心靈在這裡休息一下。

秋那桶村高高懸掛在大山近頂處,遠看秋那桶村,美麗如畫,但爬上去,卻步履艱難,因那坡比較陡,還是吃力。在網上就知道在秋那桶可住余新民家,見有輛車開出來,向司機打聽去余新民家的路,有這麼巧的事,問的剛好是余新民的兒子(後來知道他叫余貴生),他剛開車出村,叫我們去他家門口等,門前有三棵大樹的,就是他家。標志明顯,沒怎麼費事就找到了他家,沒人,等了一小會,見有個人,背著小山樣的一籮筐柴,弓著腰,低著頭,朝他家走來,我們迎上去,來人正是余貴生的妻,年輕得很,才二十來歲,哎喲,我的媽喲!還挺著個大肚子,一問,已七個多月;我們那裡,七保胎,八保胎,保還保不過來,她這麼大肚子還打這麼多柴,擔這麼重擔子,真不同啊!感慨良久。

余新民妻是初中生,獨龍族人,姓普,非常單純,純得就好像此地的怒江水,立刻贏得我們的喜歡。把我們讓進被煙熏得黑黑的大堂屋,立刻點燃火塘燒奶荼招待我們。休息一會,補充能量後,體力恢復了好多,這時,余新民也回來了,我們這才知道,秋那桶村口看到的美景,是秋那桶這段精華段的開始,要往察瓦龍方向再走十公裡,才能看到她的全貌,怎麼辦?立刻上路!此時快下午二點,由小普帶我們翻山路抄近的去江邊。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這些山路,貌似難走,踩在上面卻松松軟軟,並不難走),轉到山後,就看到下面的峽谷,這裡離江面還有很高的落差,碧綠的怒江,被又深又窄的山壁夾持,很險峻,卻又美得使人不能割舍,小普因要回家喂牛,不能再陪我們了,我們只能自己看著江邊的公路往下爬,四點多時,我們終於來到怒江邊,從秋那桶出來,我們往察瓦龍方向約走了五公裡,一邊欣賞峽谷,一邊繼續往察瓦龍方向前行……

此段峽谷,美麗極了,江水碧綠,兩岸幾乎全是絕壁,江中多險灘,江景美而多變;有時,你幾乎是站立在峽谷口上,斜掛上方的峽谷,垂直於你,直向你奔流而來,感覺奇妙無比……

5點了,我們只能回頭往秋那桶方向走了,到余新民家時,已七點多了。算下來,今天整整走了十個小時,兩腳走得生痛,但精神上感到的是極大的享受――旅游時,身體與精神往往是一對矛盾統一體:身體的付出,是為了精神的獲得,身體付出越多,精神上獲取就越豐。

余新民家是藏民,余新民夫婦倆去察瓦龍工作(護林),家中由長子余貴生撐持,住他家覺自由、親切,很放松。今天晚飯除了我們,還有一撥廣東探險俱樂部的二男二女四年輕人,她們是在網上邀約,想在這裡經孔雀山埡口翻越碧羅雪山、過瀾蒼江去德欽的梅裡雪山的,帶著很專業的裝備(夜裡不住余新民家,睡自帶的帳篷,結果因孔雀山積雪太深,不能翻越,還是繞道去德欽)。晚飯說不上豐盛,但熱鬧透了,自制米酒的香氣中,洋溢著歡笑與快樂――這餐飯是這次出門吃得最香的一餐飯。希望余新民家不要被現代化的商業味熏染掉,永遠保存這純樸、熱情、敦厚的藏民風格。

小貼士:余貴生家吃飯、住宿 60元

3月31日 星期五 睛

從秋那桶出來,意味著這次東方大峽谷之行的圓滿結束。

這次從六庫開始游怒江大峽谷,看到了怒江的基本風貌,從福貢以上的峽谷段,觀賞性開始顯現,福貢至貢山段有一亮點:石月亮;真正美的峽谷段在丙中洛至秋那桶再往察瓦龍方向進10公裡處;丙中洛有怒江第一彎,而秋那桶始,往察瓦龍方向上溯10公裡這段峽谷則是整個怒江大峽谷最精彩段――碧綠似翡翠的怒江及令人醉心的峽谷風光,這段必須步行才能好好觀賞。

這次游怒江大峽谷整個行程中,福貢住一夜,丙中洛住二夜,秋那桶住一夜,六庫住一夜,歷時六天。

4月1日 星期六 睛

今天全天乘車,8點從丙中洛出發,下午3:30到六庫。

小貼士:

車票:50元/人

旅館:住農資招待所,30元,雙人間,廁所浴室在走廊上。

4月2日 星期天 晴

8點半從六庫出發,下午3點半到了大理的下關。

下關很繁榮富足,這裡什麼都有,因為主要街道集中,吃飯、住宿、買東西、看病都很方便,不浪費時間。出來後,二人咳嗽一直未好,准備在下關治療、休整幾天,養息養息身體。

下午去人民醫院看病,掛了針,明天還得掛一針,身體恢復後,還想去稻城覲見“三枯主神山”――那三座美得出了名的雪山(希乃日-觀音、央邁勇-文殊、夏諾吉多-金剛手),向往幾年了!

小貼士:

車票:59元/人

旅館:40元/間 住下關雲川招待所,基本達到標間,設施全是新的,衛生間又大又寬暢,價廉物美。

4月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全天養身,二天下來,身體恢復很多,公則去“國美商場”買了個超薄型的數碼相機,帶出來的那個大相機出了點毛病,需帶回家修,這個輕而薄的,以後出門就可作為備機,公買得很中意。無事,就逛街、逛菜場,並為去稻城,上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作點准備,如買帽子、墨鏡之類……

買好去石鼓鎮(長江第一彎所在地)的票,順便去觀賞“長江第一彎”,把它與剛欣賞過的“怒江第一彎”作個比較。

小貼士:

車票:下關――石鼓鎮 35元/人

4月4日 星期二 晴

早7點半,車從下關開出,直赴石鼓鎮,12點半到達長江第一彎,很幸運,撞上當地一個藏民,他家經常帶游客到半山較隹位子,讓人拍到較好的長江第一彎照片。公如願以償拍好照,下山後,馬上搭上當地一輛小面包,至公路拐彎處(這裡可搭去麗江或中甸的車)等搭去中甸的車,馬上就來了一輛,下午4點半到達中甸。

這次來中甸,主要是為適應高山反應,同時觀察身體情況,以決定稻城之行能否成行――因稻城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敢貿然前往,何況幾天前咳嗽還很厲害。

小貼士:

車票:石鼓――中甸 40元/人

旅館費: 50元/間

4月5日 星期三 (中甸)上午雪,中午前後起轉晴

早上七點多起床後,發現天下雨,很冷。不一會下起雪來,就在旅館樓下的小飯店吃了早飯,在飯店火盆旁烤了會火,待雪小了點,去中甸的老城逛逛。

老城的味道有點像麗江古城,城中以當地藏族土特產的店為主,商業味似未麗江濃,人比較淳厚,買了些天珠(這是當地特產)――物又美價又廉;又買了點蟲草,也是當地特產,好開心。

上午起,公一直有點頭痛,可能有些許高原反應,中飯後,就睡了一覺;我還好,無明顯反應,就洗個澡,寫寫日記,躺床上休息一會;公睡醒後,頭痛消失,一個人出去,買了把當地有名的卓卡藏刀(女婿的禮物)。

下午天越來越好,紅日高照。

聽說晚上古城很熱鬧,四方樓下有煹火晚會,吃了晚飯就趕去了。晚會尚未開始,又逛了逛古城,沒想到有意外收獲:

1)在一家戶外活動用品商店買到了二根登山用的拐杖,共90元錢,貨色也不錯;

2)在當地人指行下,來到老城後山上,一個非常高大的金燦燦的轉經筒,矗立山頭,不少當地藏民在轉經,我也虔誠的轉了幾圈。

3)化了40元錢買了二個小轉經筒,銅制,裡面嵌有經文,很精致。心滿意足。

煹火晚會開始了,二個男青年組織、指導大家跳“鍋莊”,人越來越多,裡三圈外三圈的,不顧本地人還是外地人,老的還是小的,大家都歡快的跳,氣勢越來越大,氣氛越來越熱烈;我倆一點不會跳,但公拼命的“流竄”拍照……

中甸住得好開心――中甸也是全國魅力城市之一。

買好明天頭班7點去稻城的車票,明天得坐一整天的車,會疲勞一點,但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吉多三座美麗的雪山已在向我們招手了!

小貼士:

車票:中甸――稻城 100元/人

旅館:50元/間

邁步稻城 覲見“三怙主”雪山

4月6日 星期四 中甸至稻城途中 下雪

老規矩,頭班車(中甸――稻城),7點開出,整整坐了十二個半小時,晚上7點40分才到稻城。

一出中甸,就大雪紛飛,雪片打到擋風玻璃上,雨刷不停的擦,還很糊,但沿途銀裝素裹的雪景倒很迷人;出中甸後,有180公裡是土路,路況差極了:車陷泥坑、道路塌方全遇上了……

鄉城至稻城段要翻越四千八百米的大山,山頂下雪,路被積雪埋了,車就行駛在看不清道的雪路上,且2/3以上的路是在大山、深壑之間翻越、盤旋;雪,不停的下,這裡海拔接近4千米,人有點反應,不很舒服,且不安全的感覺老縈繞心頭,所以今天乘車很遭罪。

但一過鄉城,沿途風景特別的好起來,尤其在翻越四千八百米大山時經過的“馬熊溝”(這是個著名的深溝壑,是個風景區,有牌豎在那裡)時,放眼滿山壑,各種形狀的樹全披上雪裝,美不勝收……

交通不便的稻城,縣城很差,我們住氣像交待所,25元/間,不干淨,不能洗澡,洗臉用熱水瓶水,反正一切得將就。

看神山還得進去到亞丁村,離這110公裡,只能等明天,且還要看“天色”行事。

小貼士:

介詔一下亞丁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內容三枯主雪山

念青貢嘎日松貢布(意為經年積雪不化的三座雪峰)的佛名是三枯主雪山,在世界佛教聖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屬眾生供奉朝神積德之聖地”,主體部分是三座完全隔開,但相距不遠,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據歷史記載,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藏傳佛教祖師)為日松貢布開光,以佛經中除妖伏魔三位一體菩薩:觀音、文殊、金剛手分別為三座雪峰命名加持。北峰――仙乃日(觀音6032米),南峰――央邁勇(文殊5958米),東峰――金剛手(5958米)。

4月7日 星期五 稻城至亞丁 睛轉小雪

早上6點多醒來,就見窗外明亮的朝霞。9點左右,把大包寄在稻城,和同去亞丁的峨嵋山市的一對夫婦包了輛小車去亞丁(110公裡,250元),車開了近4個小時,到進山路口的騾馬起點站,小車不能再進,就回了;

景區門票還是貴,150元/人,我倆屬60歲以上,80元/人。

騾馬站離衝古寺(觀仙乃日最隹地點)3.5公裡,衝古寺離駱絨牛場(只有這裡才能看到央邁勇,同時能看到三座山,但仙乃日是側面)7公裡,共計11公裡路,但都是上坡路,有段路還比較陡,這裡海拔已4千米以上,牛場海拔在5千米以上;騎騾馬到牛場來回180元/人,而我們覺得此時我們的狀態還不錯,這點路走進去能行(一般我們是不在景點騎馬或乘索道之類,都是身體力行);再說,進山後一直下雪,天,霧濛濛的,下午是難見神山真容,必須在牛場過夜,可慢慢走。於是吃了點壓縮餅干和礦泉水,上路了……

半道上,上來二拔子人,一撥是幾個年輕姑娘小伙,全騎著騾馬上山,結果,看不到神山,沒到牛場就回陣了;另一撥是三個深圳來的年令有點差距的男青年,為頭的一個大概四十剛出頭,個頭很胖,但不高,被太陽曬得黑黝黝的,高高的騎在馬上,後來知道他叫於川,大概是搞野外攝影之類的(沒問,猜的),二個年輕的,走路上來,其中小王(三十來歲)是於川的駕駛員,另一個是半路搭伴的小沈(最年輕,二十三、四歲)――就是我們五個人,在牛場共渡風雪交架之夜,第二天共睹神山真容,在衝古寺又再共渡一夜,觀賞仙乃日,最後一同回稻城,所以是有緣之人!

下午五點光景,終於走到駱絨牛場。

這是塑料布包木骨架的棚屋,四面都透風,晚飯後,雪下大了點,牛場的工作人員說,春節之前沒下過雪,這幾天才開始下雪,已接連下了五、六天,雪應該快停了,如明天繼續下,你們就看不到神山了,如停了,可能看不到最漂亮的神山,一切看你們的緣份跟運氣。

這裡沒通電,黑燈黑火的,外面風刮得緊,一夜全在呼呼的吼叫,不時聽到雪打在棚頂的聲音。

人少,工作人員很客氣,被子隨你蓋,總也蓋不暖,睡不著,心裡默默祈禱菩薩保佑……

下半夜,不知什麼時候朦朦朧朧地睡去……

小貼士:

牛場住宿 30元/人

4月8日星期六 駱絨牛場 睛

……迷糊之中,被人推醒,只聽得於川叫:“阿姨,快起來,太漂亮了!!!”原來已清晨六點多(因時差關系,這裡還是很早的),於川起來到門外小便,一出門,便看到央邁勇驚世駭俗地屹立面前,美得無法形容,便管不上小便,趕緊進來推我們起來。

以快動作起床、出門,真該慶幸我們的運氣,一夜大風刮走所有陰霾:昨天霧濛濛什麼也看不見的牛場,已是一片廣闊的藍天,偶見雲絲飄過,央邁勇白得耀眼,像一只衝天待飛的巨鷹(她的峰形使然),矗立藍天下,把我們都驚呆了;牛場的工作人員也都出來了,這麼久日子沒見央邁勇,他們也挺牽掛――牛場工作的本地藏民說,每天見到她,也不覺怎麼樣,但只要有一段時間下山,上來一見到央邁勇,就會產生特殊的感覺,他們說,昨天夜裡,他們也在心裡幫我們祈禱,真謝謝他們!

晨曦微露,央邁勇先從頭上染上金色,那金色越來越亮,塗滿了整個央邁勇,好一座閃閃發光的金色巨鷹,金字塔樣的頭昂著,直刺廣袤的藍天,偶而在頭頂處飄過一縷淡淡的雲彩,每個人的嘴上都不停的說:“太美了!太美了!”三座雪山中,央邁勇是最美的,真乃名不虛傳!梅裡雪山已很美麗,但要說漂亮,還是首推央邁勇。

牛場很大,小於和公滿牛場的跑,拍神山的不同身姿,這時,人間的年令界限已消除了,誰都會變成小孩。牛場工作人員說,你們運氣實才太好了,這段時光要看到這麼好的央邁勇談何容易。

吃完早點出來,央邁勇整個的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這時的央邁勇,巨大、美麗的身形又像坐在大山丫口上的一尊菩薩,就在我們出來小路的盡頭處,歡送我們,願菩薩一路保佑我們!

真是一步一回頭,直到看不見……

在牛場的位置,夏諾吉多在早晨是逆光,照片不大好拍,他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有點像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但氣勢、神韻不及卡瓦格博。

……

看不到央邁勇了,我們趕緊趕路,去衝古寺觀仙乃日(那裡是觀仙乃日全境的最好地點)。

到了衝古寺,仙乃日正面的出來,整個身形都在陽光照耀中,像一個巨大的寶座(仙乃日的峰形也較奇特),也非常漂亮。今天整天陽光燦爛,仙乃日全天都在我們的頭上方,下午翻了一個山頭,爬到了仙乃日的雪山腳下的湖盆邊,湖不大,但很漂亮,按藏傳佛教習慣,沿湖繞了一圈。

為拍到神山的夕照美景及明天早晨的晨曦仙姿,就在衝古寺住一夜。

晚飯後,公同於川守在衝古寺對面一個小山頭上,等拍夕陽余輝中的仙乃日和夏諾吉多,整整等了三個鐘頭,沒有拍到最理想的,但也拍了不少照。

小貼士:

看神山,一定得在牛場住一夜:

1)央邁勇只能在牛場這裡才能看得到;

2)不過夜,看不到神山日出美景,那才是最漂亮的勝景;

3)看央邁勇最隹位置在牛場,看仙乃日最隹位置在衝古寺,夏諾吉多在這二處都能見到。

4月9日 星期天 晴

凌晨5點半(在這裡還非常早),公與於川冒著低溫,頂著凌冽的山風,又守在了對面的山頭,等拍晨曦中的仙乃日與夏諾吉多,但今天的天氣不如昨天好,霧氣太重,但神山還是眷顧:當初陽剛照到仙乃日時,太陽還是出來了那麼一、二分鐘,搶拍到了“紅色”的仙乃日。

搭於川的車回稻城,一路上,公和於川對雪山簡直入了迷,不停的停下車來拍,連仙乃日上部有段小小的、綠瑩瑩的冰川和剛巧碰上的一次小雪崩也被他們拍到了手,真正的過足了癮。

到稻城已下午二點光景。

明天晨6點有發康定的車,打算往回走了。

小貼士:

1)經於川介詔,住“亞寧人社區青年旅社”(有點背包屬之家的味道),一鋪10元,洗澡、廁所公共,很干淨,很實惠。

2)稻城印像:總體覺得稻城風光好美,5、6月和10月是最美的季節。當然,看到神山最美的風彩是大前提。

3)建議:愛攝影者最好第一夜住牛場,拍夕照中的央邁勇,第二天晨,拍晨曦中的央邁勇;第二夜在衝古寺住,同樣拍仙乃日和夏諾吉多;沿途還可拍好多照片――天要幫忙。

4月10日至4月16日取道川藏線 經成都、洛陽回家,沿途主要是放松心身,在成都去了趟青城山,到洛陽時,游了龍門石窟與少林寺,正逢洛陽牡丹節,觀賞牡丹後於16日上午10點到家,一進門,好好(外孫女)燦爛的笑臉就迎了上來……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