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休整格爾木以為我們終於走下高原,便在剛到格爾木礦業賓館的當天晚上,狠狠地洗了一個熱水澡,去掉這些日子在高原上積攢的污垢。誰知第二天一打聽,這裡的海拔是2800米,居高不下,仍屬高原,立即使我們警覺起來,增添衣服,以防感冒。
出門半個多月,應該好好地休息一下。
懶到十點多鐘方才起床。服務員告訴,賓館的制度是中午十二點結賬,那好辦,就再續一天。
中午找地方吃飯,還省了一頓早餐。
下午在一個打字復印社花幾十塊錢,把我們這些日子所謂的游記發到網上,讓它們在虛擬的世界裡出醜去。
駕駛著賽馬,懶懶地在格爾木大街上溜達。忽然發現了火車站,便過去照相,以便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記。
返回來,見路邊有個什麼“齋”的古玩店。反正無事,便進來瞧瞧。
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玉器。二、三十歲的小老板,尖嘴猴腮略似於我。年齡不大,虛與周旋的商人氣息卻十分老到。對著我們及後來進入的三、四個人,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從卞和采玉到秦始皇刻章;從藺相如維權到順治帝出家;從昆侖山一下子扯到了南陽。
扯了半天,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是這樣的幾個要點:一、黃金有價玉無價。二、中國幾大名玉產地,屬新疆和田玉最珍貴。三、和田玉經幾千年的采挖已消失殆盡。四、現在的新疆烏魯木齊等地的和田玉市場上,基本都是格爾木的昆侖玉。五、他的師傅不但在格爾木,甚至在北京等地的大市場上都赫赫有名。他說的師傅名字,不但我現在沒記住,當時就沒聽清。六、因此,他小店裡的貨,絕對貨真價實,言無二價,童叟無欺。
任憑你搖動三寸舌把天花說得亂墜,我心中自有一定之規:堅決不買。
不過,從他的誇誇其談中,以及拿出的一本最近印刷的書裡面,我們還是多少知道一點:昆侖山出玉,在市場上直接替代和田玉,對和田玉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這就好像前幾年中央某大報揭露的那樣,景德鎮瓷器的原料經過數千年的采挖已經沒有了,便從其它地方搞土到景德鎮來燒。現在更直接地經景德鎮某些燒瓷大家授權,在廣東佛山等地燒制的瓷器上公然刻上“景德鎮制造”等字樣,行銷全國,走向世界。
還有許多法學人士,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喋喋不休地反復證明這種冒充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更有許多認其的老學究,或並不十分認真的鑒定家或眼觀、或手摸、或什麼儀器來辨真偽,忙得不亦樂乎。
我向來以為,如果喜歡上某件器物,買來放在家中某處,能夠賞心悅目即可,何必管它出身何方,年代遠近?如果考慮保值、增值,為什麼不現在就去努力賺錢呢?
愚人之見。
P.S:從格爾木到阿克賽、陽關、敦煌的照片被敦煌網吧的網管搞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