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之行

作者: JKL0Y

導讀2006年3月底,姑蘇會議,一游 3月27日 晚上7:28乘T85 北京-蘇州 (中鋪300元) 3月28日 早上6:45左右到蘇州火車站。出站後直接向左走,看見肯德基,在往前走,有永和大王,在那吃早餐。久違了的飯團,雖然吃在嘴裡已不是兒時的味道,但心理上得到了滿足。(飯團+豆漿=7元) 吃完早飯,繼續向東走,看見一個大路口,中間有環島,四下望去,看見一處亭榭樓台,白牆黑 ...

2006年3月底,姑蘇會議,一游

3月27日 晚上7:28乘T85 北京-蘇州 (中鋪300元)

3月28日

早上6:45左右到蘇州火車站。出站後直接向左走,看見肯德基,在往前走,有永和大王,在那吃早餐。久違了的飯團,雖然吃在嘴裡已不是兒時的味道,但心理上得到了滿足。(飯團+豆漿=7元)

吃完早飯,繼續向東走,看見一個大路口,中間有環島,四下望去,看見一處亭榭樓台,白牆黑檐,頗有古風,憑直覺就往那個方向去了,(過馬路要當心,這個路口有點亂)。果然,那處有一座大橋,一條運河?沿此路(人民路)向前走一站地左右,就到了平門(看公共汽車站站牌),在馬路的右邊有一家早早開門的租車鋪(達勝車行,人民路2061號,電話:66221336,押金100-200不等,租金不貴、8小時以上5元,也就是租一天最多5元,如過多租幾天還略有優惠)。付押金,租車。

騎車沿人民路向前騎,尋找他人攻略中的平江路(小街探幽),我沒有買地圖,就靠看路標、感覺和問路幾種方式的綜合運用抵達平江路,看民居,小河流,小橋。這邊確實沒怎麼經過改造,還是比較舊的,河流也是不太清的狀態(比我1997年看到紹興的水鄉風景差)。騎著自行車,看到了全晉會館及相鄰的評彈博物館,因為是早上,因此沒有演出,演出為下午1:30-3:30,於是在與看門人閑聊了幾句後,就又登車前行了,去干將路,去看攻略中推薦的雙塔和定惠寺。說實話,我覺得前往雙塔所經過的小河邊的風景要比剛才平江路段的要好些,因為有綠化等,可能是改造了。至於雙塔寺,收門票8元,裡面巴掌大的地方,雙塔的歷史很久遠了,但我仍然覺得8元有些不值,畢竟我也對周圍的碑帖不感興趣,只好想作是為這古塔的修繕做些貢獻吧。再往前的吳作人藝術館,下車進門,看沒什麼人,光線昏暗,沒有興趣逗留。繼續往前,來到定慧寺(無需門票),看到網上推薦的2棵銀杏樹,尤其是看到寺門口介紹的定慧寺的滄桑經歷,定慧寺重修,古韻全無,只有院中的2棵銀杏樹目睹人間變遷,心中頗為所動。回到干將路上,前往蘇州大學本部,騎車在校園裡轉轉還是很省力的,看到了網上推薦的東吳大學舊址,西洋建築和草坪,當時草坪上有很多幼兒園小朋友在活動,沒有感受的靜謐的校園氛圍。出校門時,經過其招待所莘園,問了一下價格,現在已經是旺季價格,180元標間。

從蘇大出來,騎車回到人民路上,突然看見一處小巷,綠蔭蔥蔥,水波漫漫,引得我不由自主地拐彎進去,原來是滄浪亭(門票20元)。在外面看了看,感覺小的時候來過這(最早到蘇州時約7歲),不然怎麼是這樣熟悉的感覺呢?從小巷返回人民路,看到馬路左手有網上介紹的文廟以及蘇州文物市場,但因為時近中午,趕著去觀前街吃午飯,就沒有停。

到了觀前街,需要把自行車存在步行街口(2角),看車的囑咐我,5點前回來,也許這2角錢是有時間限制的。觀前街上有許多吃飯的地方,選擇面很大。玄妙觀還要收門票,沒有進去,就在外面看看。同時看看觀前街的絲綢,感覺不好,性價比不高。建議外地人就到觀前看看,吃吃小吃,最好少買東西(絲綢、茶葉)。

從觀前街出來,繼續沿人民路走,到接駕橋(看公共汽車站站牌)附近,有許多買絲綢的店,由於早上騎車從這經過了,看見有皇後綢都,所以沒去其他店直奔皇後綢都(來蘇州前,在網上搜索,看到過其提供的郵購商品,感覺還好),購買多條絲巾(櫃台價比郵購價要高一些,估計也留了砍價的空間,我砍價的本領不行,買了多條絲巾給打的9折,不管怎樣,比北方商店的絲巾是便宜,而且確實好看)。感覺這裡的東西價格較高,但花色好,質量也有一定的保證。

買完絲巾趕到評彈博物館已使2:30,據《白蛇傳》已經開場近1小時了,正好趁中場休息,我買票(4元)進場。有免費的茶水,但不好喝,但演員們的表演還是非常專業的,當天表演的是江蘇評彈院的演員,雖然我聽不懂所說所唱,但畢竟《白蛇傳》的故事是知道的,我坐在那裡,能夠體會到外國人看京劇的感覺了,感覺很好,但沒有聽懂,無法和在場的老蘇州們一起會心一笑,只是孤單的過客,觀一觀景。3:30看完評彈,回到租車鋪,這時候又發現平門一帶還有其他2家租車鋪,只不過早上我來的時候只有一家開張,我付了這家早起的老板5元租車費。

3月29日 下午結束工作後,按照網上的推薦想去金雞湖湖濱大道看看,坐公共汽車很遠才到,由於是下班高峰,又加上蘇州修路的實際情況,到了金雞湖時太陽就要落下了,附近上班的單位這一天既非周末又不是仲夏,金雞湖湖濱大道人煙稀少。如果說看風景吧,可能對蘇州市民來說,這是一個跟古城風格完全不一樣的現代化的活動中心,但對我們這種外地來的,對現代化的建築風格並不陌生的游客來說,我個人認為金雞湖的特色並不突出,浦東的風景比這現代化,要說湖及湖濱的特色又不比新加坡之花園城市的類似景色,所以我個人對此游覽地不推崇。

3月31日 萬人碼頭輪渡夜游。萬人碼頭在新改造好的山塘街(可順便游石路商業區)晚上的山塘街紅燈籠高掛,很有氣氛,但游船只有白天有,我們到時已經收了,據說到4月15日旅游旺季來了,七裡山塘(從這裡的到寒山寺的水路游船晚上也開通)。但萬人碼頭也有夜游的船(25元),走的是部分運河及蘇州的河流,繞一圈1個半小時左右。

4月1日 到西山,看太湖,采春茶。我到西山主要是為了到農家買碧螺春,太湖風景倒在其次,明前的碧螺春在觀前街買到700-2000元/斤不等,在其他茶莊也要500-1500元/斤。於是千辛萬苦地做公共汽車花了1個半-2個小時到達西山賓館,到事先聯系好的當地一茶農處,到他家的茶山親手采了幾個芽,又回到他家看他擇出細芽,又炒茶。由於早上到農家就已經10點多了,再在茶山上待了一會,就快中午了。午飯在農家吃,有太湖三白中的白魚和銀魚.中午飯,蒸白魚(40元)、銀魚炒蛋(30元)、2個野菜(10元),共計80元,挺舒服的。由於炒茶1斤需要不少時間,吃晚飯我們也沒有繼續看他炒茶,而是到西山島上看太湖風景了,由於看景是其次,所以也沒有買那裡登山看景的門票,也沒有坐快艇,就沿岸走走,春風拂面,心情也倍加輕松。回到農家已經4點了,他已經把茶炒好並且晾涼了,給我們稱了一下,8兩5,按350元/斤算,我們也沒有還價。總體上說,覺得這個農家還是比較誠懇的,因為我們原來要1斤茶的,他今天采的茶炒出來不夠1斤也沒有拿別的什麼頂上,炒多少賣多少。

接著又從西山坐公共汽車回火車站,准備到周莊或同裡,由於到火車站已經沒有去周莊的車了,於是登上一個私營的大旅游車去同裡(10元)。在火車站確實有買門票免車費(7元)的服務,但我們到時,它的車已經滿員了,而且說如果我們買同裡門票(80元)就給擠一擠安排,我們問不買門票只買車票行否,回答否。

做私人的車約1個小時到達同裡,晚上的同裡小鎮黑黑的,還是先找住處吧。由於是周末,小鎮裡的私人客棧基本都已經滿了,尤其是游記攻略中推薦的都滿了,所以建議以後旺季/周末去的要提前電話聯系,像我們這樣隨行隨住可難以住到自己滿意的旅店。在疲憊地背包在小鎮中一家家問旅店後,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住宿(不是價高就是質低,高為120元)。我們的預算是60元,差距太遠了。最後在距小鎮入口外不到20米的富土民居住下,房價70元,如果早上起的早(7點以前)就可以順利的進入小鎮而無須買票,當然一些景點是不能進去看的,只能在小鎮裡溜達。安排好住宿後,又進入小鎮夜游,此時是為了尋找夜宵。走到了網上推薦的呂家客棧,吃了具有同裡特色的芡實粥(20元/大碗),白魚(35),白蝦(38)還有時令小菜,味道很好.

4月2日 早上6:30,趁著同裡沒有收票的時間先潛入了小鎮,此時的小鎮確實清淨,比晚上另有一番景像,晨曦、霧靄、小河,還有幽靜的小鎮,感覺很好。在三橋附近閑逛,走到一個可能叫狀元居的小館子吃早點,它的鋪子沿河,但又不在正中心,有點鬧中取靜的地段,它提供的面條真是好吃,2人8元,讓我們2個久違了南方面條滋味的南方籍人又有回到小時候的感覺。

吃完早點,又繼續閑逛,直到旅游者大批的到來,鎮子喧鬧了起來,我們就開始返回了。在除了小鎮往左手走不遠就是它的長途車站,7元錢返回蘇州火車站,很順利,10:40上車,11:25到蘇州火車站。

我又找到3月28日租車的那家租車鋪,又租了輛自行車,沿人民路前行,該找吃中飯的地方了。走到一處往右看去,有一家飯館,標“同得興”(嘉餘坊6號),印像中是老字號,於是准備在此午餐,該館有二樓雅座,環境不錯,上了二樓,倚木窗而立,就方桌長木凳而坐,如置身於古代的酒樓,只是隔窗望去的現代的建築。這裡還是吃面,不過比早上的面就要復雜了,有特色,一頓飯一人有酒有涼菜有面,28元。

出了飯店,繼續沿人民路騎就到了文廟,今天有時間,進去轉轉,不收門票,而且地方比較大,兩邊回廊上也有碑帖,院中有銀杏等珍稀樹木,看到大成殿中孔子塑像,想到畢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還是要以自己的方式表示一下尊崇的。個人認為比雙塔寺值得一游。

從文廟出來,又被不遠處滄浪亭的小巷水流吸引,又在門口留戀了一下,想到還要到觀前買小吃,就沒有進去。沿人民路返回,到觀前街買酒釀餅,我買的是黃天源,不過據說現在是采芝齋的更好(重新采用傳統工藝制作),我是沒吃上,但願你們吃上傳統風味的小吃。上火車之前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吃晚飯和還自行車,在觀前解決晚飯,回到租車鋪,應該5元的租車費大概考慮到我曾經租過他的車,要了4元,可愛的人。

晚上8:00,等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車,蘇州之行結束。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