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同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然而江南的陽光,伴著這一路的行程,從來沒有溫順過。縱然同裡有名不虛傳的小橋流水,唯一的感覺,仍然是熱。
住在小河邊的呂家客棧。老板接近四十歲,姓任,有開朗的笑容,熱情好客,是可愛的江蘇人。
同裡是蘇州吳江的一個小小的千年古鎮,離蘇州十八公裡,和江南眾多的大小城市一樣,有著非常方便的交通。
鎮上散落著樸素的江南民宅,有光滑的石板路,不寬的小街。石板路下埋著電線、電話線、閉路電線,所以在小鎮上看不到電線杆。街道的兩旁多是店鋪,經營著各種各樣小紀念品。繡品最豐富。絲織的錦緞,繡上圖案,裁剪成美麗的衣裳,靠墊,家居飾物,很有特色。
小鎮的腳步松軟而閑散。再匆忙趕路的人,也會放慢速度,靜下心來,和同裡人一起感受生活。
夜色來臨。
有風吹過。
坐在客棧門口的小河邊。鐵杆上的布幌子輕輕搖動。抬頭就可以看見不遠處的圓拱橋。月亮就在橋的上面。有長長的柳條從天空墜下。橋下面拴著夜泊的鸕鶿木船。
這是傳說中的柔軟的生活。
的確如此。
夜色撩人。
輕輕斟上一杯酒,邀明月共飲。終於可以理解,江南怎會留下如此多的歷史、故事、文字。
是因為心情。
小鎮的人早早地睡去。對於他們而言,安靜地睡去是最大的幸福。
老板說,小鎮最好的時間是早上和晚上。早上有清新的空氣,美麗的日出;晚上則是落日淡去後的寧靜。
淡淡的燈光。安靜的小河。連接小河兩岸的橋。無數的小木船。停在船沿站著睡覺的魚鷹。一切盡收眼底。
不得不提小鎮上的弄堂。
很多很多。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甚至根本不會注意。
很窄,漆黑。據說四通八達。
抬高腳,手摸著身邊的牆,一步一個小心。慢慢看到前方的出口,遠遠看過去不過是一條線而已。穿出去,又是另外的街。
曾經在夜裡,在瀘沽湖裡泡水,華山上聽松濤,麗江的露天水吧裡唱歌,草原的帳篷外曬月光﹍﹍
卻從沒有鑽過漆黑的弄堂。
於是記住了這同裡的夜,以及不變的月光.
出行筆記
美食特產:呂家蝦餅,狀元蹄,雞頭米,叭魚,馬蘭頭,太湖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