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陽朔的淵源說來很久,以前一直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傳說,但真正對它的興趣,是在N年前學習英語口語時,因為聽人說,那兒的英語普及程度遠遠超乎普通中國人的口語水平,原因是那有一條街Named Western Street。據說,N個世紀以前,曾有位西方人游歷中國後,回到西方,盛贊陽朔,並且在他的後來暢銷多個西方國家的游記中詳實而頗帶感情色彩地對陽朔進行了一番描述,隨著這本游記的傳播,越來越多的西方人知道了並從此向往這個叫做”陽朔”的地方,如若來中國,且如若去名揚天下的桂林,就更不可能錯過了。這個典故的版本並沒有認真考證過,但是總也免不了在心裡給陽朔留下一絲神秘色彩。 也因為曾聽人說過,陽朔的秋天是最美的,曾試圖邀友出游,最終還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所以當2006的夏天了了問我有否興趣去陽朔時,偶馬上回答,我去我去我去!一是終於有了去陽朔的機會,二是了了實數最佳旅游搭檔,做事干練,懂得享受生活和美食,還會照顧人,堪稱女人中的極品,呵呵,想必天下有眼光的的男人也不多,不然怎麼此等極品女人尚未婚嫁矣,呵呵。
都說人心不足蛇吞像,有了周末去陽朔的機會,自然想多待一會,於是決定周四晚走,周五早上可以到。和領導請假很順利,於是高興得連滾帶爬地上了周四晚的火車,閑話少敘,就此開始陽朔之旅。
次日早晨,像難民一樣(當然只是指疲憊程度和精神狀況)到達桂林火車站,很順利地在了了的帶領下上了去陽朔的中巴,總算是踏上了到達陽朔的最後一個交通工具。早上六七點的空氣,我想在可愛的中國大地上,哪裡都是一樣的美麗和芬芳,然而因了這個中巴的目的地,竟覺得空氣特別地清新舒適起來。
大約80分鐘的車程,到達了這個叫做陽朔的縣城.下了車,馬上就是WesternStreet,如果沒有獨特秀美的山和這條有名的街,陽朔縣大概只能算是個普通縣城。自助游的方式有上百種,不過攤上偶這種懶人極品型的Lady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個客棧之類的好好睡上一覺,了了的背包也太大,有大半個人高,偶剛開始以為她要中途去喜馬拉雅。陽朔的客棧業(現代的叫法應該是酒店業)很發達,老板們也都很客氣地招呼我們,可以先看房再決定是否入住,床位也還算多,到處都有“Room available”的牌子。清晨的西街十分清淨,鮮有人走,只有幾個老外在店外的長桌前吃早餐或者一身運動行頭,帶著相機准備出去玩的樣子。另外,難得一見(在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老外和一個Chinese lady(可能是老板娘)一起開店門,店門是那種很老式的,一塊木板一塊木板那種的,不是卷拉閘門的那種,那老外的臉上明明是老板的這是我家的小店的架勢,後來和另一家店鋪的老板娘閑聊時,才得知原來西街上的有些店鋪是老外開的或者是和中國人合開的,至於和當地女子聯姻的老外,更是普遍,這是後話。
輾轉幾家客棧後,俺們這樣的又要干淨,又要氣味好聞還要干燥不潮濕的外帶便宜的主顧終於發現了西街上的一家,有雙人間,衛生間在外面,外面建築還算開闊,視野不擁擠的房間,而且僅此一間。俺們迫不及待地住了進去,啊,終於可以四腳朝天地休息一下了。休息了一小會,洗了澡,就輕裝上陣地上西街溜達去了。
先是要喂飽俺們的肚子,了了熟捫熟路地帶我來到一賣米粉的小店,桂林米粉的美名早已名揚天下,陽朔的米粉好歹也是沾親帶故的桂林米粉的親戚,味道還算不錯。我們要的是鹵粉類的,味道偏重,還有點辣。了了還不忘在街邊小販那要了一碗清補涼,傳說中的清補涼終於得以一見,最上面是方塊狀西瓜,下面有西米,龜齡膏,用糖水浸泡,俺一向不太喜歡過於復雜的飲食,不過後面就我吃的幾份清補涼來說,風味的確不錯,這可能算是吃到的真正的陽朔當地小吃,就像湖南的綠豆沙,冰涼粉什麼的,都是老百姓愛吃的消暑小食。倒是這種地方鮮有老外光顧,可能由於口味的緣故,就像讓俺去吃法國鵝肝,日本生魚片之類的,偶可能會希望多借條腿來逃一樣吧。
吃飽喝足,繼續回西街,西街上的人已經漸漸多起來了,不斷有游客進來找店住宿什麼的,一些老外也開始閑適地在西街當街的長條木桌前吃早餐,當然是西式的。了了問俺們是不是也租輛自行車,去陽朔附近看看山山水水什麼的,還說來陽朔不騎自行車逛逛簡直等於沒來。不知道俺當時是不是吃得太飽,按生理學的角度講就是血液都跑到消化器官去幫助消化去了,人感覺昏昏沉沉,太陽也很大,曬得人皮膚生疼,才在西街走一會就受不了了,更不要談去騎車外出了。於是,了了跟著我在西街的店鋪間逛來逛去,除了這些店鋪的商品都還比較有特色以外,和普通的周末在Mall裡 Shopping的感覺沒有什麼兩樣。
了了早在家裡時就計劃要到西街自己寫件文化衫,中英文對照,然後穿在西街上走,順便統計統計回頭率什麼的。正好兩人在西街閑逛,就去了家DIY文化衫店。了了興奮異常,一番磋商後終於坐下來,開始“做衫”,我則站在店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在街上走的,中國人居多,外國人也不少,但是中國人的好奇的眼光要多於老外,更多的老外儼然是在自己家鄉的小鎮上行走,有種悠然自得的歸屬感,用中式說法就是一種主人翁意識,呵呵,老套。大家說著自己國家的語言,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可惜俺只能聽懂英語,還有幾個來自中東國家的老外在一件畫著布什和薩達姆聯歡的T恤前哈哈大笑。
回頭看了了的DIY作品,差不多已經完成。
前書::恨嫁Hate Marriage
後書:待字閨中無人識I’m still single just because I always stay at home。
立馬穿上,上大街上招搖去了。陽朔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大家見怪不怪,不論你穿成什麼樣,都不會有人用訝異的眼光看你,果然,俺們在街上走了一圈,也沒有引起一小點反映,頓覺無趣,於是溜達到離西街不遠的漓江(不知是不是漓江還是其支流)邊,脫了鞋襪,在水中玩了一會,照了些有關美麗山水的照片。江底石頭很多,踩在水底,有點硌腳,但俺還是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堅持穩住,嚴防跌倒,想想了了的佳能相機還掛在俺身上掛著,俺就覺得責任重於泰山。在漓江碼頭,游人很多,多是旅游團的,在碼頭看到一個小女孩賣西部牛仔式的草帽,想換個照相的扮相,於是和她借。她倒是很爽快,絲毫沒有旅游區生意人的市儈和不耐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回來的路上吃了一大媽賣的冰涼粉,味道很好,以至於我回味無窮,次日特意再去尋時,已不見蹤影。啊,難道吃的是仙女的仙女涼粉?!
離江邊不遠的一條街上去,就是陽朔縣委和縣政府,很老式的建築,但是很雅致安靜。旁邊的一個院子裡的一面牆是孫中山在1921年11月29日的一篇演講詞。據說國父也曾盛贊過陽朔的風光,原話我不記得。附近還有徐悲鴻故居,大門鎖著,我們並沒有進去。
晚上和了了去她隆重推薦的紅星特快,進門時注意到正對大門坐著一對老外,當日俺為了配合西街的氣氛,特意穿了俺的中式旗袍到處亂走。這位洋女士一見我們,對他BF說:See!Chinese。我暈倒。
紅星的批薩還不錯,我們邊吃邊聊邊照,肆意揮霍著著難得的周末時光。然後去了陽朔大眾認為老外最集中的,傳說中最適合練口語的地方Under the tree。到那一坐,幾群老外正侃得火熱。不知怎的,反而不想加入到那熱鬧的一群中去,只是要了杯綠茶,靠在椅子上,抬頭看天,聽偶爾飄過來的幾句閑談。
九點左右,一Lady在我們鄰桌落座,翻看自己帶來的一本書。和她攀談,知道她叫Christine,是靈格風語言學校的外籍教師,一生都在全世界游歷,知道四國語言,才到中國五個月,中文發音已經十分了得。談到她的一些學生,她的祖母和一些有趣的事情,兩個人都笑得東倒西歪。還談了些關於台灣的問題,可能受的教育不同,分歧很大,我試圖說服她,她試圖說服我,結果誰都說服不了誰。終於明白,如果一個人是中國人,任何時候這種中國情結都是會跳出來,左右你的言談和思想的。即便你是多麼地在日常生活中對你的國籍不以為然。又是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有時候我想若把陽朔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該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12點,回到住處,請服務員開門,了了一下從床上彈起,大喝是誰,嚇了俺一跳。還好是回俺自己的住處,這年頭,要去干梁上君子的活計,還得有副強壯的心髒才行。俺們經過這一刺激,都醒了覺,於是決定再出去看看夜景。說得好聽,跑出去又吃了碗清補涼,凌晨的西街,還是那麼熱鬧,想想也是,國外的夜市幾乎沒有,而在西街,再晚也會有酒吧或路邊的小攤伺候你的胃,這時多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大聲地說著笑話或玩笑似地找著樂子,喝著酒。逛了逛,然後回來倒頭大睡,一夜無話。
第二天七點左右才醒來,洗了澡,吸取前一天的教訓,吃了相對清淡的稀飯油條就琢磨著去租兩輛自行車去逛遇龍河和月亮山。跨上號稱是“捷安特”的賽車,跟著了了,一路向縣郊開去。自認為自己自行車手藝不錯,結果沒過多久就被號稱一直在市區都不敢騎自行車的,外帶當天還狀態不好的了了甩下一大截,忙不迭追上去,居然說還沒正式上路,偶第一次在本次游玩經歷中體會什麼叫做絕望。
還好,剛開始,大家心情比較閑適,一路騎,一路拍照,途徑一住戶家的小院,門口都是被高大的,枝繁葉茂的綴滿紅色盛開的花兒簇擁著,顯得小院格外雅致寧靜。走近一看,上書:歡迎觀賞花,折花者罰款。看來,旅游區的人家,對外意識比較強烈。
路上經過一家山莊,得以親眼一見傳統的水車,欣喜得不行,拍照留念。只是水車抽上來的水好像不是很清冽的樣子,所以沒有狂飲。水牛也有,有兩只水牛在水中乘涼,粗粗地喘著氣,大大的眼睛,好像還是雙眼皮,長長的睫毛,身材也不錯,很有骨感美。如若是人類,一定是位標准骨感美女。和骨感美女合影後,向它告別,繼續趕路。
一路騎過去,後來騎車超我們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都是騎得一轉就不見了人影的速度。郁悶啊,結果了了還說是帶我走的比較不鄉間的路,只算是中等耗費體力的一條線路。她說得不錯,要是她帶我走難度最大的田間小路,俺會毫不遲疑地跪下來,求她幫忙叫一台拖拉機把俺和俺的車拖回旅店的。我抬頭看看天,原本是艷陽高照的大晴天,怎麼俺看著就兩眼發黑呢?無奈發黑也要騎,回去也是要騎的,倒不如騎到底,好歹也有秀美風光。再說了,如若暈倒在這美麗的田間和山下,暈倒的美女和如畫的美景倒也相得益彰,若再有壯士出手相救,豈不是又成就了一段人間奇緣?!一思想間,前面的了了又不見了蹤影,只得兩眼發黑地狂追。
超脫於俺的狀態,並且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地狂追了不知道多久,據說是到了遇龍河,反正有山有水,最重要的是還有個賣西瓜的大媽。和了了狼吞虎咽地吃完半個西瓜,俺終於覺得自己重返了人間,如同喝了一盒古漢養生精,恢復了不少精氣神(如有雷同,純數巧合)。繼續上路,不久就上到了公路,總算是翻身農奴進了城,感覺省力不少,一路無甚大礙。
遠遠看見“月亮媽媽”的招牌,知道月亮山到了,在好多游歷方面的電視節目中看過月亮媽媽的報道,一位懂得八國語言的做導游的大媽,據說還能做得一手好菜。此等大餐機會豈能錯過,月亮媽媽的兒子,小月亮(我取的名)給俺們做了道風味不錯的啤酒魚,邊吃邊看著近在眼前的月亮山,終於有點發現兩眼發黑狂騎一路的價值所在。
稍事休息,決定饒路看看月亮山。據說,月亮山從不同角度看,分別是滿月,半月和新月的樣子。只可惜俺疲憊不堪,只想快些回家,只看到了半月的樣子。了了承受沉重的拍攝任務,負責拍下了月亮山的些許照片,令日後的偶還有得回味。
回到西街的住處,了了要下漓江去游泳。偶沒帶泳衣,雖然俺估計在去漓江的路上裸奔也未必有人注意,但鑒於俺一世保守,此等行為藝術俺們還是采取保留態度的好。從早上一路騎車,太陽曬得眼睛生疼時起,偶就注意到俺的墨鏡不知所蹤。於是了了去游泳,偶去找墨鏡。找到吃過批薩的紅星,老板說沒見過,就隨手在紅星拿了紙杯,衝了板藍根喝,頭也暈得厲害,一抬手,衝好的板藍根打在地下,弄髒了酒吧的地板。連聲道歉,老板也不生氣,笑笑地擦掉,再衝一杯,慢慢坐下喝完。
晚上在Drifter旁邊的一個酒吧吃晚餐,開始以為是書店,全是賣的外文書。門口掛著兩本換任意一本的英文招牌,每本書後面老板都標上了人民幣價格,滿貴的樣子。在門口長桌上吃飯,可以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有的剛剛來,有的已經准備離開。一老外在我們隔壁桌子上對著人群,戴著眼鏡,寫著什麼。問他寫什麼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大凡在西街的,大概都會寫寫自己的感覺吧,像紅星的留言本,自己旅行袋裡的日記。寫寫有趣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放松了。至於你寫的是什麼,又有什麼重要的呢?結帳的時候,服務員用中文問他:好吃嗎?他也很自然地用中文說:好吃。起身離去。
明天早晨,我們也要離去。
第三天離開時,也是早晨,也是在安靜的西街,走著,忽然想起惠特曼的《草葉集》<從茫茫的人海中>裡寫的:
從茫茫的人海中有一滴露珠款款走來,向我低語
我愛你,不久我將會逝去,走過千山萬水,我只是想來看看你,撫摸你,
只要沒有見到你,我不會離開這人間,
因為我怕會失去你,
此刻,我們已相見,我們凝視,我們欣慰,
我的愛,快回到寧靜的海域,
要記得我也是海洋的一部分,我們還不至於遠遠地分離,
看看這浩渺的宇宙,萬物的凝合,盡善盡美!
但是那力量無邊的大海就要把你我分離,
可即使分離,也只是短暫的一瞬,而不是殘酷的永別,要有點耐心,只一小會兒,
你就會知道我向天空,海洋和陸地敬禮,
在每天的日落時分,這全都是,為了你。
年齡越大,似乎越吝嗇自己的贊美,陽朔美,但不是最美,然而帶著尋找美的眼睛和心來到這裡,至少是值得一次的。如果有下次,也許,不會再去。原本評價一個地方,一件事物,就是不必如此嚴肅認真的,能夠聽憑你自己隨意的想法和腳步,人生就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