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游記(3)--索契雪山

作者: 曉魚兒

導讀索契雪山——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游過索契市和植物園後,雖然依舊不能在黑海裡游泳,但我們的心情已隨著天氣的晴朗大為好轉。家庭旅館的房東告訴我們,索契有兩個一定要去的好去處: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和阿洪山的眺望塔。只是這兩個景點一在東,一在西。於是,我們決定先去城東的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的中文意為“美麗的林中空地”,“ ...

索契雪山——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游過索契市和植物園後,雖然依舊不能在黑海裡游泳,但我們的心情已隨著天氣的晴朗大為好轉。家庭旅館的房東告訴我們,索契有兩個一定要去的好去處: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和阿洪山的眺望塔。只是這兩個景點一在東,一在西。於是,我們決定先去城東的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的中文意為“美麗的林中空地”,“林中空地”在俄地名中比較多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莊園的名字就叫做雅斯納雅·波裡亞納。還有譯成“紅草地”的,但去過之後會發現這種譯法一點也不准確。(就像紅場,並不是紅色的廣場,而是美麗的廣場。)先坐車到阿德列爾,有小巴直達克拉斯納亞·波裡亞納。汽車向城東駛去,感覺離黑海越來越遠,很快便開進了大山中。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我們始終在山間道上行駛,不時穿過隧道,有時更是緊貼山腰絕壁,另一側就是深淺不一的懸崖,懸崖下是清澈見底的溪流和郁郁蔥蔥的樹林,悅耳的流水聲入耳入心。司機的技術非常嫻熟,在這樣的山道上依然開得飛快。當車子終於在山間的一片空地中停下時,抬頭一望,我幾乎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我們真是在峽谷深處的林中空地上,眼前是綠色的山坡,四周是被皚皚白雪覆蓋著的山峰,不時有黃的、紅的、藍色的降落傘從天而降。我們沿著山坡向上走,腳下的草地格外松軟。站在山坡上,四周的美景一覽無余,白色的雪、濃郁的樹木和綠草、顏色鮮艷的降落傘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一派恬靜的自然風光。記得很久以前在圖片上欣賞過雪山的風光,沒想到親眼所見竟比畫中還美。從山坡的另一條小路往裡走,我們來到了山坡旁的溪流邊。溪流的感覺倒是有點像北京懷柔山裡的景色,只是有些植物從沒有見過。諾大的水邊只有我們一家三個人,陪伴我們的只有潺潺的水聲和濺起的白色水花。走走看看,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午,山坡下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餐廳,雖然屋裡也有座位,但游客們還是喜歡坐在露天裡。我們特地找了一個水車旁的桌子,在雪山的圍繞中吃著美味的俄餐,真是一件挺美的事。餐廳旁邊有一個售票處,問了知道是索道票,每人600盧布(約180元人民幣),我有點輕微的恐高,對坐纜車是能躲就躲,但看到許多人背著滑雪板往裡走,又有些好奇,想想來一次也不容易,不上雪山會很遺憾,索性狠下心買了票,心想就和坐香山纜車一樣,不過堅持15分鐘罷了。纜車和香山的真差不多,也是兩個人一輛。只是上去以後我才發現我完全想錯了。第一段纜車走了20分鐘,到達了一個平台,我剛興奮地著地,卻看到前面有一段更高更陡的索道在等著。索契雪山當然要比香山高了,我硬著頭皮又坐上去。又是20分鐘,又到達了一個平台,結果發現前面還有索道,還是更高更陡。就這樣,居然換了3次纜車,用了1個多小時,我才到達山頂。山頂的索道屋裡寫著這裡的高度:2238米。走出索道大門,外面全是皚皚的白雪。山頂南北兩面都是陡峭的斜坡,只有東西向一條窄長的地段勉強可以通行,一側修了一個簡陋的觀景木制平台。四周的雪山或端莊高貴,或挺拔峻峭,白色的雪在藍天深處發出銀色光芒。興奮的游人們在雪地裡走來走去,紛紛拍照留念。山坡的另一側立著一塊木牌,寫著“請勿跨越此界限”,看得出木牌後就是陡峭的懸崖,要是掉下去真是不堪設想。我的恐高症又發作了,匆匆催著老公、女兒下山,被他們笑我膽小。也許是他們的嘲笑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反正下山時同樣的纜車卻不覺得多害怕了,也有心欣賞周圍的景色了。纜車高高在上,在觀賞景色上倒有便利之處。半山腰以上基本被白雪覆蓋,不再有綠色的植物。不時有滑雪高手從山頂速度極快地以之字形滑下,姿勢異常瀟灑飄逸,在茫茫雪山上留下一道道美麗流暢的弧線,看得我連連驚嘆。半山腰以下的樹大部分都綠了,雪幾近化完,溪流順勢而下。除了在纜車上悠閑地欣賞景致以外,每到換纜車的平台,我們或坐下來喝杯咖啡,或在雪地裡走走,盡情體會冰清玉潔的雪山之美。當地人說,這裡是著名的滑雪勝地,除了個別山峰積雪終年不化外,五月中旬索契的大部分雪山都會融化。讓我暗自慶幸來得正是時候。











(未完,待續。更多內容可查看http://1969.blog.***/)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