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airylea
拙政園
上海的行程有些倉促,在這個讓其它城市望其項背的經濟中心,中式建築除了些許皮毛模仿外很難看到創新,能夠延續中國古典園林規劃概念的樓盤少之又少,在生活方式日益概念的地產界,社會文化也被概念化了,文化的短視行為隱匿著的,是商業衝擊下精神信仰的缺失。
幾乎把中式建築的最後希望全都放在了蘇州的2日。
到了蘇州後沒來得及休息就直接趕到園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這四座蘇州最富名氣的古典園林一處處用腳步量過,手中的相機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拍起了,該拍些什麼,是古典園林的清秀層次還是現代園藝改造後的滿眼綠意,是亭中悠坐金發碧眼還是一片喧囂的黑發黃皮膚,是前人的智慧之筆還是後人自作聰明的修繕,是文人雅士的淡泊致遠還是現代商業文化的一蹴而就……

by airylea
拙政園-曲徑雅亭
古典園林經過幾百年的主人更迭,已經是很多人思想的一個集中總結了,不論園主人是榮歸故裡也好、落魄失意也罷,骨子裡始終擺脫不掉文人的痕跡,園林規劃、建築形式、建築細部、甚至是一個簡單的命名都經過了深思熟慮而蘊含深意。但就是在蘇州——這個出過清代江蘇籍半數狀元的文化之地,在園林文化的繼承上好像有些斷層,後期園林的維護稍顯粗糙,不僅僅是建築細部的真實再現,甚至連最基本的用材和外飾也沒有完全尊重原有的園林配置。再加上園林的道路本來就狹窄彎曲,植被講求層次,是不大適合過於喧鬧的人群出現的,但過度的旅游開發,讓原本清秀的園林陷入了一片喧囂,除了建築就是人流,已經沒有了園林的層次感和移步換景的新奇感;往來的團隊導游和免費園林導游,對園林的講解更多地流於表面,甚至偏重於曲解名人軼事以吸引游客視聽。這下,我手端相機站在每一處角落,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呈現自己肉眼所見了。

by airylea
靜謐的滄浪亭
花了整整一天時間走完這些園林,發現了一個不是規律的規律,園林的保護的程度往往和它們的名聲、面積、年限呈反比,後面看到的網師園等小一些的園林明顯比號稱最大的拙政園更有味道,被後人損毀稍輕一些。無論是精致的石雕還是已經懸掛幾百年的那串紅燈籠,總能讓人一下子從喧囂中沉寂下來。

by airylea
網師園—一串紅燈籠懸掛了幾百年

by airylea
網師園—一處精致的石雕訴說著往昔的榮耀
其實不止蘇州,貌似很多城市都陷入了一個怪圈,往往會在城市形像(比如交通、建築等)方面去花大力氣作特色,用城市的歷史為模版去表達現代城市的個性,但對所借用概念的主體(比如園林、文物)等卻不是很關注,僅僅把它們作為旅游開發的一棵搖錢樹。

by airylea
姑蘇城外的泊船處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離開蘇州前,順路去了寒山寺,這座憑借著一首唐詩而名聲大噪得寺院,也成了蘇州的一張城市名片。當初“停船聆音”的河水依舊,兩座字跡斑駁的古橋依舊,只是這座寒山寺卻沒有絲毫老態。其實並不奇怪,既是寺廟,便是靠世俗奉養,每年捐獻的善款足夠原貌翻新了,以資民眾寄托信仰;而已經成為城市歷史的園林,既然是文人墨客獨善其身的產物,也就隨著士族的消失而老矣。
呵呵,也許這就是“中國式文化傳承之路”吧。
蘇州吃住行推薦——
蘇州城市不算大,消費尚可,看個人喜好吧。
Posted in 路有驚慌·游走 |5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