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文夫者

作者: 鷹金錢

導讀陸文夫,自稱不是美食家卻以《美食家》稱霸文壇。 第一次接觸《美食家》是在小學。家裡以前本是當地大戶人家,就算困難時期也有酒有肉,宴客無數。 可是《美食家》還是引起父輩人的興趣,連續幾天成為大人餐桌上的話題,第一次接觸所謂美食的一些名詞感覺新鮮,私下就找來父親所看的《美食家》,是刊登在一本月刊裡的。 看完後幼小的心靈確實比較震撼,起碼 ...

陸文夫,自稱不是美食家卻以《美食家》稱霸文壇。

第一次接觸《美食家》是在小學。家裡以前本是當地大戶人家,就算困難時期也有酒有肉,宴客無數。

可是《美食家》還是引起父輩人的興趣,連續幾天成為大人餐桌上的話題,第一次接觸所謂美食的一些名詞感覺新鮮,私下就找來父親所看的《美食家》,是刊登在一本月刊裡的。

看完後幼小的心靈確實比較震撼,起碼文章的菜名和老店就可以飽餐一頓。不知是否從此就愛上烹飪,而跟後來烹食嗜好和技術有了關系。

在大學期間游過蘇州,特地到松鶴樓品菜。

最近准備蘇州一游,又想起陸文夫,查資料才知老人已經仙逝。

重新找來《美食家》拜讀。

大概是經歷不同,看後已經不再有年幼的激動。反而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

特別是對於所謂頂級的家宴,陸寫得非常草率,哪怕是寫小吃也是報報菜名,這就是讀者心目中的飲食聖經嗎?

看得出陸確實不是美食家,不過是為蘇州做做10秒廣告而已,這個目的超水平達到了。

可是蘇州確實是美食“天堂”嗎?

問100個人,答案也是否定的。

美食是要有包容的概念,需要一個允許各家而且多家的競爭環境,人的味覺是無窮的,是被不斷發掘的,翻新的。美食就是美食,酸甜苦辣,它存在,又不會單一,不受局限。

只有包容的環境才有真正的美食。

試問一百年都在做松鼠桂魚、鲃肺湯和叫花雞又以“甜”為單一食味的地方最多是頂個“地方美食”頭銜,跟美食“天堂”是相差甚遠的。而小吃,國內很多地方的特色東西也不會比蘇州差到哪裡。

從陸文夫者,你們一生就這麼吃就滿足了嗎?

更多交流:http://gzgangang.blogcn.com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