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游記

作者: wxh9898

導讀我的西藏游記 後來我出行很少寫游記了,大多時候是用相機在記錄。 雖然以前的游記多是攻略,流水帳式的,但畢竟還能給驢友起個參考的作用,時間長了翻來看看,有很多當時的情景浮現出來,細細回味,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寫游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丟掉這個好習慣很可惜。 在西藏的旅途中很勞累,但處處感覺新鮮,讓人興奮,當時內心感受很豐富,太多太 ...

我的西藏游記

後來我出行很少寫游記了,大多時候是用相機在記錄。

雖然以前的游記多是攻略,流水帳式的,但畢竟還能給驢友起個參考的作用,時間長了翻來看看,有很多當時的情景浮現出來,細細回味,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寫游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丟掉這個好習慣很可惜。

在西藏的旅途中很勞累,但處處感覺新鮮,讓人興奮,當時內心感受很豐富,太多太多,很難一一記下來,聽說有些朋友用錄音筆錄下,回來後再整理,這倒是個好方法,值得借鑒。

第一次去西藏,由於在納木措淋了雨,濕透了衣服沒有及時換,加之身上出汗讓我感冒了,高燒39.2℃,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而且這次是在高原,著實有些危險。在日喀則打了2針後終於退了燒(虧得身體素質還行)。在醫院作肺透視,也沒有肺積水現像,否則醫生肯定勸我打道回府,萬幸。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更是驢子最大的資本。平時一貫依仗自己身體好,曾經也去過高原,所以剛到西藏就喝酒、吃火鍋,晚上蓋一床罩住上面罩不住腳的被子,結果差點把自己弄倒下。實在是應該好好吸取教訓,以後出門在外一定要多多注重身體,健康至上,安全第一。

說了這些閑話,有些拼湊字數之嫌,因為我的游記不長,也不全面,我帶的本子只記下了路途上印像比較深刻的一部分,流水帳一樣的行程我沒記,有時在路途中條件有限,住帳篷、睡通鋪,也沒法寫。



去納木措的時候下著大雨,讓我沒拍到好照片,風也大,我心疼相機,都沒舍得拿出來。納木措很大,站在湖邊放眼望去,洶湧的波浪好像大海的波濤,博大而神秘,讓人不敢褻瀆。湖面上飛翔的海鷗讓人感覺仿佛身在大海,海鷗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無懼風雨,讓人很欽佩牠的生命力,真想了解牠是怎樣適應環境,逐漸變堅強的。我用手觸摸了一下湖水,冰冷刺骨,嘗一口,鹹鹹的,像海水。據說張健准備橫越它,藏民聽說後很不屑:在大海能披波斬浪,在高原上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別逞能,小心有去無回。確實如此:在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比低海拔地區要少20-30%,水中溫度最高時大概只有7、8度,所以橫渡納木措幾乎是項不可能的任務。

今年的西藏趕上了雨季,藏民說,這是4年來最長的一次雨季。我到西藏前5天都在下雨,對於喜愛攝影的人這真是一種折磨。雨水衝垮了無數道路,很多時候車不是走在路上,而是在河道上。看到司機開在完全看不見路的河水中,我對自駕車游西藏幾乎喪失了信心。萬一有閃失,車陷入河中,沒有外力的救助想脫離困境是不可能的。我曾經2次見到西藏巡回醫療車,一輛金龍客車,2 次都趴在水坑中,一車人在車上很有耐心地坐著,看來已經習慣了。像這樣的情況路上見到太多,因此我拍了很多出事車輛的照片。

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回,不過有驚無險。在我們陷車的地方路被衝壞了,衝斷的缺口水流特別急,而且有3輛車已經陷入水中。當時在我們前面有一輛吉普2020很利索地衝了過去,然後在路那邊招呼我們的司機開過去,我們的司機強巴不甘示弱,沿著前車走的路線挺小心地往前開,水很深,淹沒了豐田4500大半個車輪,當時我的心幾乎提到嗓子眼了,生怕陷車。眼看著車快上大路了,誰知車底一軟,車輪開始打滑,車輪卷起了幾米高的水花,卻不見車向前動分毫。所幸這地方車還比較多,困了半個多小時後,找到一輛大卡車把我們的豐田車拖出了困境。



22道班是個很有名的路途驛站,去阿裡的2條道路在這裡分岔,美景也從這裡開始。從22道班出發時,多日的陰雨終於停了,天空變得很藍,風景越來越神奇,我經常張大了嘴巴站在路邊,傻傻地看,有時則一路狂奔,選好角度後一陣猛拍。因此我記憶中22道班是個美好的開端,令人難忘,不過更加不會忘掉22道班的還有我的同伴。當時夜宿22道班,天仍然下著大雨,一點停的意思都沒有,出奇地冷,大家只想晚上睡個好覺,但令人遺憾的是晚上房屋漏起雨來,到處滴滴嗒嗒,除了我的床。當我睡的正香的時候,聽見我的同伴多次移動床鋪,移來移去,卻發現處處漏雨,整晚沒有睡好。早晨起床後,大家紛紛怒罵,把老板拉過來臭罵了一通,嚷嚷著昨晚沒睡好覺,當聽說我這邊一直沒有漏雨時,無產階級仇恨的目光頓時看得我心寒,我成了大家泄憤的出口,後來請大家吃了一頓早餐才擺平。

當前方天空出現奇幻的彩雲時,我感到前方定會有不凡的美景。等瑪旁雍措一覽無遺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幾乎停止了呼吸,忘記了拍照,深深地被吸引,完完全全被陶醉了。藍色的湖面神秘而深邃,偶而會泛起點點鱗光,好像有魚兒躍出。湖畔嫵媚的雪山環抱神湖,形成美麗的半彎,誘世人編織無數神奇傳說來滿足心底的猜想。一條小河緩緩流向瑪旁雍措,河面上不時有水鳥飛過,有的盤旋在我的頭頂,有的一頭扎入水中,瞬間叨起一條小魚,有的水鳥一點不怕人,落在我身邊不遠的地方,停在我的鏡頭裡,很默契地配合我完成一個個特寫,這一切使我在瑪旁雍措流連忘返。



轉山――西藏的神秘色彩更多來自宗教,轉山是外人很琢磨不透的一種儀式。信徒認為轉山可以贖回前世所造的罪孽,轉的多可以立地成佛。我雖然不信這些,但和轉山的藏民走在一道,我仍然佩服他們的勇氣和毅力:岡仁波齊神山海拔6500米,圍繞神山轉一圈56公裡,海拔最高的地方5600米,最低的地方也有4600米。我沒有轉山,但我在海拔5500米的地方攀登過,我深知在高原攀登的艱難。我跟著轉山的隊伍是為了到山的背後去拍張照片。追尋美景是我的目的,為了得到一張好照片我願與他們一樣付出體力。

轉山的途中,能夠從不同角度看神山。當雲霧散開時,神山露出崢嶸,南面崖壁上的溝壑仿佛神山慈祥地面容略帶威嚴,讓人臣服且敬畏。行約7小時到達神山北麓,山峰險峻,風景絕美,絕對不枉在海拔4600米的高度奔波22公裡之遙。

一起轉山的狗――轉山伊始,就有一條白色的狗陪伴我們。當地人講,這裡野狗很多,經常與人一同轉山,原先在山後有一個天葬台,因為沒有禿鷲吞食碎屍,這些野狗便替而代勞。後來天葬台取消了,但這些野狗仍保持著轉山的習慣。跟著我們轉山的白狗,很快引來2只同伴,但另2只狗顯然是公的,對白狗如同蒼蠅般繞來繞去,白狗前行的步伐堅定,對2條狗不理不睬。由此我們對這只白狗產生了好感,而且我們休息時牠也在不遠地前方等著,與我們保持著大致相同的速度。只是在我們中午吃東西的時候牠沒有再等,跑到前面不見了,後來我再次見到牠時牠給2個老外做伴去了。

走到下午4時,和我們這裡正午時間差不多,驕陽當頂高懸。高原上陽光無遮無擋,最是毒辣,沒有塗抹防曬霜並戴上遮陽帽,隨便曬曬就能與藏民打成一片,去寺廟觀光不拿相機換件藏袍就可以免票。言歸正傳,我被太陽曬得有些暈了,感覺又累又渴,看到前方有一座白色帳篷,帳篷正中有一根煙囪正冒著縷縷炊煙,心想這莫非是中途休息的茶館。走上前去正欲看個究竟,卻發現帳篷內空無一人,納悶中,一條奔了過來,我一瞧是只白色的,心想是不是跟隨我們轉山的白狗,誰知此狗上前就照我小腿咬了一口,我大驚,方知此狗不是轉山狗,而是藏民的看家狗。在離看家狗2米遠的地方還有一只藏獒惡狠狠地衝著我狂吠,天啦,還好,拴著根粗粗的鐵鏈。我沒有急著逃跑,因為藏狗咬人是越跑越咬,我舉起手中的獨腳架與看家狗對峙,一步一步離開帳篷,當狗不再跟來時我才卷起褲腿查看,幸甚,沒咬傷。

歷經艱辛方能看到美景。到達神山北麓已經下午6點了,我終於看到了神山的背後是什麼樣子,拍了一些照片後,我必須立刻返回,在天黑前(10點左右)趕回出發地,否則一個人走夜路將是非常危險的。開始我就未曾打算跟隨大家一起轉山,而且我也沒有准備睡袋和備用衣物,晚上過夜很成問題。不過回程的路比來時好走,緩慢的下坡路比較多,我的速度很快,達到每小時6公裡,照此速度,10點趕回應該問題不大。在中途休息的茶館我喝了幾大杯酥油茶,吃了些隨身帶的耗牛肉干,感覺體力恢復不少。茶館的老板叫王者(我音譯的),王者長得粗獷有型,體格魁梧,令我心中贊賞。王者正色告訴我,造成不要一個人走夜路,我問會不會有狼,王者嚴肅地點點頭。

走在峽谷中,恢復體力的我拔足飛奔,來時2個小時的路程半小時走完,信心越來越足。但返程的我在路上仍不時開小差,因為總有美麗的風景和小動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讓我偶而會停駐腳步。有一只小地鼠蹦蹦跳跳地跑近我,很有興趣地盯著我看,我不動聲色地拿出相機,從300mm焦距看去,發現這只動物有著猴子一般的面孔。眼珠黑亮亮的,探尋的眼神中仍藏有機警。天色已不是很亮,為了得到一張清楚地照片,我慢慢向牠靠近,“小猴”靈活地跑到地洞口,准備好隨時逃掉,為防止“小猴”快速離去,我走2步按一下快門。最後在離“小猴”5米左右時,“小猴”顯得很不安,飛快鑽進地洞消失了蹤影。

我收起相機大步上路,快到河谷出口時王者開摩托超過了我,熱情地和我打招呼。車上還坐了一個人,不過我沒想過要搭他的車,雖然這時我已經跑不動,但走得還是飛快,照此速度晚上10點前就可抵達目的地。我在心中不斷給自己鼓勁的時候,王者已經把人送達返回,他攔住我說,前面有車可以送我,他已經跟司機說好了。我將信將疑,看到前方二、三公裡處驛房前確實停了一輛卡車。我謝過王者,快步向前,心中想道:坐還是不坐?只剩1小時的路程又不是走不動。到了車前,一個五官長得很端正的藏族司機用標准的普通話對我說:上車吧,我們等你很久了。一人在峽谷中孤獨地走了幾個小時,聽此有人關心的話,頓覺一股暖流湧來。司機見我呆在那裡,喊道:上車吧,不要錢的。我還能說些什麼呢,趕緊上車吧。車上還有幾位藏民,我和他們互道了“扎西德勒”。在西藏,如果你先向藏民道了“扎西德勒”,他們都會非常熱情有禮,客氣有加。這次藏民也都對我露出了友善的笑容,我拿出一把耗牛肉干分給他們,他們緊緊抓在手裡,好半天舍不得吃。坐在車廂裡,我不由得有些後悔:此時的神山崗仁波齊沒有一絲雲彩遮擋,在夕陽的余輝照耀下,分外迷人。我凝望神山,心中激動之情無以言表,也難怪多支宗教都把崗仁波齊視為宇宙的中心,信徒心目中的聖地。我不由得手撫胸口,深深鞠躬。身旁地藏民也莫不如此,低頭膜拜。-

終於返回了出發地,我感慨萬千,遠遠眺望聖湖瑪旁雍湖畔的納木那尼雪山,夕陽的余暉把她地更加神秘、妖嬈,我好像感覺雪山是一個個婀娜多姿地仙女,在夕陽下翩翩起舞,身旁的瑪旁雍措是她們的浴池,舞罷,等夕陽散去光輝,她們緩步入池,盡情嬉戲。

我為眼前的景色所震撼,總是在這樣的時候:歷盡千辛萬苦,艱難跋涉,站在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美景前我感動地不能自已,眼眶盈滿淚水。我感謝上天給了人間如此美景,當它如此真實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知道我為什麼會感動落淚,情不能已。



班公措的水清澈見底,一點不假,由於沒有污染,湖中產的魚味道非常美,肉質極嫩。湖邊的餐館收一個人20元,可以吃到很飽。只是那麼好的魚廚師水平有限,做法太少,我們狂吃了2頓後就產生了厭倦感。不過要是廚師做得太好吃,魚兒就會很倒楣,還是少吃為好。

班公措的水如此清澈,讓人不由產生的暢游一番的念頭,雖然海拔4300米,但天氣極好,陽光溫暖舒適,溫度大概在25度左右。我心想來這一趟也不容易,而且班公措是西藏最遠的一個湖泊,能再來不知是何時,所以我即刻作出了下水的決定。剛開始感覺比較涼,露出水面的皮膚風一吹就起一層雞皮疙瘩,但溫度還能接受,游了一會,就慢慢適應了水溫,覺得不那麼冷了。異常清澈的湖水,我扎一個猛子在水底睜開眼睛,水底世界是那麼地清楚,我真想變成一條魚,盡情暢游,不再回那喧囂的塵世。

西藏當之無愧是影友的攝影天堂,她是一塊淨土,一處聖地,她有最美的湖泊、最美的雪山,與人相處和諧的動物。路途縱然遙遠,充滿艱辛,但壯麗神奇的風光會讓你忘卻身體的疲勞。但隨著人們翹首期盼的青藏鐵路2007年通車,西藏區內南線公路今年開始興修高等級公路,將為越來越多的旅游者提供便利,到那時候,人流蜂擁而來,西藏的環保令人擔憂,因為高原是一個不能自我消化的地方,很多污染將是毀滅性的。不知將來藏羚羊會不會越來越難以看到,鳥類會不會越來越少,我們會不會失去人類最後一塊淨土。自私的我已經去了,我無權阻擋進藏的腳步,只希望所有進藏旅游的驢子們都記住那句忠告:什麼也不要留下,什麼也別帶走。當然,除了照片。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