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晚上抵達三亞,一出機場每人發了兩塊椰子糖,極好吃。事後證明這種促銷手段非常成功,旅游區的超市裡該品牌椰子糖從來都是被人一掃而空,直到最後一天也沒買到。
第二天
艷陽高照,海風襲襲。
從沙灘到大街,一雙拖鞋走到底,晚上回房間發現腿上還帶著上午逛海灘的沙子。
晚上去下榻處附近的大排檔吃海鮮,發現魷魚串做得還沒上海好吃,吃得沒到位,不爽。
其他略過不表。
第三天
起了個大早,沒洗臉亂著頭發去海灘撿寶貝,收獲一般。回來發現肩頭出現兩塊曬傷,看來防曬工作沒到位。
打車去了亞龍灣,發現海水比大東海漂亮,不過沙灘不太開闊,而且有點陡,經常有大浪突然打來。手機不幸進水,不過救回來了。
從亞龍灣回大東海坐雙層旅游巴士,感覺坐二樓風景會比較好,我坐了上去,但是很快進入夢鄉,風景沒看到,吹了一臉土。
晚上去傳說中的海鮮大排擋群吃海鮮,後來證明被小宰一刀,不過舌頭腸胃感覺都很到位,木瓜汁尤其好喝,嘖嘖…
第四天
台風“珍珠”的關系,還是上不了蜈支洲島,只好去天涯海角。剛到三亞就聽人說:天涯海角,沒去過覺得遺憾,去過覺得後悔… …——還是去去比較好。
汲取上次坐雙層巴士的經驗,坐在一樓。三亞有三個比較有名的海灣。大東海在中間,沙灘、海水都不錯;亞龍灣在東邊,海水最漂亮;三亞灣在西邊,海岸線最長,不過沙灘一般。天涯海角依山入海,地貌決定了礁石很多。
一進天涯海角景區頓時感覺風光不同,沙子看多了,看看礁石感覺很不錯。經過南天一柱,發現遠沒老版人民幣上來得有棱角。天涯、海角人比石頭多。據說天涯和海角不能都看盡,否則從封建意義上來講不是太好,所以天涯一陣猛拍,海角拍了個側臉,看過算數。
天涯海角歸來,去市區找傳說中的抱羅粉。期間幾次FF拿出網上找的“攻略”,最後還是由本人嘴巴問路搞定。(客觀陳述觀點:竊以為很多場合看女性寫的攻略,無疑於找路盲指路。)
其實抱羅粉就是米粉,雖然很不屑,不過實在餓得要死,所以三兩口搞定一碗。出門買了個椰子,賣椰子的大姐本來要精心雕琢一下,我示意開個洞插管即可。大姐三四刀搞定,我接過來咕嘟咕嘟,終於活過來了。
晚上再次去傳說中的海鮮大排擋群吃海鮮,由於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非常到位,爽!
第五天
睡到八點——這幾天起床最晚的一天,體力恢復七八成。又去大東海海灘兜了一圈,天氣是這幾來最好的,天空無比晴朗,白雲朵朵;海水一如前幾天般不讓人失望。一個小老外穿了成人的白襯衣非常不賣力地挖沙;快艇拖著香蕉船跑來跑去,一撥人上船,落水,另一撥人上船,落水,再一撥人… …
下午兩點半飛機起飛,在張學友的老歌中昏昏睡去。短衣短褲拖鞋走出虹橋機場,天氣陰沉沉的,一連接了三個電話,感覺終於回到現實世界。涼風吹來,一身雞皮疙瘩,以最快的速度衝回家,打開電腦,導照片,寫游記,摸了摸腳,呵呵,還帶著三亞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