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道教天下第一名山——崆峒山距市內僅十幾公裡。門票每人70元,自駕車上山需再交20元停車費,否則乘旅游公司的車子上下,每人30元。
上山的3.7公裡路,是我走過的坡度最陡、彎路最多、路面最窄的路了。有急彎60來個。除少部分在水泥路面上劃出凹槽外,大部分鑲嵌著直徑六、七公分的石子以增加摩擦力。路面窄的僅容兩輛小車勉強通過。
在一個急彎前,我與旅游公司的一輛面包迎了面,進退兩難。只好稍退。那輛車一點一點地蹭過去,然後,我在近30度的坡路上練習坡起。
到中台,是一闊大的場地。停車場、餐飲、住宿、古玩攤點一應俱全,熙熙攘攘,熱熱鬧鬧。
崆峒山之所以敢稱道教天下第一名山,主要源於在道教的經典中,我們的老祖宗——黃帝,五千年前曾慕名來到這裡,向道教的老祖宗——廣成子問“道”。
廣成子當然是神仙了,聽說沒有天地的時候就有他了,後來演變為太上老君、老子等化身。所謂問“道”,大約是詢問、討論有關人生哲學的道理。
山勢陡峭,許多殿堂凌空建在峭壁之上。有一些數百上千年的古柏。滿山綠樹郁郁蔥蔥,風景十分優美。濃霧時聚時散,遠處樓閣時隱時現,像征著道家學說的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神神氣氣。
向一老道問了一會兒“道”,他絕對堅信他們最高境界的“飛升”。與他們根本糾纏不清。
絕大部分殿堂都在文革中被毀掉了。一、二十年前開始由信士們、居士們的捐助而重修起來了。除了那場浩劫後尚未坍塌的部分牆壁外,其余全是新的。
神仙塑像按照原來布局或人們的想像、人們的需要重新塑造。所有的道士都是文革後
入伙的。遇有兩位八十多歲的老道,一問之下,知道原都是平涼市企業職工,退休後到崆峒山當了道士。
正逢星期天,游人眾多。導游小姐們老老實實地呆在一個導游服務站裡待聘,所有大、小殿堂裡的道士、道姑們卻都在不厭其煩地勸說著游客們上香。然後再給予念叨幾句、敲幾下缸盆的獎勵。
旁觀一下,三根挺高,但並不太粗的香,需人民幣100元——好像這裡不能侃價。而且不說“買”香,要說“請”香。
游玩了兩個小時,回到中台,然後又到北台逛了近一個小時的佛家殿堂,中午十二點下山。
沒有走重復路,直接從景區門口轉向一條湊付行車的縣鄉路,二十公裡到涇源。順著101省道,經六盤山鎮一直北上。中寧附近因修路,走了十幾公裡的高速,然後轉向109國道,到青銅峽市住下。
一路上人煙比較稠密。看來還屬於黃土高原,難見一塊石頭。百姓住房較甘肅要整齊得多。門房闊大,住屋脊瓦上裝飾著幾只鳥,不知怎麼講究。
接近青銅峽地區,水網溝渠密布,大片稻田整整齊齊,聽說這裡就是“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塞上江南。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