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意大利(2)

作者: liu2818

導讀21/9 佛羅倫薩 今天基本上都在火車上過。早上離開Sant.Agenello,中午回到羅馬取行李,然後再前往佛羅倫薩,下午5點多到達。走出火車站,順利找到預訂的旅館。旅館就在火車站附近的Via Faenze路,這條窄窄的小路卻聚集著許多小旅館小餐館,離火車站汽車站又近,吃住行都方便。我們訂的旅館重新裝修過,非常舒適,網上訂價只要50歐,太便宜了! 22/9 佛羅倫薩 今早先去旅 ...

21/9 佛羅倫薩

今天基本上都在火車上過。早上離開Sant.Agenello,中午回到羅馬取行李,然後再前往佛羅倫薩,下午5點多到達。走出火車站,順利找到預訂的旅館。旅館就在火車站附近的Via Faenze路,這條窄窄的小路卻聚集著許多小旅館小餐館,離火車站汽車站又近,吃住行都方便。我們訂的旅館重新裝修過,非常舒適,網上訂價只要50歐,太便宜了!

22/9 佛羅倫薩

今早先去旅館附近咖啡店吃早餐。我們喝不慣本地人愛喝的那種小杯咖啡,要了Cappuccino,還有新鮮帶餡的面包。早餐後去聖母百花大教堂。到的時候教堂還沒開門,但門外已排起了長隊等待入內參觀。我和清兩人輪著,一人排隊,另一人圍著教堂及教堂廣場四下轉。

聖母百花大教堂始建於1296年,是佛羅倫薩最大的教堂,在歐洲排列第四。它的外牆用黑、綠和粉紅色條紋大理石按幾何圖案砌成,極其華麗。教堂的頂部是自古以來最大的圓屋頂,由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設計。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就是透視學的發明者,是十五世紀上半葉意大利建築界的領軍人物,他不但發明透視學,還解決了起重機、杠杆和滑車等器械的設計問題,用科學新技術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大教堂的圓屋頂工程,震驚了世界建築業,而這項完美的建築傑作也成了他的終身代表作。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建造這圓屋頂時,因為怕別人剽竊他的設計成果,據說是沒有用圖紙的,光憑精確的計算和空間想像,就把這驚世巨大的圓屋頂造出來了,非凡才華真教人驚嘆!

教堂旁邊是別具一格的喬托鐘樓,由當時佛羅倫薩的藝術大師,畫家喬托負責建造,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但實際上鐘樓只建了五層中的一層,喬托就去世了。喬托可能留下了設計藍圖,由別的設計師來完成。大教堂的正面對著的是洗禮堂,是佛羅倫薩最古老的建築,它的東門因為那十幅手法精湛的青銅浮雕而被米開朗基譽為天堂之門。天堂之門前面,終日聚集等候拍照的游客。其實洗禮堂的東門與北門是同一個雕刻家吉貝爾蒂不同時期的作品,北門建於1403-1424年,東門建於1425-1452年。建造大教堂圓屋頂的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也參加了東門的設計競賽,但他敗在吉貝爾蒂手下,他當年參加競賽的設計模型現還藏於大教堂博物館內。不少現代的藝術史家評價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的設計作品,比之吉貝爾蒂的更具動感及戲劇效果。當然,現代人的審美眼光與幾百年前的人肯定不一樣,不過由此也可以說明兩人的作品水平不相上下,至少是各有千秋吧。

等候了大半小時,大教堂開門了,我們隨人流魚貫而入。與華麗的外觀相比,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內部顯得樸素,但它有非常大的內部面積和異常高聳的頂部,人一進去就被它內部廣闊的空間感鎮住了,禁不住發出“哇”的一聲驚嘆。

離開教堂我們前往西尼奧列廣場。西尼奧列廣場離大教堂很近,步行十分鐘的距離。西尼奧列廣場有塔樓高聳引人注目的維其奧宮,700年來它一直是市政府所在地。見過一張明信片,拍攝的是佛羅倫薩市中心的夜景,三座著名的建築:維其奧宮、喬托鐘樓、聖母百花大教堂,夜色下互相輝映,形成了非常優美的空中輪廓線。維其奧宮側翼的走廊,當初是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現在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展示了《科西莫一世》騎馬塑像,《海神尼普頓》,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復制品等等眾多的雕像。西尼奧列廣場的一側,有意大利最大的美術館——烏菲齊美術館。我們在此排隊兩個多小時,終於可入內參觀。烏菲齊美術館以收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其他各畫派代表人物的作品而馳名於世,並藏有古希腊、羅馬的雕塑作品。波提切利的《春》、《維納斯的誕生》,達.芬奇的《聖母領頌》,還有喬托、提香、拉菲爾、倫勃朗、卡拉瓦喬。。。所有館內珍藏,都是統治了佛羅倫薩數百年的梅迪奇家族的藏品。親眼見到那麼多的世界名畫,感受何其幸福!看畫時心潮起伏,手心冒汗,激動的心情,筆墨難以形容。。。

帶著暈呼呼的幸福感走出烏菲齊,我們沿著亞諾河向維其奧廊橋(舊橋)走去。維其奧廊橋橫跨亞諾河,連接烏菲齊美術館和皮蒂宮。這座橋歷史悠久,歷經數次大水災而幸存下來。橋兩邊都是商店,經營珠寶首飾。橋的中間是敞開的,從這裡望出去,夕陽下的亞諾河兩岸美得像油畫一般!

本來打算去米開朗基羅廣場看夜景,怎知迷路了。眼看天黑下來,怕上山不安全,就轉去斯德羅齊廣場看看。(後來聽說小山上看夜景的人多得很,後悔!)斯德羅齊廣場也挺熱鬧,幾支小樂隊分散在廣場周圍表演,他們演出水平很高,不同的演奏風格,有的輕柔浪漫有的歡快跳躍,聽了教人腳癢,想隨音樂節拍起舞。看了幾場演出,就在附近街上溜達。街道兩旁有許多名牌時裝店,櫥窗的擺設精致優雅,設計感十足,把時尚的概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聖羅倫佐教堂附近晚餐,是家露天餐廳。意大利海鮮面,美味非常。那個幽默的侍應,就餐過程總適時地過來聊兩句,誇你漂亮啊,要求你離開前給他一個吻啊,反正把人逗得挺開心的。結果離開時沒有留下吻,留下了可觀的小費。J

23/9 錫也納

今天去了錫也納。旅行的准備階段看了關於錫也納的資料,對這個古色古香的中世紀城市非常向往,把她列為意大利必游之地,她果然沒有令我失望。建在幾個小丘之上的錫也納,是意大利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紀城市,人口只得五萬。狹窄起伏的街道既古樸又富麗,安靜從容,充滿中古風情。我們第一站先到了大廣場。扇貝形的大廣場是意大利最美的廣場,它的外觀形成於13世紀末,設計者已無從考究。廣場的地面像古希腊劇場那樣傾斜,四周是宮殿組成的大圓弧,進出廣場使用門洞似的通道,緊密連排的宮殿形成廣場的圍合感。我一直納悶歐洲的廣場總能聚集人氣,這下明白與這個圍合感有關。眼前這廣場就像是城市的起居室,人們在這裡聚集,喝咖啡,曬太陽,聊天,充分享受著生活的樂趣。這個中世紀建設的廣場,設計已經是既美觀又充滿了人性化的特點,真正是為人設計的廣場。比較我們國內的城市廣場,設計樣式或者延續下來的設計理念可能來自前蘇聯,占地面積很大,雄偉壯觀,但大而無當,四處漏風,不能聚集人氣,平日裡顯得冷清,在人性化設計方面比較欠缺,考慮政治或者城市形像工程這些方面多了。我們的廣場,用來搞大型紀念或慶典活動倒是很合適,其它時候真的不太用得上。

除了大廣場,錫也納的大教堂也是非常有名的,佛羅倫薩興建聖母百花大教堂時就是以超越它為目標。錫也納大教堂位於大廣場附近小城最高處,資料介紹這是一座非同一般的教堂,但今天見到教堂正面已封起來維修,裡面不知為何也沒開放。本來還想將它跟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比較一下,這下沒機會了。教堂對面有座的建築,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它原是一家有八百年歷史的醫院,這家醫院一直是錫耶納的主要醫院,現已改造為藝術展覽場所。今天這裡正舉辦一個現代藝術展,游人可以免費入內參觀。古城中可游的景點其實不少,但我們沒有專門去找,只是漫無目的地在安靜閑適的古街窄巷裡轉。小城可能正舉行什麼選舉活動,有些街道兩旁插滿紅或綠的三角旗,這三角旗的設計樣式也古典,配襯了小城風貌。偶然走進了佛朗西斯科教堂,正好有人在頌唱聖詩。在令人感動的歌聲中,我們安坐教堂一角,享受這平靜美好的時光。

錫也納是個很適合漫步的小城,來到這裡就呆著不想走了。本來今天還計劃去聖吉米尼亞諾村,後來取消了計劃,就“賴”在這裡過了輕松愜意的大半天。

傍晚回到佛羅倫薩,先買好明天下午去威尼斯的票。明天我想去學院美術館和皮蒂宮,清想去比薩看斜塔,最後定了去比薩。沒辦法,魚與熊掌,在佛羅倫薩多呆一天就好了。

24/9 比薩

從佛羅倫薩前往比薩,一小時多些時間就到了。比薩是個干淨美麗的小城,一條小河穿城而過,從火車站出來步行到斜塔,要半小時左右。街道兩旁布滿商店,商業氣息濃厚。印像中比薩是個古城,沒想到城裡大部分建築都是現代化的,原來這些現代化的房子都是二戰轟炸後重建的。

比薩斜塔是比薩大教堂的鐘樓,它與主教堂、洗禮堂、公墓一起組成的建築群,是意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比薩斜塔那麼有名,眾所周之的原因,它是座斜塔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出生比薩的伽利略曾用它作為自由落體試驗的場地,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試驗,推翻了亞理士多德“物體下降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學說。除此之外,原來它還是意大利唯一的一座圓塔。塔的建築靈感據說還可能受到伊斯蘭光塔的影響。是啊,基督教的鐘樓通常都是方形的,為什麼唯獨它是圓的呢?。。。意大利的斜塔也有不少,(我們後來在威尼斯的彩色島就看到一座,)但都不及比薩斜塔有名。

說實話,比薩斜塔雖然有名,但我覺得它的外觀卻很普通,倒是主教堂值得一看。建於11、12世紀之間的比薩大教堂,整座呈拉丁十字形的建築造型,券拱結構,層疊券廊,是典型的羅馬式建築。記得有書論及羅馬式建築,就是拿比薩大教堂作例子的。比薩大教堂、洗禮堂、斜塔均是用潔白大理石建造的,作為個體的斜塔不算漂亮,但沐浴在陽光下的整組白色建築群,在蔚藍的天空和周圍綠茵茵草坪的襯托之下,卻呈現出一種和諧悅目的美。


精選遊記: 佛羅倫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