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要去甘南,是為了擺脫煩惱的工作和城市的喧囂。出行前還比較擔心行程會不會太艱難,得知同去的還有不到10歲的小朋友,頓時就放心了。臨行前的行前會見到了紅眼兔,蘭芷,dingo,夜色闌珊的老公,聽他們談論要帶對講機,gps,登山杖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跟了一群專業隊伍,呵呵,先前的一點擔心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等待51到來的興奮了。
D1:(4/30)在開車前10分鐘趕上了17:02由漢口開往烏魯木齊的T192,見到了此行的另外13位隊員,其中4位小朋友。去餐車吃晚飯睡覺,明天醒來就是目的地就是天水。D2:(5/01)8點左右火車抵達天水,在網上聯系好的天水客運公司,安排了一位賀師傅的車來接我們,從火車站開了近半小時的車才抵達天水客運公司。
10:10出發前往迭部,考慮到修路,線路上改為是天水--成縣--隴南--舟曲--迭部,
晚上8:30到迭部。宿迭部郵政賓館。60元雙人間,熱水洗澡。
晚餐在郵政賓館的餐廳點了2桌晚餐,感覺還不錯。(比較後面幾天的飲食這一餐是吃的很不錯的,因為之後幾天就沒有吃到熟飯。)
小貼士
1.出行前,紅眼兔還和我們商量是沿途坐車還是全程包車,因為有小朋友,大家都覺得包車好,行李也不用搬上搬下。人多還是包車的好。
2.關於高原反映,火車在往西走的時候,就可以偶爾感覺到耳朵一響,那沒有什麼,因為甘肅的海拔比武漢的確要高,有反映也是正常,迭部縣城海拔2400米,剛剛到的話,行動放緩一些也是應該的。放輕松就好。
3.關於水土不服,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只是有點拉肚子。甘南的水的確不好,一杯開水到上來,裡面漂滿了懸浮雜質,靜一下,杯底就全白了。但是直到去朗木的第二天我開始喉嚨疼,而後感冒,我才聯想到水質問題,因為以前出游也有過同樣的情況,只要是往高緯度走的旅行,真是屢試不爽。如果確信自己有水土不服的人,可以喝瓶裝水,一路都有農夫山泉啊康師傅礦泉水啊什麼的。
D3:(5/02)起床開窗,感覺空氣果真冷了許多,突然發現窗口正對著的山頂上,一片白白的,莫非,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雪山!!!!心裡一陣興奮,剛才的一點睡眼朦朧一下子就醒了。
早餐是在迭部的菜市場裡面解決的,煎肉包子,煎韭菜包子,稀飯,煮旦,小朋友們比想像中還要適應新環境,似乎吃的都挺香的。飽飽的吃完,我們起程前往扎尕那。
扎嘎那的確是個世外桃源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扎尕那才此行是最漂亮的地方。)離開扎嘎那的沿途,停停走走,邊拍pp邊感受到藏區的寧靜。
沿白龍江往朗木前行,下午3點到達,幾番尋找終於入住回民家(也就是阿裡餐廳老板家),因為高海拔,7點天都還是大亮,於是去朗木寺,門票16,上天葬台。
晚餐在朗木寺餐廳解決,說是四川菜館,不過因為米的原因,不好不壞,沒有留下印像。
關於朗木,我們是待了2天的,也是行程上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所以話自然比其他地方多。說是小鎮,也不過就是一條街道,一來二去的,到也走熟了。有人說朗木有可能繼鳳凰和陽朔之後成為下一個小資們追捧的地方,卻也不為過。一個鄉下地方,倒是遍布小資請調的咖啡館。白天日頭曬著的時候,漫街游蕩的都是外地來的驢友;待到黃昏,咖啡廳餐館也競是慕名前來的異鄉人。為了不枉費我們辛苦上網收索的功略,決定把網上介紹的幾家有名的店,統統嘗試。蘭芷笑說我們小資。嘿嘿,我就小資了我。
阿裡餐廳,這個地方是我們到達後吃的第一個地方。回民開的店,店堂內6,7張桌子,側面還有一個包間裡面2個8,9人的大圓桌。不談裝修,到也干淨。有人說這裡的蛋炒飯,蘋果派,好吃,不敢苟同,起碼不合我的胃口,對夾生飯,我不會笑臉說好吃的。去之前,除了麥當勞的蘋果派,還真沒有吃過其他種類的蘋果派,幻想中的蘋果派,應該是電影裡面一大盤上面撲滿蘋果的那種,滿心期待的在第二天早上點了蘋果派,上來一個金黃的像油餃似的東西,裡面包著的應該就是蘋果了。哦,這個就是蘋果派啊!皮還是蠻厚,現在回想起來味道已經記不清了。
吃完當然不能不說廁所了,呵呵。阿裡餐廳靠近白龍江,說白龍江也不過就是一條小溪,在溪邊上搭起一個木板拼成的簡陋小間,下可見流水,上可見藍天,四周木板間清風拂面,門有點卡,側身入內,小心站穩,心情爽朗,問題解決的也流暢,如此空氣清新無異味而風景又好的廁所,的確不多見的。於是在第二天的路程上談到阿裡餐廳的廁所時,我和紅眼兔都壞笑著強烈推薦蘭芷無論如何都得去體驗一下這個無與倫比的廁所。
第一天黃昏逛完朗木寺,去了天藏台,不知不覺大家竟然都在阿裡飯店集合了。前廳裡面,已經先回來的人早就點了酸奶什麼的在喝了。邊喝邊看留言本,大概有3,4本,我看到的一本是2002年的,留言的人很多,各種語言,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多的還是中文。看到武漢理工大的藝術系的學生來寫生的留言,感覺親切,我們是踩著前人的足跡來的啊!在我看來,這家店最大的財富應該就是這幾本記錄著過客足跡的留言本吧。現在回憶自己為何沒有留言?得出的結論是,一句到此一游未免太掉價,索性不寫也罷。
晚餐在朗木寺餐廳解決的(大約是叫這個名字吧,記不清了),其他不記得了,飯照樣是夾生的。
不得不談談我們住的地方,因為到達朗木的時間是下午2、3點左右,所以在找住宿的地方的時候確實為難了好一陣字,紅眼兔和她老公,蘭芷,dingo,夜色闌珊的老公全部出動去找住的地方,最後終於決定住在回民家裡,也就是阿裡餐廳的老板家。我蘭芷和紅眼兔一家住在阿裡的弟弟家,睡的那種電視裡經常能看到的炕,心裡興奮了好一陣子(原諒我城裡人,沒見過世面)。
因為連續趕了1天的路,沿途的灰塵,要多大就有多大。有經驗的人都勸說不能洗澡洗頭怕感冒加高原反映引起不適應。但是~~頭發已經基本打結了,是在是堅持不住了。看到街上有理發店,頓時喜出望外,洗發再吹干就不怕感冒了吧,嘿嘿。吃完飯,安頓好小孩,我們3個女士頂著頭燈就溜到理發店洗了頭發,別提有多清爽了,還是干干淨淨的好啊。
小貼士
1.沿途的土塵非常大,這一點非常像我想像中的甘肅。第一天怕感冒就沒有洗澡,但是女士若是覺得頭發太多灰,受不了,可以在朗木找家理發屋,洗完了馬上吹干就沒有事了,重點要小心不要著涼。可能會引起頭痛。
2.朗木寺的海拔在3500米,所以不要指望可以吃到熟飯,都是夾生飯,雖然難以下咽,不過習慣了就好了,可以選擇吃面食,但是味道不如炒菜。
D4、(5/03)今天是兵分兩路,一路騎馬上天葬台和紅岩,一路往納摩格爾底寺,白龍江源頭大峽谷和紅石岩。
也是非常湊巧5月2號死了一位藏民,整條街上都傳說著5月3號有天葬。而關於天葬的過程,去了的一組人回來形容了一下,人山人海的觀葬隊伍嚇壞了神鳥,導致禿鷹不下來吃,下午再去看的人發現,還有部分沒有吃完。因為游人的關系得不到超生,罪孽啊。
納摩格爾底寺規模較朗木寺小些,門票15包括了白龍江源頭大峽谷。大峽谷如果要走的話估計沒有頭,我們走的大概是一半的路程,而且對於沒有適應高原的人,或者是有感冒發燒症狀的人,走起來其實也是蠻辛苦的,一路走一路踹氣。因為5月草木未綠,少了些美麗多了些壯麗。
再次兵分幾路吃中飯,我們在旅朋青年旅館吃中餐,推薦涼菜:犛牛肉,跟鎮江的水晶肴肉口感非常一致。
紅石岩,個人因為身體不適沒有同往,天氣要是好的話應該可以拍到好的效果。一個人的下午時光,便用來和房東太太座在炕上閑話家常。
五點左右,去麗莎喝八寶茶,吃蘋果派,薯條,這裡的蘋果派較之阿裡的蘋果派要好吃些,皮薄些,味道更甜些,大廳的中間有個烤爐,蘋果派就是在這裡烤出來的,那種袋裝的八寶茶,冰糖啊菊花啊棗啊什麼的放在碗盞離衝開水,在這裡喝起來相當不錯,至今還能回味出那個香甜。傳聞中這家店對外國人比對中國人要好,從服務人員的殷勤度倒是比較實際的感受到了。
晚餐定在達老餐廳,二樓大廳內有一座布達拉宮的模型,店堂布置以藏式為主。我們從6點進店開始等待,陸陸續續,位子就座滿了。旁邊有2桌似乎來自英格蘭,裡面有個非常漂亮的小女孩時常轉過身來觀看我們這桌小朋友的游戲,孩子們大聲的歡笑,許是感染了那2桌的外國小朋友,也毫不示弱的大聲玩起了他們的游戲,此起彼伏,很是有趣。達老的老板做生意十分個性,以我們的觀察,先去的桌子沒有上完菜是不會上後面一桌的,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夜色闌珊的老公說,什麼叫做wto,這就是wto,在小小的朗木的達老餐廳充分體現了wto的精髓--國民待遇,大家笑做一團。經過漫長的2個小時等待,也終於享受到在眾多人羨慕的眼光中吃飯是啥滋味,爽就一個字。餓你2小時上來的菜自然味道也不錯,推薦孜然羊肉,和金針菇,所謂等待還是有價值的。
小貼士
1.關於朗木的幾家網上有名的餐廳,我是建議大家逐個感受的,自己試試水深,要比其他人的言論來到實際點。
2.我們住的是回民家,睡的是炕,因為那裡都是燒的塊媒,所以房間的被子啊縟上啊有很重的煤煙味,睡袋上,衣服上也都是的。不過到也干淨就是了。提示對味道過於敏感的人,不燒炕也是可以的,相對味道會強一點,條件所限,洗漱不是很方便。
3.爬大峽谷還是量力而行,進入大峽谷的中途,有一塊很寬廣的草坡,在這裡鋪上防潮墊安安靜靜曬曬太陽也是很悠閑的。
4.室外活動一定要注意防曬,看似太陽不大,所以沒有進行防曬預備,同行的一個小朋友臉頰就曬傷了,晚上才發現很疼的。
D5、(5/04)半夜睡醒,發覺眼前完完全全漆黑一片,伸手竟然看不見五指,是不是感冒讓我的眼睛出毛病了!!趕緊摸索著打開手機看到亮光松了口氣,估計是停電了。起床才發現不僅停電而且下雨了。空氣冷嗖嗖的,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穿上羽絨服。
早餐在一家面館吃的,因為前一天的預定,吃飯吃的很是迅速。出發前往瑪曲,雨水不停的敲打著玻璃。仔細聽,發覺不是雨水,是雪籽。越往前走,空氣越來越冷,玻璃上結起了霧氣。擦亮玻璃,窗外的天空飄的已經不是雪籽,是雪花了。
11點半左右到達瑪曲黃河橋,停留十分鐘在黃河首曲第一彎的地方留影,此處的黃河還是比較清亮的。
繼續在草原和高山間趕路。gps顯示我們的海拔在逐步升高,對於我這樣沒有上過高原、在五月沒有見過雪的鄉下人來說,無比興奮的心情完全掩蓋了高原反映,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雪和遠處的雪頂,不時發送短信給在武漢的朋友,分享我喜悅的心情。這一天的武漢說是熱的不的了,而千裡之外的我卻在冷的下雪的地方。
12點,山路爬到了山頂高處,薄雪覆蓋的頂坡上拉起來許多經帆,在冷風中飛舞著,石墩上書海拔3902。下車停留,寒風刮的臉上手上生痛,想著每日攀到此處念經的人們又是何等的虔誠啊!
下山不一會便看到了尕海,天色暗淡陰雨。看不清湖水景色,只能是路過了。
中餐時間到達碌曲,天空放晴。在碌曲街上的小肥羊點了2桌菜,廚房人手少,也是為了保證干淨,小番茄的媽媽也親自上陣掐起了蒜苗,掌勺的師父是四川人,菜的味道果真強多了。這家的後院有只藏獒,用鐵練系著。可惜無人打理,在脫毛時節煞是難看。
4點到達則岔石林。門票30+3塊的保險。則岔石林海拔3250米,因造山運動上升,並經流水侵蝕、風剝雨蝕而成的大面積硅灰岩石林。雖然天色已經暗淡,但還是掩蓋不住則岔的美麗,人工石板路伴著溪水向山谷裡延伸。走過一線天,看到山璧上未融化的冰塊從山縫裡流出,被告知大概是冰川。過了小瀑布,流水明顯變緩,一片開闊的河灘上溪水在鵝卵石間蜿蜒曲折。樹枝上嫩綠的新芽已經長出,連包裹樹干上的青苔也綠了起來。在河灘上嘻戲的我們遇到2隊獨自往山裡面走的犛牛,也許是常年近近出出,沒有人的帶領也能知道回家的路。大灰狼想和犛牛合影,可是剛剛靠近,犛牛就害怕的跑開了,以體形來說,我倒是更怕它。
約莫6點離開則岔,趕往合作,入住聯系好的陽光賓館。賓館的條件不錯,房間廁所裝修的比較現代,餐廳包房裝修也算豪華,菜色因為感冒沒有感覺出來。好好的洗了個熱水澡,倒頭就睡了。
小貼士
1.原先一直以為羽絨服是用不上的,直到今天看到了下雪和寒風,才發現前人的經驗沒有錯,羽絨服是必要的。
2.高原上氣壓低,打開唇膏蓋時,唇膏直往外面湧的,浪費好多。還有小零食啊什麼的包裝都是鼓鼓囊囊的。對於從平原帶上來的東西要注意高原氣壓低,液狀膏狀的東西不要太滿,打開前甩一甩,讓氣體部分挪到蓋子處,開的時候就不會湧出來,滴到身上了。
2.則岔石林,買門票進去之後,會先到達度假村。有人欄下來,說車不讓往裡走了,只能步行。望望前面都是鋪好的瀝青路,怎的就不讓走了呢?想來是物質作祟,商量一下,交了10塊錢的停車費,就把車開進去了。其實往裡面走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若是步行,時間體力上會耗費很多。
D6、(5/05)
早上9點左右到達夏河,因為有了在朗木找住處的經驗,直接聯系住武裝部招待所了。(武裝部招待所的老板:劉平芳,電話0941-7123129)房間只有數字電視和床,洗漱條件艱苦點,但價格便宜。
上午在拉蔔楞寺參觀,買了門票,我們在天下無賊的取景地大門口照了此行唯一一次合影,而後跟著講解的喇嘛一個殿一個殿的參觀。走著走著,不知怎麼就和大家走散,一個人到處亂轉,也挺有意思。累了,便隨著三三兩兩的游客迎著柔軟的陽光坐在石階上,呼吸迷漫佛光的空氣。大約11點半,隨著人群到大殿外等候喇嘛們上午課,選了正對大殿的門口台階上坐下,喇嘛們碌碌續續從我身邊走向大殿前的台階,脫了鞋子盤坐開始念經文。十三級的台階上,漸漸坐滿了念經的喇嘛。殿前的石板廣場上,藏民不住的對著喇嘛們跪下、磕頭、匍匐於地、起身、再跪下再磕頭......一直這樣重復著。思緒正被眼前虔誠的景像吸引,突然渾厚的號角聲響起。抬頭看見大殿的殿頂,2位喇嘛吹響午課的號角。台階上的喇嘛們起身進入大殿的課堂開始了午課。只留下一地的鞋子。
下午兵分兩路,我們去的是甘加草原。車翻過山駛近甘加草原的時候,太陽也露出笑臉。這一天,看到了此行最清亮的藍天白雲。雲低的似乎可以用手觸摸到,在草原上留下自己的影子,十分愜意。快到達白石崖時,車陷進水坑,多虧幾個藏民搬著石頭過來幫忙,藏民的淳樸善良讓人感動。
白石崖腳下,是白石崖村,除了喇嘛圍著白塔一遍一遍的轉經,幾乎看不到其他村民。從白石崖村,翻過山坡可以進入白石崖山洞,因天色漸晚想到回程還需要時間,便沒有進去。從峽口出來,一個喇嘛欄住我們,說要收票,自制門票每人20,說不給錢不讓走的樣子。在網上下的功略沒聽說白石崖要門票,這可是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晴天白日的強??交涉良久,交了2個人的錢才放手。好好的心情頓時暗淡下來。
離開的時候一個剛從八角城帶游客到白石崖的小朋友,說跟我們帶路,便讓他同行,路上問他,八角城是不是也要錢?他說不下車就不要錢。到了八角城,欄路虎再次出現,怎麼說都要收錢,上車開始數人頭。心情已經從氣憤變成了惶恐。交了大概4個人的票,來不急細心觀察這個千年的漢代古城,倉惶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淳樸的民風也逃不離物欲橫流的侵蝕啊。後來想想,既然我們交了門票,本應該好好欣賞一下,人生地不書熟的我們還是經驗不足呢。
回到夏河大概4,5點,小朋友念念不忘要騎馬,2個媽媽又帶著小朋友們,去了桑科草原。而我也趁著天還亮,在夏河這個小鎮上逛了逛,說是小鎮,也不過就是一條街,但是比起朗木,街道更要現代化很多,大道上橫垮的都是鋁合金的廣告牌,而且晚上的路燈很亮。街上也有酒吧咖啡屋,但現代化的外殼終究讓他們比不上朗木的小資店那麼有名。
小貼士
1.白石崖,開始收門票了,20/人,但非常不規矩,可以討價還價。也是有逃票可能的。這個就得後人再探路了。
2.八角城,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設了欄路虎,遇到外來車輛就收過路費,按人頭收。8元每人。而且經過八角城的路,必須穿城而過,所以不方便回頭。
3.武裝部招待所邊上有個回民開的澡堂,可以洗澡,晚上一直開到12點。
D7、(5/06)離開夏河趕晚上9點蘭州回武漢的車。走的線路:馬集—臨夏—和政—廣河—三甲集—臨洮—蘭州。
許是海拔高些,沿途油菜花盛開,禰補了4月初去婺源沒有看到油菜花的遺憾。
途中也有小插曲,路過三甲集的時候,到處找廁所,問了好多家,都說沒有廁所?開飯館的也沒有廁所??大約是回民不喜歡吃豬肉的我們用他們的廁所吧。輾轉好久才在田間地頭找到一處廁所解決了問題。
到達蘭州是下午3點,吃了蘭州拉面,我們便分散開來。有去看電影的,有去拿火車票的,我和蘭芷同行,打算趁這幾個小時體會一下蘭州這座城市。
公交,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不容錯過的。坐在壹圓的無人售票車,隔著車窗玻璃,老房子新大樓交錯間隔,街道上人群時稀時疏,沒等體會仔細,我們已經到了黃河邊。從中山橋走到黃河母親,當我們溶入人群才發現這個城市,熟悉而陌生。
習慣到一個地方,就買一份當地的各種報紙,買完細看只有一份是當天的,五一的蘭州大概只有一家報社上班吧,好生羨慕。
為節省時間坐的士到大眾巷吃蘭州小吃。在烤羊肉串的小店,點了羊肉串和杏皮茶,杏皮茶很好喝,喝完了還打包了一杯,上羊肉串的時候發覺服務的小男生長的特別漂亮,許是新疆人的緣故,五官玲瓏有致。雖然臉冷冷的,但還是讓姐姐們花痴了好一陣。而後還吃了甜醅和灰豆,比較喜歡甜醅的味道,很特別。炒粉,初見的時候我還以為師父在炒肥肉,一時間我都嚇住了,竟然還有炒肥肉吃的!!後來才發現是長的很像肥肉的方塊水晶粉。
就這樣走走吃吃,五一甘南行,就在夕陽的余暉中慢慢落幕。
D8、(5/07)晚上9點,火車到達武漢。
共14人,我個人日分攤費用如下。
5。1--51.1
5。2--64.8
5。3--84
5。4--102.2
5。5--101.1
5。6--6.9
包車費377.8
火車票698(其中定票費80)
合計
1489.9

(迭部-扎尕那的路上)

(朗木)

(扎嘎那)

(白石岩)
游記照片,敬請觀賞。http://www.5zls.org/bbs/ShowPost.asp?id=4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