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十月好風光

作者: sam71

導讀稻城亞丁,是我們這次旅程的核心。由於不想走回頭路,我們選擇了滇進川出的線路,並全程包車,所費自然高一些,但始終以為:值!10月15日:廣州——麗江——中甸買不到直飛中甸的機票,只好取道麗江。因為幾個月前才到過一趟雲南,且十分不喜歡麗江過於濃厚的商業味,所以我們沒在麗江作任何停留,而是讓司機史師傅到麗江機場接我們,然後直接奔赴中甸。經過小 ...

稻城亞丁,是我們這次旅程的核心。由於不想走回頭路,我們選擇了滇進川出的線路,並全程包車,所費自然高一些,但始終以為:值!10月15日:廣州——麗江——中甸買不到直飛中甸的機票,只好取道麗江。因為幾個月前才到過一趟雲南,且十分不喜歡麗江過於濃厚的商業味,所以我們沒在麗江作任何停留,而是讓司機史師傅到麗江機場接我們,然後直接奔赴中甸。經過小中甸時,路邊的狼毒正一片火紅。當晚吃、住都是在西藏咖啡館,自然也免不了與老板扎西聊了好一陣子。5月份去雲南時到這裡多次,感覺不錯,對扎西的印像尤其深刻。10月16日:中甸——稻城從中甸到稻城車程要十多個小時,所以一早便出發。對大香格裡拉極為熟悉,並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的扎西(西藏咖啡館的老板),曾告訴過我們,這裡秋色最好的時候是每年的10月18日左右這段時間。果然,我們才出中甸縣城,濃濃的秋意便撲面而來。雖然下著小雨,卻絲毫不損它的美,反而更有一種如夢寐的感覺。一路就是這樣淅瀝的秋雨,可奇怪得很,翻過大、小雪山,進入四川境內之後,卻是一片晴空。在這以後的旅程,伴著我們的都是這樣寥闊的秋光。到達稻城時,天已經全黑了,是晚投宿彭松措家。10月17日:稻城——亞丁——洛絨牛場清晨的稻城是美的,而秋天清晨的稻城更是如詩的神話。湛藍的天空,金黃的樹葉,彎彎的小河,薄薄的輕霜,還有那晨起去吃草的犛牛,面對這一切,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卻想起了老舍《蘇州園林》裡的那一句話: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我們就這麼走走停停,出了稻城,車子一路攀爬,轉過一個山口,神山仙乃日突然闖入了眼簾,盡管還隔得很遠,但在經幡的映襯下,我們依稀感受到藏民對神山的那種膜拜。之後到達的亞丁村,在神山的庇護下,簡樸,祥和。在亞丁吃過午餐,與史師傅約好明天的歸程,於是棄車上馬,向洛絨牛場進發。沿途是滿眼的秋色,金黃之中夾雜著綠,黃的是紅杉,綠的是冷杉,而在這黃綠錯綜之間不時窺見的雪白,是夏諾多吉和央邁勇。終於到達了絡絨牛場,終於可以與三座神山面對面了,距離是那樣的近,似乎觸手可及,然而卻不敢伸手,怕褻瀆了這聖潔。洛絨牛場的住宿條件相當簡陋:兩排帳篷,帳篷裡是簡單搭起的兩排床鋪。那天晚上,在我們的帳篷裡,擠進了男男女女共12人。由於海拔高(4200米),氣溫低,所以不大睡得著,然而枕在亞丁三牯主神山的懷抱中,聽著枕邊心愛的他的呼嚕聲,心中有的只是安寧。10月18日:洛絨牛場——牛奶海——洛絨牛場——亞丁——稻城天還沒亮就起來了,不止我們倆,還有許多喜愛神山的人。大家都在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希望可以看到日照金山時神山最美的一面。我們則在一窪清水邊等待。晨曦微現,央邁勇俊朗挺拔的倩影清晰地倒映在水中。隨著一抹金光投射到央邁勇的山尖,那倒影也染上了一層金黃,慢慢地,那金黃不斷擴展,顏色也越來越深,以至幾乎整窪水都變做了金紅,抬頭仰望,央邁勇潔白的身軀披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外衣,神聖不可方物。太陽已經升高了,我們也開始踏上去牛奶海的路。又一次體驗到在高原徒步的艱辛,然而美景在前,這點艱辛又算得了什麼?雖然牛奶海並沒有給我們什麼驚喜(見識過九寨的水,見識過納木措和羊卓雍措,這個小水坑實在算不了什麼),但私下以為,這一路的美景實在不容錯過,尤其是途中的一個高山牧場,無論是賞景還是攝影,又或僅僅是發呆,都是一個極佳的去處。從牛奶海回到洛絨牛場後,便騎馬原路返回衝古寺,順便去了趟珍珠海。珍珠海恰在仙乃日的腳下,碧綠的湖水倒映著仙乃日莊重沉穩的身姿,我們的心靈也再一次得到了洗濯。回到亞丁自然保護區的入口處,與史師傅會合後,便直奔稻城。抵稻城時已很晚,彭松措家已客滿,後由老板介紹到他的親戚——刑警隊長家借宿。10月19日:稻城——新都橋才出稻城不多遠,便是著名的桑堆紅草地。正是朝陽初升之時,紅草地在陽光的斜照下,紅得耀眼,與它旁邊的幾叢金黃的楊樹和幾間錯落的房子相得益彰,又是入畫的一景。這之後便是一路的高原風光。天是透徹的藍,偶爾浮著幾朵雪白的雲,更襯得大地的蒼茫。過了世界高城理塘,轉過高爾寺山山口,蜀山之王貢嘎雪山出現在遙遠的天邊,而同時在天邊的另一側,又有一座雪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只因它獨特的形態和氣質,然而我們誰都不知道它的名字。新都橋最漂亮的建築是甘孜州監獄,不過我們還是選擇了貢嘎山莊作為今晚的落腳點。在山莊寬敞的院子裡,可以清楚地看到貢嘎雪山的山峰,4條可愛的狗伴我們晚餐。10月20日:新都橋——丹巴新都橋被稱作攝影家的天堂。晨光中的新都橋是迷人的,相比起稻城,它多了幾分人的氣息,卻也顯得更親切一些。只可惜,由於我們這次旅程的時間限制,新都橋只能作為我們路過的一個景點,而未能細細地品味它的美。出了新都橋,車子開上了遼闊的塔公草原。昨天在高爾寺山口望見的那座不知名的雪山又躍然在目,我們都暗地裡慶幸,我們前進的方向正可與它越來越近,終於近在咫尺。這實在是一座很特別的山,史師傅給它下了一句很簡短卻又極傳神的“評語”:“這座山有點仙氣。”直至後來回到廣州,查閱資料後才知道了它的芳名:亞拉神山。在木雅金塔與亞拉神山作了最近距離的接觸後,我們又開始遠離它了,終於是繞到了它的北坡,並逐漸往河谷中開去。沿著河谷,到達丹巴。在丹巴縣城吃過午餐,車子繞著山路爬了好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甲居藏寨。喜歡這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喜歡那個熱情淳樸的嘉絨藏族小姑娘,我們就在她的家住下了。在這裡,有種很隨意,很親切的感覺。10月21日:丹巴——日隆早餐後與甲居藏寨作了最後的道別,我們遠觀了梭坡的碉樓。山坡的梯田中,矗立著一座座殘破的碉樓,無言地訴說著丹巴和丹巴人民的悲壯的歷史。之後,是徒步中路鄉。在這裡,我們可以非常近地觀賞到那些碉樓,甚至爬上碉樓,去感受碉樓背後的故事。然而,那些故事畢竟太遙遠了,登上碉樓,對於我們,倒不如說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欣賞這裡的景致:連綿的群山,錯落的梯田,高山峽谷,還有沉默的碉樓。這裡向我們展現的更多的是人文的景觀。聽說丹巴的黨嶺也是一個擁有讓人迷醉的秋色的好地方,遺憾的是我們短暫的假期容不得我們去領略它。離開中路鄉後,沿著小金河,傍晚時分,我們到達了日隆鎮。這晚住在電力賓館。10月22日:四姑娘山長坪溝剛進長坪溝時,天是灰濛濛的,所幸的是,越往裡走,頭頂的藍天就現得越多,起初雲霧繚繞的原始森林中,也漸漸地可以見到雪山的一角。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木騾子。木騾子就在四姑娘的腳下,是一片高山牧場。剛到時,天還未完全放晴,還不能賞得它的好處,但隨著雲霧漸漸散去,四姑娘也撩開了它的面紗,而木騾子也展現出了它的魅力:它讓我想起了洛絨牛場到牛奶海途中的那個高山牧場,兩者之間不無相似之處,只是那邊更壯觀一點,而這裡則更清秀一些。在木騾子享用完自帶的午餐,我們原路返回。路是原來的路,景致卻由於天氣的變化而完全不同:現在是頭頂藍天,目之所及盡是雪山;心中更是感嘆:景觀與天氣的關系實在是太大了!從長坪溝出來,回到電力賓館。看看時間,正是即將日落的時候,於是趕緊找上史師傅,驅車趕到貓鼻梁,正好趕上夕照金山。在貓鼻梁,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一字排開,而最高的四姑娘在霞光中盡現嫵媚。當晚依舊住在日隆鎮的電力賓館。10月23日:四姑娘山雙橋溝——成都——廣州進雙橋溝得搭乘那裡的環保車,有導游,有解說。好景觀碰上好天氣,一切都顯得賞心悅目。但正是由於旅游設施過於完備,我們反而不能像在長坪溝那樣慢慢地走,細細地品味,只能淺嘗輒止,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半天時間游完雙橋溝,回到日隆鎮午餐,便開始我們的歸程了。一路的藍天白雲,在翻越巴朗山之後卻變成了一路的煙雨濛濛。其實沿路的秋色美不勝收,如果不是要趕路,如果不是因為這雨霧,我們定然會好好享受這美景的。一路奔成都,途中遇上因紫坪鋪水電站施工所致的堵車,八點半才到達雙流機場,幸好還能趕上成都飛廣州的最後一班機。是夜,在廣州,在我們的窩裡,在夢中,這次的川西之行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晨曦中的稻城)



(遠望夏諾多吉)



(央邁勇和它的倒影)



(朝輝中的桑堆紅草地)



(四姑娘山雙橋溝)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