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成都一年的日照天數不超過90天,這次老天爺好像很眷顧我們,一連四天都是艷陽高照,晴朗天氣中的成都比雨中的成都似乎更灑脫,大氣,健康,充滿活力。成都一直向往了很久,除了神秘的樂山大佛,天下第一幽的青城山,更多的是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成都,我來了.
D1:乘7:50飛機從北京飛11點到成都.行:打車從機場到酒店,打表39塊錢(和網上介紹的差不多),只不過司機居然還多要10塊錢,說是高速路過路費,只是我們都沒有看到有收費的,避免麻煩最後還是多給了10元.後來再打車問司機,只有去機場要交高速路費,從機場去市內是不用交的,也就是單程收費.而且司機不管來回都不喜歡打表,一般都願意講價,可能能多收幾塊錢的緣故吧.機場---市內打表40塊錢差不多夠了.市內---機場打表與不打表差不多50塊錢(已經含高速路費了).
建議:市裡打車一般都10塊以裡,比坐三輪車便宜,從酒店打車到春熙路要8塊錢,坐三輪的話開價有的18,有的15,砍砍也要12還不能再低了.也許這陣成都天氣熱,街上打車人比較多,尤其在下班時候,要在路邊等一會兒才能打上.
住:波特假日酒店位於上池正街,今年2月新開張的酒店,所以有很多出租司機不知道,不過你只要告訴他在老南門大橋,省政協對面就好了,也就是錦裡東路(酒店外面的牆上貼著錦裡東路18號),一般司機都認識.就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現在酒店一層正在裝修,只有轉到樓的裡面才能看到大堂,外面是看不到的,而且樓外面只掛著廣告旗上面寫著酒店名,樓頂是沒有霓虹燈招牌的.酒店不錯很干淨,因為新開張的,房間裡沒有任何異味,前廳服務MM總是笑臉相迎,服務不錯,商務大床房更敞亮一些,帶沙發或陽台.酒店離武侯祠,春熙路,新南門汽車站打車不過8塊錢,但是你要到省政協的路邊打車會容易一些,那裡是主干路,酒店邊是小巷出租車少一些.
游:酒店南邊(即府南河的南岸)即是有名的”耍都”裡面小吃,飯館,酒吧有很多,尤其是晚上還有露天音樂啤酒廣場,會有不同的主題表演,很熱鬧.武侯祠確實值得一看.門票60元。本來是祭祀劉備的,所以大門上書”漢昭烈廟”.只是後來諸葛孔明的聰明睿智運籌帷幄無人能出其左右,名頭更大一些.如果是熟知三國的人可以自己細細的品慢慢地看,如我等知個皮毛而已的,干脆花50大米在公園門口雇個導游講解一下更明晰,這都是名碼標價的.進門就是劉備像,殿側兩廊各有文臣武將的彩繪泥塑坐像14尊,東廊的文臣以龐統居首西廊的武將是趙雲領先,既有如雷貫耳響當當的人物,也有為了湊數硬充上的角色.注意到趙雲穿的是文臣服,而不是威風凜凜的武服,想必子龍不僅是英勇善戰令人喪膽的武將,更是有謀有略赤子忠心的大臣.再往裡是岳飛手書的出師表,真跡早已經被保護起來,我們看到的只是大於原字三倍的拓片了.一篇文章前後的字跡卻有著明顯的變化,從開始的行書到最後的狂草,想那時岳飛又有著怎樣復雜難解的心境呢.字跡剛勁有力,真是文武全才呢.祠的最後院落是劉備的墓了,這裡一同葬著吳夫人,甘夫人.祠的對聯有很多,大多是大家所寫.最著名的莫過於”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副了,尤其是從政之人,每每到這兒都細細琢磨其中深遠之意.從武侯祠出來,旁邊即是”錦裡”了.這應該當地政府新建的一條仿古街,成都大大小小的名小吃都彙聚在此,感覺多數是應外地游客的景,本地人來的倒比較少,不過如果第一次來成都,品嘗一下也不為過.街裡還有不少當地特色的飾品店和酒吧.發現成都酒吧都有一個特點,門口都有一個牌匾在顯眼處,上面標明有多少人,想來可能是酒吧所容納人員的額定數吧.杜甫草堂(門票60元)個人覺得如果沒去過會覺得遺憾,因為是大名鼎鼎,去了會有些後悔,因為裡面全是被損毀後建的,相對武侯祠可觀看性差一些.不過草堂裡有一處是杜甫攜家人一同住過三年多的簡陋茅屋,能感覺到那時詩聖的清苦生活,所以才寫下膾炙人口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等.草堂內溪流環繞,亭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清涼幽靜.
購:出行前看到網友介紹說總府路還是提督街有一家紅旗商場專賣四川特產,品種很多.本想專門去一次.從杜甫草堂北門出來,旁邊即有一家龍抄手的分店,挨著龍抄手就有一家紅旗連鎖,想想可能都是一家,就在那兒采購一番了.裡面的售貨大姐人很好,不會向你推薦價格高的東西,只告訴你說牛肉干燈影牛肉一類的”老四川””老成都”都是當地人愛吃的,”張飛牛肉”是名聲在外的,各種麻椒辣椒也都有專門的用途,讓你挑選起來更得心應手,非常熱心.在以後的幾天在市內逛,會發現有不少的紅旗連鎖,不用再專門的跑一趟總店了,方便了很多.在成都市內發現有很多休閑運動類服裝店,而且大多偏重於20多歲年輕人。尤其在春熙路一帶,光阿迪就看見不下四五家,密度很大。
吃:其實這次成都之行,對於我這愛吃的人來說,主要的目的就是”吃”,玩還在其次.每每想到火鍋裡沽沽翻滾的紅紅的辣湯,充進鼻子裡的霸道的麻辣香氣,大名鼎鼎的龍抄手鐘水餃夫妻肺片賴湯元..居於小巷深處平常人家的串串香兔頭店,都會流露出艷羨神情同時還要深深地咽下口水,饞啊....第一頓飯是在浣花溪對面的陳麻婆分店吃的.麻婆豆腐肯定少不了來一個,再來一個個考驗廚師手藝的魚香肉絲,看看臨桌上的菜盤感覺給的量很大,不敢多點,主要是要留點肚子准備晚上的火鍋大餐:)又點了賴湯元,擔擔面,龍抄手.只要了一碗米飯,等米飯端上來我們全傻了,哪是一碗啊,整個是一小盆啊,我們四個人分還剩了點,這成都人也忒厚道了...麻婆豆腐是麻辣鹹香,尤其是麻味當先,吃到嘴裡恨不得從嗓子眼一直麻到胃裡,不過感覺很過癮,而且在後來幾天吃飯中發現,成都的菜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辣,甚至有的還沒有北京川菜館出來的辣,他們每道菜都會有不同的辣味在裡面,有的是椒辣味,有的是麻辣味,有的是酸辣味,感覺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味覺是否發達。魚香肉絲這道菜幾天來一共吃了三次,不同的店相同的配料只是不同的味道,不像北京可能每家的配料都不一樣,有用黃瓜的有用筍絲的有用青椒絲的,成都的店幾乎都是一樣的配料,就是每家的味道略微有些差別,有的偏酸辣,有的偏家常。晚上打車去劉一手吃火鍋。進得店堂就感覺裡面人聲鼎沸,一股麻辣香氣撲面而來,這會兒就一個感覺“餓”。趕緊點鍋開涮,成都的鴛鴦鍋不像北京是鍋中間有擋板把鍋一分為二,而是大鍋中間套了一個小鍋,這小鍋自然就是白湯了。點了他家的特色劉一手毛肚,確實不錯,入鍋涮十秒鐘即可食用,入口脆而有韌勁,非常有嚼頭。這頓火鍋大家盼望很久,下午逛春熙路時看見鍋魁,龍抄手都不為所動,一再堅定地告訴自己不能吃,不能吃,晚上要吃火鍋呢,得留著肚子等它,容易嗎吃頓火鍋。雜七雜八點了一堆肉和菜,還有酒水,最後結帳170多,四個人吃,感覺比北京的火鍋還是便宜。本以為這火鍋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了,沒想到最後一天在孔亮吃的火鍋,個人感覺比劉一手的還要好吃許多,欲知詳情請看下面介紹:)
D2 樂山 去樂山的頭班是7:10,每二十分鐘一趟。回程最晚好像是18:50
行:之前在網上查看到有人頭天就買好第二天去景區的長途車票。頭天我們打車去買票的時候,出租司機說好像不能買,到新南門汽車站,被告知不能買第二天的,只能當天買當天的。一早趕到汽車站,42元的大巴票再加1塊錢保險共43元,8:30出發,大巴車車況不錯,比較干淨。路程大約兩小時,途中放一部電影。大約10:40到達樂山肖壩汽車站。回程買的16:40的,16:00就聽見工作人員喊回成都的要上車了,16:20就出發了。可能回程不完全按照票上的時間走,估計人齊就走車。出汽車站就可以看見13路在路邊等人,天太熱,我們打車去大佛。一定要告訴司機是去大佛,不是去東方佛都。打車十幾元到大佛。
建議:到達肖壩汽車站後就要買當天回成都的票,不然等你回來後再買有可能沒有了。
游:門票70元。進門拾級而上,先到達凌雲寺,寺門對面就是排隊等待走棧道看大佛的欄杆。看大佛必須是先沿著大佛右邊的棧道下山到達大佛底部,然後再沿著大佛的左邊棧道上山或去看凌去寺,或沿另外一條路去烏尤寺。排了半個多小時到了棧道的入口,開始沿九曲棧道下山。棧道很窄,有的僅容一人通過,而且台階很窄很陡,真的要小心翼翼,對於我等懶惰之人下得棧道後,腿肚子都開始要轉筋了。大佛高71米,建造了90年。仰觀大佛,感嘆古人何等的鬼斧神工的創造力,雕刻出這尊凝重的大佛。去烏尤寺的途中會看到麻浩崖墓博物館,此處為漢代依山掘穴存放僧人屍體,在洞穴口就可感到涼風習習。烏尤寺個人認為值得一看,好像旅游團不會到此一游,因此人很少,寺廟曲徑深幽,布局曲折雅致。在烏尤寺山上臨崖而建的“觀濤閣”,是看大渡河與岷江交彙之勢的最佳所在,放眼遠望,混雜著泥沙的河水奔騰呼嘯而過,極為壯觀。
吃:感覺樂山民風純樸。去往烏尤寺的途中會遇有一漁村,做的也多是當地江水魚以及盛產的一些南方特有的新鮮蔬菜,價格不像旅游景區那般宰人。午飯可以在此解決。我們去的一家叫“品魚店”,店主夫妻二人看上去就很善良,做的一魚三吃味道是相當的鮮,魚肉很嫩。傍著江邊習習微風,原來生活是可以如此簡單的美好。晚上回成都想去飄香老牌川菜館嘗嘗。去了玉林賓館那家。進得門來只見裝修豪華,燈光稍暗,再看菜單什麼鮑魚魚翅,一派商務宴請的氣派。四個人一齊起身離開,進了旁邊的石磨豆花莊。外面看頗有蜀地風格。點了店家的特色豆花,是豆花沾辣醬一起吃,入口豆花的細膩與辣醬的香辣充分融合,豆花消解了辣,辣醬又提了豆花的鮮,一個字好吃啊。再用此辣醬拌米飯,一盆炒飯很快就被四個人干光了。兩頓鈑均是170多。
D3 成都--青城山 包出租車兩百元 青城山---都江堰 出租車45元,都江堰—成都天下一品美食街180元
行:本想坐中巴去,一怕中巴車況不好,二來中途還得倒車麻煩。正好打到一帥哥開的出租,商量一下,兩百元先去青城山。一個小時後10:40到達青城山腳下。
游:青城山門票90元,上車索道35元。山門外是建福宮,建福宮是游山的起點,始建於唐代,現尚存二殿三院,往前走就看到“青城山”的牌匾,不很氣派但感覺清淨高遠。進門後坐船過月城湖乘索道到山上,索道全長905米,耗時15分鐘。到山上順路往上先到上清宮,上清宮始建於晉代,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怕時間來不及沒有再往上到老君閣,順山路一路往下了,分別是朝陽洞,祖師殿,天師洞,天然圖畫坊,景區大門。青城區諸峰環繞,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覆地,隨時可見貼於樹上標明此樹已有幾百年歷史的銘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師洞,此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天師洞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致。天師洞的風水極好,背靠青山,面向平原,兩旁有小溪,山為官,水為財,為了存這風水寶地的靈氣,張天師親自栽種了距今已達1800年的銀杏樹,風雲變幻,世代更替,一棵古樹默默樹立近兩千年,誰又知道它經歷了多少滄桑,見證了多少歷史,有怎樣的靈氣才能夠至今依然青翠。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為自己的宮觀命名,青城山的主要特點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記》,嘆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種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動未動的青翠”。人在山中走隨處都可感到山谷的幽靜蔥郁,挺拔的古樹,清脆的鳥鳴,不愧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建議:索道纜車只坐單向為好,因索道與景觀是分開的,一在左一在右,如果坐雙向,就要走來回路,否則很多景致看不到了。
下得山來打一出租車直奔都江堰,中途女司機說可以找人帶到江邊去看,不用再買票了,只要每人交10元就可以。門票可是90塊呢,省了。從民宅穿出去,直抵江邊,只見江邊密密麻麻做了好多人,幾乎桌桌都在打麻將,間或有打撲克的。終於領教了蜀地的麻將文化,深入民心扎根於民間啊,場面真的壯觀,江邊開闊地一溜擺開去全是麻將桌,那是什麼陣勢,反正我沒見過,這麼囂張打麻將的,哈哈。。領我們進去的大姐兼導游這時說,這就是都江堰,啊,不會吧,和我們想像中的都江堰差得太遠了,沒有看到多麼偉大的一項水利屹立在江中,就見江中有幾處零星灘塗,上面長滿了雜草,還以為該清理了。聽過大姐的介紹,才知道這工程耗費了李冰比生的精力,直到故去,還沒有完工。李冰的神奇構想,畢生執著的信念,匠人們巧奪天工的技藝,造就了這後人已經享用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
建議:我們只是在側面看了都江堰,沒有在寶瓶口觀看,可能影響了觀看效果,覺不出它的壯觀與偉大,有機會還是要從正面游覽一下。開車往山上二王廟秦堰樓走,路邊會看到當地人在路旁閑坐,一般這些人都是當地帶路,只要每人交他10塊錢,他帶你穿民居到江邊看。
吃:午飯只在青城山中吃的涼面和涼粉。涼面的味道不錯,涼粉有些發酸,不太好吃。晚上出租車只送到蜀漢路附近的天下一品美食街,就不再往城裡開了。那是成都新近開張的美食街,大蓉和,陳麻婆,老房子一般有名的都有。我們在味道江湖吃的新派川菜。他們家現釀的黑啤口味不錯,就是有些清淡。鮮麻椒烏江魚片好吃,紅紅的油上有白嫩爽滑的魚肉,下鋪特有的苕粉,整個菜的味道有些酸,烏江魚沒什麼魚刺,吃起來很過癮。
D4 黃龍溪古鎮
行:打車到古鎮來回240元。車程一小時。
游:黃龍溪位於雙流縣東南,距成都47公裡。黃龍溪,傳三國時諸葛亮屯兵於此,一夜風雨交加間夢黃龍從天而降。次日隔江觀對岸山間,有溪水攜黃泥滾滾而下,如夢中黃龍。地名由此而來。小鎮至今老街完整,民風淳樸。鎮上有一棵近千年的黃桷樹,樹上纏了不少紅絲帶,想是許願掛上的吧。鎮不大,走個10來分鐘就到了,這中間要穿越又一壯觀的麻將隊列。從窄窄的石板路抬頭看天,明朗而清晰,全身卻隱在老房的陰影中,涼爽宜人。路旁都是小飯鋪,一口大鍋在當門,裡面是潔白細膩的豆花。夾在飯鋪中有些賣旅游紀念品的小店,草鞋、草扇、豆豉、芝麻糕都是當地自產。漫步在一邊是江一邊是古房子的小道上,跟隨著人流走過晃晃悠悠的斜拉橋,仰頭觀看參天古榕樹,在臨江的茶座小憩品茗,看這裡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無處不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
吃:早飯是在春熙路的龍抄手總店吃的。去的時候九點多,想點套餐,告知沒有,要了龍抄手,鐘水餃,擔擔面,夫妻肺片,確實龍抄手的味道要比在陳麻婆吃的更香,原湯的也不像陳麻婆那樣油。起身走的時候看見有人桌上已經擺上了套餐,一小碗一小碟的很豐富,看看表10:15,難道說10點就可以賣套餐了,郁悶。下午回成都吃的耍都裡的孔亮火鍋。終於領教了道地的便宜又好吃的四川火鍋。成都吃辣鍋的香油調料裡是要放蠔油的,吃起來感覺更鮮一些,只是要少放鹽和味精了。無論火鍋底湯的顏色還有味道,個人感覺都要比劉一手更好一些,湯的雜沫很少,辣椒和花椒很多,但吃起來卻不很麻辣,點了黃腊丁,午餐肉,羊肉,魚片,蔬菜,豆腐干,苕粉等一大堆,還要了啤酒和雪碧,最後結帳136元,暈啊,四個人吃一肚歪,還剩一堆,居然就是130多,恨自己的肚子小啊。火鍋店出來路邊就有賣宣兔頭的,買了兩個麻辣的回酒店吃,是真辣啊,是這幾天裡吃到的最辣的了。不過確實不錯。
其他:機場裡的咖啡吧收費還是很高的,一杯咖啡要48,一杯菊花茶要45,有點宰人了。
都說“少不入川”成都美女多啊,而且她們的皮膚超好,看著非常光滑,而且大多皮膚較白。這次去成都,多了個新發現,我覺得成都的帥哥也蠻多的,個個都是大眼睛雙眼皮,炯炯有神的,就是身材稍矮了些,不過人都很帥啦。
個人覺得張飛牛肉好吃,尤其是香酥牛肉,有點鹵味,香。燈影牛肉有些太油汪汪了。
看見袁記串串香和玉林串串香了,不過沒敢近。都是街邊開的店,沒門,店堂也是極普通的木桌木凳,沒有任何裝修可言,怕自己的腸胃不夠堅強,沒敢吃。
一別成都已幾日,每每想起在那兒的光景,仿佛是一場夢。我想成都留給我的印像恐怕要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深了。飛檐翹角的亭台樓閣,錦裡琴台的木制古建築,掩映在翠竹中的杜甫草堂,武侯祠裡老丞相羽扇綸巾,恍惚中會讓你有如隔世,想自己是女子也能如卓文君一樣作出“一別之後,兩地相思”的千古佳句,是大丈夫就做將軍帳下一名披盔帶甲的武士再出祁山,完成英雄壯志。市區新建的高樓大廈,酒吧裡閃爍的五彩霓虹,商業街上流連的俊男美女,時刻提醒著你這也是一座正在不斷建設發展完善的現代化大都市,大街小巷郁郁蔥蔥的樹林,長了綠苔的斑駁的磚牆,滿是綠色植物的民居陽台與屋頂,你會感覺到成都人對城市的熱愛與希望,一點一滴都融在這醉人的綠色當中,再看街道邊小巷裡品種眾多,做法各異的眾多小吃,簡單的原料,豐富的味道,你會感嘆做個成都人真是幸福,吃已經不是裹腹之欲而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饕餮了。
累了,不如停下來,坐在成都濃郁的樹蔭下,涼風陣陣的江岸邊,飲一杯茶,將自己徹底釋放,將慵懶與悠閑寫在臉上;倦了,不如走出去,看看大佛的肅穆與慈悲,出家人的無欲無求清清淨淨,忘掉煩惱憂愁,將淡定與超然記在心裡。成都,有機會我還要再回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