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9日 星期六 陰、多雲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終於住進了Baseler Hof賓館。
1:50pm上海浦東>>>18:20Frankfurt-19:45>>>20:45Hamburg via Lufthansa
上飛機前就飽餐了一頓牛肉拉面,接著在Boeing 747-400上又吃了兩頓正餐和一個加餐,中西合壁,一直不停地在吃,喝正宗的德國貝克啤酒(Bremen制造),德國產Juice(Tomato, Orange&Apple),還有Goethe的Wine,機上的溫州人又多又煩。
Frankfurt轉機過關時,一個德國光頭海關人員看了看我,一言不發,整個過程令人漠然,同漢莎的空乘人員完全不一樣。轉機時,通過一個很長的Connecting Tunnel,從B區轉至A區,一條長廊,二部自動電梯,一眼望不到盡頭,兩側反射的彩色燈光隨著變化的各式音樂相應成輝,人聲、鳥鳴、雨滴,各種大自然的聲音與光影協調統一,給人一種奇妙、夢幻般的感覺。
從Frankfurt到Hamburg,我坐在靠窗地座位上,透過低飛的玄窗,夜色中的法蘭克福和德國中北部地區,在地面燈光的照射下,交通路網和各式建築顯得如此繁華,令人驚嘆不已,城鄉一體化的完美結合。
到了漢堡機場,便感覺到德國冬季的寒冷和潮濕,在候機廳內居然有一個酷似真人的廣告——一雙大手抓著一個倒掛的人的雙腳,而且在不斷地掙扎,不知為何,哪位如果路過麻煩幫忙考證一下。
上了一部奔馳出租車,一路飛奔,啟動加速、停止非常快捷舒適,車內黑色皮革裝飾,簡潔而干淨,司機Hassein個子不高,頭微禿,絡腮須,典型的土耳其人,(據說二戰後,大量土耳其人來到德國,參與了戰後的很多重建項目,後來他們及其子孫便留在那裡,在後來又成為德國公民了)。我一提Lubeck和Draeger,他便來勁了,並且很想繼續做我的生意,再說了,精明的土耳其司機! 一路上馬路兩邊都是低低的房子,櫥窗內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設計新穎有趣,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各種車輛的展示廳,展示的車輛在特別設計的追光燈下格外靚麗、惹人喜愛!
來到Baseler Hof,這完全是一幢老式的建築,大堂很小,但很精致,功能齊全。前台先生溫暖又熱情地向你娓娓到來,填表格、給房卡……我是從HRS上預定的,他們根本不查你的護照,也不預收房款,誠信已深植他們的心中!
打開電視,都是德語,剛放了一部“冰海沉船”,Zeta Jones在中間演了個角色,11:30睡下。
2005年1月30日 星期日 陰雨雪
一早起來,天還未亮。
去吃早飯,在大堂一直往裡,走到深處,霍然開朗,古舊風格的餐廳-老式桌椅和衣架、用Gas的火爐熊熊燃燒,我就坐在火爐的邊上。各式美味的肉超乎想像,健康又好吃的黑色面包,麥片泡熱牛奶,極其香甜的紅茶(有奶香味),雖不像星級賓館的鋪張奢華,但是溫馨、舒適,家的感覺不言而喻。
餐後便出發前往Bremen(不來梅)-以動物樂手聞名於世的童話之路的終點。剛到漢堡總站,真有點不知所措,還好有英語在,稍加詢問,便可知曉,只是感嘆德國的鐵路如此發達,不僅漢堡,而且不來梅,其他火車站都不錯。(周末票一天有效,當天德國全境隨便換乘各種鐵路Bahn、地鐵U、輕軌、公共汽車等各種交通工具,鐵路不能坐快車,櫃台售票32歐元而自動售票機30歐元,但要有國際信用卡)。
早晨的德國,由於下著雨擋住了太陽伯伯的臉,特別陰冷潮濕,一路上農田都是白茫茫一片,結了厚厚的霜雪,一棟棟別墅和公寓中升起縷縷白色的炊煙,不對,可能是取暖的吧!
經過一個多小時,便來到了中世紀的童話王國不來梅,據說二戰時不來梅港被盟軍幾乎炸平,可不來梅小城卻幸運的保存下來,大量古建築隨處可見,而各種動物樂手的雕塑佇立其間,惟妙惟肖,不刻意又不失靈性。古老的建築都在六百年以上,保持了原有的漢撒同盟時期的風格,特別是Schnoor和Bottcher兩條小街各種手工藝品等商店布滿街道兩旁,有賣小熊的專賣店、首飾店(包括金器、銀器等)、古玩店、模型店(專賣帆船)、專賣花卉制品的、名人紀念館等,……那些支巷、弄堂,有的只能容一人通過,但其間設計巧妙、獨具匠心,引入步入其中、流連忘返。另外,整個老城區,布滿了各式彈格路,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讓我回想起小時候走在老城區的彈格路上。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像,有很多巨石,黑色的(二、三米寬或高),站在大路的拐角處或路中央,造型剛毅粗獷,不知為何?
中午,我在一家土耳其小吃店吃了一種卷肉,裡面有很多蔬菜(走遍全球上有推薦),另加紅茶(味道很不錯),4.6歐元,早晨還買了一大瓶Bubble礦泉水,2.2歐元。坐在回來的火車上,道路兩邊的霜雪基本都化了,露出青黃色的草地,不過田埂上仍有不少厚雪。
這個季節並不適合旅游,但是路上人不多,各方面價格也便宜不少。不過感覺不來梅(Bremen)還是有很多旅游的人,尤以老年人團隊為主,年輕人主要是自助游,未遇見中國旅行團。
德國人非常友好,無論什麼人都會主動幫助你,做到有問必答,甚至超過你的預期。在Bremen總站出來時,向一位穿著齊整、氣質高雅的老太太問路,非常熱情的作答,也許年紀大了,一邊想一邊給我介紹起了Bremen的城市情況、著名景點,一發不可收,最後都不知道我最初的問題,真是可愛。在土耳其餐館吃飯時,一個德國老漢瞅了我老半天,我不知所措,直到我吃完卷肉,他突然冒出一句話:“那邊街角有中國餐廳”,我馬上道謝,不過出國就是要體驗異國的風土人情嗎!
回到漢堡,乘坐U , S 到處忽悠,市政廳很是氣派、古樸莊重,廣場邊的運河正在放水,嘩嘩地洶湧而下,直奔波羅的海,引得無數游人駐足觀望,我也加入其中。在紀念一戰的大石碑前,數十只鴿子時起時落,伴隨著河水的流動,別有情趣。一不小心,進入購物區,大量的專賣店目不暇接,躑躅在遮風擋雨的玻璃頂棚下的拱廊中,還以為走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很多本地人和游客也在認真地做著Window Shopping。
漢堡被譽為“北方的威尼斯”,確實不假,水道湖泊密布城中,各式橋梁穿梭其間,多條人工運河將漢堡城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精致迷人的小島。從火車總站坐U或S ,然後一直望南走,便可見到易北河,寬廣的河面上泊著無數船只,既有巨型商船貨輪,滿載著集裝箱,五彩旗幟飄揚,又有各種款式的私人游艇,靠在岸邊,悠悠地晃著,任由冬雨加雪的洗禮。如此寒冬天氣,仍有不少游客及本地人前往游玩,觀海看船,其中不乏大人帶著小孩,我不由地想起小的時候,自己也經常纏著大人、後來和小朋友、甚至獨自一人到南碼頭(現為上海南浦大橋浦西位置)看大輪船,向往著隨大船出海去探尋外面的世界,現在終於有機會出去看看了。
St Nicoles教堂的遺跡尚在,只剩下主入口的一堵高高的牆直上雲霄,蒼涼悲壯,見證了他的曾經滄海,那高聳的尖塔比起St Michel更有氣勢。
轉了幾趟地鐵、電車,回到了Baseler Hof,整理行裝後,踏上了前往Lubeck的RE。
在Movenpick 入住後,我到超市ARAL買了飲料、啤酒和肉腸 5.15歐元。
2005年1月31日 星期一 陰,多雲
培訓了一天,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飯,非常不錯,自助餐,隨你挑選,而且正好碰到了“亞洲美食周”,還能吃到米飯和面條,但我還是喜歡嘗嘗歐洲的西餐,所以我選的都是當地菜。晚上到外面逛了一圈,整個呂貝克的核心地區很小,火車站、汽車站、商業設施都集中在一地。接著又到了位於小島上的老城區,夜色已重,可是難掩那童話般的美麗建築群,市政廳以及多個高高的教堂,彩色玻璃、紅色磚牆、細細的尖頂,無不流露出中世紀的榮耀,呂貝克曾是當年北方二百多座城市公國構成的漢撒同盟的盟主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彙中心。
晚上,在一家快餐店吃的,同事推薦的,半個燒雞+薯條+紅茶:4.69歐元。
2005年2月1日 星期二 陰,多雲
白天培訓,下午5:00去參觀了FORUM,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構思獨特精致、設計互動活潑,近乎完美地展現了Draeger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晚上前往呂貝克音樂學院(位於小島上的老城區),觀看了一場以亞洲學生為主的小提琴音樂會,非常精彩,其中尤以一位華裔男同學的Solo特別酣暢淋漓。在這個音樂的國度裡,每天在各個城市都有無數場古典或現代的演奏會或音樂會,而且大多免費或價格很低,既吸引了大量民眾前去聆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又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音樂人才需要廣闊的舞台去施展和發揮。
晚上隨便吃了面包加肉腸(2-3歐元)。
2005年2月2日 星期三 陰,多雲
培訓了一天,今天是FGS,晚上應Dr Siegle的邀請,到一家傳統的小飯店吃飯。這家店名叫Fleischhauer Hieronimus,中世紀傳統的裝修,古樸的黑色原木構成了整個飯店的主體結構,而桌椅也采用黑色或褐色的原木,粗獷簡樸。我們十多人圍攏在長條桌椅旁,每個人都點了不少,我先要了半升生啤(一個很古舊的木桶裡倒出來,據說這家店的自制啤酒有上百年,二戰時也未中斷過),接著是一碗法式洋蔥湯,然後是主菜(Main Course),有蘑菇、炸薯條、黃瓜、玉米、卷心菜等一大堆,最關鍵的是一塊250克的Rumpsteak牛排,七八分熟,味道極為鮮美,入口即化,只是吃得好飽,其他東西基本沒有碰。晚餐後,一伙人又去酒吧轉悠了一下,感覺Lubeck的人好像都早起早睡,偌大個酒吧就只有我們這幾個人。(10歐元)
2005年2月3日 星期四 多雲
今晚又去了Lubeck音樂學院,聽了半場小提琴演奏會,接著去看了一場跨文化的音樂會,為紀念印度洋海嘯而進行的募捐慈善演出,其間不僅有古典作品的演奏,又有近、當代作曲家的交響、弦樂作品,還有各種新音樂形式的作品-如新世紀音樂、電子合成樂曲,甚至還有非洲土著的打擊樂等,真可謂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同樣也有不少亞裔學生登台演出(中、韓、日、馬來等)。(晚餐:5歐元,募捐:2歐元)。
2005年2月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最後一天的培訓,總算結束了五天的培訓,也有不少收獲,解答了我的一些問題。一直沒有時間白天在老城區逛,也沒法買便宜的東西,真是很遺憾!傍晚,我從漢堡飛往法蘭克福,直到晚9:00才到,下飛機立即搭乘地鐵(2歐元)前往火車站,在地鐵上還遇上了一個東方少女,纖弱文靜,圓圓的臉,短短的頭發,像個日本人,身上背負一個大旅行包,一看就知是自助游的。一搭話,從濃重的方言英語,便知確是來自日本。大學四年級,主修法學,馬上要工作了,所以利用最後一個假期到歐洲自助游,英國是第一站,後又去了法國,接著到了德國法蘭克福,然後走古堡之路-要去Rogensberg(雷根斯堡)、Fussen(新天鵝堡的所在地)、慕尼黑,再到意大利,最後回國。聽完她的介紹,感慨萬分,中國的孩子,就是她這個年紀,主客觀條件都不行啊!主觀上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敢去行萬裡路,客觀上簽證、費用等問題也困擾中國學生!現在踏上了去海德堡的火車(13.3歐元),由於沒仔細聽報站,也可能報站不清,我居然跟著幾個人一起在海德堡總站前一站下了車。下了車,才發現來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方,就像中國的三等小站,這可咋辦呢?還好事先聯系了繆佳姐,她給我找了個德國小伙來總站接我,我立刻打電話給他,約好半小時後到。在冷風中煎熬了會兒,躲進了透明的升降電梯,警報聲又莫名響起,只得又出來。陪伴我的有一個黑人女孩,一個才來德國二周的美國大兵(也是黑人),一會兒又過來兩個德國小男孩。那兩個黑人都沒搞清楚站點,下錯了站。閑聊中,美國大兵告訴我,他在軍事基地工作,二戰後海德堡和曼海姆一直是美軍的司令部,一直延續至今。
在冷風中佇立了大概二十分鐘,繆X的朋友開車趕來了,一個海德堡大學數學系的大男生,身材不高,白面書生,非常熱情地帶我來到了Hostel。這個Hostel位於橫貫城市的內卡河北岸的新區,動物園的旁邊。海德堡大學就在青年旅館的東面整個河的北岸,同樣包括南岸的老城區,你如果去問路人,海德堡大學在哪裡,他會不知所措,因為整個城市就是大學,大學又是城市。大學城已經睡下了,我也趕快洗漱,第一次在國外住青年旅館,四人一間,獨立衛生間和淋浴間,非常干淨。

(Schnoor街小店)

(不來梅樂隊)

(不來梅豬群與豬倌)

(扎桶匠街一景-聖獅與聖嬰)

(火車站旁的彩色鎮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