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麗江、陽朔、鳳凰“四大粉都”嗅蜜

作者: 高小昧

導讀02年之前,對於“四大粉都”的說法還見仁見智(注:亦被稱“四大小資集散地”,因嫌“小資”一詞惡臭,遂改“粉都”)。拉薩、陽朔、麗江的江湖地位在80年代初、90年代中、及90年代末相繼確立,再無可撼動。本世紀初,包括平遙、周莊都曾試圖殺入四強,然而當鳳凰的第一家酒吧流浪者在黃永玉宅子旁橫空出世的半年後,包括“叉叉守望者”“叉咖啡”在內的各類香艷 ...

02年之前,對於“四大粉都”的說法還見仁見智(注:亦被稱“四大小資集散地”,因嫌“小資”一詞惡臭,遂改“粉都”)。拉薩、陽朔、麗江的江湖地位在80年代初、90年代中、及90年代末相繼確立,再無可撼動。本世紀初,包括平遙、周莊都曾試圖殺入四強,然而當鳳凰的第一家酒吧流浪者在黃永玉宅子旁橫空出世的半年後,包括“叉叉守望者”“叉咖啡”在內的各類香艷春樓殺聲四起,刀兵齊出,林立在沱江兩岸,那條姿色平庸的老街終成煙花柳巷,鳳凰亦終躋身“四大粉都”。

80年代的拉薩,我沒經歷過。據老文青回憶,說那可是有狼有酒有姑娘真正的香巴拉,以馬原為代表的精英文藝男女青年一批批奔赴至此,光頭黨、長發黨們日日笙歌艷舞,小PARTY多了去,過著不分彼此、互相吃、相互睡——原始的共產主義生活。這些個圈子裡的三角戀、五角戀、八角戀比比皆是,有哥們玩笑說,照這內循環的勢頭下去,圈子裡的男男女女都有了血緣關系,下一代准是近親。90年代初,精英文藝青年飛鳥各投林,出國的出國,出書的出書,再不濟的也回了內地,一頭撲到了體制內,結婚生子趕最後一撥福利房。 當精英文藝青年紛紛走出像牙塔,走出拉薩後。90年代中期,拉薩、大理、陽朔成了早期背包客狂歡的據點。97年地震之後,麗江替代大理,正式確立其“粉都”的江湖地位。 上世紀末,在“粉都”裡面姑娘們結構還都很單一,晃動著多是貨真價實的女背包客們。女背包客們大多以女瘋子居多,江湖氣十足,喜歡冒險,走了不少地方,也算是見多識廣。對待這類姑娘,基本不需要什麼“花活兒”,單刀直入就行,因為大多數時候,這類女瘋子也正兩眼放光,尋尋覓覓,你正好是撞她槍口的獵物。可這類姑娘往往話密,信口開河東拉西扯言不及義見面就聊聊起來沒完中間一個點兒不打,從拉薩到尼泊爾到印度。。。。——這類妹妹,哥哥們要是自個閱歷有限還是少沾為妙。 本世紀初,京滬穗深四地的女小資開始從四地的酒吧街轉移到了四大“粉都”,相比女瘋子,女小資們大多面目矜持,自命不凡,愛玩點調調。嗅這類蜜,就需要些技巧上的改良。小資們喜歡莫明其妙憂郁,也愛在時尚雜志的指引下聽聽碟,看看書。跟這類女小資,哥哥們既得表現的見多識廣,(走了不少地方),也得配合對方流露出人生無常、盛宴必散的憂郁。當然,言談話語間得把自個男白領的身份亮出來,決不能顯出窮氣。 02年之後,四大粉都已經完全走入大眾消費,各城市、各類型、各年齡段的姐姐妹妹們前撲後湧,頻繁周游在四大粉都。老炮兒們在粉都嗅蜜更是如魚得水、由集灼型轉向發散型,大小通吃。曾有要好的哥們兒在陽朔創下一天內嗅六個蜜的記錄。據了解,性產業工作者們也正在瞄准這四大塊新興市場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